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活动教案 篇一
标题:探索自然界的奥秘——昆虫观察活动
教学目标:
1. 了解昆虫的基本特征和分类;
2. 学习如何进行昆虫观察并记录观察结果;
3. 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教学准备:
1. 昆虫标本或昆虫图片;
2. 放大镜、显微镜等观察工具;
3. 观察记录表格;
4. 学生的观察日记本。
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教师可以通过展示昆虫标本或图片,引起学生对昆虫的兴趣,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如:“你们见过哪些昆虫?昆虫有哪些特点?”
2. 知识讲解(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昆虫的基本特征和分类,让学生对昆虫有一定的了解基础。
3. 观察实践(30分钟):
a. 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分配一份观察记录表格和观察工具。
b. 学生利用放大镜、显微镜等观察工具,观察昆虫标本或图片,记录观察到的昆虫特征和其他发现。
c. 学生可以根据观察结果,尝试对昆虫进行初步分类。
4. 分享交流(15分钟):
a. 学生小组内分享观察结果,互相学习和交流。
b.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全班分享,学生可以展示自己的观察日记本,并介绍自己发现的有趣事物。
5. 总结(5分钟):
a.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重要观察结果。
b. 学生反思自己在观察过程中的收获和困难。
拓展活动:
1. 鼓励学生自己收集昆虫标本,进行观察和分类。
2. 组织昆虫野外考察活动,学生可以亲自观察野外昆虫,进一步了解自然界的奥秘。
科学活动教案 篇二
标题:探索物体浮沉规律——密度实验
教学目标:
1. 了解物体浮沉的原理和密度的概念;
2. 学习如何进行密度实验并记录实验结果;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教学准备:
1. 不同密度的物体,如塑料球、木块、铁块等;
2. 称量器和容器;
3. 水槽或水桶;
4. 观察记录表格;
5. 学生的实验记录本。
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不同密度的物体,引起学生对物体浮沉规律的兴趣,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如:“为什么有些物体会浮在水面上,而有些物体会沉入水中?”
2. 知识讲解(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物体浮沉的原理和密度的概念,让学生对实验有一定的了解基础。
3. 实验操作(30分钟):
a. 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分配一份观察记录表格和实验工具。
b. 学生依次将不同密度的物体放入容器中,观察其浮沉情况,并记录实验结果。
c. 学生可以根据实验结果,尝试对物体的密度进行初步比较。
4. 分享交流(15分钟):
a. 学生小组内分享实验结果,互相学习和交流。
b.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全班分享,学生可以展示自己的实验记录本,并介绍自己的发现和思考。
5. 总结(5分钟):
a.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重要实验结果。
b. 学生反思自己在实验过程中的收获和困难。
拓展活动:
1. 鼓励学生设计更多的密度实验,进一步探索不同物体的密度差异。
2. 组织学生进行密度计算和分析,加深对密度概念的理解。
科学活动教案 篇三
活动目标:
1.让幼儿探索有弹性的物体,获取有关弹性的科学经验。
2.激发幼儿探索科学现象的兴趣,培养其关心周围事物的习惯。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激发幼儿探索科学现象的兴趣,培养其关心周围事物的习惯。
活动难点:让幼儿探索有弹性的物体,获取有关弹性的科学经验。
活动准备:
1.操场蹦床跳垫
2.弹簧及带弹簧的玩具、用具(拉力器、弹簧秤),其他有弹性的物体(各种橡皮筋、各种皮球、海绵块)。
3.无弹性的物品(粉笔、金属饭碗、金属水杯)
活动过程:
一、讨论
1.教师:小朋友在玩弹跳垫时身体有什么感觉?
2.教师:你们知道身体为什么会向上跳吗?
二、教师讲解
1.讲解弹簧回弹现象,并演示弹簧伸缩回弹
三、幼儿互动
1.准备好有事弹性的物体摆放在课桌上,请小朋友试着去拉一拉、压一压、捏一捏,看看有什么变化。
2.教师用身体语言演示弹性的特点(如弹跳、弹簧步等),带领小朋友一起来跳一跳。
3.准备好有事弹性的物体摆放在课桌上,再请小朋友试着去拉一拉、压一压、捏一捏,看看有什么不同。
四、分辨有弹性的物体和没有弹性物体
1.弹性的物品(弹簧、皮球)弹起来有没有趣?
2.小朋友们说说看还有那些东西是有弹性的?
3.小朋友们再说说看那些东西是没有弹性的?
五、结束部分:
表扬幼儿们的表现,让幼儿们在鼓励中成长,获得自信和成功的喜悦。
科学活动教案 篇四
设计意图:
在我们的生活中空气无处不在,空气与我们的生命息息相关,但是空气又是看不见、摸不着,很抽象的东西。《纲要》中指出引导孩子们关注周围生活和环境中常见的事物,发现其中的有趣和奇妙,有益于保持孩子们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探究热情,使他们从小就善于观察和发现,并使他们感到“科学并不遥远,科学就在身边”。因此我设计了科学活动《空气的秘密》,通过本次活动让幼儿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培养幼儿观察、比较的能力。
活动目标:
1、了解空气的特征和重要作用。
2、能与同伴合作探究,并尝试记录。
3、对空气的秘密感兴趣,乐意参与探索活动。
活动重点:
了解空气的特征和重要作用。
活动难点:
能与同伴合作探究,并尝试记录。
活动准备:
教具:气球一个,记录表一张,吹泡泡玩具一个、PPT《空气的秘密》。
学具:
1、透明塑料袋、吸管每人一个。
2、装水的箱子4个、装有毛巾的水杯2个、记录表3张。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出示气球,吸引幼儿注意力。
二、基本部分
(一)了解空气特点。
1、幼儿自由尝试在活动室的任意地方抓空气。
2、交流小结:空气无处不在,到处都有。
3、围绕空气展开讨论:空气是什么颜色?什么气味的?
