一年级语文古对今教案三篇【优秀3篇】

时间:2018-02-06 01:40:24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一年级语文古对今教案三篇 篇一

古诗词与现代儿童文学的结合

【导语】

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也是中华民族的骄傲。然而,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古诗词的语言和内容可能有些难以理解。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喜欢古诗词,我们可以将古诗词与现代儿童文学相结合,创造出有趣的教学资源。

【教学目标】

1. 学生能够理解古诗词的基本意思;

2. 学生能够通过现代儿童文学作品对古诗词进行解读;

3. 学生能够欣赏古诗词的美丽语言和深刻内涵。

【教学准备】

1. 古诗词选集;

2. 现代儿童文学作品;

3. 录音设备;

4. 图片或幻灯片。

【教学过程】

Step 1 引入

通过播放一段古诗词的音乐或演唱,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

Step 2 导入

将一首古诗词的词句写在黑板上,请学生猜测该诗词的意思。然后给予学生一些指导,帮助他们理解。

Step 3 呈现

播放录音或朗读一篇现代儿童文学作品,其中融入了古诗词的内容。通过听故事或阅读故事,学生将能够理解并发现古诗词在其中的应用。

Step 4 解读

让学生观察、分析和解读现代儿童文学作品中的古诗词,帮助他们理解其中的意义和表达方式。可以通过讨论或小组活动的形式进行。

Step 5 创作

鼓励学生根据所学的古诗词和现代儿童文学作品,创作自己的作品。可以是诗歌、故事、插画等形式。

Step 6 总结

通过回顾所学的古诗词和现代儿童文学作品,总结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和欣赏。

【延伸拓展】

1. 鼓励学生参加古诗词朗诵比赛,展示他们对古诗词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2. 组织学生进行古诗词创作比赛,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3. 邀请专业的古诗词研究者或作家来校进行讲座,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和启发。

通过将古诗词与现代儿童文学相结合,我们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喜欢古诗词,同时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还能够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精髓。

一年级语文古对今教案三篇 篇二

传统故事与现代阅读的融合

【导语】

传统故事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也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然而,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传统故事可能有些难以理解和接受。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喜欢传统故事,我们可以将传统故事与现代阅读相结合,创造出有趣的教学资源。

【教学目标】

1. 学生能够理解传统故事的基本情节;

2. 学生能够通过现代阅读对传统故事进行解读;

3. 学生能够欣赏传统故事的文化内涵和道德价值。

【教学准备】

1. 传统故事选集;

2. 现代儿童读物;

3. 录音设备;

4. 图片或幻灯片。

【教学过程】

Step 1 引入

通过播放一段传统故事的音乐或演唱,激发学生对传统故事的兴趣。

Step 2 导入

通过图片或故事片段的呈现,引导学生了解传统故事的基本情节。可以选择一些简短的故事,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来猜测故事的内容。

Step 3 呈现

播放录音或朗读一篇现代儿童读物,其中融入了传统故事的元素。通过听故事或阅读故事,学生将能够理解并发现传统故事在其中的应用。

Step 4 解读

让学生观察、分析和解读现代儿童读物中的传统故事元素,帮助他们理解其中的文化内涵和道德价值。可以通过讨论或小组活动的形式进行。

Step 5 创作

鼓励学生根据所学的传统故事和现代儿童读物,创作自己的作品。可以是故事、漫画、手工制作等形式。

Step 6 总结

通过回顾所学的传统故事和现代儿童读物,总结学生对传统故事的理解和欣赏。

【延伸拓展】

1. 组织学生进行传统故事演讲比赛,展示他们对传统故事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2. 邀请专业的故事讲解者或作家来校进行讲座,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和启发;

3. 组织学生进行传统手工制作活动,让他们亲身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

通过将传统故事与现代阅读相结合,我们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喜欢传统故事,同时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还能够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精髓。

一年级语文古对今教案三篇 篇三

【#教案# 导语】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案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编写教案有利于教师弄通教材内容,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有利于教师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

篇一
  教科书分析:

  1.本课采用对对子的形式识字,由三个小节组成,每小节四行,且结构相同,分别用简洁形象的语言和长短句交替的节奏,或同义组对,或反义相对,描绘了四季轮回,冬去春来,昼夜交替,欣欣向荣,万物生长的自然规律。

  2.虽然本课是一年级下学期的课文,但是“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这一个课标要求没有变,而且一年级的课文是识字的文本,因此,要注意教学时间、精力等的合理分配,要突出“识字与写字”这个教学重点。

  3.一年级下学期,会写字的学习已经进入以写合体字为主的学习阶段,记认字形,尤其是记认字形的细部是保证会写字掌握的关键,因此,一下在写字指导环节,要设计字形学习的步骤,通过学生记字方法的运用,引导进行形近字比较,音形义结合,认记会写的字。

