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物体》教案教学设计(精简3篇)

时间:2019-03-07 07:19:17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观察物体》教案教学设计 篇一

教案标题:观察物体的形状和颜色

教学目标:

1. 学生能够观察物体的形状和颜色,并能够描述它们。

2. 学生能够使用适当的词汇来描述物体的形状和颜色。

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自主观察和描述。

教学重点:

1. 观察物体的形状和颜色。

2. 描述物体的形状和颜色。

3. 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自主观察和描述。

教学准备:

1. 物体:圆形的球、方形的盒子、长方形的书、三角形的纸片等。

2. 彩色笔、彩色纸、剪刀等。

教学过程:

Step 1:引入新知

1. 教师出示一张彩色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图片中物体的形状和颜色。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供自己的观察和描述。

Step 2:观察物体的形状

1. 教师出示不同形状的物体(球、盒子、书、纸片等),让学生观察,并问学生这些物体的形状是什么。

2. 学生回答后,教师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细致观察物体的形状,比如球是圆形的,盒子是方形的等。

3. 学生跟随教师的指导,观察并描述不同形状的物体。

Step 3:观察物体的颜色

1. 教师出示不同颜色的物体,比如红色的球、蓝色的盒子等,让学生观察并描述物体的颜色。

2. 鼓励学生使用适当的词汇来描述物体的颜色,比如红色、蓝色等。

3. 学生跟随教师的指导,观察并描述不同颜色的物体。

Step 4: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自主观察和描述

1. 教师提供一些物体,让学生自主观察并描述它们的形状和颜色。

2. 学生可以使用彩色笔、彩色纸等进行创造性的观察和描述。

Step 5:小结

1. 教师进行本节课的小结,总结学生学到的知识和技能。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问回答。

教案评价:

通过本教案的设计,学生将通过观察不同形状和颜色的物体,提高对物体形状和颜色的观察能力,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自主观察和描述。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创造力,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和思维发展。

《观察物体》教案教学设计 篇二

教案标题:观察物体的质地和大小

教学目标:

1. 学生能够观察物体的质地和大小,并能够描述它们。

2. 学生能够使用适当的词汇来描述物体的质地和大小。

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自主观察和描述。

教学重点:

1. 观察物体的质地和大小。

2. 描述物体的质地和大小。

3. 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自主观察和描述。

教学准备:

1. 物体:硬的球、软的玩具、粗糙的纸张、光滑的石头等。

2. 不同大小的物体。

教学过程:

Step 1:引入新知

1. 教师出示一些物体,让学生观察并描述物体的质地和大小。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供自己的观察和描述。

Step 2:观察物体的质地

1. 教师出示不同质地的物体(硬的、软的、粗糙的、光滑的等),让学生观察,并问学生这些物体的质地是什么。

2. 学生回答后,教师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细致观察物体的质地,比如硬的球、软的玩具等。

3. 学生跟随教师的指导,观察并描述不同质地的物体。

Step 3:观察物体的大小

1. 教师出示不同大小的物体,让学生观察并描述物体的大小。

2. 鼓励学生使用适当的词汇来描述物体的大小,比如大、小等。

3. 学生跟随教师的指导,观察并描述不同大小的物体。

Step 4: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自主观察和描述

1. 教师提供一些物体,让学生自主观察并描述它们的质地和大小。

2. 学生可以使用手触摸物体,感受它们的质地,并使用比较词汇描述物体的大小。

Step 5:小结

1. 教师进行本节课的小结,总结学生学到的知识和技能。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问回答。

教案评价:

通过本教案的设计,学生将通过观察不同质地和大小的物体,提高对物体质地和大小的观察能力,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自主观察和描述。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触觉感知能力,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和思维发展。

《观察物体》教案教学设计 篇三

《观察物体》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 二年级 上册 第五单元《观察物体》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生活中的对称现

象以及数学上的轴对称图形,并能识别对称现象。

  2、引导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使其经历看一看、想一想、折一折、说一说、剪一剪、画一画、听一听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拓宽学生视野。

  3、通过以上活动,使学生学会欣赏数学的美,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教学重点:

  认识对称现象,体会对称的美。

  教学过程:

  一、初识对称(对称的物体)

  1、用“实物图”导入。

  蜻蜓、树叶、蝴蝶、脸谱,这些有什么共同特点?

  ——这些都是对称的。(板书课题:对称)

  2、生活中富有变化的对称现象。

  生活中有很多的对称现象,这些是不是对称的?为什么?

  (世界灯王、液晶电视、沙发、汽车、鸟巢、天安门城楼等。)

  二、再认对称(对称的图形)

  同学们看看这幅剪纸作品是不是对称的?为什么是对称的?你怎么知道两边一样?有些图形我们可以用对折的方法来检验是不是对称的,对折后留下的痕迹,我们叫它“对称轴”。(板书:对称轴)

  用对折的方法操作检验,同桌同学合作。

  三、变式对称(对称的图形)

  1、对称图形的变式(a-d-x)

  2、画对称轴(课本p68页做一做)

  3、折对称轴(课本p70页第二题)

  四、对称的事物

  五、做对称图形

  1、剪对称图形。

  教师示范“随意”剪,学生创作展示。

  2、摆对称图形。

  3、印对称图形。

  六、拓展延伸

  想一想,还可以怎么做?

  板书设计:

  对称

  对称轴

《观察物体》教案教学设计(精简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