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德育渗透教案【精选4篇】

时间:2016-07-01 07:46:15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一年级德育渗透教案 篇一

标题:培养学生的品德素养——德育渗透在一年级的实施方案

引言:在一年级的教育中,德育的渗透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德育渗透的教学方式,能够培养学生的品德素养,提高他们的道德水平。本文将介绍一年级德育渗透教案的实施方案,帮助教师更好地进行德育工作。

一、目标设定

1. 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如诚实、守信、友善等。

2. 提高学生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水平。

3. 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

1. 品德故事的讲解:通过讲解一些寓意深刻的品德故事,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其中的道德问题,并引导他们从中汲取教训。

2. 角色扮演: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和感受,进一步理解和体验良好品德的重要性。

3. 游戏活动:设计一些有趣的游戏活动,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例如,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合作,完成一项任务,通过游戏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协作能力。

三、教学方法

1. 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参与,引导他们深入理解品德教育的重要性。

2. 示范教学:教师要以身作则,做出良好的榜样,引导学生积极向上,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

3. 实践教学:通过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让学生亲自参与品德教育活动,提高他们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品德素养。

四、评估方式

1. 观察记录: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言行举止,记录学生的品德表现,并进行评估。

2. 组织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交流和分享在德育渗透中的收获和成长。

3. 作品展示:鼓励学生通过绘画、写作等方式,展示他们在德育渗透中的体验和感悟。

五、教学反思

教师可以定期对德育渗透教案的实施进行反思,总结经验和教训,不断完善教学方案,提高教育质量。

结语:德育渗透在一年级的教育中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合理的目标设定、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运用以及评估方式设计,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品德素养,提高他们的道德水平。希望本文能够对一年级德育渗透教案的实施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一年级德育渗透教案 篇二

标题:用德育渗透培养一年级学生的情感素质

引言:情感素质是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德育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德育渗透的教学方式,可以培养一年级学生的情感素质,提高他们的情感表达能力和情绪管理能力。本文将介绍一年级德育渗透教案的实施方案,帮助教师更好地进行情感素质教育。

一、目标设定

1. 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情感认知水平。

2. 培养学生的情绪管理能力,帮助他们积极应对各种情绪状态。

3. 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和关爱他人的情感素质。

二、教学内容

1. 情感故事的讲解:通过讲解一些情感故事,引导学生理解和表达各种情感,同时培养他们的同理心和关爱他人的情感素质。

2. 情感体验活动:设计一些情感体验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各种情感,如喜悦、愤怒、悲伤等,帮助他们更好地认识和管理自己的情绪。

3. 感恩教育:通过感恩教育,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教育他们懂得珍惜和回报他人的情感。

三、教学方法

1. 情感体验法:通过情感体验活动和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各种情感,增强他们的情感认知和表达能力。

2. 情感引导法:通过讲解和引导,帮助学生理解和认识各种情感,引导他们合理表达和管理情感。

3. 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共情能力。

四、评估方式

1. 情感表达作品:鼓励学生通过绘画、写作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并进行评估。

2. 学情观察记录:教师通过观察学生在情感教育中的表现和变化,进行评估。

3. 学生自评和互评:组织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让他们参与评估自己和他人的情感表达能力。

五、教学反思

教师可以定期对德育渗透教案的实施进行反思,总结经验和教训,不断完善教学方案,提高教育质量。

结语:德育渗透在一年级的教育中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合理的目标设定、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运用以及评估方式设计,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情感素质,提高他们的情感表达能力和情绪管理能力。希望本文能够对一年级德育渗透教案的实施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一年级德育渗透教案 篇三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识“盆、位”等12个生字,会写“分、要”等6个生字。

  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用“十分”说话。

  3.能通过阅读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懂得诚实是一种美德,愿意做一个诚实的孩子。

  教学重难点: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国王为什么选中手捧空花盆的孩子?”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幻灯机、红笔、奖励学生的小五角星、在黑板上画好一个开满鲜花的花盆和一个空花盆以及一个田字格。 教学过程:

  课前交流:拿出你们做的绿豆实验看看、说说。

  一、观看黑板简笔画,导入新课

  1.示简笔画(一个开满鲜花的花盆和一个空花盆)揭题。 师击掌:小眼睛,看这里,你们喜欢哪幅图?(生说喜欢开了花的花盆)

  师:我们都喜欢开满鲜花的花盆,可有一个国王却被一个空花盆吸引住了,(板书:空花盆)更喜欢一个手捧空花盆的孩子,(板书:手捧的孩子)这是为什么呢?今天我们来学习29《手捧空花盆的孩子》这篇课文。(板书:29)(多媒体播放课题)

  2.齐读课题二遍。

  3.这个手捧空花盆的孩子是谁?

