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雎不辱使命优质课教案【实用3篇】

时间:2015-03-02 04:50:46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唐雎不辱使命优质课教案 篇一

唐雎是一位备受尊敬的教育工作者,他以其出色的教学能力和对学生的关爱而闻名。作为一名教师,他始终保持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责任感,努力为学生们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和教学内容。他的优质课教案也因此备受赞誉。

唐雎的优质课教案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在他的教案中,他会设计一系列互动式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们思考和解决问题。他相信通过自主学习和实践,学生们能够更好地掌握知识,并将其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在一次数学课上,唐雎设计了一个有趣的数学游戏。他将学生们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分配一些数学题目。然后,他鼓励学生们通过合作与讨论的方式解决问题。这个游戏不仅培养了学生们的合作精神,还锻炼了他们的逻辑思维和数学运算能力。

此外,唐雎的优质课教案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他经常鼓励学生们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引导他们进行创造性思考。在一次物理实验课上,他提供了一些基本的实验材料和指导,然后让学生们自主设计实验方案。通过这样的实验,学生们不仅掌握了物理知识,还培养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

唐雎的优质课教案还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他会设计一些与课程内容相关的拓展活动,让学生们进行跨学科的学习。例如,在一次历史课上,他设计了一个小组研究项目,学生们需要通过调查和讨论,了解某个历史事件的背景和影响。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们不仅加深了对历史知识的理解,还培养了他们的研究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总的来说,唐雎的优质课教案以其创新性和实践性而备受赞誉。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都能够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唐雎不辱使命,用他的优质课教案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更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资源。

唐雎不辱使命优质课教案 篇二

唐雎是一位备受学生喜爱的教师,他的优质课教案让学生们在学习中充满了乐趣和动力。他的教案不仅关注学生的学术成绩,更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能力。

唐雎的优质课教案充满了创意和趣味。他善于运用多媒体技术和互动式的教学方法,使课堂更加生动有趣。在一次英语课上,他设计了一个角色扮演的活动。学生们扮演不同的角色,通过对话和互动来练习英语口语表达。这种活动不仅激发了学生们学习英语的兴趣,还培养了他们的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

此外,唐雎的优质课教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他会设计一些与实际生活相关的教学活动,让学生们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中。在一次地理课上,他带领学生们进行户外考察,让他们亲身体验地理知识的实际应用。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们不仅加深了对地理知识的理解,还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唐雎的优质课教案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他鼓励学生们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引导他们进行创造性思考。在一次科学实验课上,他让学生们利用简单的材料设计一个能够保温的容器。通过这个实验,学生们不仅锻炼了科学实验的能力,还培养了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

总的来说,唐雎的优质课教案充分体现了他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责任感。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都能够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培养他们的综合素养和能力。唐雎不辱使命,用他的优质课教案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更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资源。他的教育教学成果也将在学生们的成长道路上发挥积极的影响。

唐雎不辱使命优质课教案 篇三

唐雎不辱使命优质课教案

  李红菊

  地区: 河南省 - 焦作市 - 孟州市

  学校:孟州市河雍办事处中心学校

  共2课时

  22 唐雎不辱使命 初中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1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通过对话描写表现人物形象的写作方法。

  2、培养学生复述、朗读的能力、表演能力

  3、体会文章选材善于突出重点、突出中心的写法。

  4、体会唐雎有胆有识,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勇士形象。

  2学情分析

  学生根据本课学习目标,先自学课文,在与学习伙伴合作学习,达到初步体会文章的感情,理解课文内容的目的。我采取的课堂模式是“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即:通过师生讨论和讲解完成本课学习任务.

  经过初中两年多的学习,初三学生的自学能力、合作能力、朗读表演能力等应该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以前文言文学习过程中枯燥的翻译、呆板的分析又最容易使学生失去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所以,我准备采取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朗读为主,表演为辅的教学策略,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积累重点字词,注意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

  2.学习本文通过对话展开故事情节、刻画人物性格的特点。

  【教学难点】

  课文如何扣住“不辱”二字在选材上有所取舍的。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评论(0)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借助工具书和课下注释及古文知识积累,理解课文内容。

  2.体会唐雎有胆有识,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勇士形象。学习唐雎不畏强权的精神,敢于为国牺牲自我的精神。

  评论(0)

  学时重点

  1.积累重点字词,注意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

  评论(0)

  学时难点

  借助工具书和课下注释及古文知识积累,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唐雎不辱使命》教学设计

