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优秀教案 篇一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案是教师备课的重要工具,它能够帮助教师清晰地组织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活动,并提供有效的评价方式。一个优秀的教案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下面将为大家介绍一份初中数学优秀教案。
教案名称:解一元一次方程
教学目标:
1. 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及解法;
2. 能够正确列出一元一次方程并解答相关问题;
3. 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步骤和技巧。
教学内容:
1. 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及基本性质;
2.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步骤;
3.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常见技巧。
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小问题引入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概念解释:简明扼要地介绍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及基本性质,帮助学生理解方程的含义和解题的意义。
3. 解题示范:通过一个具体的例子,演示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步骤,让学生掌握解题的思路。
4. 合作探究:将学生分成小组,给予一些简单的方程,让他们合作解题并相互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解题能力。
5. 错题辨析:选取一些常见的错误解答方式,引导学生找出错误的原因,并进行订正,加深对解题方法的理解。
6. 拓展应用:给学生一些扩展题目,让他们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数学思维能力和应用能力。
7. 总结归纳:与学生一起总结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步骤和解题技巧,强化学生的记忆和理解。
教学评价:
1. 课堂练习:通过课堂练习,检查学生对一元一次方程解题方法的掌握情况,并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
2. 小组合作评价:评估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包括合作精神、解题能力等方面。
通过这样一份优秀的教案,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题技巧。同时,这样的教案也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组织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初中数学优秀教案 篇二
初中数学是学生数学学习的重要阶段,数学教案在这个阶段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个优秀的数学教案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下面将为大家介绍一份初中数学优秀教案。
教案名称:平行线及其性质
教学目标:
1. 理解平行线的概念及其性质;
2. 能够正确判断两条直线是否平行;
3. 掌握平行线的判定方法和性质。
教学内容:
1. 平行线的定义及性质;
2. 判断两条直线是否平行的方法;
3. 平行线的性质及其应用。
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例子引入平行线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概念解释:简明扼要地介绍平行线的定义及基本性质,帮助学生理解平行线的含义和判定方法。
3. 示范演练:通过几个具体的例子,演示判断两条直线是否平行的方法,让学生掌握判定的技巧。
4. 合作探究:将学生分成小组,给予一些简单的问题,让他们合作解答并相互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解题能力。
5. 错题辨析:选取一些常见的错误解答方式,引导学生找出错误的原因,并进行订正,加深对判定方法的理解。
6. 拓展应用:给学生一些扩展问题,让他们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数学思维能力和应用能力。
7. 总结归纳:与学生一起总结平行线的判定方法和性质,强化学生的记忆和理解。
教学评价:
1. 课堂练习:通过课堂练习,检查学生对平行线判定方法的掌握情况,并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
2. 小组合作评价:评估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包括合作精神、解题能力等方面。
通过这样一份优秀的教案,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平行线的概念和判定方法,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题技巧。同时,这样的教案也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组织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初中数学优秀教案 篇三
一、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掌握有理数乘法法则,能利用乘法法则正确进行有理数乘法运算。
2、 能力与过程目标
经历探索、归纳有理数乘法法则的过程,发展学生观察、归纳、猜测、验证等能力。
3、 情感与态度目标
通过学生自己探索出法则,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
二、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运用有理数乘法法则正确进行计算。
难点:有理数乘法法则的探索过程,符号法则及对法则的理解。
三、 教学过程
1、 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导入新课。
教师:由于长期干旱,水库放水抗旱。每天放水2米,已经放了3天,现在水深20米,问放水抗旱前水库水深多少米?
学生:26米。
教师:能写出算式吗?学生:……
教师:这涉及有理数乘法运算法则,正是我们今天需要讨论的问题
2、 小组探索、归纳法则
(1)教师出示以下问题,学生以组为单位探索。
以原点为起点,规定向东的方向为正方向,向西的方向为负方向。
① 2 ×3
2看作向东运动2米,×3看作向原方向运动3次。
结果:向 运动 米
2 ×3=
② -2 ×3
-2看作向西运动2米,×3看作向原方向运动3次。
结果:向 运动 米
-2 ×3=
③ 2 ×(-3)
2看作向东运动2米,×(-3)看作向反方向运动3次。
结果:向 运动 米
2 ×(-3)=
④ (-2) ×(-3)
-2看作向西运动2米,×(-3)看作向反方向运动3次。
结果:向 运动 米
(-2) ×(-3)=
(2)学生归纳法则
①符号:在上述4个式子中,我们只看符号,有什么规律?
