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本《敌人派》教案 篇一
绘本《敌人派》教案
引言:
绘本《敌人派》是一本寓言故事绘本,通过可爱的动物形象和简单的情节,讲述了友谊与合作的重要性。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理解故事主题,并通过相关活动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交技能。
教学目标:
1. 理解友谊与合作的重要性;
2. 发展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3. 培养学生的社交技能。
教学准备:
1. 《敌人派》绘本;
2. 彩色卡纸和颜料;
3. 分组标志物(如彩色头巾);
4. 画笔和画板。
教学过程:
1. 分享绘本《敌人派》(15分钟)
- 教师向学生介绍绘本的故事背景和主要人物;
- 教师朗读绘本,同时展示绘本的插图给学生观看;
- 教师提问学生,引导他们思考友谊与合作的重要性。
2. 团队合作绘画活动(25分钟)
-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分配一块画板和一套颜料;
- 每个小组选择一个绘本中的场景,并协作绘制该场景的插图;
- 每个小组在画板上使用彩色卡纸剪出动物形象,再用颜料为其涂色;
- 鼓励学生在小组内相互协作,分享创意和任务分工。
3. 分组分享与讨论(15分钟)
- 每个小组展示他们的绘画作品,并简要介绍他们选择的场景;
-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每个小组的绘画中展现的友谊与合作的元素;
- 学生互相欣赏和评价其他小组的作品,并提出建设性意见。
4. 反思与总结(10分钟)
- 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友谊与合作的重要性;
- 学生个别反思并回答问题:“在今天的活动中,你是如何与他人合作的?你有什么收获?”;
-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学习成果。
篇二
绘本《敌人派》教案
引言:
绘本《敌人派》是一本有趣的绘本,通过动物的形象和精彩的情节,向孩子们传递了友谊和合作的重要性。本教案旨在通过阅读和讨论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故事的主题,并促进他们的情感发展和思维能力。
教学目标:
1. 理解并解释友谊和合作的意义;
2. 发展学生的情感认知和表达能力;
3. 提高学生的思维逻辑和推理能力。
教学准备:
1. 《敌人派》绘本;
2. 问题卡片(包括关于友谊和合作的问题);
3. 讨论指导问题。
教学过程:
1. 绘本阅读与理解(15分钟)
- 教师向学生介绍绘本的背景和主题,并提出阅读目标;
- 学生独立或合作阅读绘本,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并解释友谊和合作在绘本中的表现形式。
2. 小组讨论(20分钟)
-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提供一张问题卡片;
- 学生在小组内依次回答问题,并分享自己的理解和观点;
-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友谊和合作对个人和团队的重要性。
3. 情感表达与绘画活动(25分钟)
- 学生个别完成一张画纸,画出他们对友谊和合作的理解和表达;
- 学生在画纸上可以使用绘本中的形象或自己的创作;
- 学生用文字或图画表达他们对友谊和合作的感受和期望。
4. 分享与反思(10分钟)
- 学生将自己的画纸展示给小组成员,并解释自己的创作意图;
- 学生互相欣赏和评价其他同学的作品,并提出建设性意见;
- 教师引导学生反思学习过程和感受,总结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学习成果。
结语:
通过本教案的实施,学生将能够理解友谊与合作的重要性,并通过阅读、讨论和绘画活动,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交技能。同时,学生的情感认知和思维能力也将得到提高。
绘本《敌人派》教案 篇三
绘本《敌人派》教案
【绘本解读】
《敌人派》是美国作家德瑞克·莫森、画家泰拉·葛拉罕·金恩共同创作的一部作品。《敌人派》讲述了一个如何化敌为友的故事,整部作品无论是图画还是文字都流露出作者的机智与幽默。好的绘本,是“图”与“文”的完美组合,明快的色彩,让故事活跃了许多;夸张的构图,真实地表现了孩子们心中的世界;特别是视角的选择,让读者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让人仿佛走进了故事中。相信这本书所播下的友情的种子,对孩子们一生的成长都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学习目标】
