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哨》教案及教学反思 篇一
近年来,人们对于音乐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音乐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孩子们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麦哨》这首具有地方特色的民歌,不仅可以帮助孩子们了解传统文化,还能够培养他们的音乐素养和审美情趣。因此,我在教学中选择了《麦哨》这首歌曲,并设计了一份教案,以期能够更好地引导孩子们感受音乐的魅力。
教学目标:
1. 了解《麦哨》这首民歌的曲调和歌词。
2. 学会哼唱《麦哨》这首民歌,并能够根据歌词的要求进行表演。
3. 通过学习《麦哨》,培养孩子们的音乐素养和审美情趣。
教学准备:
1. 音乐播放设备和《麦哨》的音乐录音。
2. 课件或黑板。
3. 打印好的《麦哨》歌词。
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播放《麦哨》的音乐录音,让孩子们感受这首歌曲的曲调和节奏。
2. 学习歌词:将《麦哨》的歌词呈现在课件或黑板上,让孩子们跟随歌词一起学习并模仿哼唱。
3. 学唱歌曲:分段教唱《麦哨》,先由教师带领哼唱,再让孩子们跟着教师一起唱。
4. 表演练习:按照歌词要求,让孩子们进行表演练习,如手舞脚蹈、拍打节奏等。
5. 小结:回顾学习内容,强调《麦哨》这首歌曲的意义和价值。
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教学,我发现孩子们对于《麦哨》这首歌曲非常感兴趣,他们很快就能够掌握歌曲的曲调和歌词。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培养孩子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让他们在表演练习中互相帮助和鼓励。同时,我也注意到一些问题,比如有些孩子在学唱歌曲时声音较小,需要进一步引导他们放开喉咙,大声唱出来。此外,为了更好地巩固学习成果,我还会设计一些相关的音乐游戏,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一步加深对《麦哨》的理解和记忆。
《麦哨》教案及教学反思 篇二
近年来,音乐教育在学校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音乐不仅能够培养孩子们的审美情趣,还能够促进他们的身心发展。而《麦哨》这首富有地方特色的民歌,不仅能够让孩子们了解传统文化,还能够培养他们的音乐素养和表演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我选择了《麦哨》这首歌曲,并设计了一份教案,以期能够更好地引导孩子们感受音乐的魅力。
教学目标:
1. 了解《麦哨》这首民歌的曲调和歌词。
2. 学会哼唱《麦哨》这首民歌,并能够根据歌词的要求进行表演。
3. 通过学习《麦哨》,培养孩子们的音乐素养和表演能力。
教学准备:
1. 音乐播放设备和《麦哨》的音乐录音。
2. 课件或黑板。
3. 打印好的《麦哨》歌词。
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播放《麦哨》的音乐录音,让孩子们感受这首歌曲的曲调和节奏。
2. 学习歌词:将《麦哨》的歌词呈现在课件或黑板上,让孩子们跟随歌词一起学习并模仿哼唱。
3. 学唱歌曲:分段教唱《麦哨》,先由教师带领哼唱,再让孩子们跟着教师一起唱。
4. 表演练习:按照歌词要求,让孩子们进行表演练习,如手舞脚蹈、拍打节奏等。
5. 小结:回顾学习内容,强调《麦哨》这首歌曲的意义和价值。
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教学,我发现孩子们对于《麦哨》这首歌曲非常感兴趣,他们很快就能够掌握歌曲的曲调和歌词。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培养孩子们的合作意识和表演能力,让他们在表演练习中互相帮助和鼓励。同时,我也注意到一些问题,比如有些孩子在学唱歌曲时节奏把握不准确,需要进一步引导他们感受音乐的节奏和韵律。此外,为了更好地巩固学习成果,我还会设计一些相关的音乐游戏,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一步加深对《麦哨》的理解和记忆。
《麦哨》教案及教学反思 篇三
教学目标
①认识8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②体会作者丰富生动的语言,感受乡村孩子淳朴自然、欢快清新的童年生活。
③积累文中的优美语言。
教学重点;
体会作者丰富生动的语言,感受乡村孩子淳朴自然、欢快清新的童年生活。课前准备
教学挂图。
预习探究:
欣赏图片,导入课文
1、出示课文插图:看,这是什么地方?你看到的是怎样的情景?
