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小数教学设计【优质6篇】

时间:2013-04-02 06:15:47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循环小数教学设计 篇一

在数学教学中,循环小数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循环小数是指小数部分有一个或多个数字序列无限循环重复的小数。循环小数的概念对学生来说可能是一个相对新颖的概念,因此在教学设计中需要采用一些创新的方法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一概念。

一、教学目标

1. 学生能够理解循环小数的概念和特点。

2. 学生能够将循环小数转化为分数形式。

3. 学生能够进行循环小数的四则运算。

二、教学内容

1. 循环小数的定义和特点。

2. 循环小数与分数的转化。

3. 循环小数的四则运算。

三、教学步骤

1. 导入:通过一个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引入循环小数的概念。例如,讲述一个人每天跑步的路程是1/3英里,但是他只跑了一半的路程,问他每天跑了多少英里。通过这个例子,引导学生思考无限循环的概念。

2. 讲解:向学生介绍循环小数的定义和特点。解释循环小数的循环部分是如何产生的,以及如何将循环小数转化为分数形式。

3. 实例演示:给学生提供一些循环小数的实例,并指导他们将循环小数转化为分数形式。通过多个实例的演示,帮助学生掌握转化的方法和技巧。

4. 练习:让学生进行一些练习,巩固他们对循环小数转化为分数的理解和掌握。

5. 拓展:引导学生思考循环小数的四则运算。通过一些简单的例子,让学生理解循环小数的加减乘除规律。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循环小数的重要性和应用。

四、教学评估

1. 课堂练习:通过课堂练习,检查学生对循环小数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作业:布置一些作业题目,让学生在家里进一步巩固循环小数的知识。

通过以上的教学设计,可以帮助学生在循环小数的学习中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的概念和技巧,为他们今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循环小数教学设计 篇二

循环小数是数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也是中学数学中的一个难点。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采用一些创新的方法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循环小数的概念和运算。

一、教学目标

1. 学生能够理解循环小数的定义和特点。

2. 学生能够将循环小数转化为分数形式。

3. 学生能够进行循环小数的加减乘除运算。

二、教学内容

1. 循环小数的定义和特点。

2. 循环小数与分数的转化。

3. 循环小数的加减乘除运算。

三、教学步骤

1. 导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引入循环小数的概念。例如,讲述一个人每天购买的牛奶量是1/3升,但是他只购买了一半的牛奶,问他购买了多少升牛奶。通过这个例子,引导学生思考无限循环的概念。

2. 讲解:向学生介绍循环小数的定义和特点。解释循环小数的循环部分是如何产生的,以及如何将循环小数转化为分数形式。

3. 实例演示:给学生提供一些循环小数的实例,并指导他们将循环小数转化为分数形式。通过多个实例的演示,帮助学生掌握转化的方法和技巧。

4. 练习:让学生进行一些练习,巩固他们对循环小数转化为分数的理解和掌握。

5. 拓展:引导学生思考循环小数的加减乘除运算。通过一些简单的例子,让学生理解循环小数的运算规律。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循环小数的重要性和应用。

四、教学评估

1. 课堂练习:通过课堂练习,检查学生对循环小数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作业:布置一些作业题目,让学生在家里进一步巩固循环小数的知识。

通过以上的教学设计,可以帮助学生在循环小数的学习中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的概念和技巧,提高他们的数学运算能力。

循环小数教学设计 篇三

  教学目的:

  1、学生理解循环小数、有限小数、无限小数的意义,掌握循环小数的两种表示法,会判断循环小数、有限小数、无限小数,能比较熟练地求循环小数的近似值。

  2、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判断、抽象概括能力及探索规律的能力。

  3、学生感受数学的美与乐趣,激发探究的欲望。

  教学重点:

  理解循环小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

  怎样判断除得的商是循环小数。

  教学过程:

  一动作游戏,过度铺垫

  请一名学生做游戏,根据老师的指令,用手指向部位.(眼睛、鼻子、嘴巴、耳朵;眼睛鼻子嘴巴耳朵……)结合动作口令,请学生说一说,游戏过程有什么特点.(理解关键次: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用游戏动作作铺垫,激发兴趣,使得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的境地,初步感知这节课的重要性语言,生动形象的理解无限、依次、重复等词语)

  2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象我们刚才的游戏那样,依照一定的次序不断重复出现的现象的呢?

  请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找一找.(例如学生的回答:四季春夏秋冬的更替、一年12个月的交替、每周星期数、老和尚讲故事等)

  3以此为契机引入新内容的探索,小数中也有这样有趣的现象,你想知道么?引入并板书课题:循环小数。

  二新知探索

  1、课件出示情景图.例题1:王鹏跑400米只用了75秒,平均每秒跑多少米?

