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篇一
《小石头和小草》阅读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能够正确朗读故事《小石头和小草》。
2. 能够理解故事的基本情节和意义。
3. 能够通过故事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
二、教学重点
1. 故事的基本情节和意义。
2. 人与自然的关系。
三、教学准备
1. 故事《小石头和小草》的课文和图片。
2. 黑板、粉笔。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通过观察图片,引导学生思考问题:“你们看到的是什么?”“小石头和小草之间有什么关系?”“你们认为人和自然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引发学生对故事主题的思考。
2. 阅读故事(15分钟)
教师朗读故事《小石头和小草》。同时,学生跟读故事,并注意故事中的关键词和句子。
3. 理解故事(15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回答以下问题:
(1)小石头和小草之间是什么关系?
(2)小石头和小草分别经历了什么?
(3)小石头和小草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
4. 分组讨论(10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以下问题:
(1)你们认为小石头和小草的关系是互相帮助的吗?为什么?
(2)你们有没有类似的经历,可以和小石头和小草的故事做对比吗?
5. 总结归纳(10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小石头和小草之间的关系,并将学生的观点记录在黑板上。同时,引导学生思考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并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
六、巩固练习
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短文,字数不少于100字。
七、课堂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正确朗读故事《小石头和小草》,并理解故事的基本情节和意义。同时,学生也能够通过故事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篇二
《小鱼跳跳》阅读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能够正确朗读故事《小鱼跳跳》。
2. 能够理解故事的基本情节和意义。
3. 能够通过故事认识鱼类的生活习性。
二、教学重点
1. 故事的基本情节和意义。
2. 鱼类的生活习性。
三、教学准备
1. 故事《小鱼跳跳》的课文和图片。
2. 黑板、粉笔。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通过观察图片,引导学生思考问题:“你们看到的是什么?”“你们知道鱼是怎样生活的吗?”“你们喜欢鱼吗?”引发学生对故事主题的思考。
2. 阅读故事(15分钟)
教师朗读故事《小鱼跳跳》。同时,学生跟读故事,并注意故事中的关键词和句子。
3. 理解故事(15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回答以下问题:
(1)小鱼跳跳是怎样生活的?
(2)小鱼跳跳为什么要跳跳?
(3)小鱼跳跳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
4. 观察实物(10分钟)
教师将一缸活鱼带到课堂上,让学生仔细观察鱼的外形、行为和生活环境,并引导学生发现鱼类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5. 总结归纳(10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小鱼跳跳的生活习性,并将学生的观点记录在黑板上。同时,引导学生思考鱼类与其他动物的区别,并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
六、巩固练习
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鱼类生活习性的短文,字数不少于100字。
七、课堂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正确朗读故事《小鱼跳跳》,并理解故事的基本情节和意义。同时,学生也能够通过故事认识鱼类的生活习性。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篇三
一、复习旧知,谈话引入
前面几节课我们体会到手能传递幸福、友好、真诚、快乐、、、、、、能带给人们美好生活 ,又目睹了张迎善那双特大号的、粗糙、有力得手。今天,我们来近距离研究一下自己得手。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自由读文,读准字词,读通句子。
2、小组内互读课文,检查读文情况,做出评价。
3、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指名回答。
教师引导:文章哪一段可以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指名读一读。
4、小结:我们可以通过找文章总述段落或者总述句的方法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
三、合作交流,研读课文。
1、学习方法。瞧,这一课的“金钥匙”又要教给我们学习的好方法,让我们共同听一听。(教师出示解答自己提出问题的方法)
2、运用学法,默读批注。
3、合作交流,质疑解疑。 (交流自读批注的结果,说说学习中的收获。 )
4、全班交流,理清脉络。
(1)提出小组中还未解决的问题,请其他小组补充解疑。
(2)全班交流:课文从哪几方面介绍手上的皮肤?自由发言,指名板书。
5、借助板书,浏览课文,试将每段的大意串联起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指名说一说。
小结:除了找文章总述段落或者总述句的方法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还可以通过串联段意的方法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四、整体感知,拓展延伸。
1、通过学习了解了哪些手上皮肤的知识?
2、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打算怎样保护自己
的双手?
