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魂教学实录 篇一
梅花魂教学实录是一本深受武术爱好者喜爱的经典教材,通过详细的图文解说和实战演示,为学习者提供了全面的梅花魂技巧和训练方法。这篇文章将介绍梅花魂教学实录中的基础技巧和训练要点。
梅花魂是一种源于中国传统武术的拳法,以其独特的形态和灵动的动作而闻名。梅花魂教学实录通过分解动作和详细解说,帮助学习者理解和掌握梅花魂的精髓。
在梅花魂教学实录中,首先介绍了梅花魂的基本姿势和基础动作。这些基础动作包括直拳、勾拳、挂拳等,通过练习这些基础动作,学习者可以掌握梅花魂的基本功。教学实录中的图文解说和实战演示,使学习者能够清晰地了解每个动作的要领和细节。
除了基础动作,梅花魂教学实录还介绍了梅花魂的进阶技巧和应用。这些技巧包括躲闪、拆招、反击等,通过学习这些技巧,学习者可以提高自己的应对能力和战斗技巧。梅花魂教学实录通过实战演示和实例分析,帮助学习者理解技巧的实际运用,并给出了一些训练方法和建议。
在梅花魂教学实录中,还包括了梅花魂的套路和应用。套路是梅花魂的核心,通过套路的练习,学习者可以将各种动作和技巧有机地组合在一起。梅花魂教学实录中的套路解说和实战演示,使学习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套路的结构和变化,并提供了一些练习方法和技巧。
总的来说,梅花魂教学实录是一本非常实用的武术教材,无论是初学者还是有一定基础的学习者,都可以通过学习和实践,提高自己的梅花魂技巧。通过阅读和实践梅花魂教学实录,学习者可以逐步掌握梅花魂的基本姿势和动作,了解梅花魂的进阶技巧和应用,并通过练习套路来提高自己的实战能力。梅花魂教学实录的内容全面而详细,对于学习梅花魂的人来说,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宝典。
梅花魂教学实录 篇二
梅花魂教学实录是一本经典的武术教材,通过图文解说和实战演示,为学习者提供了全面的梅花魂技巧和训练方法。本篇文章将介绍梅花魂教学实录中的高级技巧和实战应用。
在梅花魂教学实录中,除了基础技巧和训练方法,还介绍了一些高级技巧和实战应用。这些技巧包括梅花魂的连击、投技、踢技等,通过学习这些高级技巧,学习者可以提高自己的攻击和防御能力。教学实录中的图文解说和实战演示,使学习者能够清晰地了解每个技巧的要领和细节。
除了高级技巧,梅花魂教学实录还介绍了梅花魂的实战应用。在实战中,如何灵活运用梅花魂的技巧和策略至关重要。梅花魂教学实录通过实战演示和实例分析,展示了梅花魂在实战中的应用技巧和战术思路。学习者可以通过学习和模仿这些实战应用,提高自己的实战能力和应对能力。
在梅花魂教学实录中,还包括了梅花魂的心法和修养。梅花魂不仅仅是一种武术技巧,更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方式。通过学习梅花魂的心法和修养,学习者可以培养自己的意志力和耐力,提高自己的身心素质。梅花魂教学实录中的心法和修养内容,给学习者提供了一些方法和建议,帮助他们在学习和实践中获得更好的效果。
总的来说,梅花魂教学实录是一本非常实用的武术教材,通过学习和实践,学习者可以逐步掌握梅花魂的高级技巧和实战应用。梅花魂教学实录的内容丰富而详细,对于有一定基础的学习者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提高自己的工具。通过阅读和实践梅花魂教学实录,学习者可以不断地提升自己的梅花魂技巧和实战能力,成为一名真正的梅花魂高手。
梅花魂教学实录 篇三
师:同学们,不知不觉中,暑气渐去渐远,我们一下子撞进了秋天的怀抱,寒来暑往,四季更替中最让人留念的怕是春天了。春天是花的季节,有人说,一个爱花的人是一个懂得欣赏的人,一个有着高雅情趣的人。其实啊,夏天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的荷,秋日有“本性能耐寒,风霜挺且直”和菊,而严冬,则更有此花开是更无花而一枝独秀的梅。
(配《梅花三弄》曲梅花组画面)在乐曲中娓娓而述:
梅历来是画家、诗人所赞美的对象,我国宋代诗人王安石、陆游;元代画家王冕都以前写下诗句赞美它。我们的开国领袖也曾写下词盛赞她。梅花不愧是花中之王,花之君子。
师: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梅花她有魂吗?我怀着不解读了它。被她所讲的故事深深打动了。所以这天我们一齐慎重地、用心地学它。齐读课题。
生:梅花魂。
师:请你们带着预习的感受再读题目。
(生读体会语感)
生:梅花----魂-------
师:请同学们自由地浏览课文,说说课文大意。
生:课文写了“我”的外祖父爱梅花。
师:“我”是谁呢?
