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行》备课教案【精简3篇】

时间:2018-05-08 08:21:25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山行》备课教案 篇一

第一篇内容

标题:《山行》备课教案:探索自然与人性的诗意之旅

导语:《山行》是唐代诗人杜牧的一首脍炙人口的名篇,通过描绘山的壮丽景色和人与自然的关系,表达了人们对自然的敬畏和对世事的思考。本备课教案将以《山行》为中心,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和资源,引导学生感知自然之美,探索自身与自然的关系,并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山行》的背景和作者的创作意图。

2.感受自然景色的美妙,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3.通过分析诗歌中的形象语言和修辞手法,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4.引导学生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培养人文关怀和环境保护意识。

5.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通过写作和朗读等活动展示对自然的感悟。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了解《山行》的背景和作者的创作意图。

2.分析诗歌中的形象语言和修辞手法。

3.培养学生对自然的感知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准备:

1.多媒体设备和投影仪。

2.课堂展示材料:《山行》的全文和相关图片。

3.相关课外阅读材料:有关唐代文学和自然诗的介绍。

四、教学过程:

1.导入:播放相关自然风景的视频或展示山的图片,引发学生对自然的感受和想象,并引出《山行》这首诗。

2.介绍《山行》的背景和作者的创作意图,让学生了解诗歌的文化背景和时代特点。

3.分析诗歌中的形象语言和修辞手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4.组织学生分角色朗读和讨论诗歌,激发学生对自然的思考和感悟。

5.开展相关写作活动,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和想象力,表达对自然的感悟和思考。

6.展示学生的作品,进行欣赏和评价,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和学习。

五、教学延伸:

1.组织学生进行户外写生活动,感受自然景色的美丽和神奇。

2.组织学生进行诗歌创作活动,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创作表达对自然的独特感受。

3.组织学生进行环境保护宣传活动,引导学生关注和保护自然环境。

六、教学评价:

1.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和表现情况。

2.评价学生的写作和朗读作品,关注学生对自然的感悟和表达能力。

3.评价学生在户外写生和环境保护宣传活动中的参与度和表现情况。

七、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了解《山行》的背景和作者的创作意图,感受自然景色的美妙,提高文学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同时,通过开展写作和朗读等活动,学生培养了对自然的感悟和思考能力,增强了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在教学延伸活动中,学生通过户外写生和诗歌创作等实践活动,进一步加深了对自然的理解和表达。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较高,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和积极性。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继续拓展学生对自然的感知和表达,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和环境保护意识。

《山行》备课教案 篇二

第二篇内容

标题:《山行》备课教案:感悟自然之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导语:《山行》是杜牧的名篇,通过对山的描写,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人生的思考。本备课教案将以《山行》为主题,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和资源,引导学生感悟自然之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山行》的背景和作者的创作意图。

2.感受自然景色的美妙,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3.通过分析诗歌中的形象语言和修辞手法,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4.引导学生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培养人文关怀和环境保护意识。

5.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通过写作和朗读等活动展示对自然的感悟。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了解《山行》的背景和作者的创作意图。

2.分析诗歌中的形象语言和修辞手法。

3.培养学生对自然的感知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准备:

1.多媒体设备和投影仪。

2.课堂展示材料:《山行》的全文和相关图片。

3.相关课外阅读材料:有关唐代文学和自然诗的介绍。

四、教学过程:

1.导入:播放相关自然风景的视频或展示山的图片,引发学生对自然的感受和想象,并引出《山行》这首诗。

2.介绍《山行》的背景和作者的创作意图,让学生了解诗歌的文化背景和时代特点。

3.分析诗歌中的形象语言和修辞手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4.组织学生分角色朗读和讨论诗歌,激发学生对自然的思考和感悟。

5.开展相关写作活动,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和想象力,表达对自然的感悟和思考。

6.展示学生的作品,进行欣赏和评价,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和学习。

五、教学延伸:

1.组织学生进行户外写生活动,感受自然景色的美丽和神奇。

2.组织学生进行诗歌创作活动,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创作表达对自然的独特感受。

3.组织学生进行环境保护宣传活动,引导学生关注和保护自然环境。

六、教学评价:

1.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和表现情况。

2.评价学生的写作和朗读作品,关注学生对自然的感悟和表达能力。

3.评价学生在户外写生和环境保护宣传活动中的参与度和表现情况。

七、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了解《山行》的背景和作者的创作意图,感受自然景色的美妙,提高文学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同时,通过开展写作和朗读等活动,学生培养了对自然的感悟和思考能力,增强了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在教学延伸活动中,学生通过户外写生和诗歌创作等实践活动,进一步加深了对自然的理解和表达。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较高,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和积极性。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继续拓展学生对自然的感知和表达,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和环境保护意识。

《山行》备课教案 篇三

《山行》备课教案

  文章摘要:本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关于赏析:山行_教学实录_反思案例,欢迎您来阅读并提出宝贵意见!

  山 行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1. 山行:在山里走。

  2. 寒山:深秋时节的山。

  3. 径:小路。

  4. 坐:因为、由于。

  5. 于:比。

  这是一首描写和赞美深秋山林景色的小诗。

  首句“远上寒山石径斜”,由下而上,写一条石头小路蜿蜒曲折地伸向充满秋意的山峦。“寒”字点明深秋季节;“远”字写出山路的绵长;“斜”字照应句首的“远”字,写出了高而缓的山势。由于坡度不大,故可乘车游山。

  次句“白云生处有人家”,描写诗人在山中行走时所看到的远处风光。一个“生”字,形象地表现了白云升腾、缭绕和飘浮种种动态,也说明山很高。“有人家”三字会使人联想到炊烟袅袅,鸡鸣犬吠,从而感到深山充满生气,没有一点儿死寂的恐怖。“有人家”三字还照应了上句中的“石径”,因为这“石径”便是山里人家的通道。

  第三句“停车坐爱枫林晚”的“坐”字解释为“因为”。因为夕照枫林的.晚景实在太迷人了,所以诗人特地停车观赏。这句中的“晚”字用得无比精妙,它蕴含多层意思:(1)点明前两句是白天所见,后两句则是傍晚之景。(2)因为傍晚才有夕照,绚丽的晚霞和红艳的枫叶互相辉映,枫林才格外美丽。(3)诗人流连忘返,到了傍晚,还舍不得登车离去,足见他对红叶喜爱之极。(4)因为停车甚久,观察入微,才能悟出第四句“霜叶红于二月花”这样富有理趣的警句。

  “霜叶红于二月花”,这是全诗的中心句。前三句的描写都是在为这句铺垫和烘托。诗人为什么用“红于”而不用“红如”?因为“红如”不过和春花一样,无非是装点自然美景而已;而“红于”则是春花所不能比拟的,不仅仅是色彩更鲜艳,而且更能耐寒,经得起风霜考验。

  这首小诗不只是即兴咏景,而且进而咏物言志,是诗人内在精神世界的表露,志趣的寄托,因而能给读者启迪和鼓舞。

  杜牧(803-852)唐代诗人。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精通兵法,有政治才能,诗文都写得很好,诗以七绝最为出色。与李商隐齐名,世称“小李杜”。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赏析山行,古诗两首,希望对你有帮助!

《山行》备课教案【精简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