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教案 篇一:蜜蜂的生命周期与社会结构
蜜蜂是一种重要的传粉昆虫,对于农业的发展和生态系统的平衡起着重要的作用。了解蜜蜂的生命周期和社会结构,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这一宝贵的资源。
蜜蜂的生命周期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卵、幼虫、蛹和成蜂。一只蜜蜂的一生通常持续数周到数月不等,具体时间取决于其角色和种类。蜜蜂女王是整个蜂群的核心,她负责繁殖后代。当女王蜂孵化出来后,她会在巢穴中产卵,并在卵中注入精子。一只女王蜂可以每天产卵数百个,持续数年。
从卵孵化出来的幼虫需要不断地被工蜂喂养,主要以花粉和蜂王浆为食。幼虫在巢穴中度过大约5到6天的时间,然后便会封闭在蜜蜂蜡房中,进入蛹期。蛹期一般持续6到12天。在此期间,幼虫的身体会发生巨大的变化,最终形成完全发育的蜜蜂。
成蜂从蛹中孵化出来后,首先会承担清理巢穴和喂养幼虫的任务。这些蜜蜂被称为工蜂,是蜂群中数量最多的一类。工蜂的寿命相对较短,通常只有几周到几个月。工蜂的主要任务是为整个蜂群提供食物、修建巢穴、保护巢穴和采集花粉和蜜。工蜂的劳动是蜂群的支柱,没有它们的辛勤付出,蜂群将无法生存。
另外一类蜜蜂是雄蜂,它们是由不受精的卵孵化出来的。雄蜂的寿命较短,主要的任务是与其他蜜蜂交配,以保证蜂群的繁殖。雄蜂在交配之后往往会死亡。
蜜蜂的社会结构是高度有序的,每只蜜蜂都有其特定的角色和责任。女王蜂负责繁殖后代,工蜂负责维持蜂群的正常运转,雄蜂负责繁殖下一代。这种分工协作的社会结构使得蜜蜂能够高效地工作,确保蜂群的生存和繁衍。
了解蜜蜂的生命周期和社会结构对于蜂农和生态学家来说都至关重要。蜜蜂的繁殖和传粉活动对于农作物的生产具有直接影响,而蜜蜂在生态系统中的角色也不可忽视。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对蜜蜂的保护和管理,确保它们能够继续发挥其重要的生态功能。
蜜蜂教案 篇二:蜜蜂的巢穴结构与养殖技术
蜜蜂是一种社会性昆虫,它们生活在巢穴中,巢穴结构的合理布局对于蜜蜂的繁殖和生产起着重要的作用。在蜜蜂养殖中,掌握合适的巢穴结构和养殖技术,可以提高蜜蜂的生产效益和健康状况。
蜜蜂的巢穴通常由蜡房构成,蜡房是蜜蜂用来储存蜜和孵化幼虫的地方。蜜蜂通过蜡腺分泌蜡质,然后用蜡质建造巢穴。巢穴的结构包括蜜房和育房。蜜房用来储存蜜,育房则用来孵化幼虫。在巢穴中,蜜房和育房之间通常会有一层蜡质的隔板,用来分隔不同功能的区域。
在蜜蜂养殖中,合适的巢穴结构可以提高蜜蜂的繁殖效率和生产能力。一种常用的巢穴结构是蜜框式养殖系统。这种养殖系统由蜜框和蜜箱组成,蜜框用来储存蜜和孵化幼虫,蜜箱则是蜜蜂的生活空间。蜜框的设计可以方便蜜蜂的管理和采蜜,同时也可以减少蜜蜂之间的竞争,提高蜜蜂的生产效率。蜜箱的设计要考虑到蜜蜂的生活需求,包括通风、温湿度和空间大小等方面。
除了巢穴结构,蜜蜂的养殖技术也非常重要。养殖技术包括蜜蜂的繁殖、蜜蜂群的管理和疾病防治等方面。蜜蜂的繁殖可以通过人工授精和分蜂等方式实现。在蜜蜂群的管理中,要注意巢穴的清洁和卫生,及时补充蜂王浆和花粉,确保蜜蜂的健康。另外,要定期检查蜜蜂群的健康状况,发现疾病和害虫时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蜜蜂的巢穴结构和养殖技术对于蜜蜂的繁殖和生产非常关键。通过合适的巢穴结构和科学的养殖技术,可以提高蜜蜂的生产效益和健康状况。因此,在蜜蜂养殖中,我们应该注重巢穴结构的设计和改进,同时加强养殖技术的培训和研究,为蜜蜂的养殖和保护提供更好的支持。
蜜蜂教案 篇三
教学目标:
1、学习默读课文,探究试验原因和试验过程。
2、学习法布尔的观察发现和探索精神,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科学作风。
教学重难点:学习法布尔的观察发现和探索精神,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科学作风。
课前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 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我今天早辰听说翠屏山公园来了两只大熊猫,也不知道是真是假,不知你们听说没有?
