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杨桃》教学设计 篇一
第一篇内容
一、教学目标
1. 认识杨桃的形状和颜色。
2. 学习用简单的几何图形来描绘杨桃的形状。
3. 培养学生观察和绘画的能力。
二、教学准备
1. 教学材料:彩色纸、颜色铅笔、剪刀、胶水。
2. 教学环境:课堂黑板。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
教师出示杨桃的图片,向学生介绍杨桃的形状和颜色,并与学生进行互动问答,引起学生的兴趣。
2. 学习杨桃的形状
教师向学生展示杨桃的形状,并通过比较其他水果的形状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杨桃的特点。
3. 绘制杨桃的形状
教师向学生展示如何用简单的几何图形来描绘杨桃的形状,如三角形、椭圆等。并引导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绘制杨桃的形状。
4. 上色
学生完成杨桃的形状后,使用颜色铅笔给杨桃上色,使其更加生动。
5. 制作杨桃拼贴画
学生使用剪刀将绘制好的杨桃形状剪下来,并通过胶水将它们粘贴在彩色纸上,制作出自己的杨桃拼贴画。
6. 展示和分享
学生完成作品后,教师组织学生展示并分享自己的杨桃拼贴画,让学生互相欣赏和学习。
四、教学评价
1. 教师观察学生在绘制杨桃形状和上色过程中的表现,给予及时的肯定和指导。
2. 学生展示和分享作品时,教师评价学生的创意和绘画技巧。
五、教学延伸
1. 鼓励学生用不同的颜色和材料制作杨桃拼贴画,提升创造力。
2. 引导学生观察其他水果的形状和颜色,进行类似的绘画活动。
《画杨桃》教学设计 篇二
第二篇内容
一、教学目标
1. 认识杨桃的特点和营养价值。
2. 学习用绘画表达自己对杨桃的感受。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准备
1. 教学材料:彩色纸、颜色铅笔、剪刀、胶水。
2. 教学环境:课堂黑板。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
教师出示杨桃的图片,并向学生介绍杨桃的特点和营养价值,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观察和描述
教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杨桃的形状、颜色和纹理,并请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杨桃的特点。
3. 绘制杨桃
教师向学生展示如何用颜色铅笔绘制杨桃,强调绘画过程中要注意细节。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绘制杨桃。
4. 表达对杨桃的感受
学生完成杨桃的绘画后,教师提问学生对杨桃的感受,并引导学生用绘画表达自己对杨桃的喜爱或其他感受。
5. 制作杨桃拼贴画
学生利用剪刀将绘制好的杨桃剪下来,并用胶水将它们粘贴在彩色纸上,制作出自己的杨桃拼贴画。
6. 展示和分享
学生完成作品后,教师组织学生展示并分享自己的杨桃拼贴画,让学生互相欣赏和交流。
四、教学评价
1. 教师观察学生在观察和描述杨桃特点时的表现,给予及时的肯定和指导。
2. 学生展示和分享作品时,教师评价学生对杨桃的感受表达和绘画技巧。
五、教学延伸
1. 鼓励学生观察其他水果的特点,并用绘画表达自己的感受。
2. 引导学生了解更多的水果和蔬菜的特点和营养价值,进行相关的创作活动。
《画杨桃》教学设计 篇三
教学目标:
1、通过读、写、查、想,做卡片等多种形式,使学生学会11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叮嘱、准确、一幅画、审视、严肃和颜悦色、熟悉、教诲”8个词语,会用“不像…….而像……”、“不要……要…..”造句,小学语文:《画杨桃》教学设计。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最后两个自然段。
3、通过自身感悟,合作探究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一个事物从不同角度看会有不同结果”,体会其中深刻的道理,无论做什么理,都应该实事求是,坚持科学的思想方法。
4、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初步学会发现与理解重点词句的方法,养成读书的好习惯。
教学流程
:
第一课时
(一)实物演示,激趣导入
教师出示实物——杨桃,学生仔细观察,说出自己看到的杨桃的样子。由于所坐位置的不同,观察到的杨桃形状也不一样,使学生对理解课文内容有初步的感性认识。
(二)引导初读、自学感知
1、师生拟定自学提纲,(让学生自己确定自己的学习内容,学习顺序,阅读前请同学想一想,初读时你要做哪些事情?(工同完善自学提纲)。
(1)读准生字字音、认清字形,认为难读的多读几遍,难写的写一写,还可以制作生活卡片,个别不理解的新词,可用联系生活实际的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通读课文。
2、组织学生按“自学提示”进行自学,对有需要的同学适当指导。
3、反馈交流
(1)汇报用哪些好办法学会词。
(2)展示学生制作的部分生字卡片,并将有创意的卡片收入班级的“资料库”。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4)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问题不清楚?(从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出发,让学生的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法、控制学习顺序,强化了学生的全体意识)。
第二课时
(一)学生确定学习内容
这节课,我们还想解决哪想问题呢?指导学生将所提问题进行归纳总结,确定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老师是怎样做的?是怎样说的,为什么这样做?