生:“我”是指作者陈慧英。
生:我觉得是文中的小主人公莺儿。课文讲的是身在异国的莺儿的外祖父爱梅花的事。
师:课文是透过五件小事来向我们展现了一位有着浓浓爱梅情结的老人的。
(出示五件事,生读)
(1、外祖父教我读唐诗宋词;2、“我”无意弄脏墨梅图,外祖父大发脾气;3、因不能回国,外祖父哭了;4、临别,外祖父送我墨梅图;5、离别送我梅花手绢)
师:你觉得哪些事让你感觉到外祖父爱梅呢?
生:是第2、4、5这三件小事看出来的。
师:同学们,我们读过这几件小事,都倒感觉到外祖父爱梅花。你是怎样从这些段落中读出这种感情的呢?
出示:我们能够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用这些方法:1、联系上下文;2、联系当时的背景;3、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4、用朗读的方式;5、其它自己喜欢的方法。
生阅读学习。
师:哪些同学读懂了?
生:我从上文明白,外祖父个性疼爱莺儿,真可谓“捧在用里怕飞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可就因为莺儿不留意弄脏了墨梅图,竟然大发脾气,梅花还比外孙女重要。她太爱梅花了。
生:我们平常吧,不管玩什么,外公都会给的。隔辈疼嘛。根本不会为一幅画而动怒的。
生:我是抓关键词语理解的。“用保险刀片轻轻刮去污迹,又用细绸子慢慢抹净”一个“轻轻”一个“细绸子”还有一个:“慢慢”都能看出外祖父笑梅花。感觉像是留意翼翼地呵护一个婴儿。
生:我补充一下。要是一样自己不喜欢的东西。别说弄脏没啥。丢了也不可惜的。要么就胡乱一擦了事。可外祖父不一样。
生:我是用朗读的方式来展示的。(生朗读)
师:是啊!一幅墨梅图有什么
希罕呢?有什么希罕呢?谁能告诉我?
生:我们学过王冕的《墨梅》“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梅花是值得赞美的。
生:还有王安石说梅花“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生:我从下文13自然段明白梅花有品性,有灵魂。
师:同学们再细细读,看梅花有什么希罕的?
(生读)
生:梅花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
生:因为梅花是最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的。
师:同学们找出这句话勾画下来读一读。你读出了什么?
生:我感觉像是在说人。
生:梅花本是一种植物,一般用“它”而那里却用的是“她”
师:对。同学们读得认真。联系上下文想想。她指什么呢?
生:她表面看是指梅花,其实是指下文“有气节的人物”
生:就应是指“我们中华民族有气节的人物”
生:梅花在冬天开,而“有气节的人物”他们像梅花一样,不管历尽多少磨难,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也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
师:谁能说说我们中华民族有气节的人物?
生:秦始皇。
师:大家能用一两句话说出理由吗?比如“统一中国,功不可没”的秦始皇,“视荣华如梦幻,视死辱为常事”的谭嗣同。
生:精忠报国,笑谈渴饮匈奴血的岳飞。
生:“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陆游。
师:对。陆游位卑未敢忘忧国。
生:孔子之家语博大精深,诸葛亮神机妙算,郑成功收复台湾,孙中山不屈不挠,他们个个都是中华民族的气节人物!