(+)×(+)=( ) 同号得
(-)×(+)=( ) 异号得
(+)×(-)=( ) 异号得
(-)×(-)=( ) 同号得
②积的绝对值等于 。
③任何数与零相乘,积仍为 。
(3)师生共同用文字叙述有理数乘法法则。
3、 运用法则计算,巩固法则。
(1)教师按课本P75 例1板书,要求学生述说每一步理由。
(2)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例子中两因数的关系,得出两个有理数互为倒数,它们的积为 。
(3)学生做练习,教师评析。
(4)教师引导学生做例题,让学生说出每步法则,使之进一步熟悉法则,同时让学生总结出多因数相乘的符号法则。
初中数学优秀教案 篇四
教学目标
(一)教学知识点
1.掌握极差、方差、标准差的概念.
2.明白极差、方差、标准差是反映一组数据稳定性大小的.
3.用计算器(或计算机)计算一 组数据的标准差与方差.
(二)能力训练要求
1.经历对数据处理的过程,发展学生初步的统计意识和数据处理能力.
2.根据极差、方差、标准差的大小,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
1.通过解决现实情境中问题,增强数学素养,用数 学的眼光看世界.
2.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
1.掌握极差、方差或标准差的概念,明白极差、方差、标准差是刻画数量离散程度的几个统计量.
2.会求一组数据的极差、方差、标准差,并会判断这组数据的稳定性 .
教学难点
理解方差、标准差的概念,会求一组数据的方差、标准差.
教学方法
启发引导法
教学过程
Ⅰ.创设现实问题情景,引入新课
[师]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社会里,人们需要对大量纷繁复杂的信息作出恰当的选择与判断.
当我们为加入“WTO”而欣喜若狂的时刻,为了提高农副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一些行业协会对农副产品的规格进行了划分.某外贸公司要出口 一批规格为75 g的鸡腿.现有2个厂家提供货源.
[生](1)根据20只鸡腿在图中的分布情况,可知甲、乙两厂被抽取鸡腿的平均质量分别为75 g.
(2)设甲、乙两厂被抽取的鸡腿的平均质量 甲, 乙,根据给出的数据,得
甲=75+ [ 0-1-1+ 1-2+1+0+2+2-1-1+0+0+1-2+1-2+3+2-3]=75+ ×0=75(g)
乙=75+ [0+3-3+2-1+0-2+4-3+ 0+5-4+1+2-2+3-4+1-2+0]=75+ ×0=75(g)
(3) 从甲厂抽取的这20只鸡腿质量的最大值是78 g,最小值是72 g,它们相差78-72=6 g;从乙厂抽取的这20只鸡腿质量的最大值是80 g,最小值是71 g,它们相差80-71=9(g).
(4)如果只考虑鸡腿的规格,我认为外贸公司应购买甲厂的鸡腿,因为甲厂鸡腿规格比较稳定,在75 g左右摆动幅度较小.
[师]很好.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会出现上面的情况,平均值一样,这里我们也关心数据与平均值的离散程度 .也就是说,这种情况下,人们除了关心数据的“平均值”即“平均水平”外,人们往往还关注数据的离散程度,即相对于“平均水平”的偏离情况.
从上图也能很直观地观察出:甲厂相对于“平均水平”的偏离程度比乙厂相对于“平均水平” 的偏离程度小.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关于数据的离散程度的几个量.
Ⅱ.讲授新课
[师]在上面几个问题中,你认为哪一个数值是反映数据的离散程度的一个量呢?
[生]我认为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是反映数据离 散程度的一个量.
[师]很正确.我们把一组数据中最大数据与 最小数据的差叫极差.而极差是刻画数据离散程度的一个统计量.
[生](1)丙厂这20只鸡腿质量的平均数:
丙= [75×2+74×4+73×2+72×3+76×3+77×3+78×2+79]=75.1(g)
极差为:79-72=7(g)
[生]在第(2)问中,我认为可以用丙厂这20只鸡腿的质量与其平均数的差的和来刻画这20只鸡腿的质量与其平均数的差距.