(这是美丽的乡村,田园上,远处的麦子黄了,近处的绿草地上,几个孩子在快乐的玩耍着。)
2、欣赏到如此美丽的乡村美景,你想了乡村孩子的生活吗?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乡村孩子的生活,去倾听他们那一声声欢快柔美的麦哨吧!
(这节课我们学习24,《麦哨》板书课题)
3、看课题,什么是麦哨?看到课题,你想说什么?
(麦哨是用麦秆做成的哨子,课文写了什么内容?为什么以麦哨为题?课文写的是怎样的麦哨声呢?课文还写了什么内容?与麦哨有关吗……)
4、好,我们带者这些问题走进课文。
导入课题
同学们,你们有过乡村生活的经历吗?想了解乡村孩子的生活是怎样的吗?那我们就一起来读读《麦哨这篇课文,读完后,相信你一定有美好的感受。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①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注意“应”“和”“乐”多音字在本课的读音;注意“肺”“嚼”“裹”的字形特点。
合作交流:
②同桌互读课文,想一想:课文描写的乡村孩子的生活是怎样的?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乡村孩子淳朴可爱,乡间景色美丽亲切,孩子的活动丰富多彩,孩子的情感热烈活跃。)
③同桌交流,小组交流。
品味感悟:
1默读课文,画出你最喜欢的部分,试着有感情地读一读。
a、那一张张红扑扑的脸蛋,蒙上了一层晶莹的细汗,犹如一朵朵沾满露珠的月季花。
(这是一个比喻句,这里把“孩子们的脸蛋”比作了一朵朵晶莹剔透的月季花,这样形象生动的语言,会产生一种意境的美)
b、金黄的油菜花谢了,结出了密密的嫩荚;黑白相间的蚕豆花谢了,长出了小指头似的豆荚;雪白的萝卜花谢了,结出了一蓬蓬的种子。
(这是一个排比句。作者通过细致的观察,将一个五彩斑斓的田间世界再现出来,同时也蕴涵着一种丰收的喜悦)
c、草地柔软而有弹性,比城里体育馆的垫子还要强,这简直是一个天然的运动场!
(“简直”表示完全如此,这里运用对比、比喻的手法形象地写出了草地的茂密、柔软,也写出了孩子们的玩耍是那样地贴近自然,更写出了作者由衷的赞叹。阅读时,要读出赞叹的语气)
d。把你最喜欢的、感受最深的部分读给大家听。)
刚才,我们从作者的语言当中体会到了田野上那色彩斑斓、变幻无常的景象,再来读读这段文字,你是否能体会到作者的心情呢?出示:麦田换上了耀眼的浅黄色新装。每根麦秆都擎起了丰满的穗儿,那齐刷刷的麦芒,犹如乐谱上的线条,一个麦穗儿,就是一个跳动的音符。
引导体会丰收的喜悦。
就一句话可以写清楚的乡村美景,但经作者这么一写,我们感受到的是那像电影画面般变幻无常的景象,感受到的是作者心中那欢快喜悦之情。就让我们跟着作者的脚步,也像看电影一样,欣赏一下作者所描绘的乡村美景。师配乐范读。
2有感情地朗读全文,大家边听边思考:课文几次写到“麦哨”?作者是怎样描写的呢?
3交流,读通相关段落,边读边画出描写麦哨声音的词语。
4学习写法。麦哨声一呼一应,你呼我应,此起彼伏,欢快柔美。那么,你还发现什么也前后呼应着呢?
