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访友》教案(实用6篇)

时间:2014-04-03 04:17:29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山中访友》教案 篇一

第一篇内容

教案主题:探索自然与感受友谊

教案目标:

1. 学习欣赏自然风光,培养对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感受力,提高他们对自然美的感知和表达能力;

3. 引导学生思考友谊的真谛和重要性,培养友爱、合作和分享的精神。

教学重点:

1. 学习描述自然风光的词汇和句型;

2. 学习运用形象化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

3. 探讨友谊的特点和意义。

教学准备:

1. 《山中访友》故事的课文;

2. 图片或短视频展示自然风光;

3. 小组讨论或合作活动的素材。

教学过程:

Step 1:导入(5分钟)

通过展示精美的自然风光图片或短视频,引发学生对自然的兴趣,并鼓励他们分享自己对自然的感受。

Step 2:阅读课文(15分钟)

请学生阅读《山中访友》故事,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

Step 3:词汇和句型学习(10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描述自然风光的词汇和句型,如“翠绿的山峦”、“蓝天白云”、“清澈的溪水”等。通过课堂练习和游戏,巩固学生对这些词汇和句型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Step 4:感受表达(15分钟)

教师组织学生观看一段自然风光的短视频,并引导学生用形象化的语言表达自己对自然的感受。学生可以使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提高他们的感知和表达能力。

Step 5:友谊讨论(15分钟)

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友谊的特点和意义。学生可以分享自己的友谊故事,讨论友谊对人们的影响和重要性。

Step 6:合作活动(20分钟)

教师设计合作活动,让学生在小组中合作完成一项任务,如合作写一篇关于自然风光和友谊的短文,或是合作制作一份自然风光展示册等。通过合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和分享精神。

Step 7:总结与反思(10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堂所学内容,回顾自己对自然和友谊的感受和体验。学生可以用一句话表达自己的收获和体会。

教学延伸:

1. 鼓励学生多参与户外活动,亲身体验自然风光,并用自己的方式记录下来;

2. 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山水风光,或是邀请一位熟悉自然环境的专家来给学生讲解。

《山中访友》教案 篇二

第二篇内容

教案主题:自然与人的和谐共生

教案目标:

1. 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培养尊重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2. 探索自然与人的和谐共生的方式和方法;

3. 引导学生思考自然与人的关系对人的成长和幸福的影响。

教学重点:

1. 学习描述自然环境的词汇和句型;

2. 学习表达对自然的敬畏和感激之情;

3. 探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方式和方法。

教学准备:

1. 《山中访友》故事的课文;

2. 图片或短视频展示自然环境;

3. 小组讨论或个人写作的素材。

教学过程:

Step 1:导入(5分钟)

通过展示自然环境的图片或短视频,引发学生对自然的敬畏和感激之情,并鼓励他们分享自己对自然的体验和感受。

Step 2:阅读课文(15分钟)

请学生阅读《山中访友》故事,理解故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和和谐共生的方式。

Step 3:词汇和句型学习(10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描述自然环境的词汇和句型,如“清新的空气”、“鸟儿的歌声”、“蓝蓝的天空”等。通过课堂练习和游戏,巩固学生对这些词汇和句型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Step 4:和谐共生讨论(15分钟)

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的方式和方法。学生可以分享自己的环境保护经验,讨论如何减少对自然的破坏,以及如何更好地利用自然资源。

Step 5:个人写作(20分钟)

教师要求学生以《山中访友》故事中的主人公为例,写一篇关于自己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经历或感受的短文。学生可以描述自己在自然中的体验,表达对自然的敬畏和感激之情。

Step 6:分享与反馈(10分钟)

教师组织学生互相分享自己的写作,并提供反馈和建议。学生可以从他人的经历中获得启发和灵感,进一步思考和改进自己的写作。

Step 7:总结与展望(10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堂所学内容,回顾自己对自然和和谐共生的理解和体验。学生可以用一句话表达自己对未来的期望和努力方向。

教学延伸:

1. 鼓励学生参与环保活动,如植树造林、垃圾分类等;