生:没有听说。
师: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去求证呢?
生:亲自去公园看。
师:同学们说得非常好,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昆虫学家,他也听说了一件事,看看他是怎么做的?出示课题。
二、 学习第一自然段
1、法布尔听说了一件什么事?
2、法布尔为什么要做这个试验呢?体会“听说”一词。
三、学习课文2——5自然段:
1、那么他是怎样做试验的呢?请大家默读课文2——5自然段,用“——”画出他所做的事。
3、学生汇报。
4、试着用“先…...,接着……,然后……,最后……。”句式说一说。
5、小组讨论:这些步骤可以去掉一个吗?为什么?
6、学生汇报。
7、师小结:少了任何一个步骤所得到的结论都不准确,与“听说”没有区别。
8、从这些做法中,你觉得作者是个怎样的人?
(1)作者做事认真,考虑非常周密。
(2)作者有严谨的科学态度。
9、当法布尔把蜜蜂放出来以后他在想什么,为什么有这样的“推测”
10、法布尔一进家门听女儿说回来了两只蜜蜂,他的心情会怎样。 (激动 高兴)
11、同学们我们一起带着激动和高兴的心情来读一读小女儿告诉法布尔蜜蜂回来了的句子。
12、同学们,飞回来两只蜜蜂这个实验算成功吗,(不能)算失败吗(也不能)因为蜜蜂才放出去四十分钟,
通过试验得出一个怎样的结果
(二十只蜜蜂准确无误的飞回来十七只)
13、从这一系列的试验过程中,你体会到什么?
(1)作者做事认真,考虑非常周密。
(2)作者有严谨的科学态度。
(3)观察认真,善于思考。
14、小结:同学们真会读书,体会到了这么多,还谈出了理由,了不起!那么作者通过试验,得出了什么结论呢?
四、学习最后一个自然段
1、得出结论:蜜蜂靠的不是超常的记忆力,而是一种我无法解释的本能。
2、齐读。
3,理解“本能”天生的能力。
六、拓展延伸:
在我们身边还有很多类似的动物有它们天生的本能,你知道吗?比如..........。
人的本能是劳作、创造等才使得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也正是有像法布尔这样善于思考、善于摸索、善于探究的精神才使得我们的世界不断进步、不断创新,让世界人民过上幸福的生活。 板书设计
听说
蜜蜂能辨别方向
捉蜜蜂 做记号
14蜜蜂做试验守窝旁 放蜜蜂
细观察 勤思考
得出结论 无法解释的本能
蜜蜂教案 篇四
活动目标
1、知道蜜蜂的外形特征,了解蜜蜂的生活习性。
2、知道蜜蜂对人类的贡献,激发幼儿热爱自然的情感。
活动准备
1、课件:ppt《蜜蜂》
2、蜂蜜
教学过程
一、认识蜜蜂的外形特征
教师说谜语:一只小小虫,飞到花丛中,又采花粉又采蜜,人人夸它爱劳动。
谁来告诉大家,这只小小虫是什么?
二、课件演示
1、我们来看看小蜜蜂长的什么样呀?