(二)指导细读,感悟语气
1、探究
(1)默读研讨。在“我”画出杨桃以后,老师和同学各是怎样做的?怎样说的?指导学生边读边勾画出重点,词句体会交流,从“不像”….“不….像”。“像五角星”等词语中体会学生态度的变化,“从审视”、“严肃”和颜悦色等词语中,体会老师神情的变化,感悟老师教育学生的良苦用心,从老师最后一段话中悟情悟理,受到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教育,受到诲人不倦的真情感染。
(2)直观演示,运用多媒体演示,先出示两个杨桃的侧面图(即五角星形),然后将其中一个杨桃慢慢旋转,形成教材插图中的图像。直观演示,强化学生的感性认识,使学生感悟到“同一事物从不同的角度看有不同的结果”这一道理,受到实事求是科学思想方法的教育。
2、精读
(1)自由练读对话,带着自己的感受读,使学生从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感受老师教育学生严中有爱,情深义重。
(2)小组内研读
(3)评读
(4)师生对读
(5)分角色朗读或表演
3、比读
(1)引导学生把老师和颜悦色讲的那段话和父亲所说的话找出来读一读,仔细比较。
诱导:两段放有哪些相似之处?你从中懂得了什么?用“不要…….要….”、“不像…….而像……”这样的句式把你的想法表达出来,感受,多元体验,发展学生的个性特点,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与态度。
(三)倡导诵读,积累语言。
试着背诵课文最后两段,也选择自己体会深刻的语句,熟读成诵,积累语言。
(四)总结评价
1、通过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学生从思想认识、知识能力、学习方法等多方面进行总结)
2、你对自己的学习活动满意吗?哪些方面需要调整。
让学生回忆自己的学习过程,通过反思生成自己的学习方法,真正做到“学会学习”。
(五)知识迁移
1、谈谈学习,生活中一些类似“画杨桃”的事例,并谈谈自己的看法。
2、课后,指导学生用搜集来的事例,集体创办“求实班报”。
《画杨桃》教学设计 篇四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叮嘱、想当然、前排、靠边、一幅画、审视、严肃、半晌、和颜悦色、熟悉、教诲”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老师说的那段话。
3、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无论做什么事或看问题,都应该实事求是。
【教学重难点】
本课教学重点和难点是学习抓住重点语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蕴含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出示实物,导入新课
1、师出示杨桃实物,并请学生读“资料袋”。
2、师谈话导入:今天我们学习《画杨桃》这篇课文,看看课文中的我从画杨桃这件事中明白了什么道理。
二、初读课文,认记生字
1、自由轻声读,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出示小黑板,认读生词(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认记生字):
叮嘱、想当然、前排、靠边、一幅画、审视、严肃、半晌、和颜悦色、熟悉、教诲
指名读,正音:“嘱”读 zhǔ,不要读成 shǔ;“审”是翘舌音又是前鼻音;“肃”是平舌音;“晌”读 shǎng,不要读成 xiǎng。
三、自读自悟,汇报交流
1、默读思考:“我”是怎样画杨桃的?同学们怎样评价“我”的画?老师怎样做怎样说的?(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2、交流课文内容: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3、提出自己的疑问(简单问题当堂解决,解决不了留待进一步读书解决。)
四、朗读感悟
1、默读课文,找找哪几段具体写了画杨桃的事。(边读边用笔做记号)
2、练习朗读2~18段:
指导朗读要点:
⑴我”是怎样画杨桃的?“我”认为画得怎样?