2. 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自然保护区,或是邀请一位环保专家来给学生讲解。

《山中访友》教案 篇三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思路。

  2、品位精美的语言,揣摩作者的感情。

  3、联系现实反思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关系。

  【教学设想】

  本单元为我们展现的是色彩斑斓的大自然,展现了美的景物,美的情感,美的语言。因此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品味优美的语言,揣摩作者深厚的感情,从而陶冶学生爱美的心灵,锻炼学生发现美的眼力,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更加关注自然和环境,是本单元教学重点,也是本文的重点。

  【教学安排】

  一课时。

  【教学方法】

  启发诱导法、讨论法。

  【教学仪器】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好!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大家长期待在城市里,远离了大自然,有没有一种被困在笼中的感觉?(有) 想不想到大自然中去放松一下心情?(想)那么今天我就领着大家走进大自然,到山中去拜访一些朋友吧。我们一起学习李汉荣的《山中访友》。

  (板书:题目、作者)

  二、明确目标(彩屏显示)

  齐读学习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思路。

  2、品位精美的语言,揣摩作者的感情。

  3、联系现实反思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关系。

  三、整体感知

  1、正音:检查预习,扫清文字障碍(彩屏显示)

  给下列加粗字注音:(学生试读,师生纠正,学生齐读)

  幽径(jìng) 唱和(hè) 湛蓝(zhàn) 栀(zhī)子 玄奥(xuán) 清澈(chè) 禅心(chán) 犬吠(fèi) 憔悴(qiáo cuì) 树冠(guān) 凝静(níng)

  2、范读:(同时出示问题组)

  由教师或朗读最好的同学配乐朗读全文,初步感知课文,激发学生的感情。听读同时思考下列问题:

  问题组:

  ⑴ “我”主要拜访了哪些“朋友”?(彩屏显示)

  ⑵ 这些“朋友”各有什么特点?(用文中的一个词来概括)

  ⑶ 文章表达了“我”怎样的感情?

  3、自由朗读:

  带问题大声、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再次感知课文内容,揣摩作者感情。为思考、回答问题做准备。

  4、默读、思考、讨论、回答:

  第二问题有一定难度,可让四人小组讨论回答。

  讨论归纳:(彩屏显示)

  早晨:(德高望重的)古桥 (青翠的)树林

  (洁白的)白云 (雄浑的)瀑布

  大

  “我” (明镜般的)的山泉 (小诗般的)溪流

  热

  爱 自 (玄奥的)悬崖 (清纯的)云雀

  然 (慈祥的)老柏 月夜

  5、师小结:

  文中作者将大自然当成亲密的朋友,跟他们互诉心声,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板书:“我”热爱 山中“朋友)

  四、研读与赏析

  在整体感知基础上共同品味精美的语言。以学生的品味为主,教师贵在引导。(主要从词、句的写法,及其表达的感情等角度引导)。以四人小组共同品味精美片段为例,让学生掌握品味语言的方法,再由学生自主寻美、品美,达到学以致用,最后教师归纳本文写作方法。

  1、共同品美:(四人小组研读第四自然段)

  ⑴ 出示问题组:(彩屏显示)

  1、作者描绘了一幅什么景?

  2、你认为哪些语句写的美?说说你的理由。

  (可以从写法、作用、及表达感情等角度体会。)

  3、你能运用想象,描绘一下这富有诗意的画面吗?

  ⑵ 齐读:带着问题齐读第四自然段。

  ⑶ 小组讨论、回答:

  师引导归纳:(彩屏显示)

  大 树──打手势(迎风招展) 拟 亲切

  自 鸟──唤名字(鸣叫、嬉戏) 人──生动

  和 然 露珠──交换眼神(晶莹剔透)化 形象

  谐

  脚──根须 想 童真童趣

  美

  头发──树冠 ──“我”

  手──树枝 象 浪漫色彩

  思想──树汁

  ⑷ 想象描绘:

  学生用生动的语言自由描绘,然后教师展示自己描绘的内容:(彩屏显示)