  一、预习导学

  1、作者作品背景介绍:

  (1) 作家作品:刘向(约前77~前6)本名更生,字子政,沛(今江苏沛县)人。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本文选自___《战国策·魏策四》__。《战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时事的记录整理编辑的一部___国别体史书__史书。原有《国事》《国策》《短长》等不同名号。共三十三篇,分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十二策。

  (2)背景资料: 公元前230年和前225年,靠近秦国的韩国、魏国相继被秦国所灭,其余山东六国中的赵、燕、齐、楚,在连年不断的战争中,早已被秦国日削月割,奄奄待毙了,又过了几年,秦就统一了天下。安陵国是魏国的附庸小国。安陵在它的宗主国魏国灭亡之后,一度还保持着独立的地位。秦国想用诈骗手段吞并__安陵国__,于是安陵君就派_唐雎__到秦国谈判。

  2、给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

  唐雎(jǔ ) 怫然( fǔ ) 休祲(jìn ) 缟素( gǎo )

  徒跣( xiǎn ) 色挠( náo ) 抢地( qiāng ) 韩傀( guī )

  活动2【活动】《唐雎不辱使命》教学设计

  二、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听读要求:

  (1)注意生字的读音,句子停顿。

  (2)注意人物之间对话的语气和语调。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3、齐读。

  4、请同学们用一句话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借助注解疏通文意。如果还有不会的可与邻桌讨论解决;解决不了,提出来共同解决。

  活动3【活动】《唐雎不辱使命》教学设计

  四、积累文言词语。(先自己做,再小组交流,最后分组展示)

  1、辨析下列词语在句子中的不同含义

  徒: 免冠徒跣(光着)号令徒属曰(所属的人) 徒以有先生也(只是)

  若:若为佣耕(你) 若士必怒(如果) 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如)

  使: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派) 因使唐雎使于秦(出使)

  怒:秦王怫然怒(发怒) 怀怒未发(怒气)

  夫:此庸夫之怒也(成年男子) 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句首发语词,无实义)

  以: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用) 以君为长者(把)

  亦: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也) 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也不过)

  2、找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① 秦王不说(通“悦”,高兴) ②故不错意也(通“措”,放置)

  ③轻寡人与 (通“欤”,吗) ④仓鹰击于殿上 (通“苍”,青色)

  ⑤寡人谕矣 (通“喻”,明白)

  3、解释加点的词。

  不辱使命(辱没) 因使唐雎使于秦(于是)(出使) 易安陵(交换) 虽千里不敢易也 (即使)

  请广于君(扩充)而君逆寡人(可是)(违背) 以头抢地(撞) 秦王色挠 (变了脸色 )

  怫然怒(盛怒的样子)长跪而谢之 (道歉) 休祲降于天(吉凶的征兆) 轻寡人与(轻视)

  4、翻译句子

  1、 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译: 现在我用十倍的土地,让安陵君扩大土地,但是他违背我的意愿,是轻视我吗?

  2、 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译:安陵君从先王那儿继承了土地并守住它,即使是方圆千里的土地也不敢交换, 何况只是方圆五百里的土地呢?

  3、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译: 韩国、魏国灭亡,而安陵君却凭借方圆五十里的土地存留下来,只是因为有先生啊!

  五、分段思考问题:

  (一)、1、秦王以五百里地易安陵是出于好心吗?易地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

  2、安陵君用什么理由拒绝了秦王的要求?

  3、概括段意。

  (二)、1、秦王说的是否是真心话?说说理由。

  2、唐雎是如何反驳的?

  3、比较安陵君的反驳和唐雎的反驳有何异同?

  4、概括段意。

  (三)、1、秦王说的“天子之怒”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2、秦王为什么要说“天子之怒”呢?

  3、 唐雎举专诸、聂政、要离等三个人物的目的是什么?

  (四)、1、秦王最后是长跪而谢之,说明了什么?这是从什么角度来表现唐雎的?

  2、写出了秦王的什么心态?

  3、概括段意。

  活动4【练习】《唐雎不辱使命》教学设计

  六、课堂练习

  (一)翻译句子

  1、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2、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3、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

  4、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5、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之意,轻寡人与?

