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优秀教案 篇一:培养学生对人民币的认识与运用
教案概述:
本教案主要针对一年级学生,通过教授《认识人民币》这个数学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人民币的认识与运用能力。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活动,让学生了解人民币的基本知识、面值和使用场景,并通过游戏和实际操作,培养学生识别和计算人民币的能力。
教学目标:
1.了解人民币的基本知识,包括面值、图案和单位;
2.能够正确识别并计算人民币的面值;
3.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人民币进行简单的购物和交易;
4.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
1.认识人民币的基本知识,包括面值、图案和单位;
2.学会正确识别并计算人民币的面值;
3.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人民币进行简单的购物和交易。
教学准备:
1.教学课件和教学用具,包括人民币实物、图片和卡片等;
2.购物场景和游戏道具,如小商店橱窗、货物图片和玩具人民币等;
3.学生课前布置的家庭作业,包括观察和记录家庭中使用的人民币。
教学过程:
Step 1 引入新课
通过展示一些人民币实物和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教师可以提问学生对人民币的了解程度,并带领他们进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Step 2 了解人民币的基本知识
教师向学生介绍人民币的基本知识,包括面值、图案和单位。通过展示人民币实物和图片,让学生观察和发现。
Step 3 学习识别和计算人民币的面值
教师通过游戏和实际操作,帮助学生学习识别和计算人民币的面值。可以设计一些游戏,比如猜面值游戏和找零游戏,让学生通过游戏的方式巩固所学知识。
Step 4 在实际生活中运用人民币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一些简单的购物和交易活动,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的知识。可以设置一个小商店场景,让学生扮演消费者和售货员,通过使用玩具人民币进行购物和找零。
Step 5 总结和反思
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并进行反思和讨论。可以提问学生对人民币的认识和运用有哪些改变,以及还需要进一步学习和提高的地方。
教学延伸:
1.可以邀请家长参与教学,让他们分享自己的使用人民币的经验和故事;
2.可以开展一些与人民币相关的手工制作活动,如折纸人民币和人民币拼图等;
3.可以组织学生参观银行或者货币博物馆,了解更多关于人民币的知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一年级学生将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和运用人民币,培养他们对人民币的认识和运用能力,为以后更深入的数学学习打下基础。
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优秀教案 篇二:培养学生对人民币的认识与爱护意识
教案概述:
本教案主要针对一年级学生,通过教授《认识人民币》这个数学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人民币的认识与爱护意识。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活动,让学生了解人民币的基本知识、面值和使用场景,并通过游戏和实际操作,培养学生识别和计算人民币的能力。
教学目标:
1.了解人民币的基本知识,包括面值、图案和单位;
2.能够正确识别并计算人民币的面值;
3.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人民币进行简单的购物和交易;
4.培养学生对人民币的爱护意识,学会正确使用和保护人民币。
教学重点:
1.认识人民币的基本知识,包括面值、图案和单位;
2.学会正确识别并计算人民币的面值;
3.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人民币进行简单的购物和交易;
4.培养学生对人民币的爱护意识,学会正确使用和保护人民币。
教学准备:
1.教学课件和教学用具,包括人民币实物、图片和卡片等;
2.购物场景和游戏道具,如小商店橱窗、货物图片和玩具人民币等;
3.学生课前布置的家庭作业,包括观察和记录家庭中使用的人民币。
教学过程:
Step 1 引入新课
通过展示一些人民币实物和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教师可以提问学生对人民币的了解程度,并带领他们进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Step 2 了解人民币的基本知识
教师向学生介绍人民币的基本知识,包括面值、图案和单位。通过展示人民币实物和图片,让学生观察和发现。
Step 3 学习识别和计算人民币的面值
教师通过游戏和实际操作,帮助学生学习识别和计算人民币的面值。可以设计一些游戏,比如猜面值游戏和找零游戏,让学生通过游戏的方式巩固所学知识。
