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健康教案 篇一: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在小班教育中,教师们应该注重培养幼儿的良好卫生习惯,帮助他们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本文将为您介绍一份小班健康教案,以帮助教师们在日常教学中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
一、教学目标:
1. 培养幼儿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洗手、刷牙等。
2. 培养幼儿对健康食物的认识,学习选择健康的饮食。
3. 培养幼儿适度运动的意识,增强体质。
4. 培养幼儿保持室内外环境整洁的习惯。
二、教学内容:
1. 个人卫生:
a. 洗手:教师可以通过亲身示范和游戏的方式,引导幼儿正确洗手的步骤和时间。提醒幼儿在吃饭前、上厕所后等特定情况下洗手。
b. 刷牙:教师可以通过讲故事、播放动画片等方式,向幼儿传授正确刷牙的方法和频率。鼓励幼儿养成每天早晚刷牙的习惯。
c. 指甲修剪:教师可以帮助幼儿理解指甲修剪的重要性,教授正确的修剪方法。提醒幼儿及时修剪指甲,避免伤害和细菌滋生。
2. 健康饮食:
a. 营养知识:教师可以通过图片、实物模型等方式,向幼儿介绍各类食物的营养价值和功能。引导幼儿学会选择健康的食物,如水果、蔬菜等。
b. 饮食均衡:教师可以安排幼儿参与小组活动,制作营养均衡的午餐盒。通过亲身体验,帮助幼儿学会搭配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等各类食物。
3. 适度运动:
a. 室内运动: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室内运动活动,如跳绳、踢球等,帮助幼儿消耗能量,增强身体素质。
b. 室外运动:教师可以带领幼儿到操场上进行户外活动。通过游戏和体育锻炼,帮助幼儿锻炼肌肉和骨骼,增强体力。
4. 环境整洁:
a. 教室清洁: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参与教室清洁活动,如清理桌面、整理玩具等。培养幼儿保持环境整洁的习惯。
b. 室外环境:教师可以带领幼儿参观校园环境,引导他们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通过亲身体验,让幼儿明白保持室外环境整洁对健康的影响。
三、教学方法:
1. 游戏教学法: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幼儿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卫生知识。例如,可以组织洗手比赛,让幼儿在比赛中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
2. 视听教学法:通过播放动画片、观看图片等方式,向幼儿传达健康知识。例如,可以播放刷牙的动画片,让幼儿跟着动画片学习正确的刷牙方法。
四、教学评估:
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幼儿的行为和反馈,评估他们对卫生知识的掌握程度。例如,观察幼儿是否主动洗手、刷牙等,以及他们是否能正确回答有关卫生知识的问题。
通过以上的小班健康教案,希望能够帮助教师们在日常教学中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让幼儿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为他们的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小班健康教案 篇二:培养幼儿的身体协调能力
在小班教育中,培养幼儿的身体协调能力是非常重要的。通过锻炼身体协调能力,可以促进幼儿的身体发育和综合能力的提升。本文将为您介绍一份小班健康教案,以帮助教师们在日常教学中培养幼儿的身体协调能力。
一、教学目标:
1. 培养幼儿良好的身体姿势和动作习惯。
2. 增强幼儿的平衡感和协调能力。
3. 提高幼儿的灵敏度和反应能力。
4. 发展幼儿的大肌肉和小肌肉运动能力。
二、教学内容:
1. 身体姿势和动作习惯:
a. 教师可以通过示范和引导,帮助幼儿掌握正确的站立、行走和坐姿等基本姿势。
b. 教师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舞蹈活动,引导幼儿模仿动作,培养他们的动作习惯和节奏感。
2. 平衡感和协调能力:
a. 平衡感: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平衡练习,如单脚站立、走直线等。通过反复练习,帮助幼儿提高平衡感。
b. 协调能力:教师可以进行一些协调练习,如跳绳、抛接球等。通过练习,帮助幼儿提高身体各部分的协调能力。
3. 灵敏度和反应能力:
a. 教师可以进行一些快速反应的游戏,如击鼓跑、快速变换动作等。通过游戏,帮助幼儿提高灵敏度和反应能力。
b. 教师可以组织一些追逐游戏,如追逐球、追逐影子等。通过游戏,锻炼幼儿的身体敏捷度和反应速度。
4. 大肌肉和小肌肉运动能力:
a. 大肌肉运动:教师可以进行一些大肌肉运动活动,如跳跃、奔跑等。通过运动,帮助幼儿锻炼全身肌肉。
