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秦论》教案 篇一
第一篇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
教学目标:
1. 了解《过秦论》的背景、作者及主要内容;
2. 掌握《过秦论》的核心思想和主要观点;
3. 培养学生批判思维和文学鉴赏能力;
4. 提高学生的写作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1. 理解《过秦论》的历史背景和作者的意图;
2. 探讨《过秦论》的核心观点和思想;
3. 分析《过秦论》中的修辞手法和文学特点;
4. 引导学生进行文学鉴赏和批判性思考。
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图片和视频等多媒体素材引入《过秦论》的话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 了解背景:介绍《过秦论》的历史背景和作者的生平背景,让学生对作品有更深入的了解。
3. 分析主要内容:逐章讲解《过秦论》的主要内容和观点,帮助学生理解作者的思想和观点。
4. 探讨核心思想: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过秦论》中的核心思想和主要观点,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
5. 文学鉴赏:引导学生分析《过秦论》中的修辞手法和文学特点,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6. 写作训练:组织学生进行写作训练,要求他们运用《过秦论》中的观点和思想,写一篇议论文或批判文学作品。
7. 总结反思:让学生总结所学内容,回顾自己的学习收获和不足之处。
教学评价:
1. 学生的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和写作训练中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2. 学生的表达能力:评价学生在写作训练中的表达能力和思辨能力。
3. 学生的理解水平:通过课堂讨论和提问,评价学生对《过秦论》的理解深度和广度。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不仅能够了解《过秦论》的背景和作者的意图,还能够掌握作品的核心思想和主要观点。同时,通过文学鉴赏和写作训练,学生的批判思维和表达能力也将得到提高。
《过秦论》教案 篇二
第二篇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
教学方法:
1. 多媒体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素材,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2. 问题导入法: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批判思维。
3. 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思辨能力。
4. 写作训练法:通过写作训练,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资源:
1. 多媒体素材:准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素材,用于导入和讲解《过秦论》的背景和内容。
2. 文本材料:准备《过秦论》的文本材料,供学生阅读和分析。
3. 教学课件:准备教学课件,包括《过秦论》的背景介绍、作者介绍、主要内容和观点等。
4. 小组讨论题目:准备小组讨论题目,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讨论。
5. 写作训练题目:准备写作训练题目,要求学生运用《过秦论》中的观点和思想进行写作训练。
通过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多媒体素材的使用可以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有趣,问题导入法和小组讨论法能够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合作能力,而写作训练则能够提高学生的写作和表达能力。
在教学资源方面,多样化的素材和课件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过秦论》的内容。同时,准备好的小组讨论题目和写作训练题目能够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运用所学知识。通过合理运用这些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能够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
《过秦论》教案 篇三
《过秦论》教案
[学习目标导航]学习提示