Step 4 在实际生活中运用人民币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一些简单的购物和交易活动,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的知识。可以设置一个小商店场景,让学生扮演消费者和售货员,通过使用玩具人民币进行购物和找零。
Step 5 培养学生对人民币的爱护意识
教师向学生讲解人民币的保护方法和正确使用方式,培养学生对人民币的爱护意识。可以进行一些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了解人民币的重要性和价值。
Step 6 总结和反思
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并进行反思和讨论。可以提问学生对人民币的认识和爱护意识有哪些改变,以及还需要进一步学习和提高的地方。
教学延伸:
1.可以邀请家长参与教学,让他们分享自己对人民币的爱护和使用经验;
2.可以组织学生参观银行或者货币博物馆,了解更多关于人民币的知识;
3.可以开展一些与人民币相关的艺术创作活动,如绘画人民币和设计纸币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一年级学生将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和运用人民币,培养他们对人民币的认识和爱护意识,为以后更深入的数学学习打下基础。
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优秀教案 篇三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在解决关于人民币的简单问题时会综合运用所学的相关知识。
2、引导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了解不同的解题策略,积累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经验,初步学会有序思考。
3、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和实际生活的联系及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了解不同的解题策略。
难点:指导学生有序思考。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周末,妈妈和玲玲一块儿来到邮政报刊门市部,妈妈用购书券买了一些书,玲玲看到了一些适合小朋友看的杂志,也想买。购书券只剩下13元了,妈妈说:“玲玲,你选两本杂志正好用完妈妈的购书券吧!”玲玲该怎么选呢?
理解题意
师:妈妈的话是什么意思?怎样叫做“正好用完”呢?
出示:
师:你能根据妈妈的要求选出正好13元的两本杂志吗?
板书课题: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从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实际问题引入,抓住关键词理解问题。由于例题中的数量关系比较简单,计算也是20以内的加、减法,教师应注重让学生说明思考过程,为后面问题策略的教学做准备。】
二、探究问题,寻找策略
(一)教学“尝试—调整”策略
1、体验解决问题的过程
师:小朋友们可真聪明,这么快就选出了这两本杂志。可是玲玲是这样选的:
师:玲玲选的杂志符合妈妈的要求吗?
学生得出:这两本杂志共计11元,比13元少了,不符合要求。
师:那该怎么调整呢?
学生得出:可以把其中一本换成贵一些的;也可以把两本都换成贵一些的。
师:玲玲接受大家的意见,她换了一本贵一些的杂志,小朋友们帮她看看,这回符合要求了吗?
学生得出:这两本杂志共计12元,还是比13元少了,不符合要求。
师:还可以怎么调整呢?
学生得出:可以把其中一本换成再贵一些的,也可以把两本都换成贵一些的。
师:可以把两本都换成贵一些的吗?换成这两本杂志行吗?
学生得出:把两本都换成贵一些的总价就超过13元,变成14元了,不符合要求。只把《连环画》换成《卡通世界》就正好是13元。
2、小结解题策略
引导学生总结:有时候,我们不能一次就找到正确的答案,但是我们可以根据试算的结果和要求进行有方向性的调整。如果试算的结果大了,我们可以调整成小一些的;如果试算的结果小了,我们还可以
再调整成大一些的,直到找出正确答案为止。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叫做“尝试—调整”。
板书:“尝试—调整”
【设计意图:在教师的引导下,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鼓励学生积极探索,主动参与,大胆发言。解决问题的本身不是目的,教学活动应重在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调整的方向性,指导学生有序思考。】
(二)教学“有序罗列”策略
1、提出问题
师:小朋友们还有什么其他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吗?
学生得出:还可以把所有的选择方法全部罗列出来,然后分别算出总价,看看哪种搭配正好是13元。
2、有序搭配
出示情境图:
(1)师:妈妈让玲玲从这些杂志中选出2本,玲玲可以怎样选呢?
指名学生回答。
(2)师:小朋友们想到了很多种不同的情况,从这4本杂志中选出2本来玲玲一共可以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择呢?怎样才能把所有的情况都列出来,而且不重复、不遗漏呢?