师:正因为看似平常的梅花,却融注了无数气节人物的英魂,漫漫几千年的中华史,有气节的人物怎能说得清,道得完呢?让我们饱含深情再读这段吧。
(生诵读13自然段。)
师:外祖父把他最珍爱的墨梅图送给“我”。临别时还送给“我”绣着血色梅花的手绢。同学们。你们见过梅吗?她是什么颜色?
生:腊梅有黄色的。
生:梅花也有粉红色的。有点像桃花。
生:有的梅像雪一样白。
师:这方手绢上的呢?
生:是血色的。
多媒体播放《我的中国心》
师:血是生命的颜色!流在心里的血,澎湃着中华的声音,就算身在他乡也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外祖父这位与梅花相依相存的老人,他的爱梅情结其实是深藏着的一颗爱国心啊!
师:让我们一齐诵读15自然段吧。
师:外祖父终究没有回到让他魂牵梦萦的故土,就让他那颗眷恋祖国之心长留星州吧。
师:让我们把心回到梅花上来,打开我送给你们的梅花图,这是一幅略显单调的图画,期望你能妙笔生花,写上一两句与梅花有关的语句。
(学生思索书写)
生:我在这幅画上写了一副对联:梅花魂,爱国心。
生:我写的是“若非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
生:我写的是“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
师:把你们题写的这幅诗画送给你这天在座的朋友吧?!
(学生交流作品)
在《梅花三弄》的乐曲中-------
师:
同学们,此刻正是初秋时节,转瞬,冬天就会来临,你或许会惧怕,会埋怨冬天的寒冷而裹足不前。但是,我相信,这天我们学了《梅花魂》必须会在严冬里给你添一份信念,添一缕阳光。在你春风得意时“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老师的诗画作品展台展示)在不如意时,牢记“若非
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老师的诗画作品展台展示)并深深祝愿你能把它带入你的家庭,融入你的生活,感染你身边的每一个人,你的一生都会活得十分精彩而温暖!
评析:《梅花魂》是一篇阅读课文,文章在极平实的语言中饱蘸作者对深爱梅花实为爱国的外祖父的深深怀念与敬仰。教者在教学中能稳稳把握文脉,让学生在参与中获得认知与情感等多维度的体验。
这堂课从教者的角度来看,教者能充分认识自己的主角,做学生学习的引路人,给学生搭建展示的舞台。教者避开烦琐的点,而准确把握文章的线,用巧妙的问题让学生主动参与其中。老师还善于利用各种教育手段与方法调动学生头脑中的知识储备与内心的情感资源。从而使全部学生动起来,使课堂活化。教者教育思想是开放的。
从学者学的状况来看,学生都有“学习主人翁”意识,能全身心地融入学习之中,能充分搜索到自己的记忆仓库,结合自己的知识、生活、情感等等让“文心融我心”“我情融文情”,敢想敢说,每个学生都充满了生命感觉。无疑,能让课堂如此灵动起来源于学生思维的开放。
梅花魂教学实录 篇四
《梅花魂》教学实录及评课
教室里静悄悄的,偶尔几丝微风吹过。在优美的古典音乐衬托下,电子大屏幕上“梅花魂”几个苍劲有力的大字,依着笔画顺序不断出现、消失、再出现……凝重、庄严而又优美的氛围萦绕着整个教室。
“同学们,你们会吟诵毛泽东主席的《咏梅》吗?”教师满眼含情地问学生,随即轻轻吟道“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明白这首词的学生和老师一齐吟诵起来。电子大屏幕上一幅意境悠远的梅花图,衬着《咏梅》一词,美伦美幻。吟罢,大屏幕上又出现了一幅在厚积的冰雪下怒放吐艳的梅花照片,学生们惊叹道:“好美呀!”
