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精简3篇)

时间:2019-04-08 03:17:48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篇一

标题:认识数字的基本概念

教学目标:

1. 认识数字0-9的基本概念;

2. 能够正确书写数字0-9;

3. 能够将数字0-9与相应的物体进行对应。

教学内容:

1. 数字0-9的基本概念介绍;

2. 数字0-9的正确书写方法;

3. 数数字0-9与相应的物体进行对应。

教学准备:

1. 教学课件或数字卡片;

2. 相应的物体或图片。

教学过程:

步骤一:引入

1. 教师出示数字0-9的卡片或课件,让学生观察并说出数字的名称。

2.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数字是用来表示什么的?为什么我们要学习数字呢?

步骤二:认识数字0-9

1. 教师通过课件或卡片,依次介绍数字0-9的基本概念。比如数字0代表没有,数字1代表一个,数字2代表两个,以此类推。

2. 教师可以结合实际生活中的物体,让学生观察并说出相应的数字。比如教师出示两只手,让学生说出数字2。

步骤三:正确书写数字

1. 教师示范正确的数字书写方法,包括起点、方向和终点。比如数字1是从上到下画一条直线,数字2是从上到下画两条直线。

2. 学生跟随教师的示范,用手指在空中模仿书写数字的动作。

步骤四:数字与物体对应

1. 教师出示一些物体或图片,让学生说出相应的数字。

2. 学生也可以自己找一些物体或图片,与数字进行对应。

步骤五:巩固练习

1. 教师出示一些数字的卡片,让学生说出相应的数字名称。

2. 学生也可以互相出题,进行数字名称的问答练习。

步骤六:总结

教师与学生一起复习所学内容,强调数字0-9的基本概念和正确书写方法,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多运用数字。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篇二

标题:认识形状的基本概念

教学目标:

1. 认识常见的几何形状,如圆、方、三角形等;

2. 能够正确说出常见几何形状的名称;

3. 能够观察和描述日常生活中的几何形状。

教学内容:

1. 常见几何形状的介绍;

2. 几何形状的名称和特征;

3. 观察和描述日常生活中的几何形状。

教学准备:

1. 教学课件或几何形状卡片;

2. 日常生活中的物体或图片。

教学过程:

步骤一:引入

1. 教师出示几个常见的几何形状的卡片或课件,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形状的名称。

2.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几何形状呢?几何形状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应用?

步骤二:认识常见几何形状

1. 教师通过课件或卡片,依次介绍常见的几何形状,如圆、方、三角形等。教师可以用简单的语言描述每种形状的特征和应用。

步骤三:形状的名称和特征

1. 教师出示一个几何形状,让学生说出它的名称和特征。比如教师出示一个圆形,学生应该说出它是圆形的,没有直线和边。

步骤四:观察和描述日常生活中的几何形状

1. 教师让学生观察教室或校园中的一些物体,如窗户、桌子、篮球等,并让学生描述它们的几何形状。

2. 学生也可以自己找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物体,观察并描述它们的几何形状。

步骤五:巩固练习

1. 教师出示一些几何形状的卡片,让学生说出相应的名称和特征。

2. 学生也可以互相出题,进行几何形状的名称和特征的问答练习。

步骤六:总结

教师与学生一起复习所学内容,强调常见几何形状的名称和特征,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和描述几何形状的应用。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篇三

【#一年级# 导语】做一份好的教案,可以让老师在教学中游刃有余,显现出足够强大的自信。而且对于教案不仅仅是学校考核的标准之一,一个优秀的教师,他会在教案中加入自己独到的见解,以下是©整理的《苏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篇一:《认识图形》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对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有一定的感性认识,知道这些图形的名称并能识别。

  2、培养学生初步观察、想象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主动探索的精神和与人合作的意识。

  教学准备:一些图形纸制品、学具、多媒体课件、小剪刀等。

  教学方式:分小组活动,每四人为一小组,设立小组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导入: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几位老朋友,你们认识它们吗?