分组活动:怎样把把所有的情况都找出来?
(3)汇报交流
先让学生说一说搭配的方法,教师把学生说出的方法用图的形式呈现出来:
板书:
第一种:《我是小学生》和《画报》
第二种:《我是小学生》和《卡通世界》
第三种:《我是小学生》和《连环画》
第四种:《画报》和《卡通世界》
第五种:《画报》和《连环画》
第六种:《卡通世界》和《连环画》
(4)小结搭配方法
先选出一本,用这一本分别与其他三本有顺序地一一搭配起来;再选出一本,用这一本与剩余的两本有顺序地一一搭配起来;最后把剩余的两本搭配起来。
3、解决问题
再分别算一算:
第一种:《我是小学生》和《画报》 5+6=11(元)
第二种:《我是小学生》和《卡通世界》 5+8=13(元)(√)
第三种:《我是小学生》和《连环画》 5+7=12(元)
第四种:《画报》和《卡通世界》 6+8=14(元)
第五种:《画报》和《连环画》 6+7=13(元)(√)
第六种:《卡通世界》和《连环画》 8+7=15(元)
学生得出:第二种:《我是小学生》和《卡通世界》和第五种:《画报》和《连环画》搭配正好13元,符合要求。
4、小结解题策略
引导学生总结:先把所有的搭配方法全部有序地罗列出来,然后分别算出总价,看看哪种搭配正好是符合要求的,符合要求的就是正确答案。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叫做“有序罗列”。
板书:“有序罗列”
【设计意图:由于计算被限制在20以内的加、减法,因此显得很简单,但须明确计算不是重点,重在引导学生经历运用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有序思考的优势,学会在解决问题时运用策略。】
三、运用策略,解决问题
1、完成教材P58“做一做”
要求学生分别用两种不同的策略来解决问题,由于这道题的计算比较简单,因此教师可以偏重于训练学生运用“有序罗列”的策略,指导学生有序思考。
【设计意图:巩固所学的策略,体会有序思考的优势。】
2、完成练习十三第4题
让学生选择喜欢的策略解决这个问题,再汇报交流。
【设计意图:重在展示思维过程,运用策略解决问题。】
3、完成练习十三第8题
(1)引导学生正确理解题意。
(2)同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
(3)学生汇报交流时,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付了多少钱”和“找回多少钱”的关系,板书呈现学生的思考过程,指导学生有序思考。
付出的钱找回的钱篮球的钱
共60元4元56元
3元57元
2元58元
1元59元
(4)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经历理解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巩固所学策略,体验有序思考的优势,提升思维能力。】
4、拓展练习
师:妈妈给了玲玲一张20元钱购物券,叫他到超市买3样零食,正好把这张购物券用完。玲玲走进超市,超市真大呀,零食多极了,该怎么选呢?
(1)引导学生正确理解题意。
(2)学生尝试解决问题。
(3)汇报交流解题方法。
学生得出:运用“尝试—调整”策略解决这个问题比较好。可以先随便选3件,然后算一算价格,再根据试算的结果和要求进行有方向性的调整。如果试算的结果大了,我们可以换成便宜一些的;如果试算的结果小了,我们还可以再调整成贵一些的,直到找到正确答案为止。
(4)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
【设计意图:使学生体验根据问题选择合适的解题策略,提升思维的灵活性。】
四、回顾总结
师:今天我们解决了许多问题,我们学到了哪些解决问题的方法?
