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壕吏》教案 篇一
《石壕吏》是中国现代作家丁玲创作的一篇短篇小说,以揭示旧社会的封建压迫和农民的艰辛生活为主题。该教案旨在通过分析小说的情节、主题和人物形象,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批判思维能力。
教学目标:
1. 了解《石壕吏》的背景和作者的创作动机;
2. 分析小说的情节,理解故事中弱势群体的命运;
3. 分析小说的主题,探讨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和价值观;
4. 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理解他们的性格特点和行为动机;
5.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批判思维能力,能够发表个人意见和观点。
教学重点:
1. 分析小说的情节和人物形象;
2. 理解小说中的主题和思想意义。
教学难点:
1. 分析小说中的隐喻和象征意义;
2. 探讨作者的写作意图和价值观。
教学过程:
导入:通过展示《石壕吏》的封面或小说的开头段落,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对小说的探索欲望。
第一步:背景介绍
向学生简要介绍《石壕吏》的背景,包括小说所处的社会背景和作者丁玲的创作动机。通过讨论,让学生了解旧社会的封建压迫和农民的艰辛生活。
第二步:情节分析
引导学生分析小说的情节,包括主要人物的遭遇和命运的转折点。通过讨论,让学生理解故事中弱势群体的命运和他们面临的困境。
第三步:主题探讨
引导学生探讨小说的主题和思想意义。通过分析小说中的隐喻和象征意义,让学生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和价值观。
第四步:人物分析
引导学生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包括他们的性格特点和行为动机。通过讨论,让学生理解人物之间的关系和他们对故事发展的影响。
第五步:文学素养培养
通过让学生朗读小说的片段或背诵相关的经典语句,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同时,鼓励学生发表个人意见和观点,提高他们的批判思维能力。
总结:回顾教学过程,让学生总结所学内容,并表达他们的收获和感悟。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写一篇读后感,分享对《石壕吏》的理解和感受。同时,要求学生选择一个小说中的人物,写一篇人物分析的文章。
《石壕吏》教案 篇二
第二篇内容
《石壕吏》教案 篇三
《石壕吏》教案
学习目标:
1、积累一些文言词汇,熟读、背诵诗歌。
2、理解诗歌内容和主题思想。
3、体会作者在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4、通过比较,了解杜甫诗歌风格的变化。
教学重点:理解诗歌内容和主题思想。
教学难点:通过比较,了解杜甫诗歌风格的变化。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直接进入新课讲解。(板书课题)
二、整体感知
1、诵读。
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感情。
(提示是古体诗,应注意停顿、节奏、语调)
(1)学生自由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
(2)听读课文录音。
(3)选一学生读,师生点评。
(4)全班齐读。
2、感知诗意。
方法:从字面上的意思理解到诗歌思想感情的理解。
(1)、解释字词的`意思。(学生抢答)
投:投宿逾:越过一何:多么附书至:捎信回来
新:最近戍:防守已:停止犹得:还能够
绝:没有了幽咽:形容低微、断续的哭声
(2)学生质疑字、词、句的意思。
(3)理解文意。
出示图片,学生讨论。
1、这首诗写了一件什么事?你把这件事告诉大家。
2、写了哪些人物?你认为这些人怎么样?想一想: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三、质疑
1、学生自由质疑。(从诗的情节内容入手)
2、教师引导问题,加深对诗歌思想感情的理解。
如:1、诗人同情老妇的遭遇,可一言也未发,最后走时也没对老翁表示安慰,你是如何理解诗人的沉默?
2、石壕吏未抓年青的“孙母”,而带走“力虽衰”的老妇,原因是什么?
3、石壕吏为何不抓杜甫?
四、探究
1、作者亲身经历了这件事,你感觉到他的心情如何?我们应用怎样语气来读呢?
2、学生齐读。
3、你认为这首诗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可从内容、构思、语
言上分析)
①情节生动
②构思巧妙
③语言精练
4、与《望岳》诗比较。(从内容、构思、语言上进行比较)
5、这首诗与前面的《望岳》比较,风格完全不同,想想:一个作者写出两篇完全不同风格的作品,为什么?
①图片:唐代两幅画面。
②归纳:文学作品是社会生活的反映,生活是文学创作的源泉。我们的写作素材要来自于生活,我们要做生活的有心人。
反映
源泉
板书:文学生活
③杜甫的诗歌反映生活,揭露社会现实,所以有“诗史”之称。读杜甫的诗可以了解当时的社会现实。
五、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1、《石壕吏》这首诗的内容和主题思想
2、了解了杜甫诗歌的不同的风格。
3、知道了文学作品是社会生活的反映,生活是文学创作的源泉。
六、作业
1、阅读杜甫诗歌,进一步理解他诗歌内容和风格。
2、背诵本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