  4.教科书采用知识能力点和主题内容双线索结构单元,因此,教学该课文要注意主题内容线索,树立单元整体观念,有利于学生对课文主题内容的感悟。

  学情分析:

  虽然经过一个学期多的学习,课堂常规、课堂纪律已经形成,但是由于一年级学生的特点,要保持长时间的注意及学习是困难的,因此仍有必要将学习过程融入一定的激励、激趣活动中,例如“比比谁的红花多”(完成一个学习任务,奖励一朵小红花,课堂教学结束后统计并给予奖励)“闯关”“登高峰”(完成一个学习任务,就闯过一关或登上一坡,完成所有学习,就闯关成功或登上高峰)“小组比赛”(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学习,完成学习任务后,评出小组)等活动,寓学于玩中,以唤起注意,维持学习兴趣。

  教学目标:

  1.借助汉语拼音,能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感受对子歌的韵律美。

  2.结合生活实际,了解句子意思,了解课文内容,知道对对子是汉语言富有民族特色的语言艺术形式。

  3.能正确认读“圆”等12个生字新词,正确读记“和风细雨”等7个词语。

  4.能正确读写“古”等7个生字,注意部件和笔画在田字格的位置,努力按照书写要求和正确的执笔姿势和写字姿势做。

  教学重点:

  1.能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正确认读“圆”等12个生字新词,正确读记“和风细雨”等7个词语,正确读写“古”等7个生字。

  教学难点:

  结合生活实际,了解句子意思,了解课文内容,知道对对子是汉语言富有民族特色的语言艺术形式。

  教学准备:

  教师:

“太”等13个会认读字字卡,“太”等7个会写字的田字格字卡;课文图画PPT。

  学生:每人一套“太”等13个会认读字字卡(不注音的)。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激趣导入,明确主要学习目标

  (一)复习会写字中已经会认读的字词。

  1.#教案# 导语:在学习新的课文之前,我们先复习这一课要求会写的字中已经会认读的字。自由朗读这些词语。

  PPT出示有关字词:语文李子古人香气

  2.反馈指导:指名读,相机正音。齐读。

  3.小结:这些红色字体的字,我们学习完课文,就要求能正确写了。

  (二)复习激趣导入,明确主要学习目标。

  1.游戏激趣:小朋友们,我们先来做一个“相反词语对对碰”的游戏吧!比如我说左,你对右。

  2.PPT出示:上——下大——小天——地古——今

  3.教师板书:“古”和“今”

  4.#教案# 导语:你能用这两个字组词吗?(古代,今天)“古代”就是古时候,“今天”就是现在。这两个字有什么关系?(意思相对)古人把这样的词写成了对子。(补充板书课题:“对”)

  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课题。

  对子,我们并不陌生,上学期我们就学过《对韵歌》谁来背一背?一起来背一背吧!

  全班齐背《对韵歌》。

  5.释题、明确主要学习目标。

  过渡语:《对韵歌》读起来真是朗朗上口,它让我们看到了一幅山清水秀、桃红柳绿的美丽画面。今天,我们再一起来学习新的对子歌——《古对今》,看看这首对子歌又会让我们看到怎样的画面呢?我们学习了这课的生字新词,把课文读准确通顺了,就能知道了。

  二、学习朗读课文,学习会认的字

  (一)尝试朗读课文,学习会认的字。

  1.出示任务:

  (1)请同学们轻声朗读课文,遇到不会读的字,拼读一下字上的音节,看看自己能不能将课文朗读下来。

  (2)读完课文后,在课文里把会认读的字圈画出来,然后借助拼音把这些字宝宝读准。

  2.反馈指导:

  (1)订正会认的字的圈画。

  (2)出示会认的字字卡(注音),指名拼读(学习速度中等的2—3个学生)相机指导。

  (3)自由拼读、全班齐拼读。

  (4)指名拼读(学习较慢的学生)相机指导。

  (二)读准课文学习。

  1.#教案# 导语:会认读的字宝宝我们都读准了,那么,将会认读的字宝宝放回到课文中,你能把它们都读准吗?

  出示任务:请同学们朗读课文,注意读准会认读的字宝宝的读音。

  2.反馈指导:

  (1)分小节指名朗读,提示其他学生集中精神注意听,在读错的会认读的字下面点上圆点。

  (2)指名朗读后,学生就读错的会认读的字评议和纠正,小结后自由读或齐读该小节。

  (三)会认读的字音难字学习,能读准课文。

  1.#教案# 导语:(小结读准课文活动情况后)请同桌互相检查是不是真的能读准课文。读的同学要注意读准会认读的字的读音。听的同学要精神集中注意听,同桌读错了会认读的字的读音,就在下面做个记号;同桌读完后,帮助他纠正。

  出示任务:同桌互读课文,注意读准会认读的字;如果同桌读错了,在他读完后帮助纠正。

  2.反馈指导:

  提问:您帮助同桌纠正了哪个字的读音?或:同桌帮助你纠正了哪个字的读音?

