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的由来教案 篇一
汉字的由来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汉字的历史和由来;
2.掌握汉字的基本结构和构造;
3.培养学生对汉字的兴趣和学习汉字的意愿。
二、教学重点
1.让学生了解汉字的历史和由来;
2.让学生掌握汉字的基本结构和构造。
三、教学难点
1.培养学生对汉字的兴趣和学习汉字的意愿;
2.让学生理解汉字的象形性和意象性。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一些常见的汉字,让学生猜测它们的意思,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知识讲解
教师可以讲解汉字的历史和由来,包括甲骨文、金文、小篆等的发展过程。同时,教师可以讲解汉字的基本结构和构造,让学生了解汉字是由一些基本的笔画组成的。
3.活动设计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活动,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比较,找出汉字的共同点和特点。例如,让学生观察一些汉字的形状和结构,然后找出它们的共同点,并归纳总结。
4.巩固练习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例如,让学生写出一些汉字的基本结构和构造,并解释它们的意义和用法。
五、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了解汉字的历史和由来,掌握汉字的基本结构和构造,培养了学生对汉字的兴趣和学习汉字的意愿。同时,通过设计一些活动和练习,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汉字的象形性和意象性。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汉字的由来教案 篇二
汉字的由来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汉字的起源和演变;
2.学习汉字的基本结构和构造;
3.提高学生对汉字的认识和理解。
二、教学重点
1.让学生了解汉字的起源和演变;
2.让学生学习汉字的基本结构和构造。
三、教学难点
1.培养学生对汉字的兴趣和学习汉字的动力;
2.让学生理解汉字的象形性和意象性。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一些古代的文字,如甲骨文、金文等,让学生猜测它们的意思并展开讨论,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2.知识讲解
教师可以讲解汉字的起源和演变,包括甲骨文、金文、小篆等的发展过程。同时,教师可以讲解汉字的基本结构和构造,让学生了解汉字是由一些基本的笔画组成的。
3.活动设计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活动,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比较,找出汉字的共同点和特点。例如,让学生观察一些汉字的形状和结构,然后找出它们的共同点,并归纳总结。
4.巩固练习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例如,让学生写出一些汉字的基本结构和构造,并解释它们的意义和用法。
五、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了解汉字的起源和演变,学习汉字的基本结构和构造,提高了学生对汉字的认识和理解。同时,通过设计一些活动和练习,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汉字的象形性和意象性。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培养学生对汉字的兴趣和学习汉字的动力,提高学习效果。
汉字的由来教案 篇三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1)了解汉字的起源。
(2)了解汉字的造字方法。
2、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图片形象地展示汉字的发展 。
(2) 通过课堂练习来巩固和提高。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汉字的起源和演变过程,可以使学生充分感受汉字的魅力,关心汉字的发展。
(2)了解汉字的造字方法和字体演变,也能帮助学生理解汉字的书写规则,了解汉字中的民族文化气息,并且有助于鉴赏书法艺术作品。
教学重点:
理解汉字的起源、造字方法