1、借助绘本阅读,在倾听、思考、观察、想象中,享受阅读的.情趣,激发课外阅读的兴趣。
2、初步学会绘本阅读的基本方法,培养边读边思的阅读习惯,大胆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想法。
3、通过阅读交流,体会到友谊的珍贵,懂得与人交往要善于理解、宽容、尊重对方。
【教学重点】
1、激发学生阅读绘本的兴趣,初步学会绘本阅读的基本方法。
2、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敌人派》,懂得珍惜友谊。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读懂故事中爸爸的智慧。
【教学准备】
《敌人派》绘本、PPT课件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封面导读,激发兴趣
1、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有朋友吗,有“敌人”吗?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读一本书,书名是《敌人派》。(板书课题)
2、引导猜测、质疑: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疑问,或者有什么猜测呢?(学生自由发言)
3、观察封面:从封面上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
么? (指名发言)(设计理念:无论什么书,书名、封面都是最先映入读者眼帘的,而在阅读前让学生认真观察封面,对故事进行猜测,会激起学生强烈的阅读欲望。)
二、共读童书,引导思考
1、分享故事
课件逐页播放绘本,教师讲故事。学生一边倾听老师讲故事,一边仔细观察画面。教师讲述过程中适时引导学生猜测故事。
(设计理念:不管是日本久负盛名的绘本阅读的推广者松居直,还是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杰洛姆·布鲁纳,他们都一致认为:教师得先为儿童读故事。因为绘本是通过优美的语言和图画表现出来的,当教师把绘本所表现的最好的语言用自己的声音、用自己的感受来讲述时,这种快乐、喜悦和美感才会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绘本的体验才会永远地留在孩子的记忆当中。)
2、交流感悟
思考一:故事的结尾小杰并没有消失?为什么“我”说“我的头号大敌人已经不见了”呢?(学生发言)
思考二:找出故事中表现“我”态度变化的句段, 想一想是什么让“我”产生了这些变化。(学生发言)
(设计理念:绘本阅读不同于讲故事,如果仅仅是讲述,不质疑、不点拨、不指导,绘本阅读也就没有了意义。当然,绘本更不是一般的语文教材,如果一味引导学生研读绘本,字词句段、篇章结构,面面俱到,精雕细琢,这样只会拉开学生与绘本的距离。因此,绘本阅读就是让学生自然而然地沉浸在有趣的故事中,不知不觉地感受故事中蕴含的哲理。)
3、品读图画
引导学生继续观察图画,要求:注意观察细节,比如画面的构图、颜色和人物的动作、神态、表情等。(播放画面,学生欣赏。)
交流:在这本绘本中,让你印象最深的是哪幅图?为什么?(学生交流,教师评价小结。)
(设计理念:在绘本中,图画不是文字的附庸,而是故事的主角,甚至可以说是图画书的生命,所以,给学生一些时间,引导学生沉下心来读图,去观察,去品味,去想象,发现和感受画面所流露的情感、所表达的意蕴,是阅读绘本的重要环节。)
三、整体回味,感悟延伸
1、深入理解“派”
思考: “敌人派”真的发挥了作用吗?究竟是什么使“敌人”变成了朋友呢?(学生发言,教师随机板书)
如果让你给“敌人派”换个名字,你想叫它什么?(“爱心派”“友情派”“友谊派”……)
2、动手制作“派”
让我们一起动手也来做一个“友谊派”吧,把你最想说的一句话写在这个“派”上,可以对你最好的朋友说,也可以对你曾经的“敌人”说。
(播放音乐,学生写话,教师巡视指导。)
3、真情互送“派”
请同学们都以一颗真诚的心,送出你手中的“派”吧。
(播放音乐《找朋友》,学生互相赠送“派”。)
(设计理念:绘本阅读的最终目的是帮助学生健康成长。孩子慢慢变为一个“社会人”,树“敌”在所难免。如何化解呢?在现实生活中,当然不止送一个“友谊派”那么简单。然而,这却是跨入友情的第一步。向“敌人”伸出友谊之手,这是一种胸怀,一种风度。从小感受、锻炼这种胸怀,长大后,那必定会是一个心胸宽广的人!)
四、课堂小结,推荐阅读
1、教师小结:童年总会给我们留下许多美好的东西,值得一生去品味,去珍藏,让我们一起珍惜友谊,珍惜童年。
2、推荐阅读绘本:《我有友情要出租》《爱心树》《大脚丫跳芭蕾》《点》《石头汤》《獾的礼物》《爷爷一定有办法》《活了一百万次的猫》……
(设计理念:许多阅读专家一致认为,绘本是最适合孩子阅读的图书形式。这节课的绘本阅读仅仅是一个开始,让孩子们爱上绘本,爱上阅读,才是最重要的。)
【板书设计】
敌人派
倾听
尊重 理解 欣赏 赞美 宽容…… 观察
思考
化敌为友 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