  预设:翘舌音:暑、晨、朝;后鼻韵母:凉、杨。

  正音后,单字开火车检查、巩固(直呼)。

  3.自由练习读准课文并指名反馈指导,重点注意反馈指导认读的字的读音。

  (四)读通顺课文学习和继续学习会认读的字。

  1.#教案# 导语:刚才我们读准了会认读的字的读音,接下来我们学习把课文读通顺,继续学习会认读的字。

  出示任务:朗读课文,在读准音的基础上,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回读,注意句子中间的停顿,读完后给会认读的字找朋友(提示:连在一起读的就是它们的好朋友,用横线在它们的下面画出来)。(注:有些字在课文中是单音节词,这些单音节词不要硬找朋友,可留待口头组词找朋友。)

  反馈指导:

  (1)反馈订正画词情况,相机强调“连在一起读的才是好朋友”。

  (2)PPT示课文词语,会认读的字注音,直呼读字读词,方式如:“严、严、严,严寒的严”。齐读,自由读。

  2.“圆、严、寒、酷、暑、凉、晨、细、朝、霞、夕、杨”口头组词(“圆、晨、凉、杨”在课文中为单音节词,通过组双音节词或多音节词,理解该单音节词的词义以及该字字义)。

  (1)(贴出会认读的字的字卡后)出示任务:请同学们想一想,这些字在生活中,它们会和哪个字宝宝组成词语的呢?同桌说一说。

  (2)反馈指导:

  ①逐一反馈,学生组词正确的,就以字卡为中心板书成词语;如学生用同音字组词的,则把这个词语板书在副板书位置,以示区别和纠正。

  ②如果学生组的词语是日常常用词语,可相机让学生口头用词语说一句话。(注意说话数量的把控,不要喧宾夺主。)

  ③将学生组的词语带读一、两遍。

  (3)小结:同学们真用心,能在生活中知道那么多的词语,其实生活就是一个大课堂,我们可以通过生活认识很多字,知道很多词语的。

  3.学习读通顺课文。

  (1)#教案# 导语:通过课文的词语和我们组的词语,我们了解了会认读的字的意思,在这个基础上有信心把课文读好吗?我们读课文的时候,要注意不要把词语朋友拆散了,也要注意读出对子的节奏。

  出示任务:请同学们朗读课文,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回读,读出对子的节奏。

  (2)反馈指导:

  通过分自然段个别指名读检查,注意指导读好下面句子的节奏:

  严寒对酷暑,春暖对秋凉。

  和风对细雨,朝霞对夕阳。

  莺歌对燕舞,鸟语对花香。

  (3)自由朗读、拍手齐读全文。

  4.总结:刚才小朋友们读得真有精神,读得真好听,而且读出了对子的节奏感。

  (五)会认读的字认字的初步评价。

  1.同桌打乱字卡顺序相互检查纠正。

  2.游戏认字(注:所出示的字脱音节)。

  三、结合生活,品读语句,了解课文内容,感悟课文主题

  #教案# 导语:我们学习了会认读的字,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了。下面再次走进课文,看看这首对韵歌给我们带来了哪些画面吧!

  (一)图文结合,联系生活,了解课文内容。

  1.联系生活,了解课文内容。

  (1)#教案# 导语:请小朋友们给每一小节落标上序号,然后再来读一读这首对子歌,想一想,你读懂了哪些对子,哪些还不懂,在你不懂的对子旁边打上“?”。

  (2)出示任务:读一读课文,想一想,你读懂了哪些对子,哪些还不懂,在你不懂的对子旁边打上“?”。

  (3)反馈指导:

  采用逐小节交流的方式,重点指导学生不太理解的词语,如:

  “严寒对酷暑”:引导学生用肢体语言告诉大家严寒和酷暑分别给你带来什么感受。

  “晨对暮”,“晨”就是早晨,“暮”就是傍晚。

  “和风对细雨”:“和风”就是柔和的风,可以请学生通过模拟风声来感知;“细雨”就是细细的小雨,也可以请学生通过模拟雨声来感知。

  2.图文结合,进一步了解课文。

  (1)#教案# 导语:刚才我们通过质疑,了解了一些对子讲到的自然现象,现在,我们通过课文的插图继续了解课文内容。

  出示任务:(示图画1)观察这幅插图,想一想,图上画的是什么时候的景象?画了哪些景物?

  (2)反馈指导。

  预设:图画画的是黄昏太阳落下时候的景象;画了夕阳和云彩。

  追问:你能找到与这幅图画对应的小节吗?你根据哪句话找到的?(预设:第2小节;句子:朝霞对夕阳。)

  (3)小结后拍手齐读第2小节。

  (4)出示任务:(示图画2)观察这幅插图,想一想,图上画了哪些景物?它们怎么样?表现的是哪个小节的内容?