  教师描绘:我走进宁静而神秘的树林,被那优美的景色深深的吸引:那青翠的树枝迎风招展,探出头来,像是在跟我招手;树上美丽而又顽皮的鸟儿们在欢快的鸣叫、嬉戏,像是在叫着我的名字,欢迎我的到来;一缕阳光透过树梢,照在亮晶晶的露珠上,那露珠更显得晶莹剔透,像是在跟我调皮的挤眉弄眼,跟我交换眼神。他们不把我当外人,我能见外吗?我闭上眼,觉得我被他们同化了,不自觉的变成了一株树,也成了他们中的一员。

  ⑸ 美读比赛:一男一女两同学进行朗读比赛(第四段),看谁读的最有感情。

  2、自主寻美、品美:

  师提问:

  ⑴ 文中还有哪些景写的美?你认为其中哪些语句写的美?为什么?

  ⑵ 这些语句表达作者怎样的感情?你能否把这种感情读出来?

  ① 学生自由发言并朗读:

  ② 师小结:(总结写作特点)

  文章还有很多优美的句子,我们就不一一品味了。其实真篇文章都写得很美。作者运用丰富的想象和拟人化的手法给我们描绘了一幅幅充满诗意的画面。

  五、体验与反思

  由“我”与山中“朋友”的感情,感悟文中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反思现实中人与自然不和谐的现象,进而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更加关注自然和环境。

  问题组:(彩屏显示)

  ① 文章体现了人与自然一种怎样的关系?

  ② 生活中人与自然有哪些不和谐的现象?

  ③ 假如你是自然中的一员,你想对破坏自然的人们说些什么?

  1、学生自由发言:

  2、师总结:我们应该爱护自然、保护环境,共同维护我们的家园,让人和自然协调发展,形成和谐的朋友关系。我相信,这也是本文作者的心声。

  六、布置作业

  1、假若多年后山中环境发生了变化,你是山中“朋友”中的一员,请你向作者倾诉一下你的心声。或者以作者身份写《再访山中朋友》。

  2、研究性学习:写一份关于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调查报告。

  (以你所在的城市或生活小区为调查对象。)

《山中访友》教案 篇四

  教学目标

  1.会写8个生字,正确读写“邀请、俯身、瀑布、陡峭、身躯、蕴含、、津津乐道”等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感受作者所描写的境界,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亲近自然地美好情感。

  4.学习作者运用比喻、拟人、排比、联想与想象来表达感情的方法。了解散文的基本特点。

  教学重难点

  1.通过入情入境的朗读感受作者对“山中朋友”的深厚感情。

  2.学习通过联想与想象表达感情的方法,学习运用第二人称写作。

  教学工具

  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同学们,我们非常幸运地生活在一个群山环抱的地方,在我们的不远处就有凤凰山,想必同学们都爬过,还记得你爬山时看到的哪些好风景吗?并谈论一下你进山观景的感受。

  2、著名作家李汉荣先生也喜欢去山中观景,可是他却把自己的观景经历写成了(访友)板书,与同学们的有些不同,那带着我们的好奇与疑问去书中找找李汉荣先生与我们的观景感受有何不同吧。

  二、初读课文

  (一)初读课文

  1.请大家自由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思考作者到山里拜访了哪些朋友?把相关词语圈出来。(课件出示要求)

  (二)检查词语

  过渡:在这篇文章里,你们肯定遇到不少新的词语,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

  1、 栀子花、 德高望重 波光明灭 依然如旧

  旋转 吟诵 唱和 瀑布 悬崖 挺拔 津津乐道

  树冠 蕴含 犬吠

  (1)谁见过栀子花?(课件出示栀子花的图片,进行简介)

  找出句子并读出【走出门,就与微风撞了个满怀,风中含着露水和栀子花的气息。】

  ①分析“撞了个满怀”运用的写作手法,体会作者的好心情。

  ②补充句子,检验预习情况。

  不_______不_______也不______就______,_______独自_____。

  2、多音字

  {(guān)树冠

  {(guàn)冠军

  {(hé)和好

  {(huó)和面

  {(huò)和药

  (三)交流问题

  1.按照作者的叙述顺序,作者到山里拜访了哪些朋友?