幼儿观察图片并讲述蜜蜂的特征
(1)蜜蜂的身体分为哪几部分?
(头、胸、腹)
(2)蜜蜂的头上有什么?
(眼睛、触角、口器)
(3)蜜蜂身上有几对翅膀?(两对)
(4)蜜蜂的有几对足?看看三对足长的一样吗?
第三对足跟前面两对有什么不一样?(三对足,第三对足上有花粉筐和花粉刷)
(5)蜜蜂全身长什么?
小结:蜜蜂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一对触角、一对大眼睛和口器,
胸部上有两对翅膀、下面有三对足,蜜蜂全身长着细细的毛,可以粘住花粉。
第三对足上有花粉筐和花粉刷。
三、蜜蜂的作用
1、引导幼儿讨论:
(1)蜜蜂是怎样采蜜的?
教师讲解:蜜蜂从植物的花中采取含水量约为80%的花蜜或分泌物,
存入自己第二个胃中,在体内转化酶的作用下经过30分钟的发酵,
回到蜂巢中吐出,蜂巢内温度经常保持在35℃左右,经过一段时间,水份蒸发,
成为水分含量少于20%的蜂蜜,存贮到巢洞中,用蜂蜡密封。
(2)蜜蜂把身上的花粉抖在哪里?
(3)蜜蜂的家族里都有谁?
2、蜜蜂是人类的好朋友?知道它对人类有什么好处吗?
课件演示:蜂产品
四、认识蜂窝
课件演示
1.你们知道蜜蜂的房子是什么样的吗?蜜蜂的房子叫什么?
2.蜂窝是什么形状的?
3.蜂窝是蜜蜂用什么造的?
知识讲解:蜜蜂的蜂窝构造非常精巧、适用而且节省材料。
蜂房的房孔都是正六角形,两个房孔之间只隔着一堵蜡制的墙。
房孔的底既不是平的,也不是圆的,而是尖的。
这个底是由三个完全相同的菱形组成,
两个钝角都是109°而两个锐角都是70°。
五、品尝蜂蜜
蜜蜂教案 篇五
教学目标
1.会认试、验、证等10个生字,会写袋、概、减等14个生字。正确读写无论、试验、纸袋、证实 等词语。
2.学习默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学习法布尔的观察发现和探索精神,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科学作风。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表达课文蕴含的思想感情。积累语言。
4.通过查资料,进一步了解有关蜜蜂的知识。
教学重点、难点
弄清为了验证蜜蜂有没有辨别方向的能力,作者是怎么做的,结论又是怎样得出的。
教学准备
生字卡、搜集有关蜜蜂的有趣知识。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试、验、证等10个生字,会写袋、概、减等14个生字。正确读写无论、试验、纸袋、证实 等词语。
2.学习默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弄清实验过程。
教学流程
一、回忆旧知,导入新课
1.回忆旧知
同学们,我们曾经学过《蜜蜂引路》这篇课文,谁能说说这篇课文讲了个什么故事吗?
2.导入新课
法国著名科学家,科普作家法布尔为了证实蜜蜂会辨别方向的能力,做了一个非常有趣的实验,你想知道是个怎样的实验吗?让我们走进《蜜蜂》这篇课文一同去看看,同时也看看实验的结果怎样。
二、初读课文
1.循序渐进读课文。
第一遍:边读边找出带有本课生字的词语,借助后边的'拼音争取把字音读准确。
第二遍:再读课文,进行自我测试,看看自己是否还需要借助课后的生字表。如果不小心忘了,还可以再看看生字表。
2.互帮互助学生字。
(1)出示生字卡,请已经有把握的学生来做小老师,带领大家一起巩固,教师随时纠正读音,点评。
(2)交流是怎么认识生字的,肯定各种不同的识字方法。
(3)出示生字卡片或课件,指名读、开火车读。
3.指名逐段朗读课文,争取对课文的脉络有更为清晰的认识。
三、细读课文
(1)明确默读要求:不出声、不指读、边读边想,还可以动笔画出重要的词语和句子。
(2)初次默读,感知全文: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3)再次默读,带着问题思考:为了验证蜜蜂有没有辨别方向的能力,作者做了一个怎样的试验?
