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实用3篇)

时间:2012-04-06 06:11:32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篇一

教案名称:认识和加法

教学目标:

1. 认识数字0-100,并能正确书写和读出这些数字。

2. 掌握1-100之间的数的大小关系。

3. 掌握加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并能进行简单的加法运算。

4.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内容:

1. 数的认识:

a. 认识0-100之间的数字,包括十位数和个位数。

b. 学习正确书写和读出这些数字。

2. 数的大小关系:

a. 学习比较1-100之间的两个数的大小关系,包括大于、小于和等于。

b. 运用比较符号进行大小关系的表示。

3. 加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

a. 学习加法的基本概念,包括加数、被加数和和的概念。

b. 学习加法的运算方法,包括竖式和横式两种形式。

4. 简单的加法运算:

a. 进行1-100之间的简单加法运算,运用竖式和横式进行计算。

b. 运用加法进行实际生活问题的解决。

教学步骤:

1. 导入:通过展示数字卡片,引导学生认识0-100之间的数字,并与学生一起读出这些数字。

2. 数的大小关系:

a. 师生互动,比较两个数字的大小关系,并通过比较符号进行表示。

b. 练习题:给出一些数字,让学生比较大小关系,并填写比较符号。

3. 加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

a. 探讨加法的概念,让学生理解加数、被加数和和的含义。

b. 通过示例和练习,引导学生掌握竖式和横式加法运算的方法。

4. 简单的加法运算:

a. 给学生出示一些简单的加法题目,让学生用竖式或横式进行计算,并核对答案。

b. 进行实际生活问题的解决,让学生应用加法进行计算。

5. 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让学生总结认识数字、数的大小关系和加法运算的要点。

教学资源:

1. 数字卡片:0-100之间的数字卡片。

2. 比较符号卡片:大于、小于和等于的符号卡片。

3. 加法练习题:包括竖式和横式的加法题目。

4. 实际生活问题:与加法运算相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评价:

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的学习态度、参与程度和表现情况。

2. 练习成绩:检查学生对数字、数的大小关系和加法运算的掌握情况。

3. 实际问题解决:评估学生在应用加法进行实际问题解决时的能力。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篇二

教案名称:认识和减法

教学目标:

1. 复习数字0-100的认识和书写,并能正确读出这些数字。

2. 掌握1-100之间的数的大小关系。

3. 学习减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并能进行简单的减法运算。

4.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内容:

1. 数的复习:

a. 复习0-100之间的数字的认识和书写。

b. 复习正确读出这些数字。

2. 数的大小关系:

a. 复习比较1-100之间的两个数的大小关系,包括大于、小于和等于。

b. 运用比较符号进行大小关系的表示。

3. 减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

a. 学习减法的基本概念,包括减数、被减数和差的概念。

b. 学习减法的运算方法,包括竖式和横式两种形式。

4. 简单的减法运算:

a. 进行1-100之间的简单减法运算,运用竖式和横式进行计算。

b. 运用减法进行实际生活问题的解决。

教学步骤:

1. 导入:通过复习数字的认识和书写,让学生回顾0-100之间的数字,并与学生一起读出这些数字。

2. 数的大小关系:

a. 师生互动,复习比较两个数字的大小关系,并通过比较符号进行表示。

b. 练习题:给出一些数字,让学生比较大小关系,并填写比较符号。

3. 减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

a. 探讨减法的概念,让学生理解减数、被减数和差的含义。

b. 通过示例和练习,引导学生掌握竖式和横式减法运算的方法。

4. 简单的减法运算:

a. 给学生出示一些简单的减法题目,让学生用竖式或横式进行计算,并核对答案。

b. 进行实际生活问题的解决,让学生应用减法进行计算。

5. 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让学生总结复习数字、数的大小关系和减法运算的要点。

教学资源:

1. 数字卡片:0-100之间的数字卡片。

2. 比较符号卡片:大于、小于和等于的符号卡片。

3. 减法练习题:包括竖式和横式的减法题目。

4. 实际生活问题:与减法运算相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评价:

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的学习态度、参与程度和表现情况。

2. 练习成绩:检查学生对数字、数的大小关系和减法运算的掌握情况。

3. 实际问题解决:评估学生在应用减法进行实际问题解决时的能力。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篇三

【#二年级# 导语】做一份好的教案,可以让老师在教学中游刃有余,显现出足够强大的自信。而且对于教案不仅仅是学校考核的标准之一,一个优秀的教师,他会在教案中加入自己独到的见解,以下是©整理的《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三篇)》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篇一

  教学目标:

  1、会解决含有减法的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2、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独立地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进一步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3、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教学重点、难点:

  会解决含有减法的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寻找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

  教学资源:

  例题插图,投影等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小兔妈妈买了10个萝卜,小兔一天吃了7个,还剩下几个?

  2、小免妈妈买了10个萝卜,小兔上午吃了2个,下午吃了5个,还剩下几个?

  小结:刚才的题目,都是求它吃了几个后还剩下几个,大家都反应很快,真是不错。今天我们就要用刚才这股热情来解决一些实际。

  二、互动探索

  出示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

  1、教师引导:图书馆里的书架上共有民间故事书185本,上午借出36本,下午借出52本。

  根据这些信息,你准备解决什么问题呢?怎么解决呢?

  对于学生的回答要进行评析。

  教师引导:要解决“还剩多少本这一问题该怎么办?

  你能想一个办法吗?想好后试着将算式写在自己的本子上,然后和你的同战术交流交流。

  根据学生回答进行板书:

  185-36=149(本) 

  36+52=88(本)

  149-52=97(本)  

  185-88=97(本)

  教师追问:你们是怎么想的?