五、布置作业。
1、运用批注的方法自读《手指》。
2、运用归纳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概括《手指》的主要内容。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篇四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反复品读对话,体会问号、感叹号表达的不同语气,理解课文。
2. 学习运用几个词语写一段描述雨景的话。
3.向萨沙一家人学习,有不甘为弱者,自觉保护弱小的意识。
【教学重点】
理解体会萨沙和妈妈之间的对话。
【教学难点】
教育学生向萨沙一家人学习,自觉保护弱小者。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指导学生正确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认识并识写课文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读课文,思考每个自然段的意思,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
理解词语,学会给课文分段。
【教学难点】
理解词语,概括段意。
【课前预学】
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指名读题,理解“弱小”(对比比较“弱小”)
检查预习:“我”指谁?
萨沙他为什么说自己不是最弱小的呢?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
1.检查预习情况(弱小、闷热、蔷薇、聊天、滂沱大雨、低垂、娇嫩、纤弱)
2.理解词语:
聚精会神:形容注意力非常集中。
大雨如注:注,灌人。形容雨下得很大
娇嫩纤弱:柔弱纤细,
3.默读课文,理清脉络。
课文可分两部分,边读边想:课文可分为哪两部分?每部分讲的是什么?
第一段(第1自然段):写萨沙一家在假日里到森林游玩,说明萨沙是最弱小的。
第二段(第2~8自然段):写最小的萨沙在家人的影响下会了保护弱小者,表明萨沙不承认自己是最弱小的。
4.造句。
附近……
芳香扑鼻……
三、检测评学
1、朗读课文。
2、读一读:大雨如注、滂沱大雨。写一写雨中的景象。
四、作业设计
朗读课文,摘录描写森林景色的句子。尝试写一写身边景物。
【板书设计】
我不是最弱小的
萨沙弱小
萨沙证明自己不弱小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篇五
教学目标:
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积累好词佳句。
教学重点:
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教学难点:
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教学用具:
课件
教学方法:
导析法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
1.同学们,你们有过快乐的时候吗?在这些快乐的事情中,哪一次的快乐最与众不同呢?(学生自由交流)
2.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自己这与众不同的快乐,让大家一起分享吧!
二、指导学生进行口语交际
1.想一想,在平时的生活、学习中,你有过怎样的快乐?
2.选择自己认为最与众不同的一次,与小组同学交流。
3.当别人讲述的时候,其他同学要认真地听,看看她(他)有没有把事情说清楚、说具体。
4.同桌之间互相评说,教师相机指导。
(1)要用具体的事例来说明自己这与众不同的快乐。
(2)说的时候要有感情。
(3)要正确地认识自己的快乐,快乐不能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
5.推荐学生代表全班交流。
6.评一评:哪些同学说得好?哪些同学有进步?
三、教师
是啊,做个快乐的人吧!并学着把自己的快乐带给身边的人哦!
课件出示口语交际例文
让快乐与众不同
我的生日马上就快到了。老师常说,我们生日的那天,正是妈妈受苦的日子,我决定让自己的生曰过得有意义,让自己的快乐与众不同。
那天早晨,我特地起了个大早,煮了一碗鸡蛋面。当我端着热腾腾的面条来到妈妈床前时.妈妈那惊喜的神情让我感到快乐无比。我笑着对妈妈说"妈妈,女儿感谢您,让我来到了这个美丽的世界!"妈妈把我紧紧的搂在怀里,激动地说"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祝你生日快乐!永远快乐!"
今天,我的生日,我真的很快乐。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篇六
学习目标
1、我要培养自己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提高自己的口头表达、交际能力。
2、我要围绕本组训练重点,理解含义深刻句子的意思,体会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学习方法 读→思→议→读
预习任务
1、自学“词语盘点”中的词语,达到听写程度。
2、学习“我的发现”。
①朗读这些句子。 ②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③将加点部分换成意思相近或相同的的词语,再读一读,你会发现什么?④试说几个像这样的句子。
3、学习日积月累
①读通读顺句子,纠正字音。 ②标出不理解的词句。
③找出这些诗句的共同特点。 ④熟读成诵。
4、展示台
围绕本组专题“走进田园,热爱乡村”为内容,准备将自己对田园美景、乡村生活感受展示交流。
【任务一】合作交流
(1)认真阅读口语交际及习作要求。
(2)举例说说自己了解到的乡村美景和乡村生活。
(3)给组员讲讲自己知道了解到的乡村生活
【任务二】我能听写“词语盘点”并改正错字。(一词改三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正: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任务三】我能背诵“日积月累”。
日积月累:
1.采菊东篱下, 。(陶渊明)
2. ,夜静春山空。(王 维)
3.竹外桃花三两枝, 。(苏 轼)
4.黄梅时节家家雨, 。(赵师秀)
5. ,豚栅鸡栖半掩扉。(王 驾)
6.独出前门望夜田, 。 (白居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