教学难点 :
对汉字的起源、造字方法理解并能正确地解决在生活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课时安排 :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945年,国共
两党在重庆谈判。
引出鲁迅“三美”:
意美 以感 心,一也;
音美 以感 耳,二也;
形美 以感 目,三也”。
二、汉字的起源(讨论,师生互动)
人类社会之初,生产力极其低下,出于生存的需要,人们不得不联合起来,采用原始、简陋的生产工具,同大自然作斗争。在斗争中,为了交流思想,传递信息,语言诞生了。但语言一瞬即逝,它即不能保存,也无法传到较远一点的地方去,而某些需要保留和传播到较远地方去的信息,单靠人的大脑的记忆是不行的。于是,原始的记事方法--“结绳记事”和“契刻记事”应运而生了。
1.结绳记事
2.契刻记事
3.图画文字
4.仓颉造字
《说文解字》说,“黄帝的史官仓颉看见鸟兽的脚印,明白可以用形来区分事理,开始创造文字。”
【原文】皇帝之史仓颉,见鸟兽蹄迒(háng 野兽经过后留下的痕迹)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
(师生互动)分析课文39页的内容。
识别古代汉字。课本中所列古文字对应今天的汉字分别是:“舟、车、册、又、其(“簸箕”的“箕”的本字)、月、川、刀;门、凤、鱼、鹿、羊、牛、犬、豕;下、亦(“腋”的本字)、龙;贝、翼、射、立;女、妇、乳、毓(同“生育”的“育”);书、从、莫(“暮”的本字)、明”。
三、关于汉字的造字法,从汉朝以来,相沿有“六书”的说法。六书之首,就是象形。
【分类】
1.象形:指用线条来描摹客观事物的形状的造字法。
2.指事:指用象征性的符号或在图形上加上指示性符号来表示意义的造字法。
3.会意:指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字,按意义合起来表示一个新的意义的造字法。
4.形声:指用表意符号(形旁)和表音符号(声旁)组合成字的造字法。
“六书”当中除了上面讲的四种造字法以外,还有两种:转注法和假借法。
5.转注:过去的说法很多,比较流行的说法是为了适应方音分歧和语音的发展而采取的一种造字法。
6.假借:就是借用同音字表示新义的一种造字法。
四、汉字的演变
1甲骨文,是商朝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由于它是以记录占卜之事为主的,所以又被称为“卜辞”、“契文”;又因为最早是在殷墟(商朝后期的都城遗址,在今河南安阳小屯村)发现的,又叫“殷墟文字”。
2金文,是商、周时期刻铸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又叫“钟鼎文”。这种文字前期字体与甲骨文相近,有的还保留了早期图画文字的痕迹;后期与小篆相近。
3小篆,是秦朝通行的文字,又称“秦篆”。战国时期,中国各地文字异形;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对文字加以整理和简化,在“大篆”(又称“籀文”,春秋战国间通行于秦国)的基础上,规定了一种标准字体,这就是“小篆”。秦朝的这一统一全国文字的重要措施,对汉字的规范化起了很大的作用。
4隶书,是汉朝通用的文字。始于秦未,沿至三国。又称“汉隶”、“佐书、“八分”等。早期的隶书保留了一些小篆的形迹;后来波磔的笔法增多,这成为隶书字体的一个显著的特点。隶书的出现,为后来的楷书奠定了基础,标志着汉字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的转折点,那就是由古文字阶段进入了今文字阶段。
5草书大约始于汉朝初期,早期的草书是书写隶书时的快捷变体,称为“草隶”,后来又叫“章草”。汉末以后,脱去章草中保留的隶书笔画的痕迹,形成一种笔势连绵回绕、偏旁相互假借的“今草”。唐朝时还出现了一种笔画更加放纵、难以辨认的“狂草”,现在一般所谓的草书指的是“今草”。
6楷书是汉朝未年开始出现,盛行于魏晋南北朝,一直通行到今天的一种字体。楷书点画形态丰富,彻底摆脱了篆书的影响,构形单一。由于它的形体端正,笔画平直,足为楷模,所以被称为“楷书”,又叫“正书”、“真书”。历代许多书法家都是以楷书闻名于世的。
7行书,是一种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的字体,三国和晋朝以来流行。这种字体写起来比楷书便捷,又比草书易于辨认,所以很受群众喜爱,行书中楷法多于草法的叫“行楷”,草法多于楷法的叫“行草”,但是很难有一个截然分开的界限。
五、课堂讨论----“小试身手” (讨论,师生互动)
1你认为汉字会在电脑时代被淘汰吗?为什么?
2 你认为汉字将会被“拼音文字”所替代吗?为什么?
六、 课堂小结
变来变去,只要仓颉的灵感不灭,美丽的中文不老,那磁石一般的向心力当必然长在。
譬如凭空写一个“雨”字,点点滴滴,淅沥淅沥,一切云情雨意,就宛然其中了。视觉上的这种美感,岂是什么rain也好pluie也好所能满足的?
