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的教案 篇一
如何设计一节高效的语文课
语文是学生学习的基础学科之一,对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素养至关重要。设计一节高效的语文课,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掌握知识,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下面将介绍如何设计一节高效的语文课。
首先,语文课的教学目标要明确。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年级和学习进度,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应该具有可衡量性,能够明确地指导学生的学习。例如,教学目标可以包括学生能够正确运用词语、理解文章中的隐含信息等。
其次,语文课的教学内容要有针对性。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教材和教学资源,设计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例如,可以选择与学生生活经验相关的文章,或者选择一些经典的文学作品,通过阅读和解析来帮助学生提高语文素养。
第三,语文课的教学方法要多样化。教师可以采用讲授、讨论、实践等不同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例如,可以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共同解析一篇文章,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分析能力。
第四,语文课的教学过程要灵活多样。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过程中的时间分配和教学步骤,使学生在课堂上能够积极参与,提高学习效果。教师还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最后,语文课的评价要科学合理。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小组讨论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评价结果应该及时反馈给学生,并针对学生的不足之处给予指导和帮助。
综上所述,设计一节高效的语文课需要明确教学目标,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多样化的教学方法,灵活多样的教学过程,以及科学合理的评价方式。只有这样,才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帮助学生提高语文素养。
语文的教案 篇二
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阅读理解是语文学科中的重要内容,对于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和文学素养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影响。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呢?下面将介绍一些方法和策略。
首先,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学生只有对阅读感兴趣,才能主动去阅读,从而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教师可以通过讲解文学作品的背景知识、分享自己的阅读经验等方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课外阅读活动,如书评会、读书分享等,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的乐趣。
其次,注重阅读技巧的培养。阅读理解需要学生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如快速阅读、精读、扫读等。教师可以通过讲解和示范的方式,教导学生如何运用这些阅读技巧。同时,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针对性的练习,帮助学生巩固和应用所学的阅读技巧。
第三,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文学素养是阅读理解的基础,只有具备一定的文学素养,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文学作品。教师可以通过讲解文学常识、解读文学作品等方式,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此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多读名著、经典文学作品,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第四,注重阅读策略的培养。阅读策略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进行思考和分析的方法和策略。教师可以通过讲解和示范的方式,教导学生如何运用阅读策略,如提问、概括、推理等。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设计一些阅读策略训练的活动,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策略的运用能力。
最后,提供充足的练习机会。只有通过大量的实践和练习,学生才能真正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教师可以设计一些阅读理解练习题,让学生进行反复训练。此外,教师还可以推荐一些优秀的阅读材料,供学生自主阅读和练习。
综上所述,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需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注重阅读技巧和阅读策略的培养,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并提供充足的练习机会。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帮助他们在语文学科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语文的教案 篇三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词汇,整体感知文意,学习议论文文章的写作方法。