1、知识目标:了解贾谊对秦王朝迅速灭亡原因的分析及作者借古讽今,劝谏汉文帝施仁政在当时历史条件下的进步意义。
2.能力目标:学习课文从史实对比中引出结论的写作方法;理解课文中对偶、排比等修辞手法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3、情感目标:了解作者反对暴政、提倡仁政的政治主张在当时条件下的进步意义及其历史局限。
本文文质兼美,可读性很强,应加强诵读训练;本文的结构很特别,要注意文章的结构。
[背景知识互动]知识积累
一、写作背景
春秋以来,战乱频仍,加之秦统一后的暴政、秦末农民起义和楚汉之争,社会经济遭受了五百年来的特大破坏。农民大量流亡异乡,不得耕作;还有些为生计所迫,卖妻鬻子或自卖为奴。战乱使人口锐减,商业萧条。奸商囤积居奇,物价昂贵,米一石值万钱,马一匹达百金。新建立的西汉政权,府库空虚,财政困难。人民很需要休养生息。针对这种现实,为巩固西汉政权,贾谊借“过秦”以“规汉”,主张施行仁政,“与民休息”。
二、作家作品
贾谊(前200—前168),西汉洛阳人。西汉著名政论家、文学家,最早的汉赋作家之一。年少即以文才超众著称。20多岁时汉文帝召为博士,不久提升为太中大夫。后因在政治方面多次提出改革建议,触犯权贵,被谪为长沙王太傅。四年后被召回,为文帝宠子梁怀王太傅。死时仅33岁。他的政论散文《过秦论》《陈政事疏》(也称《治安策》)《论积贮疏》等,体现了新兴地主阶级政治家的远见卓识、积极进取的精神和改革现实的坚决态度。解题
《过秦论》分上、中、下三篇。全文详尽地分析了秦国所以能削平六国及其迅速灭亡的原因,目的是给汉文帝进行政治改革时提供借鉴。本文的重点是在于论述秦统一天下之后,导致灭亡的过失,因此篇名《过秦论》。
识记要点
贾谊,西汉著名政论家、文学家,最早的汉赋作家之一。重要著作政论散文《过秦论》《陈政事疏》《论积贮疏》。
[教材优化全析]整合感悟
一、内容详解
结构网络
本文先叙史实后作分析,据此,全文可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至第4段),叙述秦王朝的兴亡过程。全过程从秦孝公即位(前361年)算起至子婴降汉(前207年)止,长达154年,分为四个不同的历史时期。
1.秦王朝势力的崛起(第1段)。这是秦孝公时的事。在战国初期,万乘之国共有七个,秦居其一,实力与其余六国相等,它的进一步强大自孝公开始。文章先叙秦的地理优势和孝公的政治雄心,次叙在商鞅辅佐下所制定的基本国策(立法度、耕战、连衡)和取得的成果。秦孝公在位24年(前361至前338年),其间商鞅专秦柄约为15年,可见这个时期不长。又,“连衡”一句为虚笔,“连衡”首倡者是张仪,而张仪相秦始于惠文王十年(前328年),是此后十年的事。
2.秦王朝势力的进一步扩展(第2段)。这个时期长达90年,包括秦孝公之后始皇之前的五位国君,即惠文王、武王、昭襄王、孝文王、庄襄王。后两位“享国之日浅”,一笔带过;主要说前三朝87年间事。用高度概括的语言,将本时期内纷纭复杂的斗争情况集中到两个方面:一是按四个方位分写秦领土日益扩大的情形,表现它的势力空前增长;二是写诸侯约从反秦以及斗争的失败,反衬秦人困诸侯之易,说明它是不可战胜的。这是为下段蓄势,表明由秦来统一全国已成定局。
多重排比,气氛热烈。辞赋中往往铺锦列绣,排红叠翠,排比句如鳞次栉比。可是因为句式少变,致使文字板滞僵直。《过秦论》则变化其用,以多组排句复合,从而犹如繁弦急管般热烈,增强了艺术效果。写“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先以“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四个相同的主谓结构的句式排比,显示“合从缔交”的广。接着以“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三个相同的联合结构的词组排比,显示上述四君子的谋略才干。再以“……中山之众”,“……杜赫之属为之谋”,“……乐毅之徒通其意”,“……赵奢之伦制其兵”四个基本相同的带有长串定语的主语以及相同谓语形式的句子,显示“天下之士”合从缔交,戮力攻秦的力量。最后更以“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河山。强国请伏,弱国入朝”八个结构异同交错的四言句,显示秦乘胜前进夺天下,摧枯拉朽攻诸侯的声势。排比句式使文章气势奔放,如果只是一式到底,那又机械呆板了,将多种句式的排比句组合起来,则整齐与参差结合,相为映照,文章便张弛有致、气韵流转了。作者为了集中排比,以“秦无亡矢遗镞之费”的对比条件,着力渲染,且有言过其实之弊。据《史记六国表》载,周慎靓王三年(前318)有“五国共击秦,不胜而还”之事,并没有“九国之师”齐出动的情况。作者简单概括了战国时代所有的人才,且加以排比,突出了声势浩大的气氛,和秦日后的崩溃作了鲜明对比。《过秦论》中多用排比,而句式多变,组合有异,这也是本文格高调响的一个原因
3.秦始皇统一全国(第3段)。这个时期包括秦始皇在位的36年。秦始皇不仅消灭了各国诸侯,而且继续扩大版图,创建了史无前例的大帝国。这意味着秦从此转入守势,所以下文接着说它的守策,即愚民、弱民、防民,以“关中之固,金城千里”来确保“子孙帝王万世之业”。这段文字义正词严,充分揭露了秦始皇的暴虐无道,为本文结句“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张本。