(二)探索空气的重要作用
1、人需要空气
(1)小实验:用吸管在水里吹一吹,发现什么?
(2)捂住口鼻,体验没有空气的感觉。
2、哪些东西也需要空气?
3、空气的本领
分组实验:《毛巾湿了吗》
三、结束部分
到户外玩吹泡泡的游戏,进一步探索空气的秘密。
延伸活动
1、将活动材料投放在科学区,进一步探索空气的秘密。
2、请家长和幼儿一起查阅资料,了解空气被污染的情况。
科学活动教案 篇五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及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2、发展幼儿初步的观察能力和操作能力。
3、帮助幼儿理解5的实际意义,引导幼儿手口一致地点数5个物体,正确认读数字5,学习5的形成,知道4添上1是5。
活动准备:
1、猫头鹰、啄木鸟、燕子的标本或图片;田鼠、虫子图片若干‘4、5的数字卡片。
2、幼儿操作材料、活动用书。
活动过程:
一、教师用故事引出猫头鹰、啄木鸟、燕子,让幼儿说出各种鸟都有哪些本领,可让孩子们相互讲一讲,调动幼儿学习兴趣。
二、用各种鸟类捕捉害虫为主线,复习4的形成与数数,学习5的形成与数数。
三、引导幼儿用材料操作和数手指游戏,进一步理解4添上1是5。
四、教师与幼儿合作一起制作简单的活动材料。
科学活动教案 篇六
活动目标:
1能运用相关数经验积极发现“魔法数字表”中的秘密.
2尝试玩数字魔法游戏,体验数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硬币、魔术用的数字表、铅笔和橡皮、PPT、眼罩、1——7的数字卡片四套
活动过程:
一、引起兴趣,进入活动主题.
1.出示刘谦的PPT,让幼儿讨论:他是谁?他在干什么?
2.教师魔术表演“硬币不见了”
3.提问:刚才的魔术是真的吗?
4.小结:魔术表演并不都是真实的,每个魔术都有背后的秘密,揭密之后我们也会成为魔术师。
二、观看魔术,常识揭密
1.出示数字表和1——7的数字卡片,表演魔术
1)提问:今天的魔术和什么有关?
2)魔术表演:教师抽取一张数字卡片,幼儿不要说出卡片上的数字。魔术师提问:表格的第一行有这个数字吗?第二行有吗... ...答案揭晓:你手中的扑克牌是... ...
2.再次表演,请一位小朋友抽取一张数字卡片
3.请幼儿当魔术师,表演魔术。
1)提问:看完表演,你有什么感受?这是真的吗?
4.幼儿自由讨论:这个魔术的秘密在哪里?
一起记录,找规律揭密:出现目标数字的那一行中的头一个数字相加就是目标数字。
5.请几位小朋友上台来为大家表演。
6.分组游戏,独自表演
1)同桌的四人进行这个游戏,看看谁能最先成为魔法师?
2)教师讲解游戏规则:自己找好伙伴,4个人一组,商量谁当魔法师,魔法师要坐在其他三个小朋友的对面,还要戴上眼罩哦。小朋友可以轮换着当魔法师。
三、小结
1.说说今天变魔术的感受。(虽然还有其它揭密的办法,但是计算的办法让我们感觉最快。)
2.刚才的魔术只能变出1——7个数字,我现在有一张图可以变出更多的数字,出示PPT,幼儿观察,这个魔术等我们下次再来玩好吗。
科学
活动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初步认识环境与人类生存的关系,教育幼儿爱护花草树木。
2、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和能力。
3、了解树木和人类的关系。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培养探索自然的兴趣。
活动准备:
沙尘暴纪录片一盘;树木作用幻灯片一组;树宝宝头饰一个。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观看纪录片,引出课题。
师:“今天,老师带来一张光盘,大家看里面介绍了一件什么事情?”
提问:你刚刚看到了什么?沙尘暴是什么样子的?它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什么不便?沙尘暴是怎么形成的?为什么会有沙暴尘?
(二)展开部分:介绍树木与人类的关系
出示树宝宝,以树宝宝的口吻询问幼儿:
小朋友你们知道我们树木对人类有哪些帮助吗?
结合幼儿回答情况,演示幻灯片。
如果地球上没有了我们会是什么样子的?
我们很愿意与你们做朋友,大家又应该怎样对待我们呢?
教育幼儿爱护树木,保护环境。
最后让幼儿讲一件自己亲眼所见或听说到的受到大自然惩罚的例子,并且打算怎样做一名保护环境的小卫士。
活动反思:
三月正是植树的`好时节,结合3月12日植树节,可以向幼儿进行树木方面的有关知识教育。树木与我们人类有着密切的关系,对人类的贡献巨大,但是幼儿在此方面的知识储备不多,对树木的了解不够。如果只是说教性的教育幼儿爱护树木,收效不是很大。但是,如果幼儿清楚了树木对人类的关系,在现实生活中就会很自然的想到要保护树木,爱护树木,形成一种自觉的行为,这比单纯地说教要有效果。
通过树木与人类的关系,又引伸出环境保护问题。水土流失、森林砍伐,使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迅速衰竭。应该让幼儿明白,环境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整个人类的生活质量和生存发展。因此,保护环境是我们现在最重要、最迫切的问题。而本次活动的重点是了解树木与人类生存的关系;难点是树立幼儿的环保意识,知护环境道保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本次活动基本能够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