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的鸭蛋》教案 篇一
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也是一个全家团聚的时刻。在这个节日里,人们会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等,还有一种特殊的食物——鸭蛋。鸭蛋在端午节中有着特殊的意义和象征,它不仅是一种美味可口的食物,还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首先,鸭蛋在端午节中象征着吉祥和祝福。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鸭蛋被视为一种幸运的象征,与“吉利”谐音,寓意着好运、好事即将发生。在端午节这个重要的节日里,人们常常以鸭蛋作为礼物赠送给亲朋好友,表示对他们的祝福和关怀。同时,鸭蛋也被用来祭祀祖先,以表达对先人的尊重和怀念之情。
其次,鸭蛋在端午节中也有着独特的制作方法和食用方式。传统的端午鸭蛋是用盐水腌制而成的,这种腌制方法使得鸭蛋具有独特的口感和香味。煮熟后的鸭蛋,外壳金黄,内里鲜嫩,吃起来既有咸香味,又有鸭蛋特有的鲜美。人们在端午节吃鸭蛋时,常常会将它们剥壳后,蘸上一些酱油或花椒盐,这样可以更好地体现出鸭蛋的美味。
最后,鸭蛋也是端午节中重要的食材之一。除了直接食用外,鸭蛋还可以用来制作各种各样的美食,如鸭蛋糕、鸭蛋羹、鸭蛋酥等。这些美食不仅口感独特,而且营养丰富,是人们喜爱的端午节美食之一。同时,鸭蛋还可以用来制作粽子的馅料,增加粽子的口感和味道,使其更加美味可口。
综上所述,鸭蛋在端午节中具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它不仅是一种美味可口的食物,还代表着吉祥和祝福。人们在端午节中赠送鸭蛋,不仅是为了表达对亲朋好友的关怀,还希望他们能够在新的一年里,幸福安康,一切顺利。同时,鸭蛋的独特制作方法和食用方式,也使得它成为了端午节中不可或缺的食材之一。让我们一起品尝这份端午的美味吧!
《端午的鸭蛋》教案 篇二
端午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之一,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在这个节日中,人们会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等,还有一种特殊的食物——鸭蛋。鸭蛋在端午节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仅是一种美味的食物,还有着丰富的教育意义。
首先,通过介绍鸭蛋的制作过程,可以培养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耐心。在制作鸭蛋的过程中,孩子们需要先将鸭蛋放入盐水中腌制,然后根据指导适当的时间煮熟。这个过程需要孩子们仔细观察和掌握时间,培养他们的耐心和细致的态度。同时,孩子们还可以学习到一些基本的食物处理和烹饪知识,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其次,通过了解鸭蛋在端午节中的象征意义,可以帮助孩子们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民俗习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鸭蛋被视为吉祥的象征,与“吉利”谐音。通过向孩子们介绍这个文化符号,可以帮助他们了解端午节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进一步加深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最后,通过品尝鸭蛋的过程,可以培养孩子们的品味和饮食文化素养。鸭蛋作为一种美味的食物,既有着独特的口感,又有着丰富的营养价值。通过品尝鸭蛋,孩子们可以感受到不同食材的味道和特点,培养他们的味觉和品味能力。同时,还可以引导孩子们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了解健康饮食的重要性。
综上所述,《端午的鸭蛋》教案可以通过介绍鸭蛋的制作过程、了解其象征意义以及品尝鸭蛋的方式,培养孩子们的动手能力、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提高他们的品味和饮食文化素养。希望通过这个教案的实施,孩子们能够在欢度端午节的同时,了解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态度。
《端午的鸭蛋》教案 篇三
《端午的鸭蛋》教案
教学目标:
1.体会文章语言上的特色,品味其中韵味和情致。
2.理解文章于自然而然中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和生活的妙处。流露出对儿时生活的怀想,对故乡的热爱。
教学重点:
1.加强朗读,感受文章的情趣。
2.欣赏作品深厚的文化意蕴和永恒的美学价值。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五月初五端午节,系百索子,做香角子,各种风俗带给人多少乐趣。单是一个小小的咸鸭蛋,就有说不完的美妙之处。倘若没有一种故乡情结,没有一颗超然自在的心,谁能从平淡的生活中咂摸出如许滋味?
二、作者简介:
汪曾祺(1920~1997),江苏高邮人。早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历任中学教师、北京市文联干部、《北京文艺》编辑、北京京剧院编剧。在短篇小说创作上颇有成就,发表小说《受戒》、《大淖记事》。著有散文集《汪曾祺自选集》。
三、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理清文章思路:
第一部分(第l自然段),对家乡端午节风俗的描写,十分富有地方特色,同时表现了作者对家乡的怀念。
第二部分(第2~3自然段),描述家乡最有名的是咸鸭蛋,尤其是双黄鸭蛋。
第三
部分(第4~6自然段),写孩子们如何吃和玩端午的鸭蛋。四、学习课文:
(一)学习第一部分。
提问:作者家乡的端午节有哪些风俗?这与写高邮鸭蛋有何联系?