b. 小肌肉运动:教师可以组织一些手指活动,如捏泥、折纸等。通过活动,帮助幼儿锻炼手指的灵活性和精细动作能力。
三、教学方法:
1. 游戏教学法: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幼儿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身体协调能力。例如,可以进行跳绳比赛,让幼儿在比赛中锻炼平衡感和协调能力。
2. 视听教学法:通过播放音乐、观看舞蹈视频等方式,向幼儿传达身体协调的美感。例如,可以播放舞蹈视频,让幼儿跟着视频学习舞蹈动作。
四、教学评估:
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幼儿的身体姿势和动作,以及他们在练习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身体协调能力的提升程度。
通过以上的小班健康教案,希望能够帮助教师们在日常教学中培养幼儿的身体协调能力。让幼儿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健康快乐地成长。
小班健康教案 篇三
一、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了解洗手的重要性。
2.教会幼儿正确的洗手方法。
3.培养幼儿养成饭前、便后、手脏时、勤洗手的卫生习惯。
二、活动准备
洗手图片、脸盆、清水、肥皂、毛巾、有关《洗手的重要性》视频及ppt
三、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
活动难点: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四、活动过程
1.教师提问,引入课题。
师:请小朋友们伸出你们的双手,看看如果手脏了怎么办?(引导幼儿说出手脏了该去洗手)
2.观看视频《洗手的重要性》分解启发幼儿。
师:在什么时候洗手呢?(引导幼儿说出吃饭前要洗手、运动完了要洗手、游戏完了要洗手、饭前、便后要洗手等。)
师:谁能说一说我该怎么洗手?(请个别幼儿讲讲,也可以让幼儿讨论后再回答,同时也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师小结:适时地鼓励幼儿。
3.教师示范
(1)教师将准备好的一盆水端来,让幼儿说说洗手的顺序,再一步一步的按顺序洗手,让幼儿进一步知道我们的小手是这样洗干净哟!
(2)幼儿按照教师的洗手方法上台试一试,全班幼儿进行评价,并给予鼓励。
(3)师再一次提问:什么时候我们要洗手?(启发幼儿说出:饭前、便后、手脏了要洗手)。
三,结束部分
师:小朋友,现在我们都知道了洗小手的方法了,让我们一起将小手洗干净吧!看谁的小手洗的最干净。
小班健康教案 篇四
设计意图:
小班的孩子对自己的小手的各部分名称及用途都有了初步的认知,但许多孩子还不知道怎样正确地洗手,只是匆匆的湿一下手甚至袖口都已经潮湿了半截,地上也“发了水”。整天摸摸这、摸摸那,手上沾满各种细菌,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让幼儿具备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是对幼儿进行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幼儿身心健康的基础。
活动目标:
1、知道洗手的重要性。
2、掌握洗手的正确方法。
3、教育幼儿养成清洁卫生的良好习惯
活动重点:
学习正确的洗手方法。
活动难点:
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清洁卫生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洗手的课件。两个小熊手偶。
活动过程:
一、用游戏“手指歌”导入活动。
“大拇哥、二拇弟、中三楼、四兄弟、小妞妞,来看戏,大家快来比一比,谁的大,我的大,谁的小,我的小。那根指头长,这根指头长,哪根指头短,这根指头断。”(通过问答式的儿歌形式来激发幼儿的兴趣。)
二、集中观看手偶表演帮助幼儿了解洗手的重要性。
1、导入活动
刚才小朋友们正能干。现在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位小客人(出示医生嘟嘟手偶)你们看看是谁呀?喜欢吗?我们一起欢迎他吧!(让幼儿向小医生问好)。
2、观看手偶表演
老师边做手偶表演,边讲述故事。让幼儿了解洗手的重要性。
讲完故事后提问:豆豆为什么会肚子疼呀?(玩玩具后没有洗手,吃东西之前没有洗手、上厕所之后没有洗手。)它应该怎样做呀?(玩过玩具之后要洗手,上过厕所之后要洗手,吃东西之前也要洗手。)通过故事让幼儿了解手上有许多细菌,要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
3、引导幼儿联系自己的实际进行交流(调动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进一步体验洗手的重要性。)
提问:你们的肚子疼过吗?(疼过)为什么?(用脏手拿东西吃的)我们应该怎么做呢?(洗手)。什么时候洗手呢?(玩完玩具以后、饭前、便后、吃东西之前都要洗手、手脏的时候都要洗手。)
4、小结
玩玩具后、上厕所后、手脏的时候要洗手,因为这时候小手上有许多细菌,这些细菌吃到肚子里,会使我们得病,所以我们要勤洗手,做个讲卫生的好孩子。就不容易生病了。
说说“我是怎样洗手的”?