抓住重点句:“我认认真真地看,老老实实地画,自己觉得画得很准确。”体会“我”的一丝不苟。
⑵通过对比体会人物心情,把握准感情:
①同学们看到“我”画的杨桃时认为画得怎样?态度是怎样的?老师的态度又是怎样?
(找出老师的动作,分角色朗读,老师、同学们的对话,体现两者态度的不同。)
②当老师让学生坐到“我”的座位观察后,学生的态度又发生了哪些变化?
第一次老师问“画像不像杨桃”时,同学们嘲笑的语气;第二次老师问“杨桃像不像平时看到的杨桃”,同学支支吾吾的语气。(对比体会读好这部分内容)
抓住“和颜悦色”一词,指导老师耐心和诚恳地批评这部分。
五、升华领悟
1、出示父亲和老师的两段话:
⑴朗读思考:他们的话相似在哪里?都说的什么意思?明白“教诲”的意思吗?
通过反复读,学生能体会出父亲和老师都是教育“我”要实事求是,不能想当然。
⑵再读,老师的话哪几句和父亲的不相似,是什么意思?(从不同角度看问题)
⑶师总结:父亲和老师教“我”做人实事求是,不能想当然,这是做人的根本!从画杨桃一事中,“我”还明白了从不同角度去贯彻,会看到不同的结果,这种科学的思想方法,怎能不让“我”终身受益呢?
2、背诵老师讲的一段话。
3、齐读,交流体会:读后想到了什么?可引导联系《题西林壁》一诗、《画鸡蛋》一文,进一步理解从不同角度看问题有不同结果的道理。
《画杨桃》教学设计 篇五
教学目标 :
1、培养学生读中感悟的能力, 有感情朗读课文的能力。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同一个事物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不同的结果,使学生从中受到科学思维方法的教育。
3、理解老师的话,让学生说说生活中类似画杨桃的事,并指导学生运用恰当的神态、动作、心理、语言描写,把一段话说清楚。
4、朗读课文,背诵第18自然段老师说的话。
教学重点:
理解老师通过画杨桃这件事所说的道理。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运用恰当的神态、动作、心理、语言描写,怎样把一段话说清楚。
教学准备:
制作多媒体课件、实物杨桃、五角星形的杨桃图画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设疑激趣
1、导入:
通过前面的学习,大家已初步认识了杨桃,这节课我们继续来探讨一下“我”是怎样画杨桃的,这件事对“我”产生了什么影响?在学习新课之前,先检查一下上节课学习的内容。请大家看大屏幕
大屏幕出示词语
2、谈话: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小作者把杨桃画成了五角星,这是怎么回事儿?
3、学生回答后教师过渡:是的,“我”是这样做的,而且“我”是认认真真的看,老老实实地画生:我认认真真地看,老老实实地画,自己觉得画得很准确。
(大屏幕出示这句话)
从“认认真真”和“老老实实”这两个词你体会到了什么?
我画完以后是什么样的心情?
结果“我”把这幅画交上去时,同学们是怎样的反应呢?
二、感受嘲笑 体会做法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的3—5自然段,看看有什么发现?
2、体会同学们第一次的嘲笑。
(1)学生交流后让学生读读文中同学们嘲笑的句子。
(2)体会同学们嘲笑的语气。
a、引导:你们什么时候会哈哈大笑过?你们的这种笑和文中的哈哈大笑一样吗?有什么不同?
b、学生回答后板书。(嘲笑)
(3)指导朗读:有了这样的体会,谁来读读这两句话?
(灯片出示句子)“杨桃是这个样子吗”
“倒不如说是五角星吧!”
(方式:指名读——体会——评价——再读——齐读)
3、理解老师的态度和做法
(1)听到同学们的嘲笑,老师没有笑,他是怎么做的?