甲厂20只鸡 腿的质量与相应的平均数的差距为:
(75-75)+(74-75)+(74-75)+(76-75)+(73-75)+(76-75)+(75-75)+(77-75)+(77-75)+(74-75)+(74-75)+(75-75)+(75-75)+(76-75)+ (73-75)+(76-75)+(73-75)+(78-75)+(77-75)+(72-75)
=0-1-1+1-2+1+0+2+2-1-1+0 +0+1-2+1-2+3+2-3=0;
丙厂20只鸡腿的质量与相应的平均数的差距为:
(75-75.1)+(75-75.1)+(74- 75.1)+(74-75.1)+(74-75.1)+(74-75.1)+(73-75.1)+(73-75.1)+(72-75.1)+(72-75.1)+(72-75.1)+(76-75.1)+(76-75.1)+(76-75.1)+(77-75.1) +(77-75.1)+(77-75.1)+(78-75.1)+(78-75.1)+(79-75.1)=0
由此可知不能用各数据与平均数的差的和来衡量这组数据 的波动大小.
数学上,数据的离散程度还可以用方差或标准差来刻画.
其中方差是各个数据与平均数之差的平方的平均数,即
s2= [(x1- )2+(x2- )2+…+(xn- )2]
其中 是x1,x2,…,xn的平均数,s2是 方差,而标准差就是方差的算术平方根.
[生]为什么方差概念中要除以数据个数呢?
[师]是为了消除数据个数的印象.
由此我们知道:一般而言,一组数据的极差、方差或标准差越小,这组数据就越稳定.
[生]极差还比较容易算出.而方差、标准差算起来就麻烦多了.
[师]我们可以使用计算器,它可以很方便地计算出一组数据的标准差与方差,其大体步骤是 ;进入统计计算状态,输入数据,按键就可得出标准差.
同学们可在自己的计算器上探 索计算标准差的具体操作
计算器一般不具有求方差的功能,可以先求出标准差,再平方即可求出方差.
[生]s甲2= [02+1+1+1+4+1+0+4+4+1+1+1+4+1+4+9+4+9]= ×50= =2.5;
s丙2= [0.12+0.12+1.12×4+2.12×2+3.12×3+0.92×3+1.92×3+2
.92×2+3.9]= ×76 .49=3.82.
因为s甲2<s丙2.
所以根据计算的结果,我认为甲厂的产品更符合要求.
Ⅲ.随堂练习
Ⅳ.课时小结
这节课 ,我们着重学习:对于一组数据,有时只知道它的平均数还不够,还需要知道它的波动大小;描述一组数据的波动大小的量不止一种,最常用的极差、方差、标准差;方差 和标准差既有联系 ,也有区别.
Ⅴ.课后作业
Ⅵ.活动与探究
甲、乙两名学生进行射击练习,两人在相同条件下各射靶10次,将射击结果作统计分析如下:
(1)请你填上表中乙学生的相关数据;
(2)根据你所学的统计数知识,利用上述某些数据评价甲、乙两人的射击水平.
初中数学优秀教案 篇五
教材分析:
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的知识内容主要是以前一单元中的求根公式为基础的。教材通过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根x1、x2得出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以及以数x1、x2为根的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方程模型。然后通过4个例题介绍了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简化一些计算的知识。
学情分析:
1.学生已学习用求根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2.本课的教学对象是九年级学生,学生对事物的认识多是直观、形象的,他们所注意的多是事物外部的、直接的、具体形象的特征。
3.在教学初始,出示一些学生所熟悉和感兴趣的东西,结合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使他们在现代化的教学模式和传统的教学模式相结合的基础上掌握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式,能运用根与系数的关系由已知一元二次方程的一个根求出另一个根与未知数,会求一元二次方程两个根的倒数和与平方数,两根之差。
2、能力目标:通过韦达定理的教学过程,使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过程,发展推理能力,能有条理地、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3、情感目标:通过情境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积极学习数学的态度。体验数学活动中充满着探索与创造,体验数学活动中的成功感,建立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
1、重点: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
2、难点:让学生从具体方程的根发现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之间的关系,并用语言表述,以及由一个已知方程求作新方程,使新方程的根与已知的方程的根有某种关系,比较抽象,学生真正掌握有一定的难度,是教学的难点。
板书设计:
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如果ax+bx+c=0(a≠0)的两根是x1,x2,那么x1+x2=,x1x2=。
问题6.在方程ax+bx+c=0(a≠0)中,a、b、c的作用吗?①二次项系数a是否为零,决定着方程是否为二次方程;②当a≠0时,b=0,a、c异号,方程两根互为相反数;③当a≠0时,△=b-4ac可判定根的情况;④当a≠0,b-4ac≥0时,x1+x2=,x1x2=。⑤当a≠0,c=0时,方程必有一根为0。
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
本节课充分让学生分析、观察、提高了学生的归纳能力及推理论证的能力。
教学反思:
1.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的推导是在求根公式的基础上进行。它深化了两根的和与积同系数之间的关系,是我们今后继续研究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的主要工具,必须熟记,为进一步使用打下基础。
2.以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的探索与推导,向学生展示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提倡积极思维,勇于探索的精神,借此锻炼学生分析、观察、归纳的能力及推理论证的能力。
3.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在中考中多以填空,选择,解答题的形式出现,考查的频率较高,也常与几何、二次函数等问题结合考查,是考试的热点,它是方程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4.使学生体会解题方法的多样性,开阔解题思路,优化解题方法,增强择优能力。力求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进行学习,获得数学活动经验,教师应注意引导。
初中数学优秀教案 篇六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76页,整式的加减单元复习。
教学目的和要求:
1.使学生对本章内容的认识更全面、更系统化。
2.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本章基础知识的理解以及基本技能(主要是计算)的掌握。
3.通过复习,培养学生主动分析问题的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本章基础知识的归纳、总结;基础知识的运用;整式的加减运算。
难点:本章基础知识的归纳、总结;基础知识的运用;整式的加减运算。
教学方法:
分层次教学,讲授、练习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主要概念:
(1)关于单项式,你都知道什么?