三、设计问题,引导幼儿观看课件,学习正确的洗手方法。
老师把别的幼儿园小朋友洗手的照片拍下来了,你们看看他们是怎样洗手的?
出示洗手课件,设计提问引导幼儿观看画面,了解洗手的正确方法。
出示PPT1。
提问:画面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为什么要把袖子卷起来?我们也一起来学一学吧!(引导幼儿理解画面内容,并启发幼儿哟暖和语言表达)
出示PPT2:引导幼儿观察后提问: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出示PPT3:图上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打肥皂、抹洗手液)
出示课PPT4: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搓手)搓手的时候水龙头是关着的?还是开着的?为什么?
出示PPT5: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冲手)冲完手之后还要甩甩手。
出示PPT6:图片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用毛巾擦手)用谁的毛巾擦手?为什么?
(3)老师和幼儿共同讲述正确的洗手顺序及方法、
卷袖子——冲手——搓肥皂——搓手心搓手背——冲肥皂——甩手——用毛巾擦手。(根据画面边做动作边讲解)
(4)引导幼儿边说儿歌边做模仿动作。(进一步学习正确的洗手顺序及方法。
我有一双小小手,快来快来洗洗手,洗手前,快卷袖,不让水滴沾衣袖。打开水龙头,冲冲小小手,关上水龙头,搓出肥皂泡,搓搓手心,搓手背,打开水管冲一冲,再用毛巾擦擦手,小小手真干净。
(5)师幼谈话:“我们什么时候该洗手”(饭前、便后、玩完玩具、手脏时候)。
四、幼儿实际练习:洗洗小手讲卫生,进一步掌握洗手的方法。
1、教师导语:马上要吃点心了,我们一起来洗洗小手吧!看看谁的小手最干净。
2、在实际练习中引导幼儿边说儿歌边洗手。指导幼儿正确的洗手。
小班健康教案 篇五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2、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生活常规和自我服务为一体的健康生活,让孩子从小养成自己动手的良好习惯。
3、感受集体活动带来的乐趣。
4、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5、初步培养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使幼儿了解叠毛巾的方法。
活动难点:让幼儿学会自己叠毛巾。
活动准备:
毛巾、奖状、教学PPT
活动过程:
一:播放PPT导入活动。
1、观看ppt导入:
P1桌子上有一堆凌乱的毛巾,我们应该怎么办呀?(整理)
P2看看是哪些小朋友来帮忙整理了?
P3先将毛巾边对边对折,
P4再将毛巾角对角对折。
P5四块小方块叠在一起像什么?
P6叠好之后请举手!
2、教师边念儿歌“小毛巾,铺铺平,边对边,角对角,一块块,往上叠,看谁叠得快又好!”边示范叠一次。
3、介绍“叠毛巾”规则:比赛分6组进行,每组幼儿4块毛巾,每块毛巾要求对折两次,叠成一个小方块,然后4个小方块角对角叠整齐,叠好之后先举手,等裁判检查合格通过,取前两名获奖。
4、分组进行比赛
5、为获奖幼儿颁发奖状
6、活动结束,整理活动室,带幼儿回教室。
7、学习儿歌《叠叠乐》。
附儿歌:《叠叠乐》
小毛巾,
铺铺平,
边对边,
角对角,
一块块,
往上叠,
看谁叠得快又好!