  (5)反馈指导。

  预设:图上的景物:桃树开花,树儿绿了,燕子飞舞,鸟儿歌唱;表现的是第3小节的内容。

  (6)小结后拍手齐读第3小节。

  (二)多样朗读,背诵指导。

  1.#教案# 导语:这样的对对子,多有意思,让我们来做一个游戏吧!

  (1)出示任务:PPT出示(隐去每一行中的几个词语)请同学们根据提示来读对子

  (2)反馈指导:

  学生自由朗读,同桌合作朗读(一人读每行对子的前半部分,一人读后半部分),男女生合作朗读(男生读每行对子的前半部分,女生读后半部分),师生合作朗读

  2.#教案# 导语:读着读着,我发现有同学会背了。谁来试一试背诵?

  (1)出示任务:背一背对子歌

  (2)反馈指导:背诵时要求背出节奏感,可以采用拍手背诵的方式。对于不太熟练的孩子,请同学来帮助纠正或提醒。

  (3)全班背诵

  小结:小朋友们真能干,不知不觉都能背下来了。你瞧,对子歌读起来朗朗上口,还让我们看到了丰富多彩的画面,它是一种富有民族特色的语言艺术形式!

  四、会认读的字认字的评价与课后词语读记

  (一)同桌打乱字卡顺序相互检查纠正。

  (二)游戏认字(注:所出示的字脱音节,关注学习慢的学生。)。

  (三)课后词语读记。

  1.出示任务:借助拼音自由读“读一读,记一记”的词语,请把词语分为两字词语和四字词语来记认。

  2.反馈指导:

  指名读、齐读。

  3.评价:

  (1)同桌相互说类别背记词语,看谁正确率高。

  (2)同桌在班级上进行相互说类别背记词语,师生评议。

  五、写字指导

  (一)字形教学。

  1.PPT示会写的字,读一遍。

  2.同桌互相说说自己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然后班级交流。

  3.根据结构给这些会写的字分类。独体字:夕;左右结构:细、凉、语;上下结构:古、李、香。

  (二)指导书写。

  1.指导“细”、“凉”、“语”的书写。

  (1)观察并说说“细”、“凉”、“语”各部件的占位和书写要注意的笔画。

  (2)范写“细”、“凉”、“语”,分别提示:“细”左窄右宽,左高右低,“田”的第一笔竖在竖中线上;“凉”右部“京”注意点和竖钩的竖直相对;“语”言字旁的店和横折提的竖对正,右部“五”的最后一笔长横写在横中线上。

  (3)学生在教科书上描一个写一个,反馈纠正后改错,写另一个。

  2.指导书写“古”、“李”、“香”。

  (1)观察并说说“古”、“李”、“香”各部件的占位和书写要注意的笔画和笔顺。

  (2)范写“古”、“李”、“香”,分别提示:“古”横宜长,“口”注意上大下小;“李”上下等宽,“木”的竖要短,“子”的弯钩要与“木”的竖对正,重心才能平稳;“香”上半部分舒展,包住下边,“禾”的竖要短,“日”要与“禾”的竖对正,重心才能平稳。

  (3)学生在教科书上描一个写一个,反馈纠正后改错,写另一个。

  3.指导书写“夕”。

  (1)指名说说笔画笔顺,订正后全体一起书空说笔画笔顺。

  (2)观察并说说“夕”各笔画起止位置。

  (3)范写“夕”,分别提示各笔画起止,提示:撇和横撇的撇基本平行,注意倾斜角度,横撇的横要短,点在撇和横撇连接点的下面。

  (4)学生在教科书上描一个写一个,反馈纠正后改错,写另一个。

  六、总结

  小朋友们今天写得非常认真,认识了许多新的字宝宝,还会写7个生字,感受到了对对子的节奏以及画面给我们带来的美感。

  作业设计:

  朗读和背诵课文。
篇二
  教科书分析:

  1.本课采用对对子的形式识字,由三个小节组成,每小节四行,且结构相同,分别用简洁形象的语言和长短句交替的节奏,或同义组对,或反义相对,描绘了四季轮回,冬去春来,昼夜交替,欣欣向荣,万物生长的自然规律。

  2.虽然本课是一年级下学期的课文,但是“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这一个课标要求没有变,而且一年级的课文是识字的文本,因此,要注意教学时间、精力等的合理分配,要突出“识字与写字”这个教学重点。

  3.一年级下学期,会写字的学习已经进入以写合体字为主的学习阶段,记认字形,尤其是记认字形的细部是保证会写字掌握的关键,因此,一下在写字指导环节,要设计字形学习的步骤,通过学生记字方法的运用,引导进行形近字比较,音形义结合,认记会写的字。

  4.教科书采用知识能力点和主题内容双线索结构单元,因此,教学该课文要注意主题内容线索,树立单元整体观念,有利于学生对课文主题内容的感悟。

  学情分析:

  虽然经过一个学期多的学习,课堂常规、课堂纪律已经形成,但是由于一年级学生的特点,要保持长时间的注意及学习是困难的,因此仍有必要将学习过程融入一定的激励、激趣活动中,例如“比比谁的红花多”(完成一个学习任务,奖励一朵小红花,课堂教学结束后统计并给予奖励)“闯关”“登高峰”(完成一个学习任务,就闯过一关或登上一坡,完成所有学习,就闯关成功或登上高峰)“小组比赛”(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学习,完成学习任务后,评出小组)等活动,寓学于玩中,以唤起注意,维持学习兴趣。

  教学目标:

  1.借助汉语拼音,能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感受对子歌的韵律美。

  2.结合生活实际,了解句子意思,了解课文内容,知道对对子是汉语言富有民族特色的语言艺术形式。

  3.能正确认读“圆”等12个生字新词,正确读记“和风细雨”等7个词语。

  4.能正确读写“古”等7个生字,注意部件和笔画在田字格的位置,努力按照书写要求和正确的执笔姿势和写字姿势做。

  教学重点:

  1.能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正确认读“圆”等12个生字新词,正确读记“和风细雨”等7个词语,正确读写“古”等7个生字。

  教学难点:

  结合生活实际,了解句子意思,了解课文内容,知道对对子是汉语言富有民族特色的语言艺术形式。

  教学准备:

  教师:“太”等13个会认读字字卡,“太”等7个会写字的田字格字卡;课文图画PPT。

  学生:每人一套“太”等13个会认读字字卡(不注音的)。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激趣导入,明确主要学习目标

  (一)复习会写字中已经会认读的字词。

  1.#教案# 导语:在学习新的课文之前,我们先复习这一课要求会写的字中已经会认读的字。自由朗读这些词语。

  PPT出示有关字词:语文李子古人香气

  2.反馈指导:指名读,相机正音。齐读。

  3.小结:这些红色字体的字,我们学习完课文,就要求能正确写了。

  (二)复习激趣导入,明确主要学习目标。

  1.游戏激趣:小朋友们,我们先来做一个“相反词语对对碰”的游戏吧!比如我说左,你对右。

  2.PPT出示:上——下大——小天——地古——今

  3.教师板书:“古”和“今”

  4.#教案# 导语:你能用这两个字组词吗?(古代,今天)“古代”就是古时候,“今天”就是现在。这两个字有什么关系?(意思相对)古人把这样的词写成了对子。(补充板书课题:“对”)

  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课题。

  对子,我们并不陌生,上学期我们就学过《对韵歌》谁来背一背?一起来背一背吧!

  全班齐背《对韵歌》。

  5.释题、明确主要学习目标。

  过渡语:《对韵歌》读起来真是朗朗上口,它让我们看到了一幅山清水秀、桃红柳绿的美丽画面。今天,我们再一起来学习新的对子歌——《古对今》,看看这首对子歌又会让我们看到怎样的画面呢?我们学习了这课的生字新词,把课文读准确通顺了,就能知道了。

  二、学习朗读课文,学习会认的字

  (一)尝试朗读课文,学习会认的字。

  1.出示任务:

  (1)请同学们轻声朗读课文,遇到不会读的字,拼读一下字上的音节,看看自己能不能将课文朗读下来。

  (2)读完课文后,在课文里把会认读的字圈画出来,然后借助拼音把这些字宝宝读准。

  2.反馈指导:

  (1)订正会认的字的圈画。

  (2)出示会认的字字卡(注音),指名拼读(学习速度中等的2—3个学生)相机指导。

  (3)自由拼读、全班齐拼读。

  (4)指名拼读(学习较慢的学生)相机指导。

  (二)读准课文学习。

  1.#教案# 导语:会认读的字宝宝我们都读准了,那么,将会认读的字宝宝放回到课文中,你能把它们都读准吗?

  出示任务:请同学们朗读课文,注意读准会认读的字宝宝的读音。

  2.反馈指导:

  (1)分小节指名朗读,提示其他学生集中精神注意听,在读错的会认读的字下面点上圆点。

  (2)指名朗读后,学生就读错的会认读的字评议和纠正,小结后自由读或齐读该小节。

  (三)会认读的字音难字学习,能读准课文。

  1.#教案# 导语:(小结读准课文活动情况后)请同桌互相检查是不是真的能读准课文。读的同学要注意读准会认读的字的读音。听的同学要精神集中注意听,同桌读错了会认读的字的读音,就在下面做个记号;同桌读完后,帮助他纠正。

  出示任务:同桌互读课文,注意读准会认读的字;如果同桌读错了,在他读完后帮助纠正。

  2.反馈指导:

  提问:您帮助同桌纠正了哪个字的读音?或:同桌帮助你纠正了哪个字的读音?