  (1)请学生说出已知条件和要求的问题.

  (2)列算式400÷75,讲明列式理由(速度=路程÷时间)

  (3)请学生在练习本上试算.教师行间巡视.

  (4)当学生露出疑问的神情,窃窃私语交流时,及时让学生停下来,说一说自己的疑问,也就是数谈一谈计算中发现算式的特点。余数25不断的重复出现,商一直商3.那么算式的结果怎样写呢?请学生说一说:可以写作5.333......,多写一个重复的数字3然后点上省略号,表示后面还有无数个3.

  2、深入探索,说明竖式计算中的特点。

  (1)出示练习:28÷18= 78.6÷11=

  (2)请学生观察算式中特点:第一个算式余数不断重复出现10,因此商不断重复出现5,所以商是1.55……;第二个算式余数5和6依次不断的重复出现,因此商4和5也依次不断的重复出现,所以商是7.14545……。

  (3)观察写出的3个小数,像这样的小数就叫做循环小数。那么什么样的数叫做循环小数呢?请小组内集思广益交流一下。

  (4)反馈交流内容:

  a生:有一个数或者多个数不断的重复出现。

  B生:小数部分有一个数或者几个数字不断的重复出现。

  C生:小数部分有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的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

  师:刚才同学们都谈到了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字,和课本上循环小数的科学定义进行比较。强调概念重点的词语,加重语气诵读两遍。

  在实物投影器上用康熙词典展示“循环”词语的意思。(事物周而复始的运动和变化,叫做循环)

  (5)开展写循环小数的比赛,比一比,一分钟谁写的个数多,种类也多。

  教师行间巡视,挑拣出现的'有典型错误的比赛内容,充分利用课堂生成性资源。比如挑选类似性质的题目:3.2828,5.1444……,2.0141526…,5.8105105……,正确的点头,错误的摇头,突出自己的课堂活跃氛围。

  [让学生在尝试练习中认识循环小数,发现当两个数相除出现循环小数时商和余数的规律。让学生亲历知识形成的过程,有利于学生形成循环小数的概念。]

  三、巩固练习,发散思维。

  (1)请同学们判断下面哪几个数是循环小数,为什么?(课件显示)

  0.999…… 3.1415926…… 0.547745…… 3.212121

  5.02727…… 6.416416……

  这些循环小数能不能简便写法,请自学课本,了解循环节和简便写法。只写出一个循环节,在循环节的首位和末位上面点上小圆点。

  (2)将上面的循环小数用简便写法记录下来。

  (3)式计算下面各题,哪些是循环小数?将循环小数表示出来。(课本29页第1题。)

  5.7÷9 5÷8 6.64÷3.3

  (4)跳起来摘葡萄。

  循环小数0.48536536……的小数部分第60位上的数是几?第100位上的数呢?

  四、从质疑问难中,畅谈收获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或什么疑问?

  《循环小数教学反思》

  一、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为学生架起知识迁移的桥梁《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新课开始,我用动作游戏的形式的循环现象为导入点,让学生体验“循环”的意思,从而说说生活中的“循环现象”,将生活与数学融合在一起,使学生真正理解了“循环”含义,从而为进一步探究“循环小数”的意义及写法架起桥梁。

  二关注学生发展——给学生提供自主合作探究的空间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数学学习不应是简单个体接受知识的过程,而是一个主体对自己感兴趣的且是现实的生活性主题的探究与发展的过程。在新课中,我首先从生活中的现象入手,计算王鹏每秒速度,使主动探究数学中的问题,通过让学生笔算、不断地观察、分析、比较、讨论等学习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的参与,给学生提供自主合作探究的空间,让学生全面参与新知的发生、发展和形成过程,使学生真正体验到探究的乐趣和做数学的价值。

  (三)关注学生实际应用——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消化

  从认识的过程来说,形成概念是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即从个别的事例总结出一般性的规律;巩固概念则是识记概念和保持概念的过程,是加深理解和灵活运用概念的过程,即从一般到个别的过程。好的练习设计能够巩固学生的知识,进而延伸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学完新知后,根据由浅入深的原则,力求做到人人学有必须的数学,我设计了三个不同层次的练习,使不同层面的学生都学有所获。第一题是基本题,是通过从数字乐园中,找循环小数。第二题综合题,通过根据实际情况,取循环小数的近似值,加强知识间的联系,培养实际应用能力。最后一道是发展题,一方面让学生研究循环小数的规律,另一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这节课所可以精进的空间还很大,在闲暇时间还会进一步使这节课的教学设计更加符合新课标的教学理念,体现自身的教学风格。