  2、组织学生观察、讨论、比较

  重点突出每种解法先算出的表示什么。

  3、小结: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先算出上午借出36本后还剩下多少本?也可以先算出上午和下午一共借出了多少本,再求还剩下多少本?

  这样从不同的方面,选择了不同的方法进行解答,但得到的结果是相同的。这两种方法都是正确的,我们在解决有些像今天所碰到的这类问题时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来解答。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想想做做”中第1题

  出示情境放大图。引导学生理解题意后独立解答。

  完成后同桌之间互相交流解答时怎样想的,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指名回答后小结:买东西如果在一个柜组中购买的一般先算出所购物品一共需要用多少钱?这儿就是先算出一件上衣和一条裤子共用多少钱,再算出应找回多少钱?

  2、完成“想想做

做”中第2题。

  出示情境图。学生理解题意后独立解答,指名两个板演。

  集体评析。让板演的同学说说解答时是怎样想的,为什么这样算,先算什么,后算什么。

  3、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出示情境图。引导学生理解题意:小朋友做了哪几种颜色的花。

  做了黄花24朵,紫花15朵,做的红花呢?那么做的红花跟黄花、紫花有什么关系?

  现在你能列式求出做了多少红花吗?

  独立解题。指名口答,解题时是怎样想的。

  四、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有什么新的想法?

  五、综合运用

  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篇二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生活中例子初步感知旋转这中生活中常见的现象。

  2、通过学生的操做体会旋转,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感知旋转

  教学过程:

  一、体会感受

  1、观察电风扇、风车等旋转的物体

  2、请同学们用手比划一下它们是怎么动的。

  3、举生活中有没有象这样子的一些运动呢,请呢举例子说明。

  象这样的一类的现象我们把它叫做什么什么呢?

  判断:哪些物体的运动属于旋转。

  二、感受旋转的方向。

  1、展示两类按照不同方向旋转的物体,让学生进行分类。

  2、说说你为什么要这样分。

  3、出示钟面,让学生观察,秒针是怎么样旋转的。

  4、给旋转按不同的旋转方向起个名字。

  小结:象这样一类跟秒针一样从左往右转动的叫作顺时针转动,而跟它相反的转动叫逆时针旋转。

  三、动手做一做

  1、完成43页第三题。

  2、自己表演一个旋转。让你手里的东西旋转起来。

  3、按照指示按照不同方向转动。

  4、动手完成课本42页做做一做。

  四、展示旋转美,创造旋转美

  1、出示紫荆花图,让学生想想它是怎么样被创造出来的?

  2、用旋转创造出美丽的图案。

  全课总结

  教学反思:同样注重口语的表达,有的学生说电扇是旋转现象,还有的学生说水龙头是旋转现象,必须纠正:电扇扇叶转动是平移现象,打开或关闭水龙头时是旋转现象。

  教学内容:单元综合练习

  教学目标:

  1、整理和练习图形和变换,巩固平移和旋转的表象

  2、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互相帮助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难点:画平移的后的图形

  教学过程

  一、数平移距离

  1、观察43页第一题,让学生说一说怎么样数平移的距离。

  2、动手涂颜色。

  3、让学生说说是怎么样找到那条船的。

  二、画平移后的图形。

  1、先让学生给43页第二题的四个点标上记号。

  2、问学生,图形移动3格上边的点移动几格?图形的大小还是保持原来的样子吗?

  3、学生讨论,该怎么样画平移后的图形。

  4、学生汇报方法。

  5、老师总结:先找好四个点移动后的位置,再把四个点连起来就可以得到一个平移后的图形。

  6、学生自己动手完成第2题的两个要求。

  7、独立完成44页第5题。

  三、判断练习

  1、判断哪些物体的运动是平移和旋转。

  2、判断哪些角是直角,锐角和钝角。

  四、动手操作

  自己动手或小组合作完成45页的做一做。

  五、动手完成剪一剪。自学剪一剪,在全班展示作品。

  教学反思:结合动手操作,才能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平移现象。强调无论怎么平移,方向是不变的这个道理。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篇三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的笔算加法。

  2、使学生能熟练地进行竖式计算。

  3、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熟练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

  教具准备:主题图、投影片

  学具准备:小棒

  教学过程:

  一、解决情景中的问题

  1、教师出示主题图

  师:上节课有的同学提出二(3)班和二(4)班也可以合乘一辆车,这节课我们来解决这个问题。

  师:怎样能知道这两个班是否能合乘一辆车呢?

  (要知道两个班共有多少人?)

  师:怎样列算式?

  学生说,教师板书:35+34=

  2、请学生在小组里讨论怎样计算“35+34”,可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是用摆小棒的方法还是用竖式计算还是口算,小学数学教案《数学教案-二年级数学教案》。

  3、请学生说明自己的想法

  (1)先请摆小棒的学生讲

  提问:为什么把5根小棒和4根小棒和起来,3捆和3捆和起来?

  (2)再请列竖式的学生讲

  提问:写竖式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用竖式计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你是从哪一位加起的?

  (3)请口算的学生讲

  提问:你是从哪一位加起的?

  口算时应注意什么?

  二、做一做:

  教师用投影片出示题目

  指名将题做在投影片上,其他学生做在书上

  集体订正投影片上的题目,进行评价。

  同位相互检查,相互评价,

  三、练习:

  练习二第1题:

  先请学生看图,说图意,

  再列竖式计算。

  第2题:笔算下面各题。

  学生将题目写在练习本上,同位相互检查。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实用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