这节课我们主要认识和了解了汉字是怎么产生和发展的,内容包括体会汉字如何起源于图画,介绍汉字的几种主要造字方法,了解汉字的演变情况。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将使我们感受到汉字的极大魅力,培养了我们的爱国情怀。
七、作业
请就生活中的错别字及不规范用字现象作一次社会调查。
汉字的由来教案 篇四
教学目标
一、 知识与能力
(1) 了解汉字的起源
(2) 了解汉字的造字方法和字体演变
二、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图片形象地展示汉字的发展
(2) 通过课堂练习来巩固和提高
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了解汉字的起源和演变过程,可以使学生充分感受汉字的魅力,关心汉字的发展。
(2) 了解汉字的造字方法和字体演变,也能帮助学生理解汉字的书写规则,了解汉字中的民族文化气息,并且有助于鉴赏书法艺术作品
教学重点
理解汉字的起源、造字方法和字体演变
教学难点
对汉字的起源、造字方法和字体演变的理解并能正确地解决在生活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教学用具
多媒体 图片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出示下列图片,请学生说说自己的认识。
解说:
图一为“梅花堂”,由“梅花”二字的演变可以初见汉字的发展变化;图二两个“明”的不同写法可以看到汉字字体的千变万化,同时,柱子上的字体可以看出属于篆字。
引言:
悠悠中华五千年,中国有着太多太多让外国人仰慕的东西,包括四大发明,文字等等,而汉字则是见证中国悠久历史的重要载体,今天句让我们一起走进汉字,走进中国。
二、 看“图”识字
1、 学生辨识课文中的甲骨文图片,了解汉字起源于图画;
2、课堂活动设计一:
下面是一幅挂在阿拉斯加猎人门上的画。据考证,猎人画这幅画是要告诉人们这样的意思:“我坐船照这个方向到岛上去,我要在岛上睡一晚,又到另一岛上,睡两晚。我希望杀死一头海狮才回家。”严格地讲,这些还不是文字,只是用画画儿的方式传达了一些意思罢了。请同学们对照释义研究一下这幅图,看看它是怎样传达意思的,你认为它传达的清楚吗?假如我们现在还没有文字,你会怎么用图画来传达这个意思?
3、知识补充:汉字的起源
(1)结绳记事说
(2)八卦说
(3)书画说
(4)仓颉造字说 《淮南子本经训》:“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
4、课堂活动设计二:认字比赛
看谁认出的字最多最全:你认识这些文字吗?你知道它们都是怎样的造字法吗?(让学生指认课本P40面上方所列32个字,学生讨论,教师指正,参考教师用书)
【补充知识讲解:汉字造字法有所谓“六书”之说,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等。其中转注和假借其实属于用字法。因此真正的造字法是象形、指事、会意和形声。(结合许慎《说文解字》中的阐述及例字甲骨文讲解)
(1)象形
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文字描摹实物的形状)
(2)指事
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文字由指示性的符号构成)
(3)会意
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武、信是也。(汇合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构成一个新字)
(4)形声
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
(5)转注
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授。考、老是也。
(6)假借
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
属于象形字的是:舟、车、册、叉、其(“簸箕”的“箕”的本字,同义假借)、月、川、刀、门、凤(现在的凤字是形声字)、鱼、鹿、羊、牛、犬、豕、龙、贝、翼、射、立、女等。
属于指事字的有:下、亦。
属于会意字的有:乳、毓、书、从、莫(暮的本字,假借为否定义的“莫”)、明。
属于形声字的有:妇。
5、叠罗汉式的造字
汉字采用“会意”造字的方法时,还有一种“叠罗汉”的方式,就是把两个或几个同样的字形重叠起来。其中二字重叠的多是左右的并列结构,三字重叠的多是塔形的上下结构。比如下面的几个字就是这样造出来的(部分现在已很少见到了)。请查查字典,看看这些字是什么字,表示什么意思。
“木”是“树”,两“木”成“林”,三“木”成“森”;
“火”是“火”,二“火”成“炎”,三“火”成“焱”;
“水”是“水”,三“水”成“淼”;
“石”是“石”,三“石”成“磊”;