2、学习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的方法,提升学生论辩说理能力。
3、明确学习对一个人成长起到的重要作用;学习必须通过“积累”“坚持”“专一”的方法提升的道理。
(一)知识导入
关于人性的善恶,战国时期的孟子和荀子各有见解,孟子认为人性善,荀子认为人性恶。荀子的思想见解有逻辑分析,有论证过程,自成思想体系,相对成熟。荀子认为,“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性者,本始材朴也;伪者,文理隆盛也。无性则伪之无所加,无伪则性不能自美。”正因为“人性恶”,所以荀子主张通过学习教化,抑制恶,使人性的恶向善不断地转化。所以荀子提倡学习,强调学习的必要性,提出“学无止境”。
(二)用心听读
教师示范朗读,请学生请准字音,节奏,语调和情感。
(三)用情朗读
请同学们带着自己的理解,读出整齐句式的气势,读出作者对所有学习者的劝谏之情。
(四)用智赏读
请同学们自由诵读,读出文章流畅的文脉,一边读,一边领悟,交流分享《劝学》的论证手法。
1、文章内容讲述“学不可以已”的中心论点,学习的重要意义,努力学习必须靠积累、坚持、专一的方法。
2。文章语言朴实无华,明白晓畅,短小精悍,情韵悠长。
语文的教案 篇四
[教材分析]:
《关雎》写一男子对女子的思念和追求过程。写求之不得的焦虑和求而得之的喜悦。教学本文,应创造性地运用朗读手段。应引导学生反复朗读,直至成诵;分析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了解《诗经》重章叠句的表现手法;学习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认识《诗经》在中国文学的重要地位另外还应引导学生多读多背《诗经》中的名篇,提高诗歌鉴赏的能力。
课堂教学采用朗读法、讨论点拨法、品读法等教学方法。注重自主学习、自我探究,全面领略诗歌的美感,力求在诗歌鉴赏和文化积淀上都有所收获。
[教学目标]:
1、了解《诗经》的基本知识及其在中国文学的地位。
2、把握《诗经》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和章法的节奏特点。
3、反复朗读,直至成诵。
4、正确认识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爱情的追求和向往。
[教学难点]:
1、体会两首诗大量运用重章叠句的表达方式。
2、品析语言,体会诗歌的音韵美、意境美、含蓄美。
[教具准备]:多媒体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论语》曰:“不学诗,无以言。”古人认为经过《诗经》教化,可以使人“温柔敦厚”。《诗经》在古代一直被选作各类学校的教材,甚至连东汉大字者郑玄家的婢女都熟读《诗经》,日常生活中能以《诗》相对。今天我们学习冠于三百篇之首的《关雎》。
二、资料助读:
1、《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原本称《诗》,编成于公元前6世纪的春秋时期,共305篇,所以也叫《诗三百》。孔子将《诗三百》做为道德教育的教材,后来儒家学派把它当成经典,奉为“五经”之一,才称为《诗经》。《诗经》广泛地反映了古代社会生活,富于写实精神,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关雎》是《风》之始也,也是《诗经》第一篇。古人把它冠于三百篇之首,说明对它评价很高。孔子说:“《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2、诗经六艺:风、颂、赋、比、兴
三、朗读全诗,整体感知:
1、学生听录音配乐朗读,正音,同时出示投影: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师作诵读指导。
提示:第一章的妙处,在于舒缓平正之音,形成全诗的基调。第二章、第三章写深切的思慕和求而不得的忧思。声调亦迫促,与前后平缓之音有别。第四章、第五章写求而得之的喜悦。应读出兴奋和快乐之情。
四、解题
《关雎》是《诗经》开卷的第一首诗,历来为人重视。它描写了一个青年小伙子偷偷地爱上了一位姑娘那种单相思的动人情景。所以本诗可以理解为一首爱情诗。“关雎”是以诗歌首句中的两个字作为题目,其它篇章亦是如此。
语文的教案 篇五
1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说”的文体知识,了解古文特点及韩愈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2、指导学生通过翻译课文,掌握、积累文言实虚词以及词语的特殊用法、特殊文言句式
3、了解文中所采用的论证结构,学习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4、点燃学生继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热情,古为今用,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2学情分析
本文文言基础知识较为丰富,学生必须细致于文句的落实,方能完整的把握文章的论证结构,以利于对文章文脉的把握。
3重点难点
1、通过阅读和翻译课文,积累文言知识。
2、熟读成诵。
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评论(0) 教学目标
1、熟读全文,细致夯实文句,整理好文章中的文言基础知识。
2、背诵文章。
评论(0) 学时重点
文言基础知识的夯实。
评论(0) 学时难点
1、文体知识了解。
2、文言基础夯实。
教学活动活动1【讲授】师说
教学导入:
由视频《程门立雪》的成语故事导入新课:尊师重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人云: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可见其对老师的尊敬;现代社会尊师重道也蔚然成风,毫不逊色于古人,人们把老师比喻成“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然而,在魏晋以后门阀制度仍有沿袭的唐代,贵族子弟都入弘文馆,崇文馆和国子学。他们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因此,他们轻贱老师,社会上从师之风日下。在这种情况下,唐代散文家韩愈却大张旗鼓地宣扬自己的观点,批判“耻学于师”的陋习。现在,我们就来学习千古佳作《师说》,从中感受韩愈非凡的勇气和斗争精神。
作者简介、解题