活动反思:
通过这次的教学孩子们虽然学会了叠毛巾的方法,但我在想如果我们叠毛巾只是在课堂上学习了,生活中不去要求和积累的话,那么小朋友再过几天他还会自己叠吗?孩子们回家以后如果还是爸爸妈妈帮他们叠毛巾使得孩子们没有关联的机会,那他们过几天之后还会不会自己叠毛巾。所以我认为教师要随机地自然地在相应的生活环节中开展一些生活课程。达到复习的效果。
我觉得除了课堂上的学习,更重要的是日常生活中的锻炼。什么是生活课程?生活课程是生活和教育的有机整和。日常生活是非常重要的资源,要在组织一日生活活动中渗透教育的因素,同时要挖掘生活的价值。像这类教育内容要体现生活的特点,它是一种日复一日的重复活动,不仅要依靠老师,更要靠孩子自己主动地学。
小班健康教案 篇六
活动目标:
1、教幼儿练习边爬边用头顶球的动作技能,发展爬的能力,培养幼儿身体的协调能力。
2、引导幼儿用不同的方法玩皮球,培养幼儿对玩球的兴趣。
3、锻炼幼儿手臂的力量,训练动作的协调和灵活。
4、愿意参与体育游戏,体验在游戏中奔跑、追逐的乐趣。
5、喜欢与同伴合作,体验运动的挑战与快乐。
活动准备:
1、大小不等的彩球若干(与幼儿人数相同);
2、自制球门5―6个;
3、音乐录音。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游戏“小乌龟晒太阳”,引导幼儿做模仿操,为活动做准备。
“小乌龟们,我是你们的妈妈,跟妈妈出去做做操,玩玩游戏吧!”
乌龟妈妈带着小乌龟做以下模仿动作:伸懒腰、转转头、活动四肢(游泳)、扭扭腰、跳水、挺挺肚皮晒太阳。
二、基本部分:
1、自由玩球。
教师发给幼儿每人一只球,让幼儿在场地上四散地玩球,允许幼儿采用站、蹲、仰、卧等姿势,用手、脚、头等部位玩球,教师巡回指导。
2、小乌龟顶球。
A、教师请正在做爬行顶球动作的幼儿示范,引出游戏主题――小乌龟顶球。
B、集合幼儿,讲解示范爬行顶球的方法和要求:手膝着地,边向前爬,边用头顶地面上的球。
(评析:在玩球过程中引出爬行顶球的动作,显得自然边贯。此外,将动作练习渗透到游戏之中的做法比较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小乌龟顶球的情节对幼儿也极具吸引力,因此幼儿始终能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参与到活动之中。)
C、幼儿四散,自由地练习爬行顶球动作。
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注意手膝动作的协调,避免擦伤鼻子、下颚等部位。爬行顶球的动作可视幼儿的体力反复进行,允许幼儿在顶球过程中休息或采用其他方式玩球。
(评析:从活动效果看,由于每个幼儿都有球,游戏也都是以共同活动的形式进行的,没有消极等待的现象,因此有较高的运动密度和运动负荷,能较好地发展幼儿的运动能力。)
D、顶球过门,活动播放音乐助兴。
教师请一些能力强、体力好的幼儿来比赛。要求幼儿从场地一端出发,边爬边用头顶向前方,直至将球顶进球门。
(评析:活动中,教师创设了宽松、自由的心理氛围,如:用鼓励的方法引导幼儿积极参与;顶球时,让体力好的幼儿多做几遍,让不同能力的幼儿玩不同大小的球、允许幼儿在游戏过程中休息等,都体现了让幼儿在不同水平上得到提高,不搞一刀切的教学原则。)
三、结束部分:
乌龟妈妈表扬模仿能力强、能积极参加活动的小乌龟,引导小乌龟们一起将球整理放好。
活动反思:
1、活动的草地要干燥,地毯面积要大,以利全体幼儿充分活动。
2、幼儿做头顶球向前爬的动作之前,教师讲清方法和要求,防止顶球时鼻子、下颚等部位擦伤。
3、活动中可播放背景音乐以衬托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