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文阅读课题开题报告 篇一
标题:群文阅读对大学生综合素养的影响
摘要:本文旨在探讨群文阅读对大学生综合素养的影响。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综合分析和个案研究,我们发现群文阅读能够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审美能力和社会责任感。此外,本文还提出了一些可行的群文阅读教育策略,以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养水平。
关键词:群文阅读、大学生、综合素养、人文素养、审美能力、社会责任感
一、引言
群文阅读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传承方式,对于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养具有重要意义。然而,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将注意力转向了电子娱乐和社交网络,忽视了群文阅读的重要性。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群文阅读对大学生综合素养的影响,并提出相关的教育策略。
二、群文阅读对大学生综合素养的影响
1. 人文素养
大学生在进行群文阅读时,不仅可以接触到各类文化经典,还能够深入了解历史、哲学、文学等领域的知识。这种广泛的阅读能够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养,使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人类文明的成果。
2. 审美能力
群文阅读通过对文学作品、艺术作品等的欣赏和解读,可以提升大学生的审美能力。他们能够培养对美的感知和鉴赏能力,从而提高自身的审美品味。
3. 社会责任感
群文阅读不仅仅是一种个人修养的方式,更是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重要途径。通过接触不同的文化和社会现象,大学生能够更好地认识社会问题,并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贡献。
三、群文阅读教育策略
1. 开设相关课程
学校可以开设群文阅读的选修课程,为大学生提供系统性的群文阅读教育。通过专业的讲解和引导,帮助大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群文作品。
2. 建立阅读社团
学校可以鼓励和支持学生组建阅读社团,并提供相应的资源和场地。通过社团活动,大学生可以共同阅读、讨论和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促进彼此的成长和交流。
3. 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
学校图书馆可以开设特色书籍阅读区域,为大学生提供安静、舒适的阅读环境。此外,学校还可以引入数字阅读平台,提供更多的群文阅读资源,方便大学生进行在线阅读。
四、结论
群文阅读对大学生的综合素养具有积极的影响。通过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审美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可以培养他们的综合素养水平。因此,学校和社会应该共同努力,重视群文阅读教育,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群文阅读机会和资源。
参考文献:
1. 张明. 群文阅读对大学生综合素养的影响[J]. 文艺研究, 2019(2): 40-45.
2. 王红. 群文阅读教育策略研究[J]. 教学与管理, 2018(5): 32-36.
群文阅读课题开题报告 篇二
标题:群文阅读对青少年身心健康的积极影响
摘要:本文旨在探讨群文阅读对青少年身心健康的积极影响。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综合分析和实证研究,我们发现群文阅读能够提升青少年的情感表达能力、自我认知能力和心理健康水平。此外,本文还提出了一些可行的群文阅读教育策略,以促进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
关键词:群文阅读、青少年、身心健康、情感表达能力、自我认知能力、心理健康
一、引言
青少年身心健康问题日益突出,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群文阅读作为一种积极的文化活动,对于促进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由于学业压力和社交媒体的影响,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忽视了群文阅读的重要性。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群文阅读对青少年身心健康的积极影响,并提出相关的教育策略。
二、群文阅读对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影响
1. 情感表达能力
群文阅读能够帮助青少年学会表达自己的情感。通过阅读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青少年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感受情感,从而提升自身的情感表达能力。
2. 自我认知能力
群文阅读能够帮助青少年认识自己的内心世界。通过阅读不同类型的作品,青少年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价值观念等,从而提高自我认知能力。
3. 心理健康
群文阅读可以帮助青少年减轻压力,缓解焦虑和抑郁情绪。在阅读的过程中,青少年可以暂时放下学业和社交压力,沉浸在文学世界中,从而获得心灵上的愉悦和安宁。
三、群文阅读教育策略
1. 扩大群文阅读资源
学校可以与图书馆、出版社等合作,扩大群文阅读资源的获取途径。通过提供多样化的读物和文化活动,为青少年提供更多的群文阅读机会。
2. 培养阅读兴趣
学校可以通过开展文学作品解读、读书分享等活动,培养青少年对群文阅读的兴趣。同时,教师和家长应该成为青少年的阅读引导者,通过示范和鼓励,激发青少年的阅读热情。
3. 建立阅读交流平台
学校可以建立在线阅读平台或开设阅读社团,为青少年提供交流和分享的机会。通过与其他同龄人的交流,青少年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文学作品,促进身心健康的发展。
四、结论
群文阅读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具有积极的影响。通过提升青少年的情感表达能力、自我认知能力和心理健康水平,可以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因此,学校和社会应该共同努力,重视群文阅读教育,为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关注。
参考文献:
1. 李晓. 群文阅读对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影响[J]. 青少年研究, 2019(3): 22-26.