1、作者简介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县)人,唐代著名的文字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祖籍河北昌黎,也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郎”。死后谥“文”,故又称“韩文公”,作品收录于《昌黎先生集》。
明人将韩愈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苏轼又称他“文起八代之衰”,这是对他散文成就的最大肯定。
“古文运动”是唐代文学史上的一次文学革新运动。它是针对六朝以来泛滥的浮靡文风而发起的。韩愈和柳宗元是这场运动的主将。他们主张文章要像先秦两汉散文那样“言之有物”,要阐发孔孟之道;反对六朝以来单纯追求形式美、内容贫乏的骈俪文章;主张语言要新颖。对那些“言之有物”的古文也要“师其意而不师其词”“言贵创新、词必己出”。经过这次古文运动,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的浮艳的骈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实用散文的基础。
“韩潮苏海”指唐朝韩愈和宋朝苏轼的文章气势磅礴,如海如潮。这就明确地指出了韩愈的散文风格——气势磅礴,汪洋恣肆,自由奔放,感情充沛。苏洵说:“韩子之文,如大江大河,浑浩流转。”(《上欧阳内翰第一书》)
2、解题
“说”是一种议论文的文体,一般是陈述自己对事物的见解,可以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比“论”要自由一些。初中学过《捕蛇者说》《马说》《爱莲说》等等都属这类文体。
1、朗诵点拨
(1)学生齐读课文一遍
读准字音。
(2)教师简要点拨朗读时的注意事项
2、文言知识整理
一.通假字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受,通“授”,教授)
2或师焉,或不焉(不,通“否”,fǒu)
二、古今异义
(1)古之学者必有师
古义:求学的人;今义:指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2)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古义:用来……的;今义: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3)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古义:不一定;今义:用不着
(4)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古义:无论;今义:没有,常为否定副词
(5)吾从而师之
古义:跟随而且;今义:表目的或结果的连词
(6)今之众人
古义:一般人;今义:众多的人,大家
(7)小学而大遗
古义:小的方面学习
今义:指教育的一个阶段,也指实施这种教育的机构(常指与中学、大学相对的“小学”)
三、一词多义
1师
①古之学者必有师(名词,老师)
②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动词,从师求学)
③吾从而师之(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
④吾师道也(名词作动词,学习)
2.传
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动词,传授)
②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动词,流传)
③六艺经传皆通习之(zhuàn,名词,解释经文的著作)
3.道
①传道受业解惑也(名词,道理)
②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有“风尚”的意思)
③道相似也(名词,道德学问)
4.惑
①惑之不解(名词,疑难问题)
②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形容词,糊涂)
③惑而不从师(动词,遇到疑难问题)
5.乎
(1)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介词,相当于“于”,前一个是“在”的意思;后一个是“比”,表比较)
(2)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语气助词,表反问,译为“吗”)
(3)其皆出于此乎(语气助词,表揣测,译为“吗”或“吧”)
(4)嗟乎!师道之不传了久矣(语气助词,表感叹,与“嗟”连用,译为“唉”)
6.而
(1)人非生而知之者(连词,表承接)
(2)惑而不从师(连词,表转折)
(3)吾从而师之(连词,表承接)
(4)择师而教之(连词,表承接)
(5)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连词,表并列)
(6)小学而大遗(连词,表转折)
(7)则群聚而笑之(连词,表修饰)
(8)如是而已(与“已”连用,表陈述语气)
7.之
(1)古之学者必有师(结构助词,的)
(2)人非生而知之者(代词,指代知识、道理等)
(3)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4)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5)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6)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7)圣人之所以为圣(代词,指代这件事)
(8)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助词,的;代词,指代童子)
(9)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10)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代词,这,这一类)
(11)郯子之徒(代词,这,这一类)
(12)六艺经传皆通习之(音节助词,起凑足音节的作用,不译)
(13)作师说以贻之(代词,他,指代李蟠)
8.其
(1)其为惑也终不解矣(代词,那些,指代疑难问题)
(2)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代词,他,指代“生乎吾前”者)
(3)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代词,他的)
(4)其皆出于此乎(副词,表揣测语气,大概)
(5)其可怪也欤(副词,与“也欤”配合表反问语气,相当于“这不是……吗?”)