  ①学生交流【古桥-树林(鸟儿-露珠-树)-山泉-溪流-瀑布-悬崖-白云-云雀-落花-落叶-石头-雷阵雨】

  ②书中有一句话概括了全文【山中的一切,哪个不是我的朋友?】

  改成陈述句可以怎么说?(这山中的一切都是我的朋友。)

  ③这么多的朋友,作者重点拜访了谁?(板书:古桥-树林)

  2.师:其实作者是去山中拜访古桥、树林,山中的一切,可他为什么说是——山中访友?生交流

  你觉得这个课题怎么样?生交流

  3.师总结:

  (1) 表现出丰富、新奇的想象,充满童心童趣,构思新奇。

  (2)表达了作者亲近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拟人手法的应用。

  三、学习第3自然段,品悟“德高望重”

  (一)悟“德高望重”

  过渡:作者怀着满怀的好心情拜访了第一位朋友——古桥。

  1.在作者眼中,古桥是一位怎样的朋友?请大家默读第3自然段,画出感受最深的词语和句子。

  (1)德高望重

  德高望重是什么意思? (德是品德,望是威望、名望、声望的意思)

  请你读一读

  (2) “弓着腰,俯身凝望”

  让我们来看看这座古桥【图片】,它弯弯的桥拱就像——老人弓着的腰啊!它身上爬满了藤蔓,就像老人的皱纹!

  总结:作者把古桥当做老人来写,用恰当的比喻表达了他这份独特感受。

  (3)“你把多少人马……”带着你的感受读一读

  (4)从最后一句看出来“岁月悠悠……”

  师:这么多年过去了(岁月悠悠,波光明灭,泡沫聚散)唯有你依然——如旧(很忠诚,默默地)仍在为人们服务。

  (二)指导朗读、背诵

  1.指导朗读

  师:面对这位默默无闻的老桥,面对这位忠诚的老桥,面对这位做出贡献的老桥,作者该怎样与他倾诉?谁来读。

  (尊敬 怀念 朋友之情)

  师:请大家带着自己的感情读一读

  总结:作者有这么多的情在里面,才从老桥联想到了老朋友,正因为有情,他的文字才这么动情,读来才这么入情。

  2.指导背诵

  ①情浓文美,这么美的文字,让我们把它深深地印入脑海中。你可以分成3部分把它记住。(课件出示)同学们挑战一下自己,看谁能用最短的时间把它背诵下来。

  【啊,老桥,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在这涧水上站了几百年了吧?

  你把多少人吗渡过对岸,滚滚河水流向远方,你弓着腰,俯身凝望着那水中的人影、鱼影、月影。

  岁月悠悠,波光明灭,泡沫聚散,唯有你依然如旧。】

  ②生自由背诵,请几个生背。

  ③短短3句话,把这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形象深深刻入我们的脑海中。让我们一起来背一背。

  四、初步体会,感悟拟人、联想写法的好处

  1、走进这片树林,鸟儿呼唤我的名字, 露珠与我交换眼神。

  (鸟儿不是在啼叫,而是在“呼唤我的名字”;露珠也不是在晨光中闪亮,而是在与我“交换眼神”。一声“呼唤”,一个“眼神”,这种拟人化的手法,形象地表达了自己和鸟儿、露珠这两位朋友间的默契和情谊。)

  2、我脚下长出的根须,深深扎进泥土和岩层;头发长成树冠,胳膊变成树枝,血液变成树的汁液,在年轮里旋转、流淌。

  (这是作者走进树林,靠在一棵树上产生的联想。人为树友,人和树已融为一体。这是多么奇妙的境界!从这些联想中,我们真切的感受到作者和树之间那种“知己”的情谊,那种走进大自然物我相容的境界。)

  五、体会略写,学习排比手法,仿写句子

  你好,清凉的山泉!你捧出一面明镜,是要我重新梳妆吗?

  你好,汩汩的溪流!你吟诵着一首首小诗,是邀我与你唱和吗?