老师深情地陈述:“看,故乡的梅花又开了,那朵朵冷艳,屡屡幽芳,总使我想起漂泊他乡、葬身异国的外祖父……”
老师轻指课题,学生们齐读。
“能谈谈你对课题的理解吗?”老师问。
“‘梅花魂’指的是梅花傲霜斗雪的品格。”一名同学答道。
“有不同的吗?”老师环视一周。
“‘梅花魂’指梅花的精神。”又一名同学站起来回答道。
“那请同学们认认真真的细读去全文,哪些语句让你感受到‘梅花的精神’或‘梅花的品格’,把它们画下来反复读一读,把感受写在旁边。”
学生们纷纷动起来,或读、或画、或写。老师巡视着。
一会儿,学生们次第举手回答:“我是从第十三自然段的描述中感受到梅花的品格的。”
看到学生们把焦点聚集在第十三自然段上。老师鼠标轻点,大屏幕上出现了“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它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它是最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的呢!”一段话。
“细细品读,把自己的感受谈出来。”老师提出要求。学生细读、揣摩。
“老师,我从这段话中明白:梅花是中国最有名气的花,因为她开在寒冷的冬季,很坚强。”
“老师,梅花不畏寒冷,不怕风欺雪压,自古就有许多名人赞扬她。‘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夸的.就是梅花。”
老师道:“的确,梅花坚强的品格人人称赞,让我们用最美的语言赞美她。”师生齐读上面的话。指名读这段话,力求读出自己的理解。
“老师,我认为外公不仅仅仅是在赞美梅花,因为课文中还写道‘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尽多少磨难,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象这梅花一样。’”
“你真会学习,都读读这段话,谈谈自己的感受。”学生们轻声读着,读着…
“老师,我读懂了,外公是在赞美具有梅花一样品格的人。”
“你感受得真好,还有不同见解吗?”
“老师,我感觉外公是在赞美有梅花品格的中国人,在赞美有梅花品格的中华民族。”
“从那些语句感受到的?读给大家听听。”
生读“几千年来……”
“老师,我也有同感,因为在描述梅花时,作者用‘她’而不用‘它’,可见在作者眼中,梅花是有生命、有品格的。”
“同学感受得真好!放开声音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吧!”学生们放声读文。
“谁能把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读给大家听听?”指名读上面这段话。
“在你们的心目中,哪些人具有梅花的品格呢?”
“英勇不屈的江姐,‘红梅赞’那首歌唱的就是她。”
“视死如归的刘胡兰、小英雄雨来……”
“所以,外公说‘几千年来,……”师生同读。
“外公景仰有梅花品格的英雄人物,更对后辈寄予无限的期望。”师边说边出示并读出来:“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都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师生配合读第十三自然段,感受华侨老人对祖国的崇敬向往之情。
“此时,你怎样理解‘梅花魂’?”
“老师,在外公眼里,‘梅花魂’是中华民族之魂,是中国!”
“外公把对祖国的爱,对人民的爱寄托在墨梅图上,所以他珍爱墨梅图。”
“你真的感受到了老人那颗拳拳爱国心了!”老师由衷地赞叹道。“老人把对高洁的梅花,英雄的人民,可爱的祖国的深情寄托在那幅墨梅图上。”
老师深情地说“再读读全文,让我们贴近老人的心,从那些地方你还能够感受到老人对祖国的一片深情?”生读全文。
“我从第三自然段的‘孩子要管教好,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一句,感受到外公对墨梅图的珍爱,不允许任何人玷污她。”
“在外公的眼里,这墨梅图仅仅是一幅画吗?”
“在外公的眼里,墨梅图是祖国的象征。”
“祖国岂能容人玷污!所以,当‘我’弄脏墨梅图时,甚是宠爱我的外公竟大声斥责母亲。”老师慷慨激昂“都读读这段话。”
生读第三自然段。
“我感觉到在外公的心中,梅花既是祖国,祖国如梅花一般美!”一名学生叹道。
“我从4—11自然段感受到外公思念祖国却不能回国而悲哀、落泪,所以更加珍爱墨梅图,想祖国的时候,就看看墨梅图。”
“我有个问题,外公为什么不回祖国呢?”
师说“是呀,外公为什么不回祖国呢?”