  预设:翘舌音:暑、晨、朝;后鼻韵母:凉、杨。

  正音后,单字开火车检查、巩固(直呼)。

  3.自由练习读准课文并指名反馈指导,重点注意反馈指导认读的字的读音。

  (四)读通顺课文学习和继续学习会认读的字。

  1.#教案# 导语:刚才我们读准了会认读的字的读音,接下来我们学习把课文读通顺,继续学习会认读的字。

  出示任务:朗读课文,在读准音的基础上,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回读,注意句子中间的停顿,读完后给会认读的字找朋友(提示:连在一起读的就是它们的好朋友,用横线在它们的下面画出来)。(注:有些字在课文中是单音节词,这些单音节词不要硬找朋友,可留待口头组词找朋友。)

  反馈指导:

  (1)反馈订正画词情况,相机强调“连在一起读的才是好朋友”。

  (2)PPT示课文词语,会认读的字注音,直呼读字读词,方式如:“严、严、严,严寒的严”。齐读,自由读。

  2.“圆、严、寒、酷、暑、凉、晨、细、朝、霞、夕、杨”口头组词(“圆、晨、凉、杨”在课文中为单音节词,通过组双音节词或多音节词,理解该单音节词的词义以及该字字义)。

  (1)(贴出会认读的字的字卡后)出示任务:请同学们想一想,这些字在生活中,它们会和哪个字宝宝组成词语的呢?同桌说一说。

  (2)反馈指导:

  ①逐一反馈,学生组词正确的,就以字卡为中心板书成词语;如学生用同音字组词的,则把这个词语板书在副板书位置,以示区别和纠正。

  ②如果学生组的词语是日常常用词语,可相机让学生口头用词语说一句话。(注意说话数量的把控,不要喧宾夺主。)

  ③将学生组的词语带读一、两遍。

  (3)小结:同学们真用心,能在生活中知道那么多的词语,其实生活就是一个大课堂,我们可以通过生活认识很多字,知道很多词语的。

  3.学习读通顺课文。

  (1)#教案# 导语:通过课文的词语和我们组的词语,我们了解了会认读的字的意思,在这个基础上有信心把课文读好吗?我们读课文的时候,要注意不要把词语朋友拆散了,也要注意读出对子的节奏。

  出示任务:请同学们朗读课文,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回读,读出对子的节奏。

  (2)反馈指导:

  通过分自然段个别指名读检查,注意指导读好下面句子的节奏:

  严寒对酷暑,春暖对秋凉。

  和风对细雨,朝霞对夕阳。

  莺歌对燕舞,鸟语对花香。

  (3)自由朗读、拍手齐读全文。

  4.总结:刚才小朋友们读得真有精神,读得真好听,而且读出了对子的节奏感。

  (五)会认读的字认字的初步评价。

  1.同桌打乱字卡顺序相互检查纠正。

  2.游戏认字(注:所出示的字脱音节)。

  三、结合生活,品读语句,了解课文内容,感悟课文主题

  #教案# 导语:我们学习了会认读的字,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了。下面再次走进课文,看看这首对韵歌给我们带来了哪些画面吧!

  (一)图文结合,联系生活,了解课文内容。

  1.联系生活,了解课文内容。

  (1)#教案# 导语:请小朋友们给每一小节落标上序号,然后再来读一读这首对子歌,想一想,你读懂了哪些对子,哪些还不懂,在你不懂的对子旁边打上“?”。

  (2)出示任务:读一读课文,想一想,你读懂了哪些对子,哪些还不懂,在你不懂的对子旁边打上“?”。

  (3)反馈指导:

  采用逐小节交流的方式,重点指导学生不太理解的词语,如:

  “严寒对酷暑”:引导学生用肢体语言告诉大家严寒和酷暑分别给你带来什么感受。

  “晨对暮”,“晨”就是早晨,“暮”就是傍晚。

  “和风对细雨”:“和风”就是柔和的风,可以请学生通过模拟风声来感知;“细雨”就是细细的小雨,也可以请学生通过模拟雨声来感知。

  2.图文结合,进一步了解课文。

  (1)#教案# 导语:刚才我们通过质疑,了解了一些对子讲到的自然现象,现在,我们通过课文的插图继续了解课文内容。

  出示任务:(示图画1)观察这幅插图,想一想,图上画的是什么时候的景象?画了哪些景物?

  (2)反馈指导。

  预设:图画画的是黄昏太阳落下时候的景象;画了夕阳和云彩。

  追问:你能找到与这幅图画对应的小节吗?你根据哪句话找到的?(预设:第2小节;句子:朝霞对夕阳。)

  (3)小结后拍手齐读第2小节。

  (4)出示任务:(示图画2)观察这幅插图,想一想,图上画了哪些景物?它们怎么样?表现的是哪个小节的内容?

  (5)反馈指导。

  预设:图上的景物:桃树开花,树儿绿了,燕子飞舞,鸟儿歌唱;表现的是第3小节的内容。

  (6)小结后拍手齐读第3小节。

  (二)多样朗读,背诵指导。

  1.#教案# 导语:这样的对对子,多有意思,让我们来做一个游戏吧!