第3段写秦始皇:野心与实力,兼而写之。但第3段与第2段还不一样。第2段是用正反对比手法两面写,第3段却全从正面写,把秦始皇的实力和野心描绘得淋漓尽致,愈写愈足,愈写愈神气。甚至到了第4段开头处,还要找补两句:“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吴闿生夹批:“再加二句,十分酣恣。”这就像给皮球或车轮打气,打到最大限度,再加上两下,
自然球胎或轮胎就非爆裂不可了。然后一下子反跌下来,改从陈涉方面写起,却又处处对陈涉寓褒于贬,这就更加写出秦之灭亡实有自取其祸之道了。同义叠句,气势酣畅。
为了突出某种意思,不惜重复数句。作者写秦始皇时之强盛:“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以鞭笞天下。”四句只一意,说始皇践帝位奴役天下之人。
我们在学习这一段时,要加强朗读。统一天下前,应由较强的语势读出,充分渲染塑造一个“威加海内”的帝王形象。统一天下之后,秦王朝至此已达顶峰,这意味着从此转入守势。这段文字义正辞严,充分揭露了秦的暴虐无道,故诵读应有“声讨”之势。末句“天下已定”总承以上内容,其后应有长停顿,然后转入叙秦始皇的心态,用以反衬下文灭亡之速,读时须有嘲讽意,突出“自以为”“万世之业”等词语。
4.陈涉起义和秦王朝的覆灭(第4段)。重点是写陈涉起义。用低衬写法:先说陈涉地位低,才智不足,意思是缺乏号召力和指挥作战能力,又说起义队伍人数不多、武器简陋,意思是不堪一击;然而结果出人意料,“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星星之火顷刻间燃成燎原之势。这也是针对着“仁义不施”写的。仁义不施,民心丧尽,“其亡可立而待”,所以下面只用一句话写它的覆灭。
第二部分(第5段),阐述秦王朝迅速灭亡的原因,可分两层。
前一层分析各方面力量的对比。首先指出秦的优势仍然存在,而且比过去强大,因为它占有天下。接着从领袖的地位、指挥作战能力、军队的素质和装备四方面将九国之师和陈涉之众作对比,指出后者远不如前者。尽管如此,二者却“成败异变,功业相反”。这就包含着一个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反常的情况呢?留给下文解答。
第二层照应全篇,归纳中心论点。“然秦以区区之地”以下四句照应第1、2段;然后“以六合为家”二句照应第3段;“一夫作难”三句照应第4段;最后照应上文“成败异变”二句。水到渠成地点出全文中心论点:“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二、技巧鉴赏
1.以史实为论据,用观点统率材料。
本文叙史的特点是:在观点统率下对史实作出高度概括。例如秦“取西河之外”,是商鞅计骗魏将公子卬而袭破其军的结果,文中以“拱手”二字作了概括。又如山东诸侯曾多次合纵抗秦,皆被张仪等人的连衡术所破,韩、魏、楚三国多次献地于秦,秦土日广,这是秦的“诈力”策略的胜利,作者把所有这些史实都集中到九国之师攻秦失败一事上来加以表现。说到秦统一全国后,则着重揭露秦始皇压迫人民的`政策──这其实是“诈力”策略的继续。这个事实充分说明:秦在转入守势之后,“其道不易,其政不改”,它的覆灭是不可避免的。
2.对比论述。
本文的对比论述集中在第5段,上文已有说明。这里只作一点补充:必须把这种对比放到历史发展的进程中来看。昔年,九国之师,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进攻仅有雍州一地的秦,却遭到惨败;而今天,陈涉以数百“疲弊之卒”发难,进攻占有天下的秦,反而取得成功,这就生动地说明了转入守势后的秦已经变得外强中干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形呢?孟子说:“失民心者失天下。”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这正是仁义不施而失掉民心的结果。这样来论述,自然突出了文章的中心论点。
3、语言特色
贾谊是汉赋的早期作家,这篇文章不是赋,然而语言上却明显地带有赋的特色。它讲究铺排渲染,例如开头写秦孝公的雄心,连用“席卷天下”“包举宇内”等四语;中间写九国之师攻秦,四君、九国、谋臣、策士、武将,一一列名,显得很有声势;写秦始皇,则极力塑造出他那“威加海内”的形象。行文又多用骈偶,读起来铿锵有声。它的骈偶不同于后来的骈体文以“四六句”为基本形式,而是非常灵活,有时字数甚至不完全相等,如“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有些骈语是包含在散句之中,如“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如此变化多端,不显得单调。技巧拾零
文言文解题技巧
1、以题解文。
文言文阅读相对是难点,一般同学往往读了一遍不很懂。此时,要迅速浏览一下试题要求,特别是最后的内容概括判断题,仔细阅读,能够了解全文大致内容,因为这道题往往有一项不符原文,其他三项都正确,就是有一项错误也往往是细节问题。那么通过解读最后一题,就会马上了解全文内容,再去读原文,就会事半功倍,化难为易。
2、以文解文
以文解文,就是用文章中的话来解题。文章中的诸种因素存在着一种互相制约,互相阐释的关系,这是读者解文的一种依据,例如1994年试题,“尊老在东,不办常得生米,何必独飨白粲”。“白粲”即白米,因为上文有“月俸得白米……”。