  6、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二)一词多义

  1、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 )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

  2、秦王不说( )

  请说之( )

  3、高可二黍许( )

  安陵君其许寡人( )

  活动5【测试】《唐雎不辱使命 第一课时》 练习附答案

  《唐雎不辱使命 第一课时》 练习附答案

  一、填空。

  1、《战国策》是一部战国时代的 体史书。经西汉末年 之手编订,共 国策, 篇。

  2、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 ?”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 , , 。”唐雎曰:“ ?”秦王曰:“ , ,以头抢地耳。”

  二、给方框内的汉字注音。

  唐雎( ) 怫然( ) 免冠徒跣( )

  缟素( ) 休祲( ) 以头抢地( )

  三、翻译句子。(8分)

  1、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

  2、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

  3、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

  4、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四、用原文中的语句回答问题。(选做题)

  1、《唐雎不辱使命》中表现秦王用武力要挟唐雎的一句话是:

  2、唐雎针锋相对的一句话是:

  五、一词多义。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

  ⑴使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虽然,受地于先王

  ⑵虽

  虽千里不敢易也

  亦免冠徒跣

  ⑶徒

  徒以有先生也

  轻寡人与

  ⑷与

  与臣而将四矣

  六、翻译句子。

  ⑴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

  ⑵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

  ⑶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参考答案

  一、填空。

  1、国别 刘向 12 33

  2、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 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

  二、jū fú xiǎn gǎo jìn qiāng

  三、

  1、我想要用方圆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安陵君一定要答应我。

  2、大王给予恩惠,用大的地盘交换我们小的地盘,实在是好事。

  3、即使这样,但我从先王那里继承的封地,愿意一生守护它,不敢交换。

  4、安陵君因此派遣唐雎出使到秦国。

  四、

  1、“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2、“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

  五、使 ⑴动词,派。⑵动词,出使。

  虽⑴副词,虽然。⑵副词,即使。

  徒⑴动词,光,不穿鞋袜。⑵副词,只,仅。

  与⑴语气词,相当于“吗”。⑵连词,和,跟。

  六、⑴这三个人都是平民中胆识过人的人。

  ⑵安陵君从先王哪里接受了土地并守护着它。

  ⑶如果有胆识的平民真的发怒,将倒下两具尸体,流血不过五步远,但普天下的百姓将为此穿上校服,今天就是这样。

  4.2 第二学时

  评论(0)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通过对话描写表现人物形象的写作方法。

  2、培养学生复述、朗读的能力、表演能力

  3、体会文章选材善于突出重点、突出中心的写法。

  4、体会唐雎有胆有识,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勇士形象。

  评论(0)

  学时重点

  教学重点:

  学习唐雎作为小国之臣却不畏强暴、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精神。

  评论(0)

  学时难点

  教学难点:本文言辞的巧妙性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唐雎不辱使命》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一、课前激趣 导入新课

  同学们也许听说过战国时期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吧。荆轲在易水上辞别燕太子丹时,慷慨悲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土一去兮不复还”。这就是《战国策》里描绘的燕赵游侠之士的形象,虽然他最终失败被杀。

  他的故事一直为后人传诵,他如夜空中闪烁的群星照亮了历史的天空:他在国家和民族遭受外敌入侵、面临危机时候挺身而出、保家卫国, “出使四方不辱使命”。这需要何等的气魄、胆识和智慧!

  今天我们要认识的唐雎,就是一位这样的游侠勇士。

  活动2【练习】 《唐雎不辱使命》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二、温故知新 小试身手

  1、上节课我们能够熟练朗读课文、能借助课下注释把文章翻译为现代汉语,课文翻译上同学们还有没有疑惑,可以提出来,师生共同 2、课前检测:

  (1)读一读 生字词

  (2)说一说 通假字

  (3)译一译 划线句

  (4)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要求:说清时间、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战国末年,秦王要以五百里之地交换安陵,安陵君不答应,派唐雎出使秦国,经过针锋相对的交战,秦王放弃了五百里地易安陵的计划,唐雎完成使命。

  活动3【活动】《唐雎不辱使命》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三、自主学习 了解人物

  (一)、分角色朗读及指导

  1、由4位学生进行:秦王,安陵君,唐雎的语言各一人,其他部分一个人。

  2、大家评论四人的朗读情况:音准,是否体现出人物当时说话的语气,语调和感情。

  (二)、朗读思考

  1.为什么说唐雎没有辜负使命?

  2、秦王与安陵君“易地”并非真心,何以见得?

  3、安陵君拒绝了秦王的无理要求,实际上是一眼看穿了秦王的真正用心,那为什么还要说“大王加惠,以大易小,至善”的话呢?

  4、秦王说,“天子之怒……千里”,唐雎说,“伏尸二人……今日是也。”他们各表达了什么意思?