“我明白了,因为‘外公年纪太大了’,所以不能回去。”
“漂泊一生的游子,却不能回归祖国,只能把对祖国深深的思念寄托在欣赏祖国的名花—墨梅图上。老人的一颗爱国心呢!”老师叹道。
生不语,默默读4—11自然段,感受华侨老人对祖国深深的思念之情。
“老师,我读懂了第二自然段的资料,因为老人思国却不能归国,所以每每吟颂到思乡的诗,便会落泪。”
“让我们都读读那些思乡的诗吧!”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当老人吟诗落泪,外孙女笑话时,老人说:‘莺儿,你小呢,不懂!’在老人眼里,外孙女不懂什么?”
“老师,我认为在老人眼里,外孙女不懂老人是多么想念自己的祖国呀!”
老师深情道“一位漂泊他乡的老华侨,时时、处处、事事都流露出对祖国的思念!多少次魂归故里,这梅花魂也高扬了老人的赤子魂!”(板书:赤子魂)
“老师,我也感受到了。在莺儿他们即将归国的时候,外祖父又把绣着血色梅花的手帕送给莺儿,这是让她把自己的一颗心带回祖国去呀!”
“孩子,老人的心你懂了!”老师深情地说。“齐读最后一自然段,谈谈感受。”
“每当我看到外祖父给我的墨梅图和绣着血色梅花的手帕,就会想起外祖父那颗眷恋祖国的心。想起外祖父深深的思乡情。”一位学生谈道。
大屏幕上打出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自然段的资料。“都读读,你体会到什么?”
“老师,第一自然段写由梅花想到葬身他乡的外祖父,最后写由墨梅图和绣着血色梅花的手帕想到外祖父的一颗眷恋祖国的心,联系很紧密。”一名学生答道。
“是呀,梅花、祖国、赤子心,这样的写法叫‘首尾呼应’,使课文结构严谨,意味深长。更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华侨老人对祖国的那份情。”
(课文学到那里,师生都被老人那颗赤子心所感动。)
师:“在国外,象老人这样爱国、思国的人岂止他一位?”
“老师,我看过一部电影《海外赤子》,描述的就是一位愿意报效祖国的海外华侨。”
“老师,我明白李四光、钱学森等科学家都曾留学海外,但最后都克服困难回来报效祖国。”
师:“是呀!多少海外赤子,他们不管在怎样的境遇里,都心系祖国,他们都有一颗赤子之心呀!”
“老师,我想为大家唱首歌‘我的中国心’表达我对华侨老人的敬意。”音乐响起,学生都深情地唱起了那首影响了一代人的歌《我的中国心》。
老师声情并茂地:“梅花,中国最有名的花,梅花魂—高洁、坚强的象征,中华民族之魂。她让多少漂泊他乡的游子魂牵梦萦。多少次,魂归故里。那拳拳深情怎不让祖国母亲动容。她也在呼唤‘回来吧!漂泊故乡的游子!’”