  你好,飞流的瀑布!你天生的金嗓子,雄浑的男高音多么有气势。

  你好,陡峭的悬崖!深深的峡谷衬托着你挺拔的身躯,你高高的额头上仿佛刻满了智慧。

  你好,悠悠的白云!你洁白的身影,让天空充满宁静,变得更加湛蓝。

  喂,淘气的云雀,叽叽喳喳地在谈些什么呢?我猜你们津津乐道的,是飞行中看到的好风景。

  1、讨论排比句式的好处,以及第二人称的运用

  这一组句子是写“我”和山中的“朋友”在打招呼,内容一致,结构相似,是一组排比句,同时应用拟人的方法,把“我”和山里的“朋友”那种深厚情谊淋漓尽致的表达了出来。采用第二人称,读来倍受亲切、热情。

  2、小练笔,仿写句子

  你好,( )

  五、小结

  1、学生自由畅谈作者从这些朋友身上得到了哪些启示?

  启示:

  例:做人要有持久而不变的坚韧的灵魂;要深深扎根于人民大众当中;要爱护大自然,保护人类的朋友——鸟类……

  2、在对这些朋友的拜访中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表达了作者与山中朋友之间亲切的感情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六、课后作业

  1、模仿课文第4节“我靠在一棵树上,静静地,仿佛自己也是一棵树。我脚下长出的根须……”观察一下身边的大自然,展开想像的翅膀,写一个小片断。

  2、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山中访友》教案 篇五

  一、教学目标:

  感觉文中描绘的如诗如画的童话世界,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一)欣赏优美语句,学习本文写作技巧。

  1、启发活力,引领美

  导入:同学们,走进大自然,有人说,美丽的大自然有如一首耐人寻味的诗,细细品来,其芳香沁人心脾!也有人说,它是一幅精美绝伦的画,久久凝望,其神韵美入心田!还有人说,它是一支动人心弦的曲,静静聆听,其旋律情韵悠长!相信同学们也曾与大自然有过亲密接触,那么大自然在你们眼中是怎样的呢好,请哪位同学来说一说

  (预设:一支歌,一位美女,一位美丽的姑娘,温柔的母亲,亲密的朋友)

  同学们说得真好,朱自清赞美春天的自然: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着;像健壮的青年,充满力量。老舍赞美冬天的风景是张美丽的山水画,是块空灵的蓝水晶。让我们感觉:美丽的大自然千姿百媚,怎不撩人情思!波光艳影的湖光山色,怎不令人凝目遐思!在诗人徐志摩的眼里,美丽的大自然是夕阳中的新娘,光艳照人;是莱蒙托夫眼中的恋人,带给他人所不知的欢乐;是郭沫若眼中的母亲,幸福地赤裸着双脚和她相亲;是牧童眼中的少女,梦寐着朦胧而又美丽的遐思!那么,大自然在作者李汉荣的眼里,又是什么呢下头,就让我们带着满怀的好心境,随着作者一齐走进《山中访友》。

  2、引读入情,感受美

  (1)首先请同学欣赏课文,并作者走进山中拜访了哪些朋友融入了一份怎样的情感在作者眼里,美丽的大自然像他的什么呢

  (2)听读课文(播放Flash动画配乐朗读)

  (3)交流听读感觉。

  ①好,同学们听完课文感觉怎样?

  (生:很美,心里很开阔,好舒服)

  (师:是啊,真美,语文美、画面美、作者的情感更美,真是怎一个美字了得)

  ②那么文中作者带着我们拜访了哪些朋友请同学们找一找,把他的朋友的名字说一说。

  (生:古桥、树林、山泉、溪流、白云、瀑布、悬崖、云雀、石头、小花、落叶、雷阵雨、老柏树、蚂蚁)

  (师:噢,原先他访问的都是些自然中的美景,把他们叫做朋友)

  ③同学们说得很好,那么你觉得作者对这些自然中的朋友有份怎样的情感在作者眼里,这些美景就像他的什么?