9.于
(1)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介词,比)
(2)而耻学于师(介词,向)
(3)于其身也(介词,对于)
(4)皆出于此乎(介词,从)
(5)不拘于时(介词,表被动,被)
10.也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句末语气助词,与“者”连用,表判断)
(2)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句中语气助词,表停顿)
(3)其为惑也终不解矣(句中语气助词,表停顿)
(4)其可怪也欤(句末语气助词,与“欤”连用,加强语气)
四、词类活用
(一)名词的活用
1.名词作状语
则群聚而笑之(群,表动作的情态,成群)
2.名词作动词
①吾师道也(名词作动词,学习)
②其下圣人也亦远矣(名词作动词,低于)
3.名词的意动用法
①吾从而师之(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
②孔子师郯子(名词意动用法,以……为师)
(二)形容词的活用
1.形容词作名词
①小学而大遗(形容词作名词,小的方面、大的方面)
②吾未见其明也(形容词作名词,高明的地方)
③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形容词作名词,圣明的人、愚昧的人)
④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形容词作名词,疑惑的问题、糊涂的问题)
⑤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形容词作名词,卑:卑贱的人、低下的人盛:势盛位高的人)
2.形容词作动词
惑而不从师(形容词作动词,遇到疑难问题)
3.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而耻学于师(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耻)
(三)动词的使动用法
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习,使……学习)
五、文言句式
(一)判断句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者,……也,表判断)
(2)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也,表判断)
(3)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非,表否定判断)
(二)被动句
不拘于时(介词“于”表被动)
(三)倒装句
1.介宾结构后置句(状语后置句)
(1)而耻学于师(于师学,介宾短语后置)
(2)师不必贤于弟子(于弟子贤,介宾短语后置)
(3)不拘于时,学于余(于余学,介宾短语后置)
2.宾语前置句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不知句读,不解惑,宾语前置)
4.省略句
(1)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之)(省宾语)
(2)吾从(之)而师之(省宾语)
(3)(其,指士大夫之族)群聚而笑之(省主语)
(4)(师)位卑(者)则足羞,(师)官盛(者)则近谀(省略谓语动词)
5.固定格式
庸……乎:表反问,难道……吗,哪里……呢
例句: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4.2第二学时评论(0)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第二段,学习并掌握本文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
2、正确把握韩愈关于尊师重道的论述和本文的思想意义
评论(0) 学时重点
分析文章的整体思路,引导学生背诵全文。
评论(0) 学时难点
1、学习文中所采用的论证结构,学习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2、点燃学生继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热情,古为今用,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教学活动活动1【活动】师说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自主学习:
1这篇文章为谁而作?何以见得?文中有没有信息?
【明确】“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从课文的最后一段可以得出答案,韩愈的这篇《师说》是写给一个叫李蟠的十七岁小伙子的。
2一代文学宗师为什么要为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伙子写下这一篇流芳千古的名篇佳作——《师说》?
可以总结为三个原因:
李蟠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他不拘于时,学于余
能行古道
(以上三个方面都是原因,当时“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人也许不多,但一定还有其它的,为何只选择了李蟠?“学于余”,我们说向韩愈这样一个文坛领袖学习应该是求之不得的事,韩愈有必要为他写文章吗?所以说根本的原因是不拘于时和能行古道。)
合作探究:
1文末说“余嘉其能行古道”,所谓的“古道”指的是古人从师之道,古人从师之道是什么?课文体现在哪里?