课上完了,教室里响起了歌曲—《故乡的云》,低低的、缓缓的。“归来吧,归来呦,浪迹天涯的游子……归来吧,归来呦,别在四处漂泊……”
评课:
《梅花魂》是一篇文质兼美,中心含蓄的课文。它透过记述一位华侨老人珍爱中国的名花—墨梅图,表达了老人对祖国深深的思念与热爱。课文篇幅较长,分别记述了“吟诗落泪”、“脏梅斥母”、“不归痛哭”、“赠墨梅图”、“赠血色手帕”五件事。没有直抒胸臆的表白,但在字里行间都浸透着老人思乡的泪、爱国的心。如何让生活在北方,没有见过梅花、很少接触华侨的学生透过学习课文,感受到华侨老人的心,从而受到爱国主义教育,本课教学做了有益的尝试。
一、创设情境,激爱梅之情。
一幅精美的墨梅图寄托了华侨老人的爱国心。在老人眼里,英雄的人民、可爱的祖国都如同梅花一样高洁、坚强。所以,欣赏梅花的美丽和品质对学习文章很有帮忙。北方的孩子很少见到梅花,但对描述梅花的诗却都略知一些,精致优美的教学课件展示了梅的美丽与风骨,营造了赏梅、赞梅的氛围,把学生带入梅的情境中,为学习课文做了情感上的铺垫。
二、精学重点,解梅外之音。
课文的重点是第十三自然段。透过华侨老人倾心滴血的一番话,道出了在老人心中,傲霜斗雪的梅花有如不低头折节的中华民族是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的,从而讴歌了顶天立地的中华民族。梅花魂既是中华民族之魂。学懂这一自然段,文章的灵魂就把握了。教学中,透过学生自读、导读、研读等方式,引导学生在读中揣摩课文的主旨,感受课文所表达的情感。
三、瞻前顾后,深谙思乡情。
课文除第十三自然段的其他部分字字含情,浸染着老人深深的爱国情感。只有充分感悟了每一个动人之处,一位漂泊他乡、深爱祖国、日思夜想、无奈难归的老人,每日应对墨梅图倾尽无限思国情怀的老人,才会形象丰满、活脱脱的站在学生面前。教学中,在学生学习了第十三自然段,感受老人爱国情怀的基础上,采取了自读自悟的方法,放手让学生自学。有了前面情感的铺垫,学生不难体会老人时时、事事都不忘祖国的情怀。从而感受到思国之情无时不萦饶着老人寂寞的心。
四、拓展延伸,歌颂赤子魂。
热衷报效祖国的赤子历来为人称颂,多少文人墨客用精美的诗、歌、文歌颂他们的赤子心、爱国情。一曲《我的中国心》让学生们感到这一横贯千古的情感,延续至今更加推陈出新、荡气回肠。从而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到爱国情感高尚。
梅花魂教学实录 篇五
梅花魂教学实录 篇六
一、复习古诗词三首默写题目、作者、朝代。(默写状况不佳,有部分同学只会背,不会写。下一步得加强这方面的检查巩固。)
二、出示自读提示,学生自读课文。
自读提示:1、课文主要写了谁?2、课文写了哪几件事?3、课文表达了什么情感?
(带着问题读课文,比单纯的读效率要高一些。但是作为阅读素质培养来说,讲读是最费时费力的)
三、学习课文。
1、课文主要写了谁?外祖父。(注意区分主要人物)
2、课文写了外祖父的五件小事。
(板书)1外祖父读诗词黯然神伤
2外祖父珍爱墨梅图
3外祖父因不能回国而痛哭流涕
4外祖父赠我墨梅图
5外祖父赠我画有血梅的手绢
(前3件事学生能找出来,但是概括不准。从学生的朗读状况看,学生对课文不熟。至于生字词也是比较陌生,由此能够看出预习阶段力度不够。高家辉尚能读出一件事,说明了什么?只要用心读就有发现。)
3、表达了外祖父对祖国的眷恋之情。
(抓住课文中的中心句来说,这个阅读技巧学生已经掌握。)
4、讲解课文的表达感情的方法。
1、作者透过写5件小事表现外祖父对祖国的眷恋之情。具体讲解事件与中心之间的关系。(这部分比较费力,学生还听得昏昏欲睡。)
2、讲解重点词语眷恋秉性不管。。。不管。。。无论。。。都。。。等。
四、课堂练习。
反思:1、这篇课文文质兼美,思想性强,中心明显。语言优美。所以教学侧重点就应在赏析语言上。如何赏析语言呢?我想就是品词析句。前提是理解资料先。如何品词析句呢?当然有方法。创设情境能够,抓住一点深入挖掘也可,比较替换也可。方法的选用当然得涉及到具体的语境以及切入点问题。如何才能顺水推舟顺其自然而不突兀呢?
2、教学切入点其实还涉及到把握学生实际状况的问题。预设:你读懂了什么?这一问题便能够考查学生的预习状况。如果没有这个问题而是直接出示教师指定的问题,如写了几件事?这样一来,教师主体地位便得以确立,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自主能动性便渐渐退化了。
3、学什么占第一位而不是教什么占第一位,教师要能迅速分清学生欠缺之处、薄弱之处,量体裁衣,因材施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