“车”是“车”,三“车”成“轰”;
“鱼”是“鱼”,三“鱼”成“鱻”;
“羊”是“羊”,三“羊”成“羴”。
三、 汉字字体的演变(结合多媒体图片展示讲解)
1、流变过程;
中国的汉字是很有趣的文字,从古代到现代,汉字的形体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个变化过程很漫长,从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大约经过了三千多年。
⑴甲骨文产生于商代,是中国最古老的文字。
⑵“金文”是是通行于周代的文字。
⑶篆书是通行于秦的文字。
⑷隶书,秦汉时使用的一种字体。
⑸楷书,魏晋一直通行到现在的常用字体。(几乎同时也产生了行书、草书)
2、 课堂活动三:书法欣赏
3、 完成课后练习“小试身手”的题目。(参考教师用书讲解)
四、课外延伸--热身训练
1、判断下面各组汉字中完全符合括号内所注的造字方法的一项。
A.木(象形)休(会意)江(形声)房(形声)
B.座(象形)占(形声)架(会意)芳(形声)
C.固(形声)攻(会意)旗(形声)本(会意)
D.语(形声)究(形声)材(会意)见(象形)
(本题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了解汉字的各种造字方法。正确选项是A。A中“江”左形右声,“工”和“江”古音相近。B中“座”应该是形声字;“占”从“卜”从“口”,是会意字;“架”是形声字,上声下形。C中“攻”是形声字;“本”是指事字。D中“材”是形声字;“见”(见)在“人”上加“目”,是会意字。)
2、判断下面汉字全都是形声字的一项。
A.手 抢 慢 力 海
B.拉 琶 监 弦 裹
C.饮 蜻 跚 峰 地
D.鹉 警 雾 基 羞
(本题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了解汉字的各种造字方法。正确选项是D。D中“羞”本义是进献食物,从“羊”,“丑”声,所以也是形声字。A中“手”是象形字,像手的形状。“力”是象形字,像人筋的形状。B中“监”(监)字形表示俯首在盛水的器皿里照脸,是会意字。C中“饮”是会意字。)
3、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象形字或指事字拼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新的意义,这种造字方法便是会意。依照示例,另选两个字加以分析。
示例 :
休:一个人靠在树上,表示休息。
采:一只手放在树上,表示抓取。
参考答案:旦;囚;睡,眼睛垂下来;从,一个人跟着另一个人,表示跟从;灭;刃……
4、汉字和字母文字都起源于图形符号,经过几千年的演化发展,最终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文字体系。从图画性上来讲,汉字比字母距离图画更近些,它的“图画基因”还没有完全退化。因此在艺术字的设计上,反映出独特的结构特点。
五、课堂小结:
本堂课我们走进历史,了解了汉字的起源,汉字形体的演变,以及汉字造字的方法和结构特点,让我们对于汉字有了更深的认识,这对于我们学好、用好汉字相信会有所帮助
汉字的由来教案 篇五
【教学目标】
1、了解汉字来源的几种传说,能简单概述不同传说对于汉字来源这一问题的观点。
2、了解汉字传统构形理论“六书”的相关内容,掌握“日”“上”“武”“江”等典型字形的构形方法及理据,并能试着根据六书理论分析汉字的构形方法。
3、能通过对古文字形的推测与理解,增加对汉字的热爱,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教学准备】
1、了解传统构形理论的相关基础知识。
2、了解典型字形的构形方法及理据。
3、给学生布置课前预习。
【学习评价】
1、能用自己的话简单概述汉字来源的几种传说。
2、掌握“日”“上”“武”“江”等典型字形的构形方法及理据,并能用自己的话进行分析。
3、能通过对汉字构形方法的分析,理解汉字的本义。
【课前预习】
试着填写下列表格: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导语:
正如同学们所知道的,语文学习中,甚至是日常生活中,字、词是无处不在的:大家的课本上充满了字词;我们的教室里贴满了字词;我现在在给大家上课,开口说出的是字词,PPT上展示出来的是字词,在黑板上写下的也是字词。一个个方块字组成了词,一个个词语汇聚成了词语家族。可是,我们的词语家族究竟是怎么来的呢?第八单元就是要带着大家来认识词语家族。因为词语也是由汉字组成的,今天第一堂课,我们就从了解汉字开始。
2、学习原因:
(1)从现实的角度来说,高考会考察,强基计划有古文字学要求……
(2)从历史的角度来说,汉字的纽带作用维系着中国由秦以来的大一统局面。
3、课程的理论基础:
王宁《汉字构形学导论》:汉字的个体字符既不是孤立的,也不是散乱的,而是相互关联的、内部呈有序性的符号系统。
如云南纳西族的东巴文:不是系统的,是孤立的,表意极其局限。