  5、秦王说,“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活动4【讲授】《唐雎不辱使命》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四、合作学习 感悟精神

  (一)、分析唐雎的人物形象

  1.全文采用对话来反映人物的精神面貌。把唐雎的话与安陵君的话作比较,看相同点与不同点是什么。(采用学生的合理说法)

  明确:因为拒绝与秦交换土地,不同的是安陵君对秦王先恭维,后委婉拒绝。唐雎是直接拒绝,态度坚决。

  2.唐雎的语言与秦王的语言进行比较。

  明确:唐雎是针锋相对,后发制人,着眼点小──刺杀秦王。

  秦王是前倨后恭,威胁恐吓,着眼点大──进攻国家。

  3.作者塑造了唐雎怎样一个“士”的形象,意图是什么?

  形象:有胆有识,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勇士。

  意图:强调“士”对一个国家的重要作用,能“扶危持倾”,能使一个国家“转危为安,运亡为存”。

  (二)、分析秦王的人物形象

  (三)合作学习唐雎和秦王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举例第二三段)

  1、唐雎一到秦国,秦王就给唐雎一个下马威,直接责问,找出来:

  “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朗读指导:秦王是用灭韩亡魏的实力吓唬威胁唐雎,所以朗读时应该读出秦王的骄横霸道,以一种指责的语气对待唐雎。

  2、安陵君和唐雎面对的同样是强势的秦王,同样为了维护国土尊严。所以两人说话都是什么样的语气?

  明确:沉着坚决,不畏强暴,义正词严

  明确:安陵君态度恭敬,语气弱一点,比较委婉

  朗读指导:唐雎的语言,朗读时候应该沉着冷静,干脆利落 义正词严 语气更加强硬 国家尊严不可践踏 不卑不亢,语音不重,但是要严肃坚决不容回旋。

  3、秦王发怒了,不得了了,天子发怒有什么结果?

  明确: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言外之意,就是惹恼了我,我要发动战争吞并你们安陵国。

  朗读指导:凶狠强横

  4、唐雎说布衣中的“士”,有才能有胆识的人。紧接着列举了三个例子。

  明确: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朗读指导:义正词严,有理有据,唐雎决定效仿勇士。

  活动5【讲授】《唐雎不辱使命》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七、课堂总结: 感谢这节课,我们再次欣赏了唐雎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的胆识;感谢这节课,我们再次领略了唐雎不畏强暴,蔑视强权,敢于抗争的正义之气!

  附板书设计:

  唐雎不辱使命 《战国策》

  一个阴险狡诈、骄横狂暴、外强中干、色厉内荏的君王

  一个从容镇定、有胆有识、大义凛然、有勇有谋的勇士

  活动6【作业】《唐雎不辱使命》练习题

  《唐雎不辱使命》练习题

  一、阅读下面甲、乙两个文言文选段,完成第6-10题。(15分)

  【甲】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

“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选自《唐雎不辱使命》)

  【乙】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选自《曹刿论战》)

  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1)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 (2)公将鼓之( )

  (3)虽千里不敢易也( ) (4)今日是也( )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作用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B.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C.衣食所安,弗敢专也 安能辨我是雄雌

  D.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庭中

  8.下列语句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此庸夫/之怒也 B.衣食所安,弗敢/专也

  C.臣未/尝闻也 D.下视/其辙

  9.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而君逆毒人者,轻寡人与?

  (2)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10.这两篇文章都记叙了弱国和强国之间的斗争情况,运用相同的方法塑造出了不同的人物形象,从而揭示了以弱胜强的原因。认真阅读甲乙两部分文字,填写下面表格。(3分)

  人物

  人物性格特点

  塑造人物的主要方法

  曹刿

  唐雎

  附答案:

  6.(1)虚报(2)击鼓进军(3)交换(4)这样(每空1分)7.B 8.B

  9.(1)可你违背寡人,(是因为)轻视寡人吗?(主要得分点是“而”“逆”“轻”“与”,每点0.5分,共2分)

  (2)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明察,也一定以实情判断。(主要得分点是“狱”“虽”“察”“必”,每点0.5分,共2分)

  10.