(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第一、三两段,相互讨论完成答案,教师总结明确)
【明确】古人从师之道——古之学者必有师且无常师
【点拨分析】
课文的一、三两段中韩愈谈到了古人的从师之道,可以总结它的核心为“古之学者必有师”“圣人无常师”,古代的知识渊博之人必定有自己的老师,正如韩愈所说的“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同时古代的圣人不仅向老师学习,还“无常师”,向各种人甚至一些远不如他的人请教和学习,自然让我们想到了孔子的话“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且要“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2古人如此的注重从师学习,那么择师的原则是什么?(原文语言回答)
【明确】择师的原则: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韩愈阐述古人从师之道,其真正的意图是引出对择师原则和标准的阐述,作者认为择师的原则是不分高低贵贱,年长年幼,道存在的地方就存在老师,同时,作者打破传统观念,认为老师不一定要比学生强,学生也不一定比老师差,只要他有我比不上的地方,他就是做我的老师,详细地展现了择师的原则。
【延伸小结】
以上是古人的从师之道,也是韩愈对于从师的观点,许许多多的成功者正是得益于这种古道,才成就了他们的辉煌,相信这对于我们每个人都会有所启发的。
3前面说过,韩愈为李蟠写文章的主要原因还有一个:不拘于时,即不被当时的社会风气所拘束。当时的社会风气是怎样的呢?作者是从哪几个角度来分析并批判这种风气的?运用了什么论证手法?
(引导学生自读课文第二段,讨论明确)
【明确】
①社会风气——师道之不传也久矣、耻学于师
②作者运用正反对比论证的手法,从三个方面批判了当时的社会风气,总结表格如下:
对象从师的态度结果观点
1 “今众人” “耻学于师” “愚益愚”
通过正反对比,论证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
“古圣人” “从师而问” “圣益圣”
2于其子择师而教之小学
于其身耻师大遗
3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士大夫之智不及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群聚而笑之
(作者在课文的第二段给我们展示了当时“耻学于师”的不良社会风气,并通过三组正反对比,论证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从而批判了“耻学于师”的不良社会风气。此段中韩愈用了大量强烈语气的句子,来表明了自己的对“耻学于师”这一社会风气的不满和痛心,如:“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等,朗读时注意语气。)
全文通过对师的讨论,表达了作者对古人从师之道的赞扬,对“耻学于师”的社会风气的无情批判。我们深切体会到作者那因“师道不传”而痛心疾首的情感的同时,也为这位伟大文豪非凡的斗争勇气和正直的品行所倾倒。
4、虽然文章说,这篇文章是写给那个叫李蟠的学生的,可是读到这里我们还会只是这样看吗?他还是写给谁看的呢?
【点拨】这个问题可以从韩愈《师说》一文当时的现实意义及长远影响来谈,学生可以展开思维,拓展想象空间。
【明确】可以说,韩愈的文章还送给以下的两种人:
写给当时那些不愿学习的士大夫阶层看的。提醒他们改掉这种坏习惯,否则后果会很严重。再读文章最后一段文字,我想我们就不难理解韩愈写这篇文章的感情了,那种社会风气造成的忧心如焚是远远超过李蟠个人勤学好问带给自己的喜悦的。(再读课文最后一段)
1200多年过去了,今天我们身边还有很多人在重复着唐人同样的错误,社会上不尊重教师的现象比比皆是:家长袒护孩子,辱骂老师;学生课堂和老师顶嘴甚至围攻老师;学生在路上碰见老师却形同陌路……,从这个意义上说,这篇文章何尝不是写给今天的我们的呢?