(2)学生交流文中的那段话。
(3)指导学生理解“审视”。
在老师这一连串的动作中,哪个词最能体现老师和同学们的态度截然不同?(审视)让学生把老师当作杨桃做做审视的动作,其他学生观察后描述并评价。
(4)同学们想想:老师这一看,会有什么发现?
三、深入研读 悟情明理
1、教师引入:是的,正因为有了这一发现,所以,老师举起了“我”的这幅画,(师举起画成五角星的杨桃图画),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2、同学们拿起笔,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7——17自然段,边读边做上记号。
3、同学交流,了解同学态度的变化。
(1)出示两次对话,学生交流。
(2)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两段对话,细心的同学一定会发现什么?
(3)引导学生体会、交流后小结:前一段对话回答得很简单,很干脆,很坚定,同学们还在嘲笑;后一段对话里有很多省略号,同学们的语气支支吾吾、吞吞吐吐(板书:吞吞吐吐),是知道自己错了的表现。
(4)指导朗读,学生评价。
(5)教师举起画和一名同学合作读后,同学分角色朗读。
4、朗读、理解老师神情的变化
(1)指名读文中的语句。
(2)思考讨论:
a、当老师审视了讲桌上的杨桃,听见同学们还在嘲笑“我”,老师的神情变得严肃了。为什么变得严肃呢?
b、这段话中哪个词说明了老师严肃的神情延续了一会儿?(半晌)半晌的时间有多长?在这半晌的时间里,老师既没说什么,也没做什么,如果你就是文中这位老师,你在考虑什么呢?
c、老师想出的一个好办法是什么?
(3)出示杨桃实物,让学生从杨桃的一端仔细观察,并把看到的结果跟同位交流。
(4)想象:如果你们就是这些嘲笑别人的同学,看到刚才的这一幕,你们想说些什么?
(过渡语:听了你们真情的话语,我分明感受到你们心中的那一份歉意。看到同学们都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老师的神情也变得和颜悦色了。)
(5)(课件出示老师对学生说的那番话)教师用严厉的语气读其中的一句话给同学们听,学生评价,从而引导学生对“和颜悦色”一词的理解。
(6)指导朗读。(指名朗读—齐读)
(7)引导理解:这段话中哪句话给你的启发最大?为什么?
(要相信自己的眼睛;角度不同,样子也就不同;不要随意嘲笑别人。)
(8)指导背诵。(过渡:老师的话朴实而深刻,让我们试着把它记下来吧!看谁能在最短的时间里记住它?)
a、练习背诵。
b、集体背诵。
5、理解“教诲”一词。
(师:虽然杨桃风波结束了,但老师的话带给了我们深刻的教育。这种教育用文中的一词概括叫做教诲。)
四、口头说话以读促写
1、师述:从作者岑桑小时候画杨桃这么简单的事情中,我们明白了如此深刻的道理。(播放音乐)其实生活中,我们也有嘲笑别人或被别人嘲笑的时候,也有误解别人或被别人误解的时候,当时,我们是怎么想的?怎么说的?怎么做的?
2、同学先想想,想好了再说说。看谁能把自己的经历说成一段完整的话。
3、同位相互练习说话。
4、口头习作训练,教师相机指导和评价。
五、积累语言拓展延伸
1、师述:岑桑在老师和父亲的影响下,最后成了一名作家,听了你们刚才的话,我相信你们将来也一定很有出息。最后,我把岑桑的一句话送给大家(投影出示“你自己才是最重要的,相信你自己,一切从自己出发,这样你才能不断设计出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并希望同学们永远记住。
2、学生齐读。
《画杨桃》教学设计 篇六
教学目标:
1、知道同一事物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会有所不同,必须实事求是地处理问题。
2、学会本课的新词,理解“教诲、叮嘱”的意思。
3、学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课时:
第一课时
重点、难点:
学会抓住重点语句理解课文内容,难点是从课文内容体会做什么事都要实事求是的道理。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经过:
一、导入。
今天老师来给大家带了一样东西,想看吗?出示杨桃课件。它是什么样子的?介绍杨桃,今天我们不光是看杨桃,还要来学习《画杨桃》。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提出自学要求:
(1)初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准确,给文章标好自然段。
(2)自学生字词语,联系上下文,想想“叮嘱、审视”等词语的意思。
(3)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交流。
三、重点学习课文第二部分。
是的,课文讲的就是一次美术课上画杨桃引发的事情。课文哪几部分写了这些内容.我们先来看课文第2—18小节写画杨桃的事情.