  (1)出示任务:PPT出示(隐去每一行中的几个词语)请同学们根据提示来读对子

  (2)反馈指导:

  学生自由朗读,同桌合作朗读(一人读每行对子的前半部分,一人读后半部分),男女生合作朗读(男生读每行对子的前半部分,女生读后半部分),师生合作朗读

  2.#教案# 导语:读着读着,我发现有同学会背了。谁来试一试背诵?

  (1)出示任务:背一背对子歌

  (2)反馈指导:背诵时要求背出节奏感,可以采用拍手背诵的方式。对于不太熟练的孩子,请同学来帮助纠正或提醒。

  (3)全班背诵

  小结:小朋友们真能干,不知不觉都能背下来了。你瞧,对子歌读起来朗朗上口,还让我们看到了丰富多彩的画面,它是一种富有民族特色的语言艺术形式!

  四、会认读的字认字的评价与课后词语读记

  (一)同桌打乱字卡顺序相互检查纠正。

  (二)游戏认字(注:所出示的字脱音节,关注学习慢的学生。)。

  (三)课后词语读记。

  1.出示任务:借助拼音自由读“读一读,记一记”的词语,请把词语分为两字词语和四字词语来记认。

  2.反馈指导:

  指名读、齐读。

  3.评价:

  (1)同桌相互说类别背记词语,看谁正确率高。

  (2)同桌在班级上进行相互说类别背记词语,师生评议。

  五、写字指导

  (一)字形教学。

  1.PPT示会写的字,读一遍。

  2.同桌互相说说自己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然后班级交流。

  3.根据结构给这些会写的字分类。独体字:夕;左右结构:细、凉、语;上下结构:古、李、香。

  (二)指导书写。

  1.指导“细”、“凉”、“语”的书写。

  (1)观察并说说“细”、“凉”、“语”各部件的占位和书写要注意的笔画。

  (2)范写“细”、“凉”、“语”,分别提示:“细”左窄右宽,左高右低,“田”的第一笔竖在竖中线上;“凉”右部“京”注意点和竖钩的竖直相对;“语”言字旁的店和横折提的竖对正,右部“五”的最后一笔长横写在横中线上。

  (3)学生在教科书上描一个写一个,反馈纠正后改错,写另一个。

  2.指导书写“古”、“李”、“香”。

  (1)观察并说说“古”、“李”、“香”各部件的占位和书写要注意的笔画和笔顺。

  (2)范写“古”、“李”、“香”,分别提示:“古”横宜长,“口”注意上大下小;“李”上下等宽,“木”的竖要短,“子”的弯钩要与“木”的竖对正,重心才能平稳;“香”上半部分舒展,包住下边,“禾”的竖要短,“日”要与“禾”的竖对正,重心才能平稳。

  (3)学生在教科书上描一个写一个,反馈纠正后改错,写另一个。

  3.指导书写“夕”。

  (1)指名说说笔画笔顺,订正后全体一起书空说笔画笔顺。

  (2)观察并说说“夕”各笔画起止位置。

  (3)范写“夕”,分别提示各笔画起止,提示:撇和横撇的撇基本平行,注意倾斜角度,横撇的横要短,点在撇和横撇连接点的下面。

  (4)学生在教科书上描一个写一个,反馈纠正后改错,写另一个。

  六、总结

  小朋友们今天写得非常认真,认识了许多新的字宝宝,还会写7个生字,感受到了对对子的节奏以及画面给我们带来的美感。

  作业设计:

  朗读和背诵课文。
篇三
  【教材分析】

  《6古对今》采用对对子的形式识字,由三个小节组成,每小节四行,且结构相同,分别用简洁形象的语言和长短句交替的节奏,或同义组对,或反义相对,描绘了四季轮回,冬去春来,昼夜交替,欣欣向荣,万物生长的自然规律。

  【教学目标】

  1.会认“圆、严、寒”等生字,正确、规范地书写“古、凉、细”等生字。

  2.通过朗读,认识“鸟语花香、朝霞、夕阳”等七个词语,借助图片钬联系实际理解“朝霞、夕阳、严寒、酷暑”。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感受语言的对仗美,培养收集对子和对对子的兴趣。

  【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

  2.能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结合生活实际,了解句子意思,了解课文内容,感受语言的对仗美。

  【教学准备】课件,生字卡片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书写“古”

  1、我们已经读过一次对韵歌了,你们还记得吗?谁来背一背?

  2、师引导: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对韵歌,题目是“古对今”。

  3、(板书:gu对今),读课题。

  4、指导书写“古”:看老师范写,交流:书写时要注意什么?学生书写两遍,写完评议。

  二、初读对韵歌,发现规律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

  2.指名请学生读课文,看谁读得正确、流利。

  3.老师与学生合作读。(老师读前半句,学生读后半句)

  4.通过读课文,你们发现了什么?