5小结:课文首尾两次写到“麦哨”。这种首尾呼应,让我们一直沉浸在麦哨所吹响的田园牧歌里。
巩固延伸
①画出你自己最喜欢的部分,试着读出喜欢的感情。
②教师巡视指导朗读。
③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自己最喜欢的部分。
扩展阅读
阅读选读课文中的《可爱的草塘》。
课堂练习
一.读拼音,写词语。
húpànyīdōumàisuìjǔjuéfèifǔ
()()()()()
二.用带点的带点的词语写句子。
(1)那一张张可爱的脸蛋,蒙上了一层晶莹的细汗,犹如一朵朵沾满露珠的月季花。
(2)一忽儿,四处都响起了那欢快、柔美的麦哨?一忽儿,四处都响了起来,你呼我应,此起彼落。
三.阅读大世界。
前几天,田野里还是鹅黄嫩绿,芽苞初放。转眼间,到处都是浓阴。金黄的油菜花谢了,结出了密密的嫩荚;黑白相间的蚕豆花谢了,长出了小指头似的豆荚;雪白的萝卜花谢了,结出了一蓬蓬的种子。麦田换上了耀眼的浅黄色新装。每根麦秆都擎起了丰满的穗儿,那齐刷刷的麦芒,犹如乐谱上的线条,一个麦穗儿,就是一个跳动的音符。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的嫩荚()的萝卜花
()的穗儿()的音符
2.找出表示颜色的词语
3.找出文中的拟人句,用“——“划出来。并且仿照写一句。
24麦哨
板书设计
碧湖,绿田,孩子,一幅色彩斑斓的画;
油菜,蚕豆,稻花,一曲欢庆丰收的歌;
翻跟头,竖蜻蜓,麦哨声声,小伙伴们乐开怀!
反思
《麦哨》这篇课文无论是文章的题目、布局构思,还是修辞手法的运用,都不失为学生揣摩文本、领悟文章内涵的蓝本。本课文质兼美,许多语句值得学生去品味积累。但是,在落实各项教学环节的过程中,我仍有以下几点遗憾,感觉到在本课的教学设计及授课过程中还需不断改进,以促进自己在教学中有更多的进步。遗憾一:教学设计中学生对把握文章内容,体会文章思想方面中缺乏针对性问题设计,感觉理解上不够到位。遗憾二:学生朗读能力还需要多指导。遗憾三:临场应变能力还需要不断提高。我想,只有在探索中多寻找自己的不足和遗憾之处,才会真正的促使自己成长和进步。
《麦哨》教案及教学反思 篇四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麦哨》的教案及反思。
2、自主读悟,感受语言的丰富与优美,积累文中的优美语言。
3、初步感知对比、比喻、排比等手法的作用。
4、感受田园风光的美好和乡村孩子淳朴自然、欢快清新的童年生活。
【教学重点】:
感悟乡村的欢快、柔美生活,能有感情朗读。
【教学难点】:
体会乡村生活的欢快、柔美。
一、直接揭题,了解麦哨
1、同学们,在《乡下人家》我们欣赏了一道道独特、迷人的风景,在《牧场之国》我们见识了一个自由宁静的牧场王国。今天,让我们随着作家刘益一起去领略美好的田园风光,一起感受舒畅惬意的田园生活。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板书:麦哨)齐读课题。
2、师:麦哨是用麦秆做成的哨子,吹起来能发出“呜卟,呜卟”的声音。乡村的孩子都很擅长用麦哨来表达自己的喜悦心情。这节课,让我们去聆听麦哨声吧!
二、初读课文,吹奏麦哨
1、请同学们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难读的地方多读几次。
2、用横线划出描写麦哨的句子,多练几次。
3、出示:呜卟,呜卟,呜……田野里,什么声响和着孩子的鼻音,在浓绿的麦叶上掠过?一声呼,一声应,忽高忽低,那么欢快,那么柔美。呜卟,呜卟,呜……是谁又吹响了那欢快、柔美的麦哨?一忽儿,四处都响了起来,你呼我应,此起彼落。那欢快的哨声在撩起麦浪的东南风里,传得很远、很远……
(1)你们自己先来读读,这麦哨带给你什么感觉?(欢快、柔美)
(2)课文中是用哪些词来形容麦哨声的呢?(一声呼,一声应,忽高忽低,你呼我应,此起彼落。)
(3)指名读、男生女生合作读4、学习写法。师:一二自然段和七八自然段写法相似,一二段在文章的开头,七八段在文章的结尾,这样的写法叫——(生:首尾呼应)仿佛让我们置身于麦哨所吹响的田园牧歌里。
三、精读课文,感受麦哨
1、过渡:为什么孩子们的麦哨声吹得这么欢快,这么柔美呢?让我们去田野湖畔欣赏一番,请你们自由读课文3—6小节,喜欢哪部分就多读几次,并说说喜欢的原因。
2、生读并交流初步的感受。
版块一:让我们先去欣赏那儿的田野吧。1、指名生读句子2、读着读着,哪些色彩映入你的眼帘,请圈出来。
3、有了这些色彩的点缀,你眼前仿佛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5、这不仅是一幅五彩斑斓的画卷,还是一首丰收的赞歌呢。你从哪些地方看到了丰收的景象?
