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娲补天》第一课时优秀教案设计 篇一
第一篇内容
教案标题:探索古代神话——《女娲补天》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了解《女娲补天》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 掌握古代神话的基本特点和表达方式。
3. 培养学生对神话的兴趣和想象力。
教学重点:
1. 分析《女娲补天》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 理解古代神话的特点和表达方式。
教学难点:
1. 分析神话中的象征意义和文化内涵。
2. 培养学生对神话的审美能力和想象力。
教学准备:
1. PPT演示课件。
2. 《女娲补天》故事的图片或视频材料。
3. 相关的图书和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 展示《女娲补天》故事的图片或视频材料。
2. 引导学生谈谈对《女娲补天》的了解和想法。
二、呈现与讲解(15分钟)
1. 通过PPT演示,讲解《女娲补天》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 分析神话故事中的象征意义和文化内涵。
三、讨论与思考(15分钟)
1. 分组讨论:请学生分组讨论《女娲补天》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以及其中蕴含的文化内涵和价值观。
2. 学生汇报: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汇报讨论结果。
四、拓展与延伸(15分钟)
1. 阅读神话相关的图书和资料,了解更多的古代神话故事。
2. 让学生自由发挥,创作自己的神话故事。
五、小结与反思(5分钟)
1.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收获。
2. 学生对神话的认识和理解有什么变化和感悟?
六、作业布置(5分钟)
1. 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女娲补天》的读后感,表达自己对神话的理解和想法。
2. 布置下节课预习内容。
教学延伸:
1.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神话创作比赛,激发学生对神话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2. 可以通过视频或实地考察的形式,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古代神话的文化魅力。
《女娲补天》第一课时优秀教案设计 篇二
第二篇内容
教案标题:探索神话故事——《女娲补天》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理解《女娲补天》故事的基本情节和主要人物形象。
2. 掌握神话故事的特点和表达方式。
3. 培养学生对神话故事的欣赏和创造能力。
教学重点:
1. 分析《女娲补天》故事的情节和人物形象。
2. 理解神话故事的象征意义和文化内涵。
教学难点:
1. 分析神话故事中的象征意义和文化内涵。
2. 培养学生对神话故事的创造能力和想象力。
教学准备:
1. 《女娲补天》故事的图片或视频材料。
2. 相关的图书和资料。
3. 教学PPT演示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 展示《女娲补天》故事的图片或视频材料。
2. 引导学生谈谈对神话故事的认识和想法。
二、呈现与讲解(15分钟)
1. 通过PPT演示,讲解《女娲补天》故事的情节和人物形象。
2. 分析神话故事中的象征意义和文化内涵。
三、讨论与思考(15分钟)
1. 分组讨论:请学生分组讨论《女娲补天》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以及其中蕴含的文化内涵和价值观。
2. 学生汇报: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汇报讨论结果。
四、拓展与延伸(15分钟)
1. 阅读神话相关的图书和资料,了解更多的神话故事。
2. 让学生自由发挥,创作自己的神话故事。
五、小结与反思(5分钟)
1.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收获。
2. 学生对神话故事的认识和理解有什么变化和感悟?
六、作业布置(5分钟)
1. 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女娲补天》的读后感,表达自己对神话故事的理解和想法。
2. 布置下节课预习内容。
教学延伸:
1.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神话故事的改编和演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能力。
2. 可以邀请专家或学者来校进行神话故事讲座,拓宽学生对神话文化的认知。
《女娲补天》第一课时优秀教案设计 篇三
《女娲补天》第一课时优秀教案设计
设计理念:
《女娲补天》是一个流传千古的神话故事。该文讲述的是古时候女祸为了拯救处于水深火热中的人们,冒着生命危险补天的故事,从而赞扬女娲勇敢、善良、甘于奉献的精神。 本节课,我力求体现《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
主动探究,通过感受人物形象,体验人物的情感变化,获得更多自己独特的阅读感受;鼓励学生在反复诵读中积累文中优美的语言,引导学生大胆质疑,并让学生感受神话故事的魅力,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说话能力。
学习目标:
1、认识“隆、燃”等5个生字,理解并掌握词语“轰隆隆,塌下,燃烧,熊熊大火,挣扎,冶炼,金光四射,零零星星”等词
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文章主要内容,体会女娲的献身精神。
4、培养想象力,感受神话故事的魅力。
5、积累文中优美的词句,能有条理地讲述这个故事。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了解女娲补天的故事内容,激发他们阅读神话
故事的兴趣,培养想象力,练习想象说话。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在理解课文基础上,加上合理的想象,再现神奇、美好的画面。
课前准备:
有关《女娲补天》动画片片断,搜集有关地震、暴雨、洪水、狂风等灾害性气候的录像资料。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
师:瞧,同学们今天多精神,老师相信,这节课大家一定会表现得很出色,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段录像,请大家认真观看,看完后告诉我你的感受。
二、播放课件,激趣导入。:
1、播放汶川地震的片段。
老师旁述:20xx年5月12日那天下,四川汶川发生了八级的强烈地震,将近七万人在地震中丧生,三十多万人受伤,500多万人无家可归,灾区的状况真是惨不忍睹啊!