  人物

  人物性格特点

  塑造人物的主要方法

  曹刿

  深谋远虑(远谋)

  语言描写

  唐雎

  不畏强暴(敢于斗争)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题目。(13分)

  【甲】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乙】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 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 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王曰‘ 何坐?’曰:‘坐盗。’”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 。”王视晏子曰:“ 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1、下面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过: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 人恒过然后能改 B、为:何为者也 或异二者之为

  C、以:吾欲辱之,何以也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D、之:要离之刺庆忌 甚矣,汝之不惠

  2、翻译下面句子。(4分)

  (1)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文中秦王对唐睢的态度、情感有一个变化过程,请根据文段内容简要概括。(2分)

  愤怒 ------------ ----------------- ---------------- 道谦

  4、【乙】文中晏子在回答楚王问话时,“避席对曰”,“避席”写出了晏子___________的态度,也隐含了他的不满。(2分)

  5、唐睢与晏子都取得了外交上的胜利,唐睢主要是靠_________取胜,晏子主要是靠________取胜。(2分)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题目。(14分)

  【甲】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选自《唐雎不辱使命》)

  【乙】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

  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

  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

  (选自《荆轲刺秦王》)

  1、根据上文,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4分)

  (1)长跪而谢之( ) (2)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 )

  (3)寡人谕矣( ) (4)图穷匕首见( )

  2、用“/”给文中划线句子断句,划出两处。(2分)

  方 急 时 不 及 召 下 兵 以 故 荆 轲 逐 秦 王

  3、翻译下列句子。(6分)

  (1)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使毕使于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对【甲】【乙】两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合文意的一项是(2分)( )

  A、【甲】文所记叙的是强国和弱国之间的一场外交斗争,最后弱国取得胜利的故事。

  B、【乙】文所记叙的是荆轲刺秦王的经过:他拿着匕首,追赶秦王,而其余臣子则袖手旁观。

  C、【乙】文中记载了秦国的一条法律:带刀的侍卫一般不上殿,上殿的臣子不能带刀。

  D、【甲】【乙】两文在人物刻画上均用了对比的方法,其中【乙】文用秦武阳的“色变振恐”衬托荆轲的沉着冷静。

  22 唐雎不辱使命

  课时设计 课堂实录

  22 唐雎不辱使命

  1第一学时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借助工具书和课下注释及古文知识积累,理解课文内容。

  2.体会唐雎有胆有识,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勇士形象。学习唐雎不畏强权的精神,敢于为国牺牲自我的精神。

  学时重点

  1.积累重点字词,注意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

  学时难点

  借助工具书和课下注释及古文知识积累,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唐雎不辱使命》教学设计

  一、预习导学

  1、作者作品背景介绍:

  (1) 作家作品:刘向(约前77~前6)本名更生,字子政,沛(今江苏沛县)人。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本文选自___《战国策·魏策四》__。《战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时事的记录整理编辑的一部___国别体史书__史书。原有《国事》《国策》《短长》等不同名号。共三十三篇,分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十二策。

  (2)背景资料: 公元前230年和前225年,靠近秦国的韩国、魏国相继被秦国所灭,其余山东六国中的赵、燕、齐、楚,在连年不断的战争中,早已被秦国日削月割,奄奄待毙了,又过了几年,秦就统一了天下。安陵国是魏国的附庸小国。安陵在它的宗主国魏国灭亡之后,一度还保持着独立的地位。秦国想用诈骗手段吞并__安陵国__,于是安陵君就派_唐雎__到秦国谈判。

  2、给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

  唐雎(jǔ ) 怫然( fǔ ) 休祲(jìn ) 缟素( gǎo )

  徒跣( xiǎn ) 色挠( náo ) 抢地( qiāng ) 韩傀( guī )

  活动2【活动】《唐雎不辱使命》教学设计

  二、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听读要求:

  (1)注意生字的读音,句子停顿。

  (2)注意人物之间对话的语气和语调。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3、齐读。

  4、请同学们用一句话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借助注解疏通文意。如果还有不会的可与邻桌讨论解决;解决不了,提出来共同解决。

  活动3【活动】《唐雎不辱使命》教学设计

  四、积累文言词语。(先自己做,再小组交流,最后分组展示)

  1、辨析下列词语在句子中的不同含义

  徒: 免冠徒跣(光着)号令徒属曰(所属的人) 徒以有先生也(只是)

  若:若为佣耕(你) 若士必怒(如果) 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如)

  使: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派) 因使唐雎使于秦(出使)

  怒:秦王怫然怒(发怒) 怀怒未发(怒气)

  夫:此庸夫之怒也(成年男子) 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句首发语词,无实义)

  以: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用) 以君为长者(把)

  亦: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也) 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也不过)