(4)复述故事:用自己的话将试验的过程说一说。
【有目标地读,有层次地读,循序渐进,学生才能读出水平来,以读促悟,以悟促读。】
四、指导写字
1、 投影出示生字词,自读,指名读,读准字音。
(1)出示要写的生字:论、试、验、袋、证、概、阻,引导观察,说说书写这些字时要注意些什么。
(2)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讨论怎么记住这些生字,并且介绍自己的识字方法。
(3)指导写字:课件演示,逐字指导,学生通过观察自己总结书写,然后,教师用投影展示,集体评议学生写的字。
2.抄写词语。
五、作业设计
练习默读课文,摘抄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习默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学习法布尔的观察发现和探索精神,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科学作风。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表达课文蕴含的思想感情。积累语言。
3.通过查资料,进
一步了解有关蜜蜂的知识。
教学流程
一、复习导入
1.听写上堂课所学的生字新词。
2.说说作者做了一项什么试验,是怎么做的。
3.试验结果怎样呢?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二、精读课文,探究结果
1.激励学生多遍朗读第3.4.5自然段。
(1)自由朗读第3.4.5自然段。
(2)指名读。你喜欢读哪一自然段,能读给大家听听吗?
(3)教师激励:觉得自己能读得和他一样好的或比他更好的,可以站起来再读。
2.感知主要内容。说说蜜蜂回家的只数和时间。
3.讨论辨别。假如回家的蜜蜂只有那两只,能不能说蜜蜂有辩论方向的能力?
4.再读再思,深入理解。
(1)两次回来的蜜蜂情况有什么不同?
(2)结合课文有关内容想象一下:假如你是第一次或第二次回来的蜜蜂,中途可能会遭遇到什么情况,你会怎么想,怎么做?(可先让学生充分想象)
(3)其他同学点评他们的想象是否有道理。
【角色换位,使学生入情入境,启发想象,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理解和感受能力。】
(4)教师深入引导:从蜜蜂回来时遭遇到的不同情况,你有没有感受到蜜蜂有着很强的辩认方向的能力?说说理由。
三、赏读片断,表达感情
1.教师引导。小蜜蜂真了不起!你们觉得小女儿告诉爸爸有两只蜜蜂回来了时的心情是怎样的?再想一想,当作者介绍二十只蜜蜂中,十七只没有迷失方向,准确无误地回到了家时,心情又是怎样的?
2.学生自读体会。
3.指名学生多人次表演朗读相关的两段,表达自己的感情和感受。
四、再思导疑,再激兴趣
1.诱导生疑:读了第3.4.5自然段以后,同学们对蜜蜂具有辨别方向的能力,是不是又产生了一些疑问?
2.学生发问。(主要目的就是要诱发学生提出疑问,把兴趣拓展到课外的生活实践中去。)
3.教师引导。我们来看看作者法布尔是怎么说的,好吗?
4.学生多形式地朗读最后一段,或指名读,或小组读。
5.教师再引导。
(1)对于法布尔所说,同学们还有什么想法交流吗?
(2)小结;学到这儿,同学们也许又产生了更多的疑问,让我们一起到书籍中,到生活中,用我们的实践和智慧去解决这些问题,好吗?
五、回顾课文,感悟作者严谨的科学作风和探索精神
1.快速默读,画出体现作者严谨科学作风的词句。引导学生从实验的目的,实验的过程,实验的结论几个方面去体会。
(1)实验的目的是什么?
为了证实听说一词,体现作者不亲信盲从,探个究竟。
(2)实验的过程,考虑周全吗?能不能少掉一个环节?
捉自家蜜蜂,便于观察;给蜜蜂做记号,为了与其他蜜蜂区别;在两里外放飞,更能说明问题;叫女儿等在蜂窝旁,为了掌握蜜蜂飞回来的时间等。考虑周密,体现作者做事严谨。
(3)实验的结论为什么没有明确的答案?