  (生:喜欢,热爱,赞美)

  (生:像朋友,像亲人一样很亲密,很真诚。)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下头,就让我们带着一份朋友般的真情和亲人般的深情进一步感觉作者的美丽情怀,下头请同学齐读一遍课文。)

  ④齐读课文

  3、品读悟情,欣赏美

  (1)经过感知课文,我们同学都感觉,作者对这些自然中的美景很喜欢,很热爱,像朋友,像亲人。那么,你觉得文中哪些句子能让我们感觉到作者与山中美景之间的浓浓的亲情和友情呢你能不能把这份情感读出来读给同学们听呢

  (2)学生品读文中最能体现出作者情感的优美的句子。同时提示诵读指导:注意,对文中倾注了作者情感的句子,朗读时要加重语气,要读出神韵,读出作者的陶醉感。

  (3)同桌互读揣摩,体会能形象体现作者情感的句子。

  (4)师生交流。同学读出句子的情感,同学评出是否读出作者的情感,从中体会到句子中关键词语的重读能够感觉作者情感。

  (要求:学生想读什么景就能够出现什么景的图片及文字,并且要点出句子中关键体现情感的词语。)

  (教师先品读古桥,表达出作者对古桥的崇敬、亲切、关心、仰慕、赞美。融入了一份浓浓的真情。)

  ①树林热爱、陶醉、与树融为一体。

  ②山泉溪流、白云、瀑布、悬崖、云雀喜爱、亲切、赞美、感激。

  ③石头、小花、落叶迷恋、爱得如痴如醉

  ④走进山林和离开山林舒畅、愉快、满足、幸福。

  (5)那么在这些对景物的描述中,你最喜欢哪些句子说说为什么?

  ①亲切的称呼贴合景物特点,又显得亲切。

  ②贴切的拟人修辞形象生动地营造了一个如诗如画的童话世界。

  ③美妙而神奇的想象写出了作者如痴如醉的陶醉感。

  ④同学们发现了我们喜欢的句子都有些什么特点吗?体现了作者在写景上有什么技巧所在?

  A.称呼亲切、又贴合景物特点

  B.修辞拟人、比喻。(形象,生动)、

  C.想象使景物栩栩如生,灵气飞扬,也使文章文笔生动活泼,如溪水畅流,不时激起美丽的浪花。

  (6)小结写作技巧:大家说得很好,经过学习本文,我们不难发现,作者经过亲切的称呼,如:山泉姐姐、溪流妹妹、白云大嫂、瀑布大哥、悬崖爷爷、云雀弟弟等称呼既贴合景物特点,又显得亲切,形象地体现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贴切的拟人修辞,如:山泉捧着明镜照我,溪流吟着小诗邀我唱和,瀑布从早唱到晚等拟人动词的妙用,营造了一个如诗如画的童话世界,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还有美妙而神奇的想象,如:走进树林,每一株树都是我的知己,我真的变成了树,在年轮里旋转、流淌,表达了对美景爱得如痴如醉。等等,无处不融入了作者对山中美景的热爱之情。难怪人们都说:独特的语言表达能把景物的诗情画意发挥极至,收到把美尽收笔尖的效果!

  4、想象动情,创造美

  (1)词人辛弃疾曾说: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亦如是,那么,在作者亲切的呼唤声中,山中的景物会有怎样的感悟和回声呢试着以某一种景物的语气给作者写一段回应的话!

  (2)写作五分钟,然后交流。

  (3)小结:在写景中要学会运用亲切、又贴合景物特点的称呼;形象生动地拟人修辞;美妙而神奇的想象,这样才能把景物写得传神而富有情感。

  5、导行延情,升华美

  总结:经过对课文的学习,我们仿佛随着作者经历了一次精彩的森林之旅,这次愉快的旅行真是令人难忘,最重要的是它提醒了我们,大自然是我们的好朋友,能给我们以许多启迪,我们能够尽情地去亲近大自然,放松我们的身体,同时也应当爱护大自然。

  6、作业布置

  (1)选择文中优美的段落,完成一张精美的幻灯(要求配画、配曲、配朗读)

  (2)选一个好天气与好友结伴,到郊外一齐去触摸大自然。

《山中访友》教案 篇六

  教学目标:

  1、会写8个生字,正确读写“清爽、吟诵、唱和、瀑布、陡峭、挺拔、身躯、精致、蕴含、奥秘、侠客、德高望重、津津乐道、别有深意”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感受作者所描写的境界,培养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美好情感。

  4、学习作者运用比喻、拟人、排比、想象来表达感情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抓住重点词语,理清思路,理解本文新奇的构思,感受作者的心境,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感情。