正是这种穿越时空的恒久价值,使这篇文章历久弥新,成为经典。同学们,反思自己吧,让中华民族的美德在我们身上发出更耀眼的光芒。
背诵全文
试说说作者的观点在当时有哪些进步意义,在今天仍有什么借鉴作用。
11*师说
课时设计课堂实录
11*师说
1第一学时教学目标
1、熟读全文,细致夯实文句,整理好文章中的文言基础知识。
2、背诵文章。
学时重点
文言基础知识的夯实。
学时难点
1、文体知识了解。
2、文言基础夯实。
教学活动活动1【讲授】师说
教学导入:
由视频《程门立雪》的成语故事导入新课:尊师重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人云: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可见其对老师的尊敬;现代社会尊师重道也蔚然成风,毫不逊色于古人,人们把老师比喻成“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然而,在魏晋以后门阀制度仍有沿袭的唐代,贵族子弟都入弘文馆,崇文馆和国子学。他们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因此,他们轻贱老师,社会上从师之风日下。在这种情况下,唐代散文家韩愈却大张旗鼓地宣扬自己的观点,批判“耻学于师”的陋习。现在,我们就来学习千古佳作《师说》,从中感受韩愈非凡的勇气和斗争精神。
作者简介、解题
1、作者简介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县)人,唐代著名的文字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祖籍河北昌黎,也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郎”。死后谥“文”,故又称“韩文公”,作品收录于《昌黎先生集》。
明人将韩愈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苏轼又称他“文起八代之衰”,这是对他散文成就的最大肯定。
“古文运动”是唐代文学史上的一次文学革新运动。它是针对六朝以来泛滥的浮靡文风而发起的。韩愈和柳宗元是这场运动的主将。他们主张文章要像先秦两汉散文那样“言之有物”,要阐发孔孟之道;反对六朝以来单纯追求形式美、内容贫乏的骈俪文章;主张语言要新颖。对那些“言之有物”的古文也要“师其意而不师其词”“言贵创新、词必己出”。经过这次古文运动,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的浮艳的骈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实用散文的基础。
“韩潮苏海”指唐朝韩愈和宋朝苏轼的文章气势磅礴,如海如潮。这就明确地指出了韩愈的散文风格——气势磅礴,汪洋恣肆,自由奔放,感情充沛。苏洵说:“韩子之文,如大江大河,浑浩流转。”(《上欧阳内翰第一书》)
2、解题
“说”是一种议论文的文体,一般是陈述自己对事物的见解,可以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比“论”要自由一些。初中学过《捕蛇者说》《马说》《爱莲说》等等都属这类文体。
1、朗诵点拨
(1)学生齐读课文一遍
读准字音。
(2)教师简要点拨朗读时的注意事项
2、文言知识整理
一.通假字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受,通“授”,教授)
2或师焉,或不焉(不,通“否”,fǒu)
二、古今异义
(1)古之学者必有师
古义:求学的人;今义:指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2)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古义:用来……的;今义: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3)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古义:不一定;今义:用不着
(4)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古义:无论;今义:没有,常为否定副词
(5)吾从而师之
古义:跟随而且;今义:表目的或结果的连词
(6)今之众人
古义:一般人;今义:众多的人,大家
(7)小学而大遗
古义:小的方面学习
今义:指教育的一个阶段,也指实施这种教育的机构(常指与中学、大学相对的“小学”)
三、一词多义
1师
①古之学者必有师(名词,老师)
②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动词,从师求学)
③吾从而师之(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
④吾师道也(名词作动词,学习)
2.传
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动词,传授)
②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动词,流传)
③六艺经传皆通习之(zhuàn,名词,解释经文的著作)
3.道
①传道受业解惑也(名词,道理)
②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有“风尚”的意思)