【设计意图: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巩固所学的策略。】
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优秀教案 篇四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46~48页
教学目标:
1、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知道元与角之间的进率:1元=10角。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主动与他人交流合作的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作用,共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
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教学难点:
元与角之间的进率:1元=10角。
教学具准备:
每组2袋人民币,一个钱包,一张白纸;多媒体课件;实物一宗。
(考虑到人民币学具卡表演不清晰,与真币有一定的差距,而且只有正面,没有反面,容易造成学生认识上的误差。真币票面清晰、真实,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更接近,便于学生认识和学习,所以我们为学生准备的是真实的人民币。为了保证学生的身心健康,我们准备的是新币,同时注意提醒学生养成用后及时洗手的`卫生习惯。)
教学过程:
一、联系实际,创设情境
课讲演示“蓝猫当家”的动画,让学生体会人民币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二、小组合作,认识人民币
1、认一认,说一说。
师:请小朋友把老师给大家准备的学具人民币拿出来,在小组内认一认,说一说;不认识的请小组的小朋友帮忙,看谁认的多,认的准。
(小组活动,初步认识人民币。)
2、分一分,理一理。
师:刚才小朋友们认的很好。但老师觉得这些学具人民币这样放在桌子上有点乱。下面请同组的小朋友商量商量,把这些人民币分一分,有顺序、整齐地整理到钱包里,比一比哪个小组整理得好。
(小组活动;通过整理钱包,进一步认识人民币。)
汇报交流:说一说你们组是怎样整理的。
(通过展示学生的整理结果,使学生清晰地、有序地认识,人民币。)
3、猜一猜,摆一摆。
分别出示一枝铅笔,一个转笔刀,一个铅笔盒,让学生猜猜并摆出它们的价格。
(通过让学生展示、交流不同的摆法,说自己的想法,讨论得出:2角可以换2个1角;5角可以换5个1角;l元=10角。)
三、应用拓展
出示实物,标明价格:2角、5角、7角…… 1元。
师:如果你有1元钱的话,打算买什么?
四、全课总结
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优秀教案 篇五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是元、角、分.掌握l元=10角,1角=10分,初步学会简单的化聚。
2、对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和不乱花钱的教育。
3、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有序性。
教具准备
1、小朋友到超市购物的课件及人民币有关挂图。
2.1角的硬币10个,用胶布粘连在一起;1分的硬币l个,用胶布粘在一起。
3.学生每人一份配套的学具。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口算
1.10十一是( )十 1个十有( )个一
2.一百有( )十十 一百有( )个一
3.2个十是( ) 5个十是( )
二、新授
1.揭示课题
课件演示小朋友到超市购物的情境.引出买东西,要用钱,我们国家的钱叫人民币,今天我们就来认识有关人民币的知识。 (板书:认识人民币)
人民币的单位是元、角、分。 (板书:元、角、分)
2.教学例1
教师:出示1分、2分、5分、1角、5角教学挂图,请小朋友分小组讨论两个问题。
(1)从哪里可以看出它是多少钱? (2)它是什么模样的?
3.教学例2
(1)出示一枚一分硬币和一枚一角硬币。
(2)让学生观察后,教师提问:一个1角硬币可以换几个1分硬币?1角=10分
(3)出示10个l角的钱,一角一角地数,数出10角用胶布粘连,把它贴在黑板上。又出示1元问:“谁知道l0角和l元哪个多?哪个少?还是一样多?”推出1元=10角。(板书)
(4)引导学生想一想:1元等于多少分?
三、巩固练习。
四、布置作业
1.填空。
(1)1张5角饯可以换( )张1角钱。
(2)1张1元钱可以换( )张5角钱。
(3)1张1元钱可以换( )张1角钱。
2.填空。
70分=( )角 3元=( )角
8角=( )分 10角=( )元
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优秀教案 篇六
教学内容
:
教材第60—62页例题,试一试及“想想做做”。
教学目的
:
(1)认识1元以内的人民币,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2)在购物活动中,初步认识商品的价钱,学会简单的购物;在取币、付币、找币等活动中,培养思维的灵活性,与他人合作的态度,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
准备1元以内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并准备10个1分硬币,10张一角纸币、硬币。
教学过程
:
一、认识人民币。
1、导入新课。
讲述:在日常的生活中,爸爸妈妈经常要买东西,小朋友上学要买文具,那么,买这些东西需要什么呢?(钱)对了,买东西离不开钱,你们知道我们国家的钱又叫什么吗?(人民币)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人民币的知识——认识1元以内的人民币。
板书课题:认识1元以内的人民币。
2、认一认。
(1)师讲述:老师给每个小组都发了一个存钱的小箱子,我们称它为小小银行,请你们到小小银行里拿两张你认识的人民币。(面值在1元以内)
师:下面老师请小朋友们来介绍一下你拿的是多少钱。
(相机介绍:人民币有纸币和硬币两种。纸币是国家用特殊的纸张印制的;硬币是用特殊的金属铸造的。)
学生说说自己拿的钱的面值。
(2)小结:我们已认识了1元的钱和比1元少的钱,其中1角、2角、5角这些都是几角的钱,1分、2分、5分这些都是几分的钱。平时小朋友讲的1块或几毛,是地方话,1块应该说成1元,几毛应该说成几角。
3、练一练。
过渡:能认识这么多的人民币,小朋友可真了不起!接下来,老师出了两道练习题,你们想来试试吗?