6、仿说句子:()的()谢了,结出了()的()。
7、特别是这一望无际的麦田,(图示:麦穗图),你看到了什么?风儿轻轻拂过,麦穗摇晃起身子,你仿佛看到或听到什么?
8、出示句子:每根麦秆都擎起了丰满的穗儿,那齐刷刷的麦芒,犹如乐谱上的线条,一个麦穗儿,就是一个跳动的音符。让我们一起去感受麦子的欢快吧。生齐读
9、当这充满生机,充满活力的田野展现在我们眼前时,无论是谁都不禁会用麦哨吹奏起心中的赞美之歌,你听——生读出示:呜卟,呜卟,呜……田野里,什么声响和着孩子的鼻音,在浓绿的麦叶上掠过?一声呼,一声应,忽高忽低,那么欢快,那么柔美。
板块二:1、在这样美丽的田野里,怎能少了孩子们活泼可爱的身影呢。瞧,湖畔,到处是割草的孩子——
生接读:白竹布衬衫小凉帽,绣花兜肚彩头巾,教案《《麦哨》的.教案及反思》。那一张张红扑扑的脸蛋,蒙上了一层晶莹的细汗,犹如一朵朵沾满露珠的月季花。
师引:湖边的草又软又密,只消用手拉拉,很快就能装满篮子。瞧,采完草的孩子们——
生接读:男孩子跑到铺满青草的土坡上面,翻跟头,竖蜻蜓,还有摔跤比赛。草地柔软而有弹性,比城里的体育馆的垫子还要强,这简直是一个天然的运动场!
师:在这样的草地上,孩子们翻跟头、竖蜻蜓,还做着哪些好玩的游戏呢……
生:打滚、摔跤、钓鱼……
师:摔倒了疼吗?
生:不疼,因为“草地柔软而有弹性”
师:踩在草地上,扎脚吗?
生:不扎,因为“草地柔软而有弹性,比城里的体育馆的垫子还要强,这简直是一个天然的运动场!”
2、师:孩子们玩得多起劲,多快乐啊。难怪那一张张红扑扑的小脸蛋上,——
生接读:蒙上了一层晶莹的细汗,犹如一朵朵沾满露珠的月季花。
板块三
1、师引读:玩累了,喊渴了,不知是谁一声招呼,大家采集起“茅茅针”来。剥开叶片,将茅穗儿连同茎轻轻抽出,把茎放进嘴里嚼嚼,吮吮,一股甘甜清凉的滋味很快从舌尖直沁肺腑!
2、如果你玩累了,喊渴了,你都喝什么?
3、是呀,这种茅茅针就是天然的饮料,可以让你解渴,可以让你解除疲劳,你想尝尝吗?请大家闭上眼睛,嚼嚼、吮吮,这滋味怎样?读出来。好滋味要和大家一同分享,不能自个儿一人享受,你们想尝尝吗?齐读4、在这样悠闲的时刻,孩子们又吹起了那欢快柔美的麦哨,抒发心灵的快乐。
出示:呜卟,呜卟,呜……是谁又吹响了那欢快、柔美的麦哨?一忽儿,四处都响了起来,你呼我应,此起彼落。那欢快的哨声在撩起麦浪的东南风里,传得很远、很远……
四、回归麦哨。
1、这欢快、柔美仅仅指麦哨吗?它还象征着什么?