  2、找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① 秦王不说(通“悦”,高兴) ②故不错意也(通“措”,放置)

  ③轻寡人与 (通“欤”,吗) ④仓鹰击于殿上 (通“苍”,青色)

  ⑤寡人谕矣 (通“喻”,明白)

  3、解释加点的词。

  不辱使命(辱没) 因使唐雎使于秦(于是)(出使) 易安陵(交换) 虽千里不敢易也 (即使)

  请广于君(扩充)而君逆寡人(可是)(违背) 以头抢地(撞) 秦王色挠 (变了脸色 )

  怫然怒(盛怒的样子)长跪而谢之 (道歉) 休祲降于天(吉凶的征兆) 轻寡人与(轻视)

  4、翻译句子

  1、 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译: 现在我用十倍的土地,让安陵君扩大土地,但是他违背我的意愿,是轻视我吗?

  2、 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译:安陵君从先王那儿继承了土地并守住它,即使是方圆千里的土地也不敢交换, 何况只是方圆五百里的土地呢?

  3、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译: 韩国、魏国灭亡,而安陵君却凭借方圆五十里的土地存留下来,只是因为有先生啊!

  五、分段思考问题:

  (一)、1、秦王以五百里地易安陵是出于好心吗?易地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

  2、安陵君用什么理由拒绝了秦王的要求?

  3、概括段意。

  (二)、1、秦王说的是否是真心话?说说理由。

  2、唐雎是如何反驳的?

  3、比较安陵君的反驳和唐雎的反驳有何异同?

  4、概括段意。

  (三)、1、秦王说的“天子之怒”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2、秦王为什么要说“天子之怒”呢?

  3、 唐雎举专诸、聂政、要离等三个人物的目的是什么?

  (四)、1、秦王最后是长跪而谢之,说明了什么?这是从什么角度来表现唐雎的?

  2、写出了秦王的什么心态?

  3、概括段意。

  活动4【练习】《唐雎不辱使命》教学设计

  六、课堂练习

  (一)翻译句子

  1、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2、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3、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

  4、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5、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之意,轻寡人与?

  6、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二)一词多义

  1、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 )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

  2、秦王不说( )

  请说之( )

  3、高可二黍许( )

  安陵君其许寡人( )

  活动5【测试】《唐雎不辱使命 第一课时》 练习附答案

  《唐雎不辱使命 第一课时》 练习附答案

  一、填空。

  1、《战国策》是一部战国时代的 体史书。经西汉末年 之手编订,共 国策, 篇。

  2、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 ?”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 , , 。”唐雎曰:“ ?”秦王曰:“ , ,以头抢地耳。”

  二、给方框内的汉字注音。

  唐雎( ) 怫然( ) 免冠徒跣( )

  缟素( ) 休祲( ) 以头抢地( )

  三、翻译句子。(8分)

  1、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

  2、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

  3、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

  4、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四、用原文中的语句回答问题。(选做题)

  1、《唐雎不辱使命》中表现秦王用武力要挟唐雎的一句话是:

  2、唐雎针锋相对的一句话是:

  五、一词多义。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

  ⑴使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虽然,受地于先王

  ⑵虽

  虽千里不敢易也

  亦免冠徒跣

  ⑶徒

  徒以有先生也

  轻寡人与

  ⑷与

  与臣而将四矣

  六、翻译句子。

  ⑴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

  ⑵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

  ⑶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参考答案

  一、填空。

  1、国别 刘向 12 33

  2、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 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

  二、jū fú xiǎn gǎo jìn qiāng

  三、

  1、我想要用方圆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安陵君一定要答应我。

  2、大王给予恩惠,用大的地盘交换我们小的地盘,实在是好事。

  3、即使这样,但我从先王那里继承的封地,愿意一生守护它,不敢交换。

  4、安陵君因此派遣唐雎出使到秦国。

  四、

  1、“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2、“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

  五、使 ⑴动词,派。⑵动词,出使。

  虽⑴副词,虽然。⑵副词,即使。

  徒⑴动词,光,不穿鞋袜。⑵副词,只,仅。

  与⑴语气词,相当于“吗”。⑵连词,和,跟。

  六、⑴这三个人都是平民中胆识过人的人。

  ⑵安陵君从先王哪里接受了土地并守护着它。

  ⑶如果有胆识的平民真的发怒,将倒下两具尸体,流血不过五步远,但普天下的百姓将为此穿上校服,今天就是这样。

唐雎不辱使命优质课教案【实用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