(1)“想想做做1”——连一连。
①图上画了些什么?每种物品的价钱是多少?有几种面值的人民币?分别是多少?
②指名上讲台前演示,其他学生在书上练习。集体交流说说是怎么连的?
(2)“想想做做2”——填一填。
①师讲述:老师这儿有一些人民币,可老师一时也忘了算算有多少钱,麻烦小朋友们帮老师算一算,好吗?
②出示“填一填”。
师:老师请小朋友们把括号上面的钱合起来算一算有多少,填在括号里。
师指名上黑板前演示,集体交流。
4、拿一拿。
(1)刚才我们认识了人民币,你能拿钱买东西吗?
(出示货架:)练习本自动铅笔一块卡通橡皮
5角8角1元
师:如果要买1本练习本,需要多少钱?(5角)你会拿5角钱吗?
学生分小组用不同的方法拿5角钱后交流,比一比哪组拿法最多,交流时对每种拿法都要组织学生评价对不对。
(2)提问:如果我要买1枝自动铅笔,应付多少钱呢?(8角)你会拿8角钱吗?
拿好后交流,比一比哪组拿法最多。
5、认识1元=10角、1角=10分。
(1)提问:如果买1块卡通橡皮,我们要付多少钱呢?(1元)你能拿出1元钱吗?
(2)学生分小组试着拿一拿,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交流拿的结果。
方法可能有:
1元= 10个1角1元=2角+2角+2角+2角+2角
1元=5角+5角
……
(3)师讲述:付1元钱的方法很多,不管哪种方法都是付了几角?10角就是多少元?1元就是多少角?
1元=10角
板书:
学生打开书本填空,再齐读。
(4)师:从刚才买卡通橡皮,我们已经知道1元=10角,那么你知道1角等于几分吗?[出示:1角=()分]请你们从自己的小小银行中拿出1角来。看哪一组拿得方法多。
学生试着拿一拿,相互交流。
师:小朋友们,我们发现付1角的方法也很多,同样不管用哪种方法都是付了几分?那么,谁来当一回老师,到黑板前来填一填。其他小朋友在自己的书上填空。
1角=10分
齐读:
二、“小小商店”购物活动。
1、创设一个购物情境。
(1)出示物价牌,并摆放若干实物。
橡皮自动铅笔铅笔尺本子小刀
2角8角4角3角5角9角5分
(2)安排售货员和收钱、找钱的人员——准备好盛钱箱。
2、讲述:刚才小朋友们表现得很好,下面请小组长给每个小朋友发1张1元人民币。小朋友喜欢买什么就买什么。
3、学生自由购物、交流。
(1)先交流买1件物品,请学生说说自己买了什么?付了1元钱后,找回多少钱?
(2)再交流用1元钱买两件或更多件东西的付钱、找钱情况。
三、课堂总结。
提问: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哪些人民币?你还知道些什么?
四、课后作业。
1、“想想做做”第7题。
2、帮妈妈购买物品。
3、到商店看一看哪些东西的价钱大约是1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