有明确的肯定,也有模糊存疑,符合科学现象,不能坦然说出自己无法解释的结论,更能说明他对待科学严谨,实事求是。
2.思考推测:另外三只蜜蜂迷失方向的原因。
2、 齐读课文,讨论交流:从法布尔身上,你学到了什么?
【情感目标的落实如春风细雨,润物无声。】
六、拓展延伸,布置作业
你还知道哪些有关蜜蜂的有趣知识?将你搜集到的蜜蜂或其他昆虫的相关知识制成一张手抄报,与同学们一同分享。
蜜蜂教案 篇六
【课 型】
音乐歌唱课
【教学版本】
人民音乐出版社 音乐4
【教学内容】
用愉悦的心情演唱歌曲,感受蜜蜂飞的形象。
【授课时数】
一课时
【授课时间】
20xx年3月21日 星期一
【授课对象】
二年级
【授课教师】
李x
【教材分析】
《小蜜蜂》是一首德国歌曲,2/4拍,整曲只用5个音(1 2 3 4 5)构成,由3个乐句(ABA形式)组成,节奏简单,旋律简洁,易于演唱和表演,歌曲形象地表现了小蜜蜂在花丛中振动翅膀,勤采花蜜的场景,大受低年级学生的喜爱。
【学生分析】
二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和好奇、好动、模仿力强的身心特点,具有自然的噪音,初步了解正确的歌唱状态。能够从简短的音乐材料中,感受音乐所表现的形象,能结合自身对动物的了解,从而用自己的声音或灵巧的形体模仿其音响和特征。若采用歌、图片、对话、情境等生动有趣且相结合的综合手段,进行直观教学,更易被这阶段的学生接受。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用愉悦的的心情完整演唱歌曲《小蜜蜂》,了解蜜蜂的相关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聆听、演唱和表演歌曲《小蜜蜂》,感受音乐所表现的“飞”的形象,表达对小蜜蜂的喜爱之情,保护益虫之感。
过程与方法:以体验为主,用猜谜、闯关、聆听、合作编创等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学习。
【教学重点】
用愉快的声音、活泼的情绪表现歌曲。
【教学难点】
掌握歌曲第二乐句连续出现的八分音符节奏,并能清晰演唱。
【教学方法】
体验感受式、情境诱导式、合作讨论式、听唱法等。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双响筒、钢琴、图示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1,唱音阶,打手号。
2,练声曲:
师:54 | 3 0 | 23 42 | 1 0 |(喵喵喵,猜猜我是谁?)
生:54 | 3 0 | 23 42 | 1 0 |(喵喵喵,你是小花猫!)
(汪汪汪-小黄狗、呱呱呱-小青蛙、咩咩咩-小绵羊等等)
二.新课学习。
(一)导入。
1,猜谜语,情急创设。
师:今天老师邀请了一位小精灵,你们猜!它是谁?
(谜语:小虫唱歌嗡嗡嗡,飞来飞去花丛中,勤采花粉多酿蜜,人人夸它爱劳动。——蜜蜂) 师:你们是怎么猜到的?
生:(采花粉、酿蜜、嗡嗡声。)
2,了解蜜蜂相关知识。
师:嗡嗡声是蜜蜂的叫声吗?
生:(嗡嗡声不是蜜蜂叫声,是蜜蜂翅膀与空气摩擦发出的声音,因为蜜蜂每分钟拍打翅膀200-400次。)
师:让我们学学小蜜蜂啪打翅膀飞一飞。“嗡嗡 | 嗡 0 | 飞吧 小蜜 | 蜂 0 ||”
生:(边读边学蜜蜂飞)“嗡 嗡 | 嗡 0 |飞吧 小蜜 | 蜂 0 ||”
师:随着小蜜蜂飞呀飞,来到了花园里,这里有有五颜六色的花朵,美丽极了。忙碌的蜜蜂真是太可爱了,他即爱劳动又团结,你们想不想学习它?今天老师就教大家一首小蜜蜂劳动场面的一首歌,《小蜜蜂》(播音乐,生完整聆听。)
(二)基础学习。
师:但是小蜜蜂说呀,哼!你们想学会,可没那么简单,得过几关,你们敢挑战吗?