  1、认一认

  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让学生认一认,并说出物体的名称。(课件出示)

  2、选物体

  你们的学具盒里有这些物体吗?请小朋友挑出自己喜欢的物体,挑好了吗?

  3、初步感知(摸一摸描一描剪一剪贴一贴)

  师:请你选择一个面摸一摸,你有什么感觉呢?

  那么,你想把摸到的面留在纸上吗?谁能想个好办法?请小朋友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把摸到的面留在纸上,并用小剪刀把它剪下来,我们要听音乐来比一比,看哪个小朋友剪得又快又好。

  你们想把自己剪得图形贴出来让别的小朋友也看看吗?(师生共同贴出剪得图形)

  二、【揭示课题】

  小朋友们剪得图形真漂亮,你们想看的更清楚吗?看!老师已经把你们剪得图形移到了大屏幕上了。

  谁能给这些图形取个好听的名字?

  现在,大家看一看那些图形长的比较像?

  比较长方体和正方体。

  过渡: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新知识《认识图形》。

  三、【实践操作】

  这四种图形我们已经认识了,下面我们来动手围一围,摆一摆。

  1、用钉子板围。

  2、用小棒摆。

  四、【课间活动】

  今天我们又认识了新的图形,孩子们,你们高兴吗?下面就让我们用歌声来庆贺一下吧!(师生共同表演唱《幸福拍手歌》)

  五、【走向生活,提高能力】

  1、找一找(在生活中找有关的图形)。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这4种图形,请大家仔细想想我们的生活中有吗?(有)

  请你找出来,找到的小朋友请告诉你小朋友们!

  2、辨一辨。(教师出示一些实物,指着有关实物有表面抢答。)

  师:小朋友,你们都找了这么多有趣的图形,老师也找了一些回来,你们想不想看看?下面进行抢答游戏,知道的小朋友马上站起来说。这是什么?它的面是什么形状的?(老师出示准备的几个实物课件)

  3、数一数。

  看,数学多有意思,就连我们今天学的图形也能组成一幅幅美丽的图画,孩子们,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数数这些有趣的图形吧!(课件出示组合的图形)

  4、认一认。(多媒体出示交通标志)

  小朋友,看!这是什么?(交通标志)这些交通标志表示什么?每个图形里有哪些图形?谁来说?(过马路要走斑马线)(进行交通安全教育:教育学生要认清交通标志,遵守交通规则,安全行驶。)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篇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一、教学目标

  1、运用直观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整十数加减的计算方法。

  2、创设情境,给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空间。

  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56~57页。

  三、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棒。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公园里举行花卉展,同学们想不想去看看?(电脑演示)

  教学过程说明:结合教材,精心创设“公园花卉展”的真实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进入新课的教学。

  2、这么多漂亮的花,都是工人叔叔在苗圃里辛辛苦苦培育出来的,让我们跟着工人叔叔到苗圃里去看一看。(

电脑演示)

  (二)探究新知

  从这幅图上,你能看到什么?

  学生汇报:苗圃里有3种颜色的花;红花有10盆;黄花有20盆;紫花有30盆等。(电脑出示10、20、30。)

  1、整十数加整十数。

  看着这些花,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小组讨论。)

  全班交流,教师板书。

  (1)红花和黄花一共有多少盆?

  (2)红花和紫花一共有多少盆?

  (3)黄花和紫花一共有多少盆?