三、体裁知识
古人著书基本上是不加标点的,古代的文章(不论哪种体裁)基本上是没有标点的,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有标点的文言文,其中的标点都是今人填加上去的。因此说,我们要阅读文言文,就要靠自己断句、加标点,从而理解文章的内容,把握文章的技巧艺术。这样,填加标点、断句就成了我们阅读文言文的一项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
古人把读文断句加标点叫“句读(dòu)”,句末处用“。”断开,叫“句”;语意未完而需要停顿处用“,”断开,叫“读”。古人也是讲究断句的,不能正确地断句,也是无法读懂文章的。
句读虽说是一门“小”学问,但它也包含许多知识,也是不可轻视的。对于一般人来说,断句难在不理解词语,没把握住固定格式和特殊句式,没有熟悉古代文化常识,缺乏对各种修辞格的掌握。因为文言文断句是以明晓这些知识为基础的,所以,要下功夫弄清这些知识。
一般说来,断句、加标点要依照以下三项原则:一要通读全文,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和主题;二要仔细体会词语的含义和词语之间的关系;三要先易后难,逐步缩小范上正确的标点。美文品读
屈原贾生列传(片断)
司马迁
贾生以为汉兴至孝文二十余年,天下和洽,而固当改正朔,易服色,法制度,定官名,兴礼乐,乃悉草具其事仪法,色尚黄,数用五,为官名,悉更秦之法。孝文帝初即位,谦让未遑也。诸律令所更定,及列侯悉就国,其说皆自贾生发之。于是天子议以为贾生任公卿之位。绛、灌、东阳侯、冯敬之属尽害之,乃短贾生曰:“雒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悖纷乱诸事。”于是天子后亦疏之,不用其议,乃以贾生为长沙王太傅。
四、重点字词
1、通假字
(1)合从缔交(从:通“纵”)
(2)倔起阡陌之中(倔:通“崛”)
(3)赢粮而景从(景:通“影”)
(4)约从离衡(衡:通“横”,指连横的策略)
2、古今异义
①以为 古义:介词“以”和动词“为”连用
今义:认为
例句:以为桂林、象郡。
②山东 古义:崤山以东,即东方诸国。
今义:山东省
例句: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3、一词多义
(1)制 王廖……之伦制其兵(指挥、统帅)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控制,制服)
一日不食则饥,终岁不制衣则寒(制作)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规模,制度)
(2)亡 追亡逐北,伏尸百万(逃跑的士兵)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 (丢失)
吞二周而亡诸侯(灭亡)
河曲智叟以应(无,没有)
(3) 固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巩固)
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既,已。)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有利的形式。)
(4)度 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规章制度)
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计算)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超过)
平心而度之,吾果无一失手(揣度)
4、词类活用
(1)履至尊而制六合(履:名词用作动词,登上)
(2)倔起阡陌之中(倔:通“崛”)
(3)序八州而朝同列(序:名词作动词,安排,布置,引申为“统辖”)
(4)尊贤而重士(重:形容词作动词.敬重,看重。)
(5)且夫天下非小弱也(小弱:形容词作动词,缩小,削弱。)
(6)席卷天下,包举守内,囊括四海之意(三个字都是名词作状语,像席子一样,像包裹一样,像口袋一样)
(7)赢粮而景从(景:名词用作状语,像影子一样。)
5、特殊句式
(1)判断句
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2)被动句
为天下笑者,何也(为……,表被动)
(3)省略句
聚之咸阳(“之”后省略介词“于”)字词巩固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逡巡而不敢进( )
(2)俯首系领( )
(3)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
(4)余威震于殊俗( )
解析:“逡巡”现在的意义和古义差不多,词义没发生多大变化,只不过不常用;后三个词需在本句中判断其意义。
答案:(1)有所顾虑而徘徊不前。(意思是愿意服从、投降。)(2)意思是愿意服务、投降。(3)叩问他是谁,即缉拿盘问的意思。
2.给下列句中加点的词选择合适的义项。
延:A延长,伸长,延续 B.蔓延,扩展
C 引进,迎接 D.邀请
(1)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