③道相似也(名词,道德学问)
4.惑
①惑之不解(名词,疑难问题)
②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形容词,糊涂)
③惑而不从师(动词,遇到疑难问题)
5.乎
(1)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介词,相当于“于”,前一个是“在”的意思;后一个是“比”,表比较)
(2)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语气助词,表反问,译为“吗”)
(3)其皆出于此乎(语气助词,表揣测,译为“吗”或“吧”)
(4)嗟乎!师道之不传了久矣(语气助词,表感叹,与“嗟”连用,译为“唉”)
6.而
(1)人非生而知之者(连词,表承接)
(2)惑而不从师(连词,表转折)
(3)吾从而师之(连词,表承接)
(4)择师而教之(连词,表承接)
(5)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连词,表并列)
(6)小学而大遗(连词,表转折)
(7)则群聚而笑之(连词,表修饰)
(8)如是而已(与“已”连用,表陈述语气)
7.之
(1)古之学者必有师(结构助词,的)
(2)人非生而知之者(代词,指代知识、道理等)
(3)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4)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5)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6)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7)圣人之所以为圣(代词,指代这件事)
(8)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助词,的;代词,指代童子)
(9)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10)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代词,这,这一类)
(11)郯子之徒(代词,这,这一类)
(12)六艺经传皆通习之(音节助词,起凑足音节的作用,不译)
(13)作师说以贻之(代词,他,指代李蟠)
8.其
(1)其为惑也终不解矣(代词,那些,指代疑难问题)
(2)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代词,他,指代“生乎吾前”者)
(3)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代词,他的)
(4)其皆出于此乎(副词,表揣测语气,大概)
(5)其可怪也欤(副词,与“也欤”配合表反问语气,相当于“这不是……吗?”)
9.于
(1)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介词,比)
(2)而耻学于师(介词,向)
(3)于其身也(介词,对于)
(4)皆出于此乎(介词,从)
(5)不拘于时(介词,表被动,被)
10.也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句末语气助词,与“者”连用,表判断)
(2)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句中语气助词,表停顿)
(3)其为惑也终不解矣(句中语气助词,表停顿)
(4)其可怪也欤(句末语气助词,与“欤”连用,加强语气)
四、词类活用
(一)名词的活用
1.名词作状语
则群聚而笑之(群,表动作的情态,成群)
2.名词作动词
①吾师道也(名词作动词,学习)
②其下圣人也亦远矣(名词作动词,低于)
3.名词的意动用法
①吾从而师之(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
②孔子师郯子(名词意动用法,以……为师)
(二)形容词的活用
1.形容词作名词
①小学而大遗(形容词作名词,小的方面、大的方面)
②吾未见其明也(形容词作名词,高明的地方)
③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形容词作名词,圣明的人、愚昧的人)
④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形容词作名词,疑惑的问题、糊涂的问题)
⑤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形容词作名词,卑:卑贱的人、低下的人盛:势盛位高的人)
2.形容词作动词
惑而不从师(形容词作动词,遇到疑难问题)
3.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而耻学于师(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耻)
(三)动词的使动用法
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习,使……学习)
五、文言句式
(一)判断句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者,……也,表判断)