2. 张亮. 群文阅读教育策略研究[J]. 教育科学研究, 2018(4): 48-52.
群文阅读课题开题报告 篇三
群文阅读课题开题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30年的经验使我深信,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阅读的技能就是掌握知识的技能……请记住,儿童的学习越困难,他在学习中遇到的似乎无法克服的障碍越多,他就越需要阅读。因此,如何激发孩子读书的热情,成了一个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话题。”
据调查,包括教科书在内,中国人平均每年读书只有5本,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九年义务教育的学生课外阅读总量应达到405万字,并提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在新课程实施的这几年,课外阅读的重要性日益被老师所认识和接受。然而我们也十分清楚地看到,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
1.应试教育根深蒂固。为了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取得一个好成绩,我们老师已经习惯了教语文就仅仅教语文教材,一学期下来就让学生学了二三十篇课文,考虑得更多的是如何将这些课文嚼得烂、嚼得透。这样一来,学生的所得肯定十分有限,也难怪乎语文教学一直被一些专家指责为“少、费、差、慢”。
2.学生课外阅读缺少指导。在引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时,我们老师更多的只是布置,而缺乏具体的指导。“孩子们,读书可以丰富知识,在课外多读书吧!”为师者仅仅停留于这样的说教式的宣传、鼓动,而没有系统、科学、理性的思考(每个年段,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究竟适合读哪些好书,教师缺乏引领;读书后的信息反馈是否及时,否则会导致很多学生的应付),又没有尝试有效、多元、丰富的阅读推广办法,那么真正能养成自觉阅读习惯的儿童是不多的。
3.课堂内外阅读脱节。课堂教学与孩子们课外阅读经常是两张皮,没有做到有效的衔接,学生课内所习得的阅读方法,未能在课外得到有效的运用。而且课内所阅读的课文也是零散的,缺乏整合。
国内外的实践也证明:阅读能力是语文能力中最重要的能力,也是现代人的基本素养,阅读力就是学习力。但目前的现状是我们普遍对儿童阅读能力的内涵不够清晰,突出表现在阅读教学中目标不明,阅读内容远离儿童生活,阅读方法不够系统,儿童阅读能力普遍不高。在教育部组织的质量检测中,儿童失分最多的就是阅读这一部分内容。总之,儿童阅读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不是某个部门、某个家庭的事,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全社会的
一件大事,是一项长期的工程。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是以主题组单元的,一个单元围绕一个主题往往选编了四篇课文。其课程编排的特点是注意内容的整合和训练的循序渐进,每组课文之前,都设立了单元“导读”,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简要说明本组教材的训练重点,提示学生学习的方法以及学习重点,使师生在教、学之前对整组教材有一个总体了解,这为开展群文阅读带来极大的便利。但很多老师仍然将教学思维禁锢于老一套,一篇课文一篇课文教,逐字逐句地分析讲解,学生乏味,效率低下。
鉴于此,我们提出了《基于单元整组教学的群文阅读课堂教学策略研究》课题,希冀通过研究,探索单元教学新模式,真正让学生增加阅读量,并从阅读中学会进行比较归纳、分析综合、深入思考,为学生学习多样化的阅读方式、终身阅读与发展奠定基础。
二、概念的界定
1.群文:所谓“群”,就是相聚成伙的,聚集在一起的。“群文”就是聚集在一起的一组文章。
2.群文阅读:指在一节课里呈现多篇文章,多到四、五篇甚至七、八篇的阅读。
3.群文阅读教学:即在一节课里,教师结合教材及课外读物,以一定议题为依托,以粗读略读为主法,以分享感悟为核心,以探索发现为乐趣,进行多到四五篇,甚至七八篇的多文本的阅读教学。
4.单元整组教学:即以语文教科书的主题单元为载体,在整合教科书选文内容、活动内容、练习内容与链接的丰富的课外课程资源的基础上,进行全盘考虑的教学。
5.基于单元整组教学的群文阅读课堂教学:以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主题单元课文为载体,结合单元主题,拟定学习议题,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在一节课内针对一篇精讲课文自主探究出该单元课文的学习方法,并运用所学方法阅读本单元其他三四篇课文和相关课外读物。
三、研究的综述
世界各国非常重视儿童的阅读量,美国纽约州就规定,小学生每年必须读25本书。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多读书、多积累是我国传统语文教学的宝贵经验。《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目标”中规定,第一、二、三学段的学生课外阅读总量分别不少于5万、40万、100万字。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当前我们的语文教学,教师仍然比较重视语文教材中课文阅读的`教教学。以小学语文12册教材、每册教材平均30篇课文、每篇课文平均500字计算,阅读总量只有15万字左右,这样的阅读量是远远不够的。群文阅读教学,学生在一节课中读五篇左右的文章,有效地增加了学生的阅读量,扩大了学生的阅读面,为学生阅读素养的发展提供了必要准备。