二、汉字的起源——造字传说
1、圣人造字说/仓颉造字说
(1)传说。
《吕氏春秋君守》:“仓颉作书,后稷作稼。”
《淮南子本经训》:“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惊天地泣鬼神
《说文解字》:“古者庖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视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易八卦,以垂宪象。及神农氏结绳为治而统其事,庶业其繁,饰伪萌生。黄帝之史仓颉见鸟兽蹄迒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不止仓颉一个人,也有说伏羲和仓颉是同一个人的。
(2)评价。
①提供了创造文字的条件(史官、眼力)和效果,具有一定合理性。
②文字不可能由一个人创造。
2、河图洛书说/文字神赐说/八卦说
(1)传说。
《尚书顾命传》:“伏羲王天下,龙马出河,遂则其文,以画八卦,谓之河图。”(龙马:古代传说中龙头马身的神兽。)
《河图玉版》:“仓颉为帝,南巡守,发阳虚之山,临于无扈洛洞之水,灵龟负书,丹甲青文,以授之。”——从发明到发现的区别
(2)评价
①八卦符号各代表一定物象又相互区别,这和早期文字有相通之处。
②文字神赐不可信;时间错乱,哲学意义上的八卦到西周及春秋时期才形成;八卦形体过于简单,区别度小。
3、结绳说。
(1)传说。
《周易正义》:“古者无文字,其有约誓之事,事大大其绳,事小小其绳,结之多少,随物众寡;各执相考,亦足以相治也。”——基本只适合记录数字
(2)评价。
①结绳记事与发明文字的想法是一致的,具有约定俗成的性质。
②结绳是一种实物性记号,自身不能说明自身,不可能成为记录语言的工具;结绳的区别性低。
4、刻契说。
(1)传说。
《周易》:“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只是一种书写方式
(2)评价。
①刻契具有约定俗成的性质;刻契带有“书写”的性质。
②刻契的构形太简单,与复杂的文字构形不相类。
三、汉字的形成——造字方法——传统构形理论
1、《说文解字》。
简称《说文》,是由东汉经学家、文字学家许慎编著的汉语工具书著作。它是中国最早的系统分析汉字字形和考究字源的字书,也是世界上很早的字典之一。
2、许慎对汉字构形的说解。
《说文解字叙》:一曰指事,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二曰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三曰形声,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四曰会意,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武信是也;五曰转注,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六曰假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
3、传统构形理论——六书。
现采用许慎的取名、班固的顺序:象形、指事、会意、形声为造字方法,转注、假借为用字方法(清戴震:“四体二用”说)。
(1)象形: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
特点:图画式的造字方法;都与先民的生活紧密相连。
例:
(2)指事: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
特征:多表示抽象事物;有指事符号。
例:
(3)会意:比类合谊,以见指?,武信是也
特征:两个及以上的义符组合而成,但不是义符意义的简单相加。
例:
(4)形声: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
特征:由声符(声旁)与义符(形旁)组成。
例:
(5)转注: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
含义:意义相同或相近,在《说文解字》中互相注释。
例:
(6)假借: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
含义:想要表达某个意思,但没有专为这个意思造的字,于是借来别的字,来表示这个意思。
例:
注意:许慎所举的例子“令”“长”其实是本有其字的,即字形与其本义可以一一对应。所以要么是许慎所说的“假借”和我们所理解有差别,要么是许慎举错例子了。
4、对六书的评价。
(1)对汉字的构形进行了较为系统性的阐述。
(2)“六书”中的各书并不在同一个平面上(四体二用)。
造字系统在严密性和明确性方面尚有缺陷(合体象形与会意有所交叉);
建立在小篆的形体基础之上,并不具普遍的适应性(六书是专为分析小篆字形出现的,不能用于分析所有的甲骨文、楷书)。
所以!辨认造字方法需恢复古形,才能还原本义!