(2)秦人开关延敌( )
(3)延及孝文王……( )
(4)烧尽北船,延及岸上营落( )
解析:本题需要结合语境判断一词多义词。这几个词义是“延”这个词的常用义项。
答案:(1)D(2)C(3)A(4)B
[教材实例探究]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
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
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
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
兵而谁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1、选出下列句中的“之”字意义与其它三项不同的是
A.百越之君,俯首系颈
B.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
C收天下之兵
D.自以为关中之固
解析:ABC结构助词,可译为“的”;D代词,这样。
答案:D
2、下列句中的“而”字,不表目的连词的一项( )
A吞二周而亡诸候 B.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C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D.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解析:A表并列的连词,可译为“并且”。
答案:A
3、对这段课文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这段文字的中心是写秦始皇的功业,即其统一天下的势如破竹和巩固天下的措施。
B.这段文字的中心是讽刺秦始皇自以为可以保其帝业传之百世万世以至无穷。
C这段刻意渲染“攻”时的秦是何等强大,意在与后来秦灭亡之速形成对比,突出文章的中心。
D.作者依次从政治、军事、文化、刑法、地理形势各个方面极力铺叙秦始皇巩固政权的一系列措施在正面铺叙中现出暴政的魔影,意在为下文的“仁义不施”埋下伏笔。
解析:本课的中心是论述秦亡的教训,各段也应该和中心有一定的联系。从这段文字来看, 正是秦始皇辉煌的时候,而这恰好与后文的失败形成了显明的对照。
答案:B规律总结
1、虚词“之”的用法可以做代词,可以作助词,可以作动词。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人称代词;指示代词
2、“而”常作连词,表示各种关系:并列、递进、承接、转折、假设、因果、修饰。
3、筛选文章中心的重要信息,必须注意对材料的整体阅读,形成整体意识,要针对题干要求,细心核对选项,这样才能做出正确判断。
[教材习题解析]方法点拨
一、答案要点:秦灭六国前对各国诸侯处于攻势,因而崇尚诈力,不施仁义;六国既灭,它已转为守势,却依旧崇尚诈力,以天下之民为敌而不施仁义,这就把自己孤立起来了,因而自取灭亡。当然这是作者自己的观点,同学们可以根据学过的知识再探讨。
二、1.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为了引用中心论点“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2.还是为了证明行仁义而夺天下的道理,为自己的中心论点作铺垫。
三、 1、拥 例:拥雍州之地
2、包举宇内 囊括四海 3、举 西举巴蜀
4、徒 齐明、周最、陈轸、召滑、楼缓、翟景、苏厉、乐毅之徒通其意 5、分裂 分裂山河
6、因 因遗策 7、将 将数百之众
8、人、徒 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四、见“内容详解”部分一、设题意图是让我们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学会运用观点驾驭史实。
二、这两个题的道理是一样的,都是为了同学们对结构和中心的把握。
三、本题很有意义,一方面我们了解了古汉语的用词特点――对应性,另一方面也教给了我们解词的方法。
[知识应用自测]思路导引
常见文言虚词归纳
文言虚词比较抽象,绝大多数不表示明确含义,但却能组织实词完成句子结构,它是构成文言句子不可或缺的成分。文言虚词数量虽然比实词少,但用法灵活,使用频率高,为达到读懂浅易文言文的目的,把握文言虚词的用法并注意积累文言虚词是一项有意义的工作。
虚词归纳:“而”
(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7.表示因果关系,
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②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
8.表示目的关系,
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
(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②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