  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

  要想知道红花和黄花一共有多少盆,怎样计算?(板书:10+20)

  谁还有不同的算式?(板书20+10)

  10+20等于多少?你是怎样想出来的?请每组的几个同学讨论讨论。(小组讨论)

  全班交流。

  (1)数的方法:10、20、30。

  (2)计算的方法:因为1+2=3,所以10+20=30。

  (3)数的组成:10和20组成30。

  (4)想减算加:因为30-10=20,所以10+20=30。

  (5)用十作单位:10里面有1个10,20里面有2个10,加起来一共是3个10,也就是30。

  (6)摆小棒:先摆一捆小棒,再摆两捆小棒,一共是3捆小棒,所以10+20=30。

  同学们想出了这么多方法,真了不起!那么我们算出的结果对吗?请同学们用摆小棒的方法来验证一下。(学生活动。)

  谁来说说你是怎么摆的?(学生汇报。)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解决第二个和第三个问题。

  2、整十数减整十数。(电脑演示)

  工人叔叔说:布置花坛还需要紫花,我要搬走10盆。小朋友们,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还有多少盆紫花?

  原来有30盆紫花,工人叔叔搬走了10盆,想一想,要算还有多少盆紫花,怎样列算式?

  板书:30-10=20

  你怎么知道30-10等于20?给你们组的同学说一说。(小组交流。)

  我们算出的结果对吗?请同学们再用摆小棒的方法来验证一下。(学生活动。)

  教学过程说明:借助苗圃有许多鲜花的场景图,描述工人叔叔运送鲜花的情节,让学生进入情境,并从中发现“红花和黄花一共有多少盆”“还有多少盆紫花”等计算问题。进而,引导学生思考计算方法,组织学生交流计算方法。让学生在自主探索思考和合作交流中了解到,计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可以用十作单位数出结果,还可以根据整十数的组成想出得数,爱可以……这样,就给了学生充分探索、思考、动手、动口的时间和空间,开阔了学生的思路,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

  (三)巩固练习

  小猫花花要去钓鱼了,同学们,你们想不想去钓鱼?听说花花要和小朋友们一起去钓鱼,猫妈妈可不放心了,(电脑演示)“花花,钓鱼的路上会遇到很多难题,你和小朋友们能解决吗?”“能!”“好!我要出几道题考考你们。”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篇三:《20以内的退位减法》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学会计算十几减9。

  2、培养学生初步的抽象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①9+3=

  9+7=

  9+4=

  9+6=

  ②9+9=

  9+2=

  9+5=

  9+8=

  2、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①9+()=12

  9+()=13

  ②9+()=14

  9+()=15

  ③9+()=16

  9+()=17

  二、新授

  1、出示教科书P10的图。

  引导学生看图,提问:谁能说一说这幅图的意思?(有15个气球,买了9个,还有几个?)

  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计算?该怎样列式?学生思考回答后,教师板书:15—9=

  提问:如果没有图,要算15减9等于几,该怎样想?

  (学生以四人为一小组,互相商量。教师可提示学生联系旧知识进行计算。)

  学生汇报讨论结果,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

  (1)9加6得15,15减9等于65

  (2)15可以分成9和6,15减9等于6;

  (3)10减9等于1,l加5等于6;

  (4)15减5等于10,再减4等于6。

  教师对学生的不同想法,应及时给予表扬,鼓励学生多动脑筋多思考。进一步提问:这么多的想法都

  是对的,那么你觉得哪一种方法又快又好呢?(鼓励学生用想加算减的方法:想9加几得15,15减9得6)同时板书得数“6”。

  2、小朋友玩套圈游戏,投了14个圈,有9个没套中,套中了几个?

  提问:

  (1)要求套中了几个,该怎样列式?(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14—9=)

  (2)得多少?怎样想的?教师板书得数“5”。

  3、小结:今天我们学习的是什么内容?(十几减9)教师板书课题。

  该怎样计算这些题目呢?教师指题,引导学生总结出想加算减的方法,同时也鼓励学生可选择自己喜爱的方法进行计算。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科书P10“做一做”第1题。

  让学生在桌子上用小棒摆一摆,边操作边小声地说想的过程。然后指名说,再在方框里填上数。

  2、完成教科书P10“做一做”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

  3、完成教科书P10“做一做”第3题。

  学生先独立完成,再任指几题,让学生说一说最喜欢用什么方法计算。

  四、课堂练习

  完成教科书P11练习二第1、2题。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精简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