四、学以致用
1、分一分:描、刃、山、水、本、花、亦、休、采、想、中、舟、门、集、囚、围。
象形:山、水、舟、门
指事:刃、本、亦、中
会意:休、采、囚、集
形声:描、花、想、围
2、选一选:选出全是形声字的一组(B)
A、信劣明众
B、避怒伸硝
C、他慈牧爸
D、功尖好围
3、填一填:
五、总结
汉字记录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维系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血脉,传承了中华民族终古常见而光景常新的文化。学习好汉字,是我们身为炎黄子孙义不容辞的责任。
六、作业
1、回顾复习第一课时。
2、完成第二课时预习。
试通过下列字形答:这是什么字?它的本义是什么?这个字的构形有什么特点?
汉字的由来教案 篇六
教学目标:
1、了解汉字的起源与演变,充分感受汉字的魅力,关心汉字的发展;
2、了解汉字的造字方法和字体演变,了解汉字中的民族文化信息。
教学重点:
了解汉字的造字方法和字体演变。
教学过程:
引入:
在世界文明史上,中国的汉字与埃及的圣书字、苏美尔人的楔形字,并称为三大古字。然而,随着历史的演变,惟有中国的文字生生不息,延用至今。作为炎黄子孙,我们对汉字的了解有多少呢?汉字是怎么产生的呢?我们今天使用的汉字是怎么演变过来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汉字。
一、汉字的起源
对汉字的起源,有着不同的说法,有结绳说,图画说,八卦说,仓颉造字说等等。书中给我们举的就是其中的一种,图画文字。
除了图画说以外,我们要重点讲一种起源说——仓颉造字说。
(图:仓颉,仓颉的文字)
传说仓颉是黄帝的史官,黄帝统一华夏之后,感到用结绳的方法记事,远远满足不了要求,就命他的史官仓颉想办法,造字。于是,仓颉就在当时的洧水河南岸的一个高台上造屋住下来,专心致志地造起字来。可是,他苦思冥想,想了很长时间也没造出字来。说来凑巧,有一天,仓颉正在思索之时,只见天上飞来一只凤凰,嘴里叼着的一件东西掉了下来,正好掉在仓颉面前,仓颉拾起来,看到上面有一个蹄印,可仓颉辨认不出是什么野兽的蹄印,就问正巧走来的一个猎人。猎人看了看说:“这是貔貅的蹄印,与别的兽类的蹄印不一样,别的野兽的蹄印,我一看也知道。”仓颉听了猎人的话很受启发。他想,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特征,如能抓住事物的特征,画出图象,大家都能认识,这不就是字吗?从此,仓颉便注意仔细观察各种事物的特征,譬如日、月、星、云、山、河、湖、海,以及各种飞禽走兽、应用器物,并按其特徵,画出图形,造出许多象形字来,这些象形字便开始应用起来。
其实,不管是什么起源传说,从这些传说中都可以清楚地看到,最早出现的文字是图画文字。
对以上关于文字的起源传说,我们做一个简单的了解就可以了。
二、汉字的.构造
汉字本身是表意文字,从它最初的图画文字就可以看出,它是通过图形来表达汉字本身的意思。因此,我们了解汉字的本义,就有必要了解汉字字形的构造。
对汉字的构造,古人称之为六书。东汉的许慎将其解释为:象形、会意、指事、形声、转注、假借。我们书中列举了四种。人们认为假借和专注是用字法,不是造字法,这里就做一个简单的了解就行了。随着人们对汉字研究的深入,他们发现,转注和假借是用字法,而不是造字法。我们所说的造字,真正意义上的应该只有前面四种。说了这么多,可能大家还是不明白是什么意思。我们先来一个一个看。
(一)象形——独体表义字
在许慎的《说文解字》中是这样解释的:“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
描绘事物形状的造字法。用简单的线条,勾画出所要表达物体的轮廓、特征,使人一看就能了解字的意义。象形字是最早的造字方法,这种造字法接近画图,只能表达简单的事物,对复杂的事物、抽象的概念无法象形,所以单靠这种方法造的字很少,象形字在汉字的比例里面只占10%,但它是构成汉字的基础。后来的几种造字法都是在象形的基础上而创造的。
(二)指事——指事符号表义字