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每天都会产生许多新知识。为了获取更多的信息,必须学会快速阅读。法国在20世纪70年代就将快速阅读列为独立学科,并列入国家重点科研项目。《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目标”中提出,第三学段学生默读一般课外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快速阅读是一种技能,技能是需要训练的。当前我们的语文教学,一篇500字左右的精读课文要教两课时,略读课文要教一课时,教师可以慢慢教,学生可以慢慢读,这种单一的阅读教学方式严重影响了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群文阅读教学,学生在一节课中读五篇左右的文章,就能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提高学生快速阅读的能力,提高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
学习不是学生简单地接受教师的讲解,而是学生自我建构的过程。《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基本理念”中强调:“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当前我们的语文教学,一节课教一篇文章,学生很快读完,内容基本理解,教师只好不停地问、不停地讲,学生被动地答、被动地听,主体意识缺失,阅读兴趣降低。群文阅读教学,学生在一节课中读五篇左右的文章,新的阅读内容不断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教师不得不少问少讲,学生忙着进行看书、思考、陈述、倾听等语文实践,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
单篇文章阅读、多篇文章阅读、整本书阅读,是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三种阅读方式,三者不可替代。《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教学建议”中指出,应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各个学段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当前我们的语文教学,一节课教一篇课文,用大量时间的咬文嚼字、感情朗读,关注精读、朗读方法的指导。我们有时需要细嚼品味式的慢阅读,有时也需要整体把握式的快阅读。群文阅读教学,学生在一节课中读五篇左右的文章,不仅加大了学生的阅读量,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多篇不同作家、体裁、内容的文章阅读中进行比较归纳、分析综合、深入思考,关注略读、默读方法的指导,这样就为学生学习多样化的阅读方式、终身阅读与发展奠定基础。 四、目标及内容
(一)研究目标
1.探索基于单元整组教学的群文阅读课堂教学策略
2.构建基于单元整组教学的群文阅读课堂教学模式
(二)研究内容
1.构建以单元整组教学议题为依托,以粗读略读为主法,以分享感悟为核心,以探索发现为乐趣的群文阅读课堂,最大限度地解放与培养儿童的阅读能力。
2.开展丰富多彩的“群文阅读”教育实践活动,为孩子提供足够的阅读资源、足够的阅读时间,培养学生正确的阅读价值观念和阅读兴趣,端正其阅读态度,让阅读成为学生的自觉需要。
3.将优质多元的阅读教育资源引入课堂,在“群文阅读”教学中积累群文素材,研发“群文阅读”教师读本和学生读本等资料库。
(三)拟创新点
1.将“群文阅读”与“单元整组教学”相结合,研究视角有新意。
2.将已开发的校本课程融入阅读范围内,注重各研究成果间的融会贯通。
五、对象及范围
本校3至5年级
六、思路及方法
1.多阅读,多比较性阅读,让孩子在阅读中学习阅读
围绕议题,让学生一篇接着一篇地阅读单元组课文,让他们在始终保留着新鲜感的比较性阅读中不断涌现质疑和发现。
2.多质疑,多分享,将阅读过程处理为探索和发现的过程
围绕议题,在课堂里真的让学生提问题,提真的问题,真的解决问题,最终有所发现。
3.多学习、多实践浏览、略读、跳读等阅读方式
围绕议题,采取默读和速读(扫读、跳读和技巧阅读)、批判式阅读、休闲式阅读、研究式阅读、校对式阅读以及其它各类阅读,让学生学习和实践。
4.多尝试、多总结真实、实用的阅读策略
围绕议题,变单篇的课文教学、重视分数的知识技能的学习模式为关注阅读能力的培养、阅读方法的学习模式,为学生终身阅读与发展奠定基础。
七、计划及步骤
本课题拟定研究周期为1年(2013.3~2014.2),具体如下:
1.课题准备阶段(2013年3月底):申报课题
2.课题实施阶段(2013.4~2014.1):提炼并打造比较成熟的群文阅读课堂教学模式
3.课题总结阶段(2014年2月底):总结经验,推广成果,深化研究
八、预期的成果
1.基于单元整组教学的群文阅读课堂教学策略研究报告
2.基于单元整组教学的群文阅读课堂教学模式及案例
九、成员及分工
1.组长:袁 位 校长 课题指导与管理
2.主研:唐冬生 科研室主任 全面负责课题研究与管理
罗国云 教导主任 课题指导与管理
邓本莲 语文教研组长 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陈 华 语文教研组长 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黄利霞 语文教师 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唐兢晶 语文教师 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3.参研:何敏、廖珍琴、陶廷梅、黄公兵、黄生菊、龙训平
十、经费的预算
预计资料查阅与打印、培训与学习等共计1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