(2)关于多项式,你又知道什么?
引导学生积极回答所提问题,通过几名同学的回答,复习单项式的定义、单项式的系数、次数的定义,多项式的定义以及多项式的项、同类项、次数、升降幂排列等定义。
(3)什么叫整式?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行归纳、总结,用投影演示:
整式
2.主要法则:
①提问:在本章中,我们学习了哪几个重要的法则?分别如何叙述?
②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行归纳总结:
整式的加减
二、讲授新课:
1.例题:
例1:找出下列代数式中的单项式、多项式和整式。
,4xy, , ,x2+x+ ,0, ,m,―2.01×105
解:单项式有4xy, ,0,m,―2.01×105;多项式有 ;
整式有4xy, ,0,m,-2.01×105, 。
此题由学生口答,并说明理由。通过此题,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于单项式、多项式、整式的定义的理解。
例2:指出下列单项式的系数、次数:ab,―x2, xy5, 。
解:ab:系数是1,次数是2; ―x2:系数是―1,次数是2;
xy5:系数是 ,次数是6; :系数是― ,次数是9。
此题在学生回答过程中,及时强调“系数”及“次数”定义中应注意的问题:系数应包括前面的“+”号或“―”号,次数是“指数之和”。
例3:指出多项式a3―a2b―ab2+b3―1是几次几项式,最高次项、常数项各是什么?
解:是三次五项式,最高次项有:a3、―a2b、―ab2、b3,常数项是―1。
例4:化简,并将结果按x的降幂排列:
(1)(2x4―5x2―4x+1)―(3x3―5x2―3x); (2)―[―(―x+ )]―(x―1);
(3)―3( x2―2xy+y2)+ (2x2―xy―2y2)。
解:(1)原式=2x4―3x2―x+1; (2)原式=―2x+ ; (3)原式=― x2+ xy―4y2。
通过此题强调:(1)去括号(包括去多重括号)的问题;(2)数字与多项式相乘时分配律的使用问题。
例5:化简、求值:5ab―2[3ab―(4ab2+ ab)]―5ab2,其中a= ,b=― 。
解:化简的结果是:3ab2,求值的结果是 。
例6:一个多项式加上―2x3+4x2y+5y3后,得x3―x2y+3y3,求这个多项式,并求当x=― ,y= 时,这个多项式的值。
解:此多项式为3x3―5x2y―2y3;值为― 。
3.课堂练习:
课本p76―77:1,2, 3⑴⑶⑸,4⑴⑶⑸⑺,5,7
四、课堂作业:
课本76―77:3⑵⑷⑹,4⑵⑷⑹⑻,6,8,9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①本节是全章的复习课。首先是复习本章的主要概念和法则。在上节课所留复习作业的基础上,一上课,就进行课堂提问,“关于单项式,你都知道什么”,“关于多项式,你又知道什么”。通过学生的回答,既可检查学生作业完成的情况,又充分地调动学生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而且这样的问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可使学生的思维发散,把他们所知道的有关内容都说出来。通过对一个问题的多个侧面地回答,可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与重视,又可培养他们主动分析问题的习惯。
②对于应该强调的问题,如果只是泛泛而谈,效果不大。因此,在复习了本章的主要知识后,出了一组练习,通过具体的题目,强调有关的问题,将给学生留下更深的印象,学习效果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