  2、难点: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体会文章写景状物的技巧(细心观察、用心领悟、运用比喻、拟人、排比、想象来表达感情),学习运用。

  教学准备:

  ①课前布置预习本课字词,熟读课文。

  ②制作教学课件。

  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导入

  1、导语:同学们,春风夏雨,秋霜冬雪;青松迎客,寒梅报春。多姿多彩的大自然有声有色,有情有意。我们这学期学习的第一组课文,将带领我们投入大自然的怀抱,领略大自然的风姿,倾听大自然的声音,与大自然互诉心声、交流感受。

  2、揭题:今天,我们首先跟着一位作家,走进山林,去拜访他的朋友。请同学们一起读课题。

  3、看课题猜猜,作者拜访的会是怎样一位朋友?

  师:让我们带着丰富的想象,跟随李汉荣先生走进山林,去拜访作者“山中众朋友”。

  二、自主学习

  1、自由读课文,要读正确流利。

  2、自学生字词。

  3、作者去山中拜访的朋友到底是谁?

  4、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三、合作探究

  小组内交流自学成果。

  四、精讲点拨

  1、检查自学生字词情况

  (1)、指名读课文,纠正读音。

  (2)、字音:栀子( ) 旋转( ) 汩汩 ()唱和 () 湛蓝 ()

  (3)、重点词语

  德高望重(品德高尚,声望卓著)

  津津乐道(形容饶有兴味地谈论)

  幽径:隐蔽、僻静的小路。

  波光明灭:水波忽明忽暗的样子。

  唱和:一个人做了诗或词,别的人相应作答。

  吟咏:“咏”的基本意思是指有节奏地诵读诗文。“吟”往往跟“咏”连在一起,含

  义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古人有一说,动声叫吟,长言叫咏。

  2、作者在山中拜访了哪些朋友?

  (明确图示)依次是:古桥-鸟儿-露珠-树-山泉-溪流-瀑布-悬崖-白云-

  云雀-落花-落叶-石头-阵雨

  3、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五、巩固拓展

  小结:从文章的字里行间,我们能真切地感受到在作者的眼里,这一花一树,

  一鸟一石,一草一木都成了有生命的人。它们能跟我们说话,能跟我们交流,它们成了我们的朋友。作者进山看景,自然便成了“山中访友”。

  六、板书设计:

  1、山中访友

  老桥 树林 山泉 溪流

  瀑布 悬崖 白云 落花

  落叶 雷雨 岩石 ??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山中访友》。

  2、作者拜访了哪些朋友呢?一句话,就是──山中的一切。

  3、下面就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用心去读课文,想想从哪些语句中可以感受出“我”和“山中朋友”的深厚感情?用笔划一划,在旁边写一写你的感触。

  设计意图:抓住文中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制造一种悬念,激发学生的好奇,引发学生迫切求知的心理状态,同时也体现了教学设计从整体入手的理念。

  二、自主学习

  1、学生自读课文,划一划,写一写,和同桌交流交流。

  2、思考:从哪些地方感受出了“我” 和“山中朋友”的深厚感情?

  三、合作探究

  小组内交流自学成果

  四、精讲点拨

  1、从哪些地方感受出了“我” 和“山中朋友”的深厚感情?

  (学情预设:结合学生的回答,逐一品读精彩句段,深入理解文章内容。)

  A“那座古桥,是我要拜访的第一个老朋友。啊,老桥,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在这涧水上站了几百年了吧?你把多少人马渡过对岸,滚滚河水流向远方,你弓着腰,俯身凝望着那水中的人影、鱼影、月影。岁月悠悠,波光明灭,泡沫聚散,唯有你依然如旧。”

  ⑴ 谈谈你读了这段话后的感受。

  ⑵ 当你读到“在这涧水上站了几百年了吧”,你的感受是什么?(古老)指导个人读,读出桥的古老。

  ⑶ 当你读到“你把多少人马渡过对岸”时,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各种各样的人从桥上走过。)指导个人读,读出桥的默默无闻。

  ⑷ 是啊,这是一座古老的桥,这是一座度过许多人的桥,你弓着腰,俯身凝望着那水中的人影、鱼影、月影。在你的凝望里,人影──,在你的凝望里,鱼影──,在你的凝望里,月影──。(师导读)

  ⑸ 让我们一起边读边想象桥的画面。

  ⑹ 此时此刻,你想对桥说些什么呢?