1、请同学们认认真真、仔仔细细地读课文,要求:
(1)仔细读。
(2)提出不懂的问题。
2、我是怎样画杨桃?出示句子。
我认认真真地看,老老实实地画,自己觉得画得很准确。
指名读,体会到了什么?
学生谈。(可以想象我当时是如何观察,如何落笔的。)
为什么他会画成五角星的形状?学生说.课件随机出示.
出示父亲的话,理解叮嘱。
(1)、在我这样的举动背后,因为有一个人的话语始终萦绕在我心头。
他对我要求很严,经常叮嘱我:“你看见一件什么东西,是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不要想当然,画走了样。”
(2)指名读“父亲”的话,父亲的话怎么理解?
练读父亲的话,指名读读,评议。(注意抓住提示语,读出父亲的严肃、语重心长)
(3)、在我开始要画画的时候,我记起了父亲的话,
在我画得粗心大意的时候,我记起了父亲的话:
我对父亲的话语是如此的印象深刻,是因为,能从文中找到一个词语来说明吗?叮嘱
3、我遵从父亲的教诲,认真地看,老实地画,自己觉得画得很准确,满以为能够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赞扬,但我怎么也想不到,出示同学的反应的句子。
“杨桃是这个样子的吗?”
“倒不如说是五角星吧。”
4、当同学们看到了杨桃变成了五角星时,他们的反应是哈哈大笑,而老师呢?
(1)、出示:老师看了看这幅画,走到我的座位坐下来,审视了一下讲桌上的杨桃,然后回到讲台,举起我的画问大家:
(2)、理解“审视”和老师为什么审视。“审视”是指审慎地观察。老师之所以要走到我的座位上坐下来,审视讲桌上的杨桃,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5、正因为老师看问题的角度与同学们的不一样,所以才有了这样的这样的对话:
“这幅画画得像不像?”“不像!”同学们___________。(不假思索地大声说)
“它像什么?”“像五角星!”大家____________。(异口同声地回答)
现在你看看还像杨桃吗?”“不……像。”________。(那个同学发现他这时候看到的杨桃真像个五角星,有点难以置信)
“那么,像什么呢?”“像……五……五角星。”_O_________。(他迟迟疑疑地说)
6、想象说话。老师请同学们坐到我的座位上看杨桃,是老师巧妙设计的教育学生的时机。请你想象当时的情景,同学们这一看,看出了怎样的结果?
这一看,同学们的心里会想;
这一看,我的心里会想。
出示老师的话:
提起杨桃,大家都很熟悉。但是,看的角度不同,杨桃的样子也就不一样,有时候看起来真像个五角星。因此,当我们看见别人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时候,不要忙着发笑,要看看人家是从什么角度看的。我们应该相信自己的眼睛,看到是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
读文章抓最重要的段落,最重要的段落里面再抓最重要的句子。现在从这里面往出抓老师的话,认为哪几句话最重要?越简炼越好,你讲。
是什么样,画什么样。
7、补充出示父亲的话:他们的话,是这样的相似.
四、联系生活,想像拓展。
1、同学们,我们已经在这节画杨桃的美术课上认识了这个班级的老师、同学,还有那个画画特别认真的“我”,也了解了发生在他们中间的故事。现在,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呢?请选择其中一个人物,对他说几句话。
我想对作者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想对曾经嘲笑过“我”的孩子们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想对循循善诱的老师说:
2、美术课也结束了,但画杨桃这件事让作者和他的同学受到了深刻的教育。那么在日常生活中你听到或遇到过像画杨桃这样的事情吗?通过学习和联系生活实际你都有哪些体会、感受,从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请你也拿起笔用概括性的语言写一写你的这些体会、感受和明白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