  预设:

  学生1:文中的字和词都是一对一对的。

  学生2:文中的词语都是描写大自然的。

  三、看图说话,认读词语

  1、用PPT出示早晨、朝霞、暮色、夕阳等图片,让学生说说图片上的景色,随机出示“晨、暮、朝霞、夕阳”等词语,让学生认读。

  2、让学生看课文插图说话,想象并描述春天的情景,随机出示“和风、细雨、柳树、鸟语花香”等词语让学生认读。

  3、让学生说说想用什么方法记住字形。

  (1)加一加识字:木+子→李禾+日→香

  (2)加偏旁识字:纟+田→细冫+京→凉讠+吾→语

  (3)猜字游戏。讠+吾=木+子=禾+日=

  四、反复朗读,读出节奏

  1、自读检查。

  (1)指名轮读,一人一个小节。相机正音。

  (2)同桌对读,正音。

  2、听老师读,注意哪里停顿。模仿老师读出节奏。

  3、师生对读,师前半句,生后半句;然后交换。

  4、同桌对读。

  5、集体拍手读,同桌对拍读。

  五、指导写字

  1.出示要求会写的7个生字,引导学生观察生字字形特点。

  独体字:夕;左右结构:细、凉、语;上下结构:古、李、香。

  2.教师边范写边强调书写要点。

  (1)指导“细”、“凉”、“语”的书写。

  “细”左窄右宽,左高右低,“田”的第一笔竖在竖中线上;

  “凉”右部“京”注意点和竖钩的竖直相对;

  “语”言字旁的店和横折提的竖对正,右部“五”的最后一笔长横写在横中线上。

  (2)指导书写“古”、“李”、“香”。

  “古”横宜长,“口”注意上大下小;

  “李”上下等宽,“木”的竖要短,“子”的弯钩要与“木”的竖对正,重心才能平稳;“香”上半部分舒展,包住下边,“禾”的竖要短,“日”要与“禾”的竖对正,重心才能平稳。

  (3)指导书写“夕”。

  “夕”:撇和横撇的撇基本平行,注意倾斜角度,横撇的横要短,点在撇和横撇连接点的下面。

  3.组织学生描红、临写。

  4.组织全班展示。

  六、作业设计

  1.认字,写字。

  2.熟读课文。

  3.找找对子歌,并请大人指导读正确。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小朋友们,你们还记得上一节课学习了什么吗?(学生回答)你们学得真好。

  2.开火车,读生字。

  3.读词语游戏:水果大卖场。

  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许多好吃的水果,如果谁叫出了词语朋友的名字,我就把水果送给他,谁愿意来当小老师?

  课件出示:严寒、酷暑、凉风、早晨、细雨、朝霞、夕阳、杨柳、莺歌燕舞、鸟语花香

  4.教师小结:刚才有许多小朋友都得到了掌声和奖品,没有得到的小朋友别着急,等一会儿还有更大的收获呢!

  二、学习第1节对子

  1.出示图片,让学生对比图片,说出图片内容,教师随机引入课文。

  (1)古人与今人对比图(古今)。

  (2)铜钱(外圆内方)。

  (3)四季对比图(严寒,酷暑,春暖,秋凉)。

  同学们说得非常好,下面我们来学习第1节对子。

  2.课件出示第1节对子,指名学生朗读。

  3.结合第一、二幅图片,让两名学生合作读出课文中的对子。

  4.结合第三幅图片,四个同学合作读对子。

  5.教师点拨:了解大自然四季变化的特点。(可结合识字1《春夏秋冬》所学)

  写出下列汉字的反义词。

  今——()圆——()暖——()

  三、学习第2节对子

  1.指名读第2节。

  2.出示图片,对应认识字词。

  3.播放日出、日落动画视频,理解“晨—暮”“朝—夕”两对反义词。

  4.理解词语:和风细雨。

  (1)引导学生想象:春天已经悄悄地来到我们身边,阳春三月,沐浴在阳光下,春风拂面,这春风跟冬风有什么不一样?

  (2)引导学生回想春天的雨和夏天的雨的区别,出示图片分别展示。

  4.写出带有“雨”字头的字。

  5.我会说。

  和风对,朝霞对。

  四、学习第3节对子

  1.自由读第3节,引导思考:“桃”“李”“柳”“杨”分别指的是什么?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它们的区别。

  2.齐读最后一句,引导学生发现成语,再指名朗读。(相机出示:莺歌燕舞、鸟语花香。)

  3.播放视频,强化感悟“鸟语花香”。

  4.组织学生为插图配成语。

  6.“李”可以作为姓氏,你还知道哪些姓氏?

  五、整体回顾,感悟课文

  1.学生领读、个别读、齐读课文。

  2.引导学生边读边悟:课文中描写了哪些景物?

  3.启发思考:当你看见眼前的景物时,你想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对子的精妙。

  5.看配图,背诵全文。

  六、作业

  搜集一些有关对子歌的其他内容,积累和背诵。

一年级语文古对今教案三篇【优秀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