2、同学们,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有许多优美词句值得我们收藏,老师希望你们回去后把你喜欢的摘录到你的采蜜本中。
板书设计:24麦哨欢快柔美无拘无束
教后反思: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我力求透过优美的语言文字,创设文中的情景,上出美感,上出诗意。
一、创设美的情境在作家陈益先生的笔下,这是一方沃土,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孕育着天真可爱的孩子们。可是我们的孩子们很少看到田野,即使见过,也未必见过五彩缤纷的田野,更不用说产生如此丰富、喜爱的情感。没有生活体验,单纯靠纯美的文字如何能使孩子披文入情。在整堂课上,我以课文的主情景图作为背景,力求能产生身临其境的效果。在实际教学中,我结合文本内容,给孩子们展示五彩斑斓的田野图画,展示丰收在望的麦田图,以及丰满的麦穗的特写图。这些形象生动的画面不仅激活了孩子们内心的美感,更为孩子们理解语言文字,感悟文本之美,起到了推波助澜作用。
二、营造美的氛围这篇课文以麦哨的声音为线索,开头设疑。接着重点描写了湖畔割草的孩子们生活的自然环境和他们游戏的情形。最后再次以欢快柔美的哨声作结。全文首尾呼应,行文流畅,意韵悠长。我也想创造一个麦哨萦绕的课堂,在此中引领孩子们感悟语言文字。我从课题麦哨引导到学习直接写麦哨的段落,通过读,让孩子们真切地感受到它的欢快、悠长。接着,“寻着声音走进田野”,欣赏了田野优美、喜庆的丰收美景后,我这样说道:当这充满生机,充满活力的田野展现在我们眼前时,无论是谁都不禁会用麦哨吹奏起心中的赞美之歌,你听——生读第一二自然段。在分享孩子们喝着天然的茅茅针的快乐时,我这样描述道:在这样悠闲的时刻,孩子们又吹起了那欢快柔美的麦哨,抒发心灵的快乐。引导学生读七八自然段。整堂课从哨声起,又从哨声中结束,洋溢着浓郁的乡间生活情趣。这样的设计将麦哨与课文内容紧密结合,不仅使我的课堂节奏首尾呼应,流畅舒缓,而且也潜移默化地告诉孩子们,麦哨声中就包含了孩子们幸福的童年,无拘无束的生活,包含着他们的笑声、多姿多彩的生活。所以在文末,这“欢快,柔美”仅仅指麦哨吗?孩子们的理解水到渠成。
三、品味美的语言这篇课文语言生动优美,排比比喻、拟人手法运用得形象传神,既有画的意境美,又有音乐的韵律美。细细读来,这篇课文无论是文章的题目、布局构思,还是修辞手法的运用,都不失为学生揣摩文本、领悟文章内涵的蓝本。我把品味文字的重点放在田野美景这块。设计了三个层次。先是通过圈画词语,读读这些词语,感受色彩的美感。接着抓排比句,享受田园丰收乐。最后重点品味麦穗段,主要是利用插图来帮助孩子咀嚼品味文字。我又利用插图启发学生想象“微风拂过,麦穗轻轻晃动身子,你仿佛听到什么”,我这样点拨道:是啊,这齐刷刷的麦芒就是五线谱,这颗粒饱满的麦穗,就像一个个音符,吹奏着欢快的丰收歌。让我们也来抒一首赞歌。孩子们纷纷举手,有声有色地读,有滋有味地品。在表达中,学生的情感与教材的情感进行碰撞、交融,学生入情入境、活跃而投入,使整个教学过程充满生机与智慧,语文课也就上出味来了。在这堂课中,孩子们读得很多,形式也很丰富,有齐读、个别读,男女生读、引读等,但是孩子们在读的效果上,水平没有得到提高。孩子们情感十分充沛,可却不能借助朗读表达出来,这真是一大遗憾。究其原因,是由于我的朗读指导不够细致,点拨不够到位。其实当孩子的情感已经丰富却无法用朗读表达时,我就要做一些润物无声的技巧点拨了。在今后的教学中,如何使感悟和朗读有机结合,如何使朗读做到技巧和情感的统一,是我要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