“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用象征性符号或在象形字上加提示符号来表示某个词的造字法。指事字多为抽象事物,而无具体形象可画,所以往往在象形字上加上象征性符号来表示其中的这几个字。此外再举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木在象形字中是这样表示 在木下部加一个点表示树根的所在,即“本” 树根的意思;在木上部加一个点,表示树梢的所在,即“末” 树梢的意思。
(三)会意——合体表义字
“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武、信是也。” [就是用两个或几个部件合成一个字,把这些部件的意义合成新字的意义]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象形字或指事字组合而成,用来表示一个新的意义。注意,这几个形体,部件分开仍成字。
武,从戈从止。止是趾的本字,戈下有脚,表示人拿着武器走,有征伐或显示武力的意思。信,从人从言,表示人言以诚信为贵。人要讲实话。
暮,从日从茻(mǎng),指日在茻中 茻,是草。傍晚上下都是草,中间是个太阳,意思是太阳已落入草丛之中,天色已暮。
下面大家思考一下,这些都是些什么字?一个意义与另一个意义组合,组成新的意义,构成新的字。
用“会意”造字的方法时,还有一种“叠罗汉”的方式,就是把两个或几个同样的字形重叠起来。
(四)形声字
“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这种造字方法很简单,就是由表示字义类属的部件和表示字音的部件组成新字。形声字一般都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表义,叫做意符,一部分表音,叫做声符,习惯上也叫做形旁和声旁。形声字是最能产新字的一种造字法。
形声字按形旁和声旁的组合位置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A、形右声:
江——《说文·水部》:“江,从水,工声。”
这类数量最多。如“河、牦、酝、冻、租、肝、梧”等。
B、形左声
期:《说文·月部》:期,从月,其声。 如“都、切、劲、雌、战、攻”等。
C、形下声
空:《说文·穴部》:“空,窍也。从穴,工声。”如“芳、竿、宇、露、爸、翠”等。
D、形上声
基:《说文·土部》:“基,墙始也。从土,其声。”如“勇、袋、贷、架、劈、警”等。
E、形内声
病:《说文·疒部》:“病,疾加也。从疒,丙声。”如“囤、匣、裹、阁”等。
F、形外声
闻:《说文·耳部》:“闻,知闻也。从耳,门声。”这类形声字最少,如“瓣、辩”等。
现行汉字大部分是形声字。但是形声字中大约有四分之一的形声字声旁和整个字的读音完全相同,如“换、唤、涣”等,读音同声旁“奂”完全相同。还有一些形声字的声旁与读音不完全相同,但是通过这些字的读音特点可以帮助区别形似字。如仑做声旁的字,论、轮、伦、沦、纶等。
(五)假借
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
顾名思义,本来这个对这个语言的表达没有专门为它造字,但是在书写的时候,借用另一个同音字来表示,这样的字就是假借字。
如,令本是发号的令,后来借用为县令的令,同样是发号命令;长本是久远的长,后来借用为县长的长。
有些字被假借表示另一个语素,而表示其本义的时候反而极少,以致于后人往往不知道它们的本义是什么了。如:莫,它的本义是今天的“暮”,后借来表示否定副词“莫”。而今天我们很少人知道它的本义其实是暮。
(六)转注
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
关于转注的解释,学术界的看法不一。一般认为转注就是互训,意义上相同或相近的字彼此互相解释。一对同部首的字,由于意义相近、声音相同或相近而互相解释。如老, 在异时异地由于语音发生变化而变成了考 字,两个字互相解释,成了一对转注字。
假借和转注,从造字的角度来看都不能产生新的汉字,它们只是对一些汉字做了一定的解释,是用字的方法。这里大家只是做个了解就可以了。
刚才主要讲的四种造字方法大家都明白了吗?下面做个课堂练习。
判断下列字分别属于哪一种造字方法?