  二、认识花盆宝宝,快乐学字

  1.借拼音自由读课文

  三个要求:借拼音认真读课文;圈出课后的生字多读几遍;看看课文有几个自然段,标一标。(看谁读得又快又好)

  2.反馈:演示多媒体课件(带拼音的12个生字),我们来喊出这些花盆里的生字宝宝。指名一排排读,再齐读。

  师:你发现什么?(后鼻音、平舌音的字等,重点“盛”)

  演示多媒体课件:(4个前鼻音、2个后鼻音、2个翘舌音、1个平舌音的字)。归类齐读。

  演示多媒体课件:(去拼音的字)去掉它们的帽子你们还能叫出他们的名字吗?(指名读12个生字再齐读)

  演示多媒体课件:(花盆、挑选、宣布、十分、发芽、规定、盛开、一丝、表情、煮熟)我们来做游戏,给生字找个小伙伴,读对了花盆会开出美丽的花来。(学生开火车读)

  3.写字(我发现你们的嘴巴都很会读书,现在再来比比谁的眼睛最亮?)

  示多媒体课件:田字格的“分”字

  (1)观察田字格中的部位。(上八下刀)

  (2)怎样写得好看?(结构挨紧,四边留地方,写在田字格正中)表扬学生真会观察,真细心。(奖励小五角星)

  (3)在田字格中范写:左上格撇,右上格捺,横折勾在横中线上,横中线和竖中线交叉点上起笔写撇。

  (4)生在田字格中练写“分”字。描红一个,写两个,看谁写得又快又好。

  (5)在幻灯机下展示写得不够好的字,用红笔纠正,再展示写得好的字。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读中感悟

  1.我们把这些字送回课文读读看,指名读第一自然段,仔细听听他读得怎么样?(生评一评)

  2.理解“继承人”的意思:就是要继承王位的人,要做国王的人。

  四、观察插图,感读第二自然段

  1.孩子们听到这个消息都很开心,都在想:我要种出最美的花,做国王继承人。其中有个叫雄日的孩子也这么想,我们来看看他是怎么种花的?

  2.(多媒体演示文中第一幅插图)种出花来了吗?是不是他不用心?你们自己读第二自然段,看看哪句话写这个意思,用笔画出来。

  3.从文中哪句话中读出来的?(生回答)

  演示多媒体(他十分用心地培育花种。)请生读读,初步感悟。 老师这还有一句,演示多媒体(他用心地培育花种。)看看有什么不同处。(生回答,师表扬:你眼睛真亮)再指生读:让生用读声告诉我。注意重读“十分”。(你们真是一些会读书的孩子。)

  你还能给“十分”换个什么词吗?个性化朗读。(学生很用心地读,非常用心地读、特别用心地读)从你的语言、神态中我看出了你十分用心地培育花种。

  4.示多媒体课件引读:(十天过去了,种子没发芽;他很着急,一个月过去了,种子却还没发芽;他更加着急了,又给种子施肥浇水,他天天看啊,看啊,种子就是不发芽。)师读前半句,生读后半句。

  五、情境体验,师生表演读第三自然段

  1.国王规定的日子到了,种子仍旧没发芽,雄日只好捧着这个空花盆来到街头。这时许许多多的孩子怎样来的?多媒体演示:“国王规定的日子……许许多多的孩子……”师生配合读。

  2.现在我们就是这些捧着鲜花的孩子们,你们想想我们手上捧的花有什么颜色的?(用上“有……有……有……还有……”)很多颜色可以用“五颜六色、五彩缤纷”来形容。

  瞧,有的同学脸上都有笑容了,美滋滋地想什么?(让学生展开想象,畅所欲言)

  3.是呀,花盆里的花儿多美呀,孩子们笑得多甜呀。国王是怎么做的?学生表演不高兴。你看他表演得真好,脸上一点儿高兴的表情也没有。 “一丝”就是“一点儿”。老师再来当国王,表演不高兴。师边读边演。

  4.国王看到手捧空花盆的雄日,说了什么?请一个同学扮演这个高兴的国王,老师扮演雄日,我们来演演说说(师填补文中空白:雄日回答国王的话)。同桌配合演。

  六、观察插图,感悟第四自然段

  1.多媒体演示文中第二幅插图,生观察手捧鲜花的孩子们表情怎样?心情会怎样?引出第四自然段读读。(生回答,并请生用不高兴、不服气、很生气、难过、伤心地语气读读)

  2.他们还会说些什么?

  全班学生扮演孩子们,老师扮演国王,再由生带着自己的感受问:为什么您让他做继承人呢?师直接回答文中最后一句话(多媒体出示句子)。你们自己读读,看看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再指名读。读出问句的语气,齐读,练习读。

  拿老师做的绿豆实验给孩子们观察,让学生明白煮熟的种子是不会发芽的`。

  3.那些孩子手捧的鲜花哪来的?生想象说。雄日捧了一个空花盆来,你觉得他怎么样?(最诚实)

  4.现在知道国王为什么要选雄日做继承人了吗?(板书:诚实)

  5.你就做国王,当孩子们面说说吧。(生再读文中最后一句话)谁还想读?

