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修之死》教案 篇一
第一篇内容
教案名称:《杨修之死》教案
学科:历史
年级:高中
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1. 了解中国历史上杨修的生平和死因;
2. 探讨杨修的政治地位和对当时政治局势的影响;
3. 分析杨修之死对当时政治局势的影响;
4. 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教学内容:
1. 杨修的生平和政治地位;
2. 杨修之死的经过和原因;
3. 杨修之死对当时政治局势的影响。
教学步骤:
1. 导入(10分钟)
引入话题,通过图片、视频或文本等多媒体资料,激发学生对杨修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学习杨修的生平和政治地位(20分钟)
分发杨修的相关资料,让学生自主阅读并做笔记。然后组织讨论,学生可以分享他们的发现和观点,并辅以教师的解释和指导。
3. 分析杨修之死的经过和原因(30分钟)
学生小组合作,根据提供的资料,分析杨修之死的经过和原因。每个小组展示并讨论他们的分析结果。
4. 探讨杨修之死对当时政治局势的影响(30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讨论杨修之死对当时政治局势的影响。学生可以根据所学知识和自己的理解发表意见,并进行辩论。
5. 总结和评价(10分钟)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杨修之死对当时政治局势的影响,并提出问题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并提出问题和困惑。
教学资源:
1. 杨修的相关资料(文字、图片、视频等);
2. 学生笔记本;
3. 小组讨论和辩论指导材料。
评价方式:
1. 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2. 学生的讨论和辩论表现;
3. 学生的笔记和总结;
4. 学生的自我评价和提问。
拓展活动:
学生可以选择一个历史人物或事件,进行深入研究,并撰写一篇相关的研究报告。
《杨修之死》教案 篇二
第二篇内容
教案名称:《杨修之死》教案
学科:语文
年级:初中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 了解中国历史上杨修的生平和死因;
2. 分析杨修之死对当时政治局势的影响;
3.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教学内容:
1. 杨修的生平和政治地位;
2. 杨修之死的经过和原因;
3. 杨修之死对当时政治局势的影响。
教学步骤:
1. 导入(10分钟)
引入话题,通过图片或文本等多媒体资料,激发学生对杨修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学习杨修的生平和政治地位(20分钟)
分发杨修的相关资料,让学生自主阅读并做笔记。然后组织讨论,学生可以分享他们的发现和观点,并辅以教师的解释和指导。
3. 分析杨修之死的经过和原因(20分钟)
学生小组合作,根据提供的资料,分析杨修之死的经过和原因。每个小组展示并讨论他们的分析结果。
4. 探讨杨修之死对当时政治局势的影响(20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讨论杨修之死对当时政治局势的影响。学生可以根据所学知识和自己的理解发表意见。
5. 总结和评价(10分钟)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杨修之死对当时政治局势的影响,并提出问题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并提出问题和困惑。
教学资源:
1. 杨修的相关资料(文字、图片等);
2. 学生笔记本;
3. 小组讨论指导材料。
评价方式:
1. 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2. 学生的讨论表现;
3. 学生的笔记和总结;
4. 学生的自我评价和提问。
拓展活动:
学生可以根据杨修的故事创作一篇小说或写一首诗歌,表达自己对杨修的理解和感受。
《杨修之死》教案 篇三
《杨修之死》教案
学习目标:
1、了解插叙及其作用。
2、分析曹操和杨修的性格特征,学习通过典型事件刻画人物。
3、分析理解杨修的死因。
知识链接:
1、作者及作品:
罗贯中(约1330~约1400),名本,号湖海散人。山西太原人,一说钱塘或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元末明初小说家。相传是施耐庵的得意门生,才华出众,但时局动乱、政治腐败,才人志士流落荒野。罗贯中郁郁不得志,转而编著《三国演义》,以古鉴今,抨击时弊。他是继施耐庵之后,又一个以小说创作流芳百世的小说家。
《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原名《三国志通俗演义》,也称《三国志演义》。
2、背景介绍:
《杨修之死》选自《三国演义》第72回《诸葛亮智取汉中,曹阿瞒兵退斜谷》。故事发生在曹操、刘备两个军事集团争夺汉中之地最为激烈的'时候。当时诸葛亮已智取汉中,曹操屡屡受挫,又不甘心失败,只好退兵斜谷口,以待时机。但终因蜀兵积极防守,难以进取。“杨修之死”的故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杨修,曹操手下一位素负才名的文士。
一、 自主学习:
1、 给加点的字注音。
庖官( )恃才放旷( )麾军( )夏侯惇( )谮害( )
绰刀( )佯装( )伺机( )食讫( )
2、 解释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 适庖官进鸡汤
② 数犯曹操之忌
③ 人皆不晓其意
④ 丕如其言
⑤ 植然其言
⑥ 但操有问,植即依条答之
3、 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力求简洁明了。
①杨修为人恃才放旷,数犯曹操之忌。②(操)佯惊问:“何人杀吾近侍?”
③丞相非在梦中,君乃在梦中耳! ④但操有问,植即依条答之。
二、 合作探究
1、 课文写了杨修犯曹操之忌的哪几件事?对杨修每
次犯忌,曹操各有什么心理反应?2、 从全文看,课文采用了哪种叙述方式?有何作用?
3、 结合下列语句,分析句中人物性格
①操虽称美,心甚忌之。
②操恐人暗中谋害己身,常分付左右:“吾梦中好杀人;凡吾睡着,汝等切勿近前。”一日,昼寝帐中,落被于地,一近侍慌取覆盖。操跃起拔剑斩之,复上床睡;半晌而起,佯惊问:“何人杀吾近侍?”众以实对。操痛哭,命厚葬之。
③人皆以为操果梦中杀人;惟修知其意。
④修知其事,径来告操。
4、 关于杨修的死因,有人推之于曹操,有人归之于杨修,有人说另有他因。你持何种观点?说说理由。
三、拓展延伸:
如果你是曹操身边的一位重臣,是杨修的朋友,你会对杨修提出什么忠告?对曹操进言什么?
附:三国演义开篇词《临江仙》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