2、播放完后师问:同学们,看到这样的画面,你第一时间想到的是什么?(拯救受灾的人们??)
3、师小结:老师很感动,因为同学们都拥有一颗善良、勇敢的心。 许多人都跟同学们一样,拥有一颗这么美好的心灵----
4、播放抗震救灾片段
师旁述:地震发生以后,他们不顾个人安危,走在地震第一线去抗震就灾,纷纷向灾区人们伸出了援助这手,给他们送来温暖,并全力帮助他们重建家园。
知道吗?在远古时候,也曾发生过这样令人震撼的灾难!那又是谁伸出了援助之手呢?(生:女娲。)
5、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个流传千古的神话故事
——31.《女娲补天》(板书课题)。
6、学生齐读课题。
三、初读课文,认识字词。
1、自读课文
下面,请同学们把书翻到130页,我们一起走进《女娲补天》这篇课文,看课文给我们展示了一个怎样感人的神话故事吧!
多媒体出示朗读要求: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课文读一遍。
2)、把生字读准,把句子读通顺,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3)、读后思考:女祸为人类做了哪些事?你认为女娲是个怎样的神?
2、检查生字词。
先抽学生读带拼音的生字,再去掉生字拼音,开火车读,接着利用多媒体玩“找五彩石”游戏,(生字、词写在“五
彩石”上,学生读对了“五彩石”就属于他)巩固生字词。 利用关键词作过渡:同学们,‘塌下’是什么意思?课文中说什么塌下了?
四、读中感悟,想象说话
1、朗读感悟灾难的可怕
天空塌下了一大块,那是一种怎样的景象呢?请同学们自己从课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读一读。
太可怕了!那个大窟窿好像一张大嘴要把人间的一切都吞掉。谁想站起来读读这段话。
放眼望去,山上是熊熊大火,地上是一道道深沟,田野里到处是洪水,人们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多么凄惨的景象!谁还想来读读。
人们在水火中叫喊着、挣扎着、呻吟着,灾难面前的'人们是多么无助啊!让我们一起来再读读这段话。让学生在配图配乐中齐读)
2、换位思考,感受人们的无助,体会女娲的奉献精神
同学们,如果你正承受着这样的灾难,你现在最大的愿望是什么?(生交流)此时,人类的母亲——女娲,看到眼前的情景,女娲难过极了。她做了哪些事?(学生朗读第二自然段,交流)(板书:求雨灭火,造船救人)
天火熄灭了,洪水中的人们得救了。可是,天上的大窟窿还在喷火。女娲又做出了什么决定?这又是一个怎样的决
定呢?(学生交流,体会女娲冒着生命危险补天的奉献精神)接下来,女娲都做了哪些事?(生答:找石)
3、朗读女娲找石的部分,感悟女娲经历的艰难
请同学们再用心地读读女娲找石的部分,看看从哪些词语和句子中你能体会出什么?可以用笔画下来。(学生交流,重点引导从‘零零星星’‘几天几夜’‘找啊找啊’‘终于’等词语中来体会找石的艰难)
4、想象女娲找石的艰难画面,展示学习卡。
同学们,虽然课文中没有写女娲在找石的过程中经历的艰难,但是我们可以想象的到。请同学们展开丰富的想象,把你想到的画面写在学习卡上。(学生完成学习卡)
提问部分学生,让他上讲台在视频上展示自己的学习卡,并有感情地朗读自己描述的画面:她忙了几天几
夜, 。 她来到 ,来到 ,又来到 …… 她找得好辛苦呀!
谁能把这几个同学说得综合起来,完整地说一说。(学生完整地描述一段话)
5、朗读升华
1)找五彩石多艰难啊!那我们也一起来找找五彩石吧!(让学生在配乐声中开火车读第三自然段,读出找五彩石的艰难)
6、体会女娲补天的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