三、汉字的演变
汉字流传至今,经历的上千年的变化,逐渐地简单化,便于书写。那么汉字是从从古至今是怎么演变过来的呢?我们这里做一个简单的回顾。
汉字在历史上出现过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五种正式字体,以及草书、行书等辅助字体。
(一)甲骨文
甲骨文产生于商代,是中国最古老的文字。刻写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
甲骨文的特点:
1、以象形字为基础,带有较强的图画性。甲骨文以象形、会意居多,形声字只占27%左右。尤其在早期甲骨文中,有些象形字的写实性很强,形象逼真。
2、形体结构没有完全定型。同一个字可以有多种写法,异体字很多。有些字的结构成分多少不确定。如“羴”字有由三个“羊”组成的,也有四个“羊”字组成的;“渔”有一个“鱼”旁的,也有四个“鱼”旁的。有些字构成成分不确定。如“牢”有从“牛”的,也有从“羊”的;“逐”字或从“豕”或从“鹿”或从“兔”。有些字书写的方向不固定。如“臣”字有正写、反写、侧写等几种写法。
3、笔画多为细瘦的直笔。这一特点与书写的工具密切相关。商朝日常生活中的文字书写是用毛笔,甲骨文已有“笔(聿)”字,正象手执毛笔之形。但是占卜的内容需要刻写在龟甲兽骨上,用刀刻写就无法保持毛笔字的笔法和笔画结构,于是因材而施,改曲笔为直笔,改粗笔为细笔。
(二)金文
金文是是通行于西周青铜器上的文字。因为它是铸造在青铜器上的文字,也叫钟鼎文。金文最早见于商朝后期,一直延续到战国,西周是其全盛期。金文总数有三千多,其中二千四百多字已经考定。
金文与甲骨文是同一体系的文字,但在字体上由于书写工具和方法的不同,两者之间存在较大差异。金文是用毛笔书写,然后铸造在青铜器上的,所以充分体现了毛笔的笔法。
金文的特点:
1、仍以象形、会意为主,象形字的形象性仍很强。但形声字明显增加,已占60%左右。
2、笔画丰满圆润,外形比甲骨文方正、匀称。
(三)篆书
篆书有大篆和小篆的区别。
大篆指春秋战国时代秦国的文字。
大篆的特点:比金文整齐,笔画均匀。
小篆是指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整理、推行的标准字体,字形更匀称、整齐,笔画粗细一致,线条圆转匀称。
(四)隶书
隶书,秦汉时使用的一种字体。
隶书的特点:
用平直方正的笔画取代了圆润曲折的线条。隶书把小篆的圆润线条变成方折笔画,彻底改变了汉字的象形面貌,使汉字由繁趋简,奠定了方块汉字的基本形状,使得汉字成为完全符号化的文字。
(五)楷书
楷书,兴于汉末,盛行于魏晋,一直沿用至今的常用字体。
楷书字形方正,笔画平直,书写方便。
(六)草书和行书
草书和行书是辅助性字体。草书包括章草、今草、狂草三种。章草是隶书的草写体,今草产生与东汉末,形体连绵,变化多端,字字盼顾呼应,贯通一气。狂草产生于唐代,变化多端,极难辨认。
行书产生于东汉末,一直运用至今,形体接近楷书,笔画连绵,各字独立,易写好认。是楷书的辅助性字体。
除了以上的字体,在我们的电脑上还有一些字体,如宋体、黑体,仿宋体等等。
四、小结
从以上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汉字的演变过程,我们可以看到:汉字字形的总变化是由繁到简,每一种新字的出现,都改变着前一种字形难写、难记的特点;同时,汉字不断趋于定型化、规范化。汉字的发展是逐步从象形走向符号化,从笔画较多走向笔画简单,使书写更加快速便捷。
五、名家书法欣赏
最后我们来欣赏一些名家书法
六、小试身手
课堂的最后做一个字形游戏,找一找图形中包含的是什么词?
七、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