1.第一关:用“哒”拍读节奏。(解决“0”休止符,注意强弱、停顿)
XX | X 0 | XX XX | X 0 | XX XX | XX XX ||
2.第二关:听音模唱。
师:听钢琴,听到的音用“la”来唱。
生听音模唱。
3.第三关:看谁反应快。
师:这一关叫“看谁反应快”,当听到旋律“54 | 3 0 | 23 42 | 1 0 | (嗡嗡嗡飞吧小蜜蜂)”随着音乐飞一飞,学蜜蜂拍动翅膀。不是这段音乐时,就不动,能做到吗? (播音乐,生律动。)
师:小蜜蜂对你们赞不绝口。说同学们反应真灵敏,邀请大家一起来到花园里。(展示图片)
(三)学习歌曲。
1.第一段:
师:花园里有三朵奇特的小花,当小蜜蜂飞过时,小花在与小蜜蜂说悄悄话。同学们来帮老师听一听第一朵小花在说什么呢?
(播放第一段音乐)
生回答。师揭第一段歌词“我们决不伤害益虫,快快飞到大树林子”
师:为什么蜜蜂会蜇人,还被称为益虫呢?
生:(蜜蜂是益虫,可以采花粉酿蜜。蜂蜜可以解毒,蜂王浆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力。) 师:我们不能伤害它,让我们带着爱它保护它的情绪学一学。(板书“益虫”)
生跟琴慢唱。
2.第二段:
听第二段音乐。
师:第二朵小花在赞美小蜜蜂,你听听她说了什么?
按节奏读歌词“为采花蜜辛勤劳动,为采花蜜辛勤劳动”。
师:小蜜蜂早上采集花粉花蜜,晚上酿蜜,一天到晚辛勤劳动,勤劳吗?
师的亲身经历:(上个月我到广州的百万葵园游玩,被一些小蜜蜂深深感动了,我看见他们正在开放的向日葵的花朵上认真吸允着花蜜,吮着一排排密集的向日葵花蕊,完全不顾在拍照中的我,看着他们做事坚持不懈,那么勤奋的样子,我想呀!它们可不像我们有些小朋友,写着作业喊手累就停笔了,画的画半途而废,你说我们要学习小蜜蜂什么品质呢?) 生:(勤劳,做事要坚持。)
跟钢琴慢唱旋律。(板书“勤劳”)
3.第三段:
听第三段音乐。
按节奏读歌词“花蜜采得又多又香,高高兴兴飞回蜂房”。
师:这一段又告诉同学们这是一只怎样的小蜜蜂?你说它的心情怎样?
师:一天的忙碌,一天的收获,小蜜蜂满载而归了,请同学们继续保持微笑用快乐的感觉唱一唱。
(板书“快乐”)
4.跟琴,完整演唱整曲。(翻开书本第50页)
5.学习歌谱。
师:小蜜蜂说呀,你们唱词唱的那么好听,歌谱你们会唱吗?
生:(跟钢琴学唱音名)
6.找音。
师:小蜜蜂看你们这么聪明,又给同学们出难题了,看看谁最细心,找出歌曲由多少个不同的音组成?
生:“五个音,1 2 3 4 5 ”
三.综合表现。
1.我是小小作曲家。
师:你看,这首可爱的德国歌曲《小蜜蜂》,是由作曲家只用五个音就作出来的,多美的旋律啊,同学们,今天我们也来当一回小作曲家,只用这五个音作曲子,做一首属于我们自己的曲子。
①展示旋律填空卡。
②学生分4组思考讨论,选用一个节奏条。
③完善曲子(处理,拍号,终止线,结尾音)。
四.课堂小结。
师:今天你学到了什么?