学生复述端午节的风俗。
明确:
作者先介绍端午节的一般习俗:①系百索子②做香角子③贴五毒④贴符⑤喝雄黄酒。
而后又详细介绍了家乡特有的风俗:"放黄烟子"、吃"十二红",进而引出家乡的特产--高邮鸭蛋和“挂鸭蛋络子“的习俗。
(二)学习第二部分。
学生朗读文章第2、3自然段。
提问:家乡高邮鸭蛋有何特点?作者着重写了哪些内容?在写法上有何特点?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
家乡最有名的是咸鸭蛋,尤其是双黄鸭蛋,因此作者对此进行了浓墨重彩的描述。
第二自然段开头,作者采用连环承接的方式,说明家乡盛产咸鸭蛋。接着用“肃然起敬“和”特别标明“两个短语,说明家乡咸鸭蛋的出名。
高邮鸭蛋多出双黄鸭蛋,作者在这里采用对比的方法,说明家乡双黄鸭蛋“多”。
“双黄鸭蛋味道其实无特别处。还不就是个鸭蛋!只是切开之后,里面圆圆的两个黄,使人惊奇不已。”这里用多重转折方法说明家乡双黄蛋的“奇”。
第二自然段最后作者采用多层转折、层层铺垫的手法,说明家乡鸭蛋的“好”。
第三自然段具体点明高邮咸蛋的口味特点,结合自己生活经历表现作者独特的生活感受。
五、小结:
文章介绍高邮鸭蛋,写得有声有色,跌宕起伏,对家乡的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六、布置作业:
1.研讨与练习一。
2.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
听写词语,学生互评。
二、学习课文第三部分:
学生阅读课文最后三段。
提问:这部分写了什么内容?你是如何理解课文结尾,作者写到东晋车胤“囊萤”夜读的故事?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
这部分作者介绍了“挂鸭蛋络子”的习俗,具体写了做鸭蛋络子的鸭蛋的挑选到孩子们的吃法,吃完后的用途等等。作者将现在的成人立场和在故乡时的少年人的视角交织在一起,以童趣写出了对家乡的依恋和热爱。
课文结尾,作者写了东晋车胤"囊萤"夜读的故事。有人认为,这段话与课文主要内容无关,是赘笔;也有人认为,由萤火虫在鸭蛋壳里闪闪发亮的样子联想到车胤苦读用的囊萤,很自然,正体现了汪曾祺闲适自由的风格。
教师引导学生多角度地联系,不求统一答案。
三、朗读课文,感受作品情趣:
汪曾祺是一位非常讲究语言艺术的作家,他曾经谈到自己在语言上的追求:平淡而有味,用适当的方言表现作品的地方特色,有淡淡的幽默。
本文的语言魅力主要靠反复朗读才能体会得出。有些语段还应指导学生读出语气语调、读出韵味。通过朗读,感受本文的情趣。
提问:朗读文章第二、三段,画出你喜欢的句子,仔细体会本文语言上的特点。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
师生可以一同谈谈自己对某一语句的感受、体会。要使学生认识到。好的语言不一定是华美的词藻和整齐的句式,看似平淡的语句同样有韵味有情致。文章语言生动、口语化,又从容舒缓,富有韵味,写尽了作者对穷家乡、名鸭蛋的感情,也使他笔下的故乡往事更有魅力。
四、拓展训练:
提问:说说你的.家乡过端午节的风俗,谈自己的体会。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
可以先让学生介绍端午节的由来,接着说说自己家乡过端午节的习俗,如:吃粽子、赛龙舟等。.
学生交流之后,可以就“端午节”这一话题,自选角度,完成一篇作文。
教师还可向学生推荐沈从文(端午日>,让学生了解更多的民俗风情,鼓励学生关心、参与有益的民俗活动。
五、小结:
《端午的鸭蛋》一文,在平淡的生活中发现情趣,发现诗意,在小小成鸭蛋里尝出生活的滋味,这是汪曾祺先生的魅力所在。文章读来从容闲淡,大有月下听长者谈古论今之感,悠然恬然之间,流露出的是对儿时生活的怀想,对故乡的热爱。文章于自然而然中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和生活的妙处,如风行水上,自然成文,不做刻意的雕凿加工,也不刻意追求结构的严谨,但在随意之中也体现了构思的严谨与和谐。
六、布置作业:
1.研讨与练习二。
2.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