  【设计意图】创设具体的语境之后,学生才有话可说,体验深刻,有了体验,学生的朗读才有感情。

  B “走进这片树林,鸟儿呼唤我的名字,露珠于我交换眼神。每一棵树都是我的知己,它们迎面送来无边的青翠,每一棵树都在望着我。我靠在一棵树上,静静地,仿佛自己也是一棵树。我脚下长出的根须,深深扎进泥土和岩层,头发长成树冠,胳膊变成树枝,血液变成树的汁液,在年轮里旋转、流淌。”

  ⑴ 你读了这段话有什么感受?

  ⑵ 读了这段话,哪些词语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⑶ (当学生说到“呼唤”时)让我们也来感受一下这呼唤声。(多媒体播放鸟鸣声)从这呼唤声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当学生说到“眼神”时)让我们也与露珠交换一下眼神吧。(多媒体播放露珠的图片)从这眼神里你感受到了什么?(温馨、深情)并指导深情地朗读。

  ⑷ 让我们一起来深情地读一读。

  【设计意图】多媒体的运用要为理解文本服务,播放鸟鸣声、出示露珠、图象,为的是唤醒学生的感性认识,同时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让他们有更深刻的体验。C“我热切地跟他们打招呼:你好,清凉的山泉!你捧出一面明镜,是要我重新梳妆吗???喂,淘气的云雀,叽叽喳喳地在谈些什么呢?我猜你们津津乐道的,是飞行中看到的好风景。”

  ⑴ 作者将山中的景物都联想成什么了?

  ⑵通过朗读感受山泉的清明、溪流的欢快、瀑布的雄浑、悬崖的挺拔和巍峨、白云的洁白和宁静、云雀的欣喜和欢乐。

  ⑶面对这我们热情的招呼,我们这些朋友可能会怎样回答呢?请选择一位朋友,将他的回答写下来。

  如:你好,清凉的山泉!你捧出一面明镜,是要我重新梳妆吗?

  山泉回答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有感情地朗读整段话:同桌对读,师生轮读。

  【设计意图】通过朗读感受作者将要溢出来的满怀的真诚和喜悦,并体会作者用语的亲切,恰当。说话训练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把握文章的主旨,体会作者细腻的感情,学习作者的写作技巧。

  D、(导读)在作者的眼中,山中的万物都是有情的。“拣起一朵落花,捧在手中,我──;拾一片落叶,细数精致的纹理,我──;在它们走向泥土的途中,我──;捧起一块石头,轻轻敲击,我──。”

  ⑴ 让我们也跟着作者与大自然进行心于心的交汇吧,(放轻缓的音乐)只要你用心,你会听到很多很多,看到很多很多,感受到很多很多,你的心会跟大自然贴的更近。感受到了,就用笔写一写。

  如:(出示)捧一捧山泉,让她从指间淌过,我感受到了 ;掬一方泥土,轻轻扬起,我感受到了 。

  【设计意图】用音乐来渲染铺垫课堂气氛,感受自然气息。在此基础上通过读写结合,既训练了学生的想象力,又使学生的写作能力得以提高。

  3、还有哪些句子让你深深感受到“我”与“山中朋友”的深厚感情?

  相机出示:谁能说,这不是天地给我的恩泽呢?

  ⑴ 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这”指什么?恩泽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⑵ 带着你的理解读这句话。

  让我们通过朗读来表达对大自然的感恩之情吧。

  五、巩固拓展

  同学们,今天我们也好像和作者一起经历了一次精彩的森林之旅,这次愉快的旅行

  真是令人难忘,最重要的是它提醒了我们,大自然是我们的好朋友,能给我们以许多启迪,我们可以尽情地去亲近大自然,放松我们的身体,同时也应该爱护大自然。

  1、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选择自己熟悉的一处景物,运用想象,摹仿文中的写法写一个片断。

《山中访友》教案(实用6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