循环小数教学设计 篇四

  教材分析

  循环小数是个新知识。这部分概念较多,又比较抽象,是教学的一个难点。教材通过例8,先让学生做除法。通过实际计算,发现这些除法无论除到小数点后面多少位,都除不尽。然后,教材中提出问题,让学生观察它们的商有什么特点,并想一想这是为什么。根据学生计算出的除法竖式,引导学生发现商和余数的关系。由于余数重复出现,商也重复出现,而且这样的重复是循环不断的。从而,引出循环小数的概念。接着,教材通过两个数相除时商的两种情况,介绍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的概念。以前学生对小数概念的认识仅限于有限小数。到学习了循环小数以后,小数概念的内涵进一步扩展了,学生认识到除了有限小数以外,还有无限小数,循环小数就是一种无限小数。最后,介绍循环节、纯循环小数和混循环小数等概念,这些都是选学内容。介绍循环小数的简便记法,说明当两个数相除不能除尽时,可以用循环小数表示商,小数的循环部分可以只写出第一个循环节,并在这个循环节的首位和末位数字上面各记一个圆点。

  学情分析

  我们班的学生思维活跃,上课时还能够专心听讲,积极主动发言,善于提问。学生在生活中已感受过循环、重复的现象,也经历过将事物进行分类、整理的活动,具备了初步的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能力,为今天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循环小数是在学生学习了小数除法的意义、小数除法的计算及商的近似值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以前学生对小数概念的认识仅限于有限小数,到学习了循环小数以后,小数概念的内涵进一步扩展了,学生认识到除了有限小数以外,还有无限小数,循环小数就是一种无限小数。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初步理解循环小数、有限小数、无限小数的意义,能正确地区分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了解循环节的概念和循环小数的简便记法。

  思维发展目标:经历循环小数的认识过程,体验探究发现的学习,培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观察、分析、比较、判断、抽象概括能力。

  情感态度目标:感受数学的美与乐趣,激发探究的欲望,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初步渗透集合思想。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笔算,发现循环小数的规律,掌握循环小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能正确判断循环节数字,用简便记法表示循环小数。

循环小数教学设计 篇五

  教学目标:

  ①知识技能:通过学习与探究小数的循环现象

,探索循环小数的循环规律。初步认识循环小数,知道循环小数的位数是无限的;

  ②过程与方法:经历讨论、交流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分类能力、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

  ③情感与态度: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思想,培养学生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理解和掌握循环小数等概念,这些概念应通过学生试算、观察、讨论、归纳得出。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知概念。

  1.拍节奏游戏:

  师:(1)老师拍节奏,你们能拍出来吗?

  (2)你们拍的节奏为什么这么整齐?

  (3)如果老师让你们按照这样的节奏,不断重复地一直拍下去,不叫停止,想一想,你们要拍多少次?

  (4)像这样拍的次数是“有限的”还是“无限的”?

  (5)你们刚才拍的次数呢?

  2.找规律,猜图形。

  多媒体出示:依次出现两个圆圈和一个三角形的图形。

  当逐个出现至第十个图形,即第四组的第一个圆圈后,提问:

  谁能猜到下面一个是什么图形呢?

  你是怎样想出来呢?

  出示第12个图形时,当学生猜出下面一个是三角形时,出现“......”这个省略号表示什么意思?

  对的,也就是说,是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这样的图形,请同学们想一想,这幅图中有多少组这样的图形呢?

  学生说完后,教师板书(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无限)

  在实际生活中,还有那些现象是这样的?

  一年有春夏秋冬,四季周而复始,每个星期有七天,每年有52个星期,开着的红绿灯,这些都是循环现象,其实,在数学王国里,就有一种小数,同学们想认识它吗?(想)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循环小数”。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二)展示过程 探究新知

  1、循环小数

  ①组织学生自由选择下面各题,用竖式计算,并引导学生观察商的特点。

  330÷1100 2÷6 1.23÷3

  ②自学例2 7.3 ÷2.2 除到商是五位小数时停止。

  自学提示:(1)想一想,如果继续除下去,商会怎样?

  (2)谁来猜一猜第6位小数是几?

  (3)“等等”用什么符号来表示?能不能不用省略号?为什么?

  ③你能说说省略号表示什么?

  2÷9=0.222…… 5÷12=0.4166……

  9÷55=0.16363…… 2.4666…… 2.583583……

  ④你们还能举出这样的小数吗?

  ⑤概括并揭题。

  像这些小数,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循环小数”。(板书课题)

  谁来说一说什么叫“循环小数”?你们认为这句话里哪几个字比较重要?

  ⑥判断,请同学们判断哪几个数是循环小数,为什么?