(2)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也,表判断)
(3)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非,表否定判断)
(二)被动句
不拘于时(介词“于”表被动)
(三)倒装句
1.介宾结构后置句(状语后置句)
(1)而耻学于师(于师学,介宾短语后置)
(2)师不必贤于弟子(于弟子贤,介宾短语后置)
(3)不拘于时,学于余(于余学,介宾短语后置)
2.宾语前置句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不知句读,不解惑,宾语前置)
4.省略句
(1)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之)(省宾语)
(2)吾从(之)而师之(省宾语)
(3)(其,指士大夫之族)群聚而笑之(省主语)
(4)(师)位卑(者)则足羞,(师)官盛(者)则近谀(省略谓语动词)
5.固定格式
庸……乎:表反问,难道……吗,哪里……呢
例句: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语文的教案 篇六
教学目标:
1、认读生字、词语,学写4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进一步学习默读课文
3、创设故事情境,引导学生读14自然段,感受童话想象的奇特,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
教学重、难点:
1、认读生字、词语,学写4个生字
2、想象童话情境,感受童话的趣味和意味
教学准备:
CAI课件、词卡、图片
教学过程:
一、认识角色,入童话之境
1、介绍故事的主角:“莫格”和“琼斯太太”
2、教师语言描述,创设故事情境
3、板书课题
4、范写“猫”字,学生书空
5、齐读课题
二、情境识字,熟童话之文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2、认读词语“酵母”,教师简要介绍酵母的作用
3、创设生字学习情境,认读田字格里的生字
①课件呈现面包房做面包的情境,直观感受酵母的作用,为后文学习作铺垫
②多种形式认读田字格里的生字,重点指导:“伞”、“扇”、“盆”和“扭”相机认读词语“歪七扭八”
③随机再读所有田字格里的生字
4、创设生字学习情境,认读双横线里的生字
①分组呈现生字,寻找认读规律
第一组“禁”、“镇”和“震”;
第二组“胀”和“倾”
第三组“斯”“喂”“绵”“驴”
第四组“裂”
②重点指导读好“禁”、“镇”和“震”的前鼻音出示词语“震惊”、“小镇”,引导学生区别同音字“镇”和“震”
③重点指导读好“胀”和“倾”的后鼻音出示词语“膨胀”“倾盆大雨”,在词语里强化读准字音,引导学生说出字形结构的特点
5、游戏中认读词语
①从“喷嚏”到“九个喷嚏”再到“一连打了九个喷嚏”,逐步突破学生认读的难点
②从“湍急”到“湍急的河水”,“课税”到“在火炉边打瞌睡”,指导词语连读,初步感知词义
三、趣读故事,觅童话之奇
1、学生再次自由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流利
2、学习第1自然段
创设情境,教师引读第1自然段
3、学习第2、3自然段
(1)情境描述,学生自由读第2、3自然段
(2)学习第2自然段
①抓住重点词“太淘气”,读好句子“一天,琼斯太太见莫格太淘气,就要它到外面去玩”
②通过展开想象和抓住“透”字,引导学生了解“淋得透湿”的意思,指导学生读好词语和句子
③通过听音直观感受和抓住“倾”字,引导学生了解“倾盆大雨”的意思,指导学生读好词语和句子
④通过动作演示,抓住“一连”和“九个”体会“一连打了九个喷嚏”,指导学生读好词语和句子
(3)学习第3自然段
①出示第3自然段,创设情境,教师补白琼斯太太给莫格喂掺着酵母的牛奶的原因
②播放第3自然段故事录音,引导学生听录音想象故事情境
(4)教师语言描述,小结2、3自然段内容,让学生感受莫格和琼斯太太亲密无间的关系
4、学习第4自然段
(1)情境描述,学生自由读第4自然段
(2)学习第4自然段第一版块:
出示第一到第三句话,抓住“发起来了”和“身体胀得越来越大”等,通过问答式朗读练习,指导学生读好句子
(3)学习第4自然段第二版块:
①学生默读第4自然段,要求:划出写莫格被发起来的句子
②反馈交流,相机出示写莫格逐步变大的五个句子
A、抓住“一只绵羊”、“一头驴子”、“一匹拉车的马”、“一头大河马”等词语,引导学生感受莫格胀得越来越大的变化过程
通过播放“撑裂”图片,进一步让学生感受到莫格身体变化之神奇
B、抓住“起初”、“接着”、“后来”、“再后来”、“最后”等词语,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莫格身体胀得越来越大的变化顺序
通过摆放词语、复述句子等方式,引导学生体会句子表达的有序
③播放莫格变大的动画,让学生直观感受莫格奇特的变化过程
④配乐朗读写莫格被发起来的句子,强化感受
(4)创设情境,回扣句子:“酵母把莫格发起来啦!”
(5)配乐师生合作读第4自然段
四、识记生字,学写字之法
1、齐读田字格中的八个生字
2、学生自由识记前面的四个生字:“猫、格、盆、伞”
3、指导书写
(1)提示写字要点
“猫”写的时候要注意左窄右宽
“盆”的上下两部分都要写得扁一点,下面的“皿”字底要写得托住上面的“分”字
4、学生练写这四个字,教师巡视,强调写字姿势
五、留下悬念,延童话之乐
教师总结,拓展猜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