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动物的家》教案 篇一
标题:探索动物的家——引发学生对动物栖息地的兴趣
教学目标:
1. 帮助学生了解不同动物的栖息地及其特点。
2. 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分类的能力。
3. 引发学生对保护动物栖息地的兴趣和意识。
教学准备:
1. 一张世界地图和一些图片,展示不同动物的栖息地。
2. 一些小动物模型或图片。
3. 一些文具和材料,如彩纸、剪刀、胶水等。
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教师展示一张世界地图和一些动物的图片,引发学生的兴趣。教师问学生是否知道不同动物的栖息地在哪里,可以通过观察动物的特点来猜测它们的家在哪里。
2. 学习(20分钟)
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给一些小动物模型或图片。学生观察动物的特点,推测它们的栖息地,并用彩纸制作出动物的家。
3. 分享(10分钟)
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动物家,并介绍它们的特点。其他小组的学生可以观察并猜测动物的栖息地。
4. 练习(15分钟)
教师给学生出示一些动物的图片,学生根据动物的特点分类,并说出它们的栖息地。教师可以辅助学生进行讨论和解答疑惑。
5. 总结(10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不同动物的栖息地及其特点,强调保护动物栖息地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保护动物栖息地的活动中去。
6. 拓展(5分钟)
教师可以给学生讲解一些具体的保护动物栖息地的措施,并鼓励学生在家中或学校中积极参与到相关的保护活动中去。
大班科学《动物的家》教案 篇二
标题:保护动物栖息地——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目标:
1. 帮助学生了解保护动物栖息地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3. 启发学生提出保护动物栖息地的具体措施。
教学准备:
1. 一些关于保护动物栖息地的图片和视频资料。
2. 学生准备的环保宣传海报或口号。
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教师播放一些关于保护动物栖息地的图片和视频资料,引发学生对保护动物栖息地的思考。
2. 学习(20分钟)
教师和学生一起讨论保护动物栖息地的重要性,并列举一些具体的例子。学生可以分享自己对动物和环境保护的想法和体验。
3. 创作(15分钟)
学生分组或个人准备环保宣传海报或口号,呼吁大家保护动物栖息地。学生可以用图画、文字或图片等形式,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4. 分享(10分钟)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解释其中的含义和用意。其他学生可以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
5. 总结(10分钟)
教师总结学生的观点和想法,强调保护动物栖息地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参与到环保活动中去。
6. 拓展(5分钟)
教师可以给学生讲解一些具体的保护动物栖息地的措施,并鼓励学生在家中或学校中积极参与到相关的保护活动中去。同时,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动物园或自然保护区,增加学生对动物栖息地的直观认识。
大班科学《动物的家》教案 篇三
大班科学《动物的家》教案范文
活动目标:
1、使幼儿了解几种不同动物的生活环境,发现动物的习性与环境的依存关系。
2、发展幼儿的分类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3、激发幼儿保护环境、爱护动物的情感。
活动准备:
大背景图两幅、动物卡片若干 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1、组织幼儿谈话,启发幼儿讲出对家的感觉。小朋友都有自己的'家,你喜欢自己的家吗?为什么?
2、给动物找家,理解动物习性与环境的依存关系。
(1)认识小动物和背景图,请几名幼儿为动物找家。
(2)结合儿歌总结找家的结果。
(3)发现、理解动物习性与环境的依存关系。
如:小鱼为什么住在清清的河水里?小鸟为什么喜欢在树林里安家?它们在家里过得怎么样?
师幼小结:动物都有自己的家,它们在家里过得很幸福、快乐。感谢小朋友送动物回家。
3、鼓励幼儿发散思维,练习分类。进一步理解动物习性与环境的依存关系。
(1)、还有哪些动物也住在这些地方?
(
2)、请把小动物送回家。如:谁的家在小河里?离开家会怎么样?……。。树林没有了,树林里的动物会怎么样?蚯蚓离开土地会发生什么事情?
师幼小结:动物家里有吃的、玩的,它们离不开自己的家,离开家会发生危险或不能生活
4、鼓励幼儿继续发散思维:你还知道什么动物?它的家在哪里?
看课件,带问题看:你看到什么动物?它的家在哪里?
讨论:我们住在大海边,还有哪些动物住在大海里?
5、对幼儿进行环保教育。
(1)小鸟、小鱼为什么哭了?(图片)发生什么事情?是怎么造成的?我们该怎么办?
(2)启发幼儿从自身做起保护环境。
6、活动延伸:请幼儿告诉身边的人,保护环境就是保护动物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