生:……
今天我们学习了《小蜜蜂》这首歌,我们要向小蜜蜂学习什么品质?(益虫,勤劳,团结,奉献)希望小朋友们都能像小蜜蜂一样勤劳,团结同学,乐于助人,同时蜜蜂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要保护它爱护它。最后就让我们学着小蜜蜂的样子飞出教室感受美好的大自然吧! (跟音乐演唱,飞着排队出教室!)
【教学反思】
本节课结合学生对小蜜蜂的认识,把音乐知识融入到学生所喜爱的动物和情境中,让学生在歌曲的学习中掌握音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这首《小蜜蜂》旋律比较简单,学生自然学得比较快,所以我对这首曲子进行了基础知识学习、编创曲子、延伸情感等环节。首先提炼歌曲中的旋律,以练声曲的方式熟悉旋律;再用谜语与花园图片进行导入,让学生了解蜜蜂“嗡嗡”声的由来。整节课让学生在歌曲的学唱、模仿小蜜蜂动作的过程中,结合有趣的“蜜蜂与三朵小花的对话”环节,进行重点教学,较好的解决了连续的八分音符的演唱,更让学生从三段歌词中了解蜜蜂的三个特点(益虫、勤劳、快乐),使学生整节课都有轻松愉悦的感觉。在情境布置与熟悉歌曲的过程中都是用多听、多感受的方法,通过听觉为先导,让学生自学聆听歌曲中“三朵小花”对蜜蜂的赞美,来熟悉歌曲,同时培养了孩子对音乐的感受能力。
但是,作为一节公开课,我的经验比较少,心中也不免有些紧张,存在以下不足,亟待改正: 1, 一节课下来,学生基本能唱好,但是演唱的形式太单一,学生的律动较少,一节课累了老师,闷了学生。(我太注重学生的纪律了,担心“放”给孩子动了,我就无法“收”回来了!) 2, 第一遍的音乐聆听,我着急着让学生熟悉旋律,而带着学生拍手。(第一次的聆听很
重要,应该要给学生一个完整的听觉效果,让学生自己去静心思考。)
3, 专业教学还不够严谨。比如:学生在“我是小小作曲家”环节作的曲子不成调,成了“四不像”(我应该协助孩子,完善曲子,而不是作完按教案上完就算了!)
4, 学生学习打手号时要注意手号的准确位置。
5, 节奏学习时,教师要注意强弱规律的示范。
6, 编创曲子时,要先让学生学习唱名。(备课时是按照学习歌谱演唱→找音→“小小作曲家”循序渐进的,但是一上课就把这些教学环节弄乱了!得反省!)
要是再给我上一次,我会这样修改我的教学环节。
1,让学生围成4个圆圈而坐,黑板上画出花、草、树等景物,设计花朵和小蜜蜂的头饰,情景布置可以给予学生一种美的感受和身临其境的感觉。
2,“了解蜜蜂相关知识”。除了嗡嗡声的学习,可以加入蜜蜂形状的图片或蜜蜂采蜜的视频,更形象生动的通过效果让学生感受蜜蜂的勤劳!
3,基础学习,第一关。节奏拍打,不要多而要精!加强强弱的引导。
4,歌曲演唱形式,可加入:分组演唱,分角色演成(扮演小花和蜜蜂),律动演唱(小蜜蜂的圆圈舞)。
总体来说,我应该注意让学生多律动,让学生通过表演去熟悉音乐,感知音乐,并通过肢体语言更好的表达自己的感情和对音乐的理解。因为孩子们本身就处于好动的年龄阶段,在律动表演过程中,在“情景”中学,提高学习积极性,不仅能突破了音乐课枯燥的反复学唱难关,学生也能在动中感受体验美、表现美。同时,我的专业技能仍需要大大的提高! 非常感谢各位导师对我这节课的指点和指导,让我明白“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我需要在教学中不断地摸索,并根据学生的特点随时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使教学更符合学生的实际,贴近学生的生活。同时谨记周立清老师对音乐公开课的五字总结“趣,美,活,实,新”,向着这目标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