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教案 篇一
标题:英语听力教学设计
教案内容: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一些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英语单词和短语,并能够理解并运用它们进行简单的交流。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提高他们的英语听力水平。
3. 情感目标:通过多样化的听力材料和互动式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他们的积极参与和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提高他们的英语听力水平。
2.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一些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英语单词和短语进行简单的交流。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通过播放一段英语对话,引起学生的兴趣,并让学生感知英语语音、语调和一些常用的单词和短语。
2. 听力训练(20分钟)
通过播放一段与日常生活相关的听力材料,让学生听懂并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教师可以适当调整语速和语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听力内容。
3. 听力理解(15分钟)
教师播放一段对话,并给学生一些问题,让学生通过听力理解并回答问题。教师可以提供一些提示词,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解答问题。
4. 听力练习(10分钟)
教师提供一些与日常生活相关的听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并检查答案。教师可以适当调整难度,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个别辅导。
5. 结束(5分钟)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布置下节课的预习任务。
四、教学资源
1. 多媒体设备:电脑、投影仪、音响等。
2. 听力材料:包括与日常生活相关的对话、短文等。
五、教学评价
1. 教师通过观察学生在听力训练和理解过程中的表现,以及完成听力练习的情况,评价学生的听力水平和理解能力。
2. 学生通过参与课堂活动和完成听力练习,提高他们的英语听力水平,并培养他们的积极参与和合作精神。
说课教案 篇二
标题:数学解题教学设计
教案内容: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一种数学解题方法,能够运用该方法解决一些常见的数学问题。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数学解题水平。
3. 情感目标:通过启发式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数学解题水平。
2.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一种数学解题方法解决常见的数学问题。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通过提出一个有趣的数学问题,引起学生的兴趣,并启发他们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2. 解题方法介绍(15分钟)
教师介绍一种数学解题方法,并通过举例演示该方法的应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该方法。
3. 解题实践(20分钟)
教师提供一些与该解题方法相关的数学问题,让学生独立或小组合作完成,并检查答案。教师可以适当调整难度,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个别辅导。
4. 解题讨论(10分钟)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解题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并互相学习和借鉴。
5. 结束(5分钟)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布置下节课的预习任务。
四、教学资源
1. 教学材料:包括与该解题方法相关的数学问题和解题方法介绍材料等。
2. 教具:黑板、彩色粉笔等。
五、教学评价
1. 教师通过观察学生在解题实践和讨论过程中的表现,以及完成解题任务的情况,评价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学生通过参与课堂活动和解题讨论,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
说课教案 篇三
说课教案模板
引导语: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说课教案模板,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一、教材分析
"乘法的初步认识"是学生学习了加减法后继续学习的第三种运算,‘教案’说课教案。
由于本单元的重点是4和6的乘法口诀,而突破难点的关键是让学生认识并理解同数连加和乘法的关系,因此,本课的学习应为下一节学习乘法口诀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学习目标的确立
依据《新课标》的要求和教学内容,确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1、初步认识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2、会把相同加数和的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并会读乘法算式
。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认真观察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1、会把相同加数的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及乘法算式所表示的意义。
2、让学生认识并理解同数连加和乘法的关系。
四、教学流程预案
《新课标》倡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乘法的初步认识"一课,紧紧围绕这一新的教学理念展开了大胆的尝试。
(一)猜谜语导入,激发学生求知欲
首先教师用谜语的形式导入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再提出问题(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两只青蛙几张嘴?几只眼睛几条腿?)这个问题比较简单,学生可以用所学的知识解答出来,接着教师继续提问:十只青蛙呢?一百只青蛙呢?此时学生很难一下子得到结果,便认识到简单的'同数相加可以用加法,而多个同数相加再用加法就比较麻烦了。这时,教师很快说出多只青蛙有几张嘴,几只眼睛几条腿后,结合低年级学生年龄特点,反问学生:"我厉害吗?"很快地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点燃了他们求知欲望的火花,使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为主动探索新知聚集了动力。
(二)引导探索,操作释新
为了让学生从兴趣中主动探索新知,教师先问学生会摆什么图形,再让学生动手用小棒摆一个自己喜欢的简单图形,如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等等。这一环节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个性化思维发展,让我们体会到不同的人学习不同的数学、不同的人用不同的方法得到不同的知识,再让学生看一看摆这个图形用了几根小棒,在学生有了初步印象之后,教师强调"再摆几个这样的图形",其实这一环节的设计就是对学生渗透"相同加数"与"相同加数的个数"的两个概念,为学生掌握本课的重点做好了铺垫,也分散了难点,教案《‘教案’说课教案》。使每个学生都充分感受到几个几的形成过程,然后教师追问"你摆了几个这样的图形,共用了几根小棒?能列出算式吗?"在学生列出加法算式之后教师再引导学生发现这些加法算式的特点-加数相同,也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和独立思考获取了数学知识。在弄清同数相加等式中几个相同加数的加数是几和有几个相同加数的问题后,让学生思考算式是几个几相加,潜移默化地把同数连加和乘法联系起来,使难点得以突破,此时,教师介绍新的算法--乘法,因为学生对求相同加数的和与乘法之间的联系已有了深刻理解,很容易便体会到乘法的意义并给加法算式列出乘法算式,再让学生认识乘号、学习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最后,教师请学生把另外两个加法算式写成乘法算式,让学生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中又一次深刻体会到乘法的意义,解决了本课的重点、难点,使学生学到了必须学习与掌握的知识。
在学生有了以上的认识后,就可以非常自然地概括出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三)激趣游戏,拓展延伸
习题设计这一环节,教师本着"重基础、验能力、拓思维"的原则,设计以下几道练习题:
1、拍手游戏。(教师拍手)每次拍4下,拍3次,共拍几下?列出加法和乘法算式。
2、找朋友。7+7+7 6+6+6 6×3 1×5 1+1+1+1+1 9+9+9+9+9 9×5 7×3 3、观察教材主题图,根据图中内容列出乘法算式。
这三道题由浅入深,紧扣重点。这一教学环节的设计结构严密、层次清楚,而且趣味性特别浓,使学生的知识与思维得到同步发展。尤其第三个问题,让学生自由选择问题解决,给了学生一个想象和发展的空间,使学生思维的创造性、灵活性、深刻性等品质得到训练,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全课总结,知识迁移
教师在总结全课教学时,先回到课前导入时留下的问题,让学生运用本节课学习的知识解决12只青蛙几张嘴、几只眼睛几条腿,这样不但让学生切身感受到数学知识可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使学生的理解得到深化和升华,又为下节课学习乘法口诀做了迁移。
五、板书设计
本节课采用并列式板书,使知识点清晰可见,有助于学生梳理知识、解决问题。
六、教学效果预测。
教学时,教师与学生同处一个平台,真诚交流、认真倾听、互相接纳、分享,本节课学生能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牢固地掌握知识点,发现、解决问题和动手操作的能力都得到了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