  0.999…… 5.02727…… 6.416416……

  3.5656565656 3.1415926…… 0.123321……

  2、循环节

  “0.333……”中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字是哪一个?在3.31818……数中,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的数字有个名称,请看书上第61页,什么叫循环节?请找出以上判断题中循环小数的循环节。

  3、循环小数的简便记法

  ①记法和读法。

  记法:把循环节写出两遍或三遍,是一种记法。简便记法:只写一个循环节,然后在循环节的首位和末尾数字上各记一个圆点,这个点叫循环节。

  读法:5.327…… 五点三二七,二七循环。

  ② 练习。

  (1)写出3.333……的简便写法。

  (2)写出判断题中循环小数的简便写法。

  (三)巩固强化,拓展思维。

  1、判断题.

  (1)9.6666是循环小数。 ( )

  (2)循环小数是无限小数。( )

  (3)循环小数57.575575……记作57.57 ( )

  (4)32.3232是有限小数也是循环小数。 ( )

  2、把下面的循环小数圈起来。

  4.3737 5.28383…… 5.314162…… 0.7563563……

  3.小结:

  如果用这是个什么样的循环小数?

  循环节是什么?可以简写成什么?学生板演.

  (四)课堂总结,鼓励质疑。

  通过这堂课的学习,你们有那些收获?还有那些疑问?

循环小数教学设计 篇六

  教学目标:

  1、理解循环小数、无限小数、有限小数的意义。

  2、掌握循环小数的表示方法。

  3、感受数学知识的无穷奥秘,体验发现知识的快乐。

  教学难点:

  学会循环小数的表示方法。

  教学准备:

  课前自主学习卡,检测题,课件,投影等。

  教学过程:

  一、 引入课题。

  请同学们拿出课前完成的自主学习卡,卡片上的五道竖式题,对照老师(投影)给出的算式,看看自己做的如何?

  师:这五道题3.03÷25= 37.2÷24= 28÷18= 78.6÷11= 1.5÷7= 的商究竟是多少呢?请从几个商中找到合适的商,对号入座,把它贴在相应的等式后面。

  生上台做出选择。

  师:你们为什么这样选择商呢?说明原由。

  生:前两道题可以除尽,没有余数,商是有限的。

  师:你知道这样的数有个共同的名字叫什么吗?

  生合:有限小数。

  师:同学们真聪明,那剩下的三道题的商是什么小数呢?

  生合:无限小数。

  师:无限小数具有什么特点呢?

  生:算式永远除不完,总有余数。

  师:我们一起看这五道题的竖式(投影),前两道题没有余数,可以除尽,也就是可以数出商的小数位数,而后三道题都有余数,永远除不完,对吗?

  那请同学们再仔细观察一下第3、4道题竖式,你们又有什么新的发现?

  生:商的小数部分不断重复出现3和45.

  师:余数呢?

  生:第三道题的余数总是10,而第四道题的余数总是交替出现5和6,添0后继续除,所以商的小数部分不断重复出现4、5.

  师:像0.555……,7.14545……这样的小数是什么小数?

  生:无限小数。

  师:它是无限小数里一种特殊的小数叫循环小数。

  同学们,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研究的新内容有信心学好吗?

  出示学习目标:

  1、 理解循环小数、无限小数、有限小数的意义。

  2、 学会循环小数的记录方法。

  二、 探究新知:

  出示学习任务:小组合作交流①什么是循环小数和循环节?

  ②如何简便记录商?(举例说明)。

  小组讨论交流8分钟后,以小组形式上台汇报学习成果:

  预设:学生可能理解了循环小数是从小数部分某一位起,依次不断重复出现一个或几个数,但口语表达会不太明确,教师适时引导。对于循环节,从书中给出的材料中不难理解,但需要同学们举几个例子来说明一下,具体操作一下才行。

  在汇报交流完之后,教师着重让孩子们看例8的竖式,体会商不断重复出现3,是由于余数不断出现25的原因,让同学们再算两道题,深刻体会循环小数出现原因及过程。

  三、 练习:

  请将12.36 、 12.36 、 12.3636 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序,并交流方法和原由。

  四、检测题:

  师:看来同学们对循环小数了解了很多,就是不知道会做题吗,敢接受老师的检测吗?

  检测题:

  ① 下面哪些是循环小数在( )里画“√”。

  ② 3.6767…的循环节是( ),用简便方法记作( )。

  ③ 6.48÷4.4的商用循环小数表示是( )。

  ④ 比较大小

  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检测,教师巡回指导,根据小组汇报的答案,要求用星级来对自己的完成情况作出评价,并在小组交流错误原因、改正。

  五、 课堂小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新的收获?

  学生畅谈学习所得。

循环小数教学设计【优质6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