  6.师指黑板上的鲜花说:盛开的鲜花是很美丽,但最美的花却是心灵之花,(板书:最美的花)是什么呢?(画诚实花)

  七、拓展

  1.你还想对文中的谁说句什么。

  2.关于诚实有许多名言谚语,送名言谚语

  (1)火要空心,人要实心

  (2)树直用处多,人直朋友多

  你们下课后可以收集一些这样的名言谚语。

  八、结束语

  今后,我们要像这个手捧空花盆的孩子学习,学习他做一个诚实的人,让我们再把“诚实”读三遍。就让这朵诚实之花永远地开在雄日的心中,也开在(生:我们的心中吧!)

  板书设计:

  诚 实

  手捧(空花盆图)的孩子

  (鲜花盛开的花盆) 最美的花

一年级德育渗透教案 篇四

  教学目标:

  德语目标:通过了解周恩来的志向,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立志报国的思想感情。培养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

  知识目标: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帝国主义、伯父、模范、风和日丽、灯红酒绿、热闹非凡、耀武扬威、巡警、吵嚷、得意扬扬、惩处、抱负、胸怀、喝彩、振兴中华”等词语。

  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深入体会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在阅读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难点: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深入体会少年周恩来立志的原因。 教学准备:

  学生:了解课文的时代背景,预习课文,熟读课文。

  教师: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板书课题。

  有一位伟人,在他12岁的时候,曾经思考了这样的问题──“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老师板书课题。指名读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一)学生自由读课后生字表里的字。

  (二)检查词语掌握情况。

  1.出示3组词语

  ▲ 帝国主义列强 租界

  ▲ 闯进 惩处 吵嚷

  ▲ 踊跃回答 铿锵有力

  2.读词、理解部分词语的意思。

  (三)初读课文:指名轮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流利。在读文过程中,随机正音,指导读出语气,在读中理解“踊跃回答”、“铿锵有力”词语的意思。

  (四)梳理课文内容。

  1、理清课文层次,引导学生概括文中的3个小故事。

  2、在这3个小故事中,哪件事让周恩来感受最深刻?课文的哪几段写了这件事?

  三、紧扣词语,精读感悟,体会“中华不振”,了解周恩来立志的原因。

  (一)自主学习,初步感悟。

  画下感受深刻的地方,不明白的地方画个问号。

  (二)交流反馈,自主质疑。

  预设:为什么洋人轧死了中国人还得意扬扬?

  为什么中国巡警不惩处洋人,反而把中国妇女训斥一通?

  为什么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却“只能劝劝那个不幸的妇女”?

  (三)研读重点,深入感悟。

  1.引导学生结合句子抓关键词、谈感受。

  抓住“惩处”一词辐射重点段,理解“中华不振”。

  (1)指导写字:学习“惩”字,分析字形,老师范写,学生练写。

  (2)理解词语:读词语,解词义,明方法。

  (3)思考讨论:

  惩处谁?为什么要惩处洋人?

  中国巡警为什么不惩处洋人?

  出示:

  “他们急忙奔了过去,只见人群中有个衣衫褴褛的妇女正在哭诉着什么,一个大个子洋人则得意扬扬地站在一旁。一问才知道,这个妇女的亲人被洋人的汽车轧死了,她原指望中国的巡警局能给她撑腰,惩处这个洋人。谁知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洋人,反而把她训斥了一通。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但是,在外国租界里,谁又敢怎么样呢?只能劝劝那个不幸的妇女。” ▲ 引导学生抓住“衣衫褴褛”,想象、体会妇女的不幸和悲伤,并相机指导朗读。

  ▲ 由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读第七自然段,了解租界是个怎样的地方,抓住“闯进”一词,理解“租界”不允许中国人随便入内,补充“华人与狗不得入内”。

  2、出示视频资料,丰富对“中华不振”的理解。

  3、感情朗读。

  (1)引读:

  这个妇女的亲人被洋人的汽车轧死了。她原指望______,谁知_______,反而_________。围观的中国人都________.但是,_______只能________。

  (2)学生练读,指名读,齐读。

  4.教师小结,强化感悟。

  同学们,为什么洋人轧死了中国人还得意扬扬?为什么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洋人,反而把妇女训斥了一通?为什么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却只能劝劝那个不幸的妇女?

  这一切,都是因为──中华不振

  四、写话或说话训练。

  (一)从租界回来后,同学们常常看到周恩来一个人在沉思,他在沉思些什么呢?想一想,写下来或说一说。

  (二)学生交流写话或说话内容。

  (三)深化对课题的认识,齐读课题,再读课题。

  五、总结全文,引发思考。

一年级德育渗透教案【精选4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