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信》教案【优质6篇】

时间:2014-06-07 01:46:36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一封信》教案 篇一

第一篇内容:

教案主题:阅读理解——《一封信》

教学目标:

1.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一封信》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2. 学生能够提取文章中的关键信息,并进行推理和判断;

3. 学生能够通过阅读理解题目,运用所学的阅读策略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

1. 《一封信》教材;

2. 阅读理解题目及练习册。

教学过程:

Step 1 导入新课

教师出示一封信的图片,引发学生对信件的相关联想和思考。

Step 2 预测猜测

教师呈现文章标题《一封信》,请学生根据标题猜测信件的内容,并让学生简要陈述自己的猜测。

Step 3 阅读理解

教师将《一封信》教材分发给学生,让学生默读一遍,并回答以下问题:

1. 这封信是给谁写的?

2. 信的内容是什么?

3. 信的作者是谁?

4. 作者写这封信的目的是什么?

5. 作者的感受是什么?

Step 4 合作讨论

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与同桌讨论问题答案,并互相交流自己的观点。

Step 5 答案解读

教师引导学生集体讨论问题答案,并解释正确答案的依据和原因。

Step 6 阅读策略分享

教师介绍一些阅读策略,如预测、推理、判断等,鼓励学生在阅读理解中灵活运用这些策略。

Step 7 练习巩固

教师将一些相关的阅读理解题目分发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完成并相互讨论答案。

Step 8 小结反思

教师让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阅读理解的重要性和方法。

扩展活动:

学生可以选择一封真实的或虚构的信件,写一篇阅读理解文章,并分享给同学。

《一封信》教案 篇二

第二篇内容:

教案主题:写作——《一封信》

教学目标:

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写作技巧,写出一篇精彩的《一封信》;

2. 学生能够表达自己对信件内容的理解和感受。

教学准备:

1. 《一封信》教材;

2. 纸张和笔。

教学过程:

Step 1 导入新课

教师出示一封信的图片,引发学生对信件的相关联想和思考。

Step 2 读文理解

教师将《一封信》教材分发给学生,让学生默读一遍,并思考以下问题:

1. 作者写这封信的目的是什么?

2. 作者的感受是什么?

3. 你能从信中找到哪些关键信息?

Step 3 讨论分享

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与同桌讨论问题答案,并互相交流自己的观点。

Step 4 写作指导

教师向学生介绍写作的基本要素,包括开头、中间内容和结尾。然后,教师给出写作指导,引导学生按照以下顺序写作:

1. 开头:写明你要写的是一封信,给读者一个直观的认知;

2. 中间内容:根据你在阅读理解中的理解和感受,写出信件的主要内容和作者的感受;

3. 结尾:总结信件的目的和重要性,并表达你的观点或感受。

Step 5 书写作文

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指导,开始写作《一封信》。

Step 6 互评交流

学生互相交换作文,进行互评和交流,提出建议和改进意见。

Step 7 修改完善

根据同学们的互评意见,学生对自己的作文进行修改和完善。

Step 8 朗读展示

学生可以选择朗读自己的作文,并向全班展示自己的写作成果。

扩展活动:

学生可以选择一封真实的或虚构的信件,根据自己的想象和创造,写一封表达自己感情或观点的信件,并与同学分享。

《一封信》教案 篇三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和新词。

  2、联系上下文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战士们的细心和对英雄母亲的深情厚意,感悟蒙生妈妈强忍失子之痛,佯装不知,坚持给战士们写回信的坚强意志和博大胸怀。

  教学重难点:

  1、理清事情的发展的顺序,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弄明白“不平常的信”指的是哪封信。

  2、引导学生通过学习英雄母亲托人代笔的最后一封信,体会英雄母亲的坚强意志和博大胸怀。

  教学准备:

  教师:可通过上网或到图书馆收集抗日战争的相关资料。

  学生:课前预习,收集抗战资料。走访家长,了解书信常识。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和新词。理解“殊死”等词语。

  2、再读课文,理清事情的发展顺序,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3、弄明白“不平常的信”指的是哪封信。了解事情的起因。

  预习学案:

  1、预习本课生字新词。

  (结合课后第二题进行,方法:可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完成任务。)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氛围:

  1、辩词导入,引生入文

  上课之前,老师想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认为“说谎”对不对?为什么呢?(不对,骗人,不诚实等)可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文章就有一大群人在说谎。想知道是怎么一回事吗?那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吧。

  师板书课题(“不平常”用红色粉笔写)学生读课题。

  2、引导学生反复读课题,挖出题眼“不平常”留作悬念激趣。

  (信为什么不平常呢?)

  二、预习交流: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拿出预习笔记,交流字词的预习情况。

  3、师出示生字卡片,检查生字词语的预习情况,并强调学生应该注意的地方。

  (“寡”字在书写时,注意下面是“刀”,不要写成“力”了。)

  联系课文内容,理解词语如:“敌众我寡”、“殊死”、“惨烈”等词,师引导学生一起品味体会词语的意思。

  4、再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小组内交流预习笔记。

  (“我”的战友赵蒙生在一次战役中牺牲了;为了不让英雄的妈妈伤心,战友们代赵蒙生给母亲写信。而这位英雄妈妈在接到第一封信时,就知道自己的孩子不在了,为了让战士们安心打仗,她强忍失子这痛,坚持托人代笔回信的感人故事。)

  5、全班汇报总结,初步明白课文内容:他们不是撒谎,而是为了安慰抗日英雄赵蒙生的妈妈不要伤心难过而写的信,这是善意的谎言。

  三、质疑探究:

  师:初读课文,我们已经明白了这些人写信“撒谎”的原因,故事了解到这里,孩子们,你有什么疑问吗?

  师生共同质疑:

  1、文中写了几封这样的信?这些信是是谁写给谁的?

  2、“不平常的信”到底指的是哪封信?

  过渡:同学们提问题的能力大大提高了,那么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一定不逊色,下面请孩子们发挥小组团结合作的精神,在小组内合作学习以上问题。看看谁是最棒的!

  3、小组合作学习。

  学生浏览课文,画出相关句子在小组内与合作伙伴交流。

  4、班内展示:

  (1)生汇报:课文中一共出现了三封这样的信。

  A、分别指名读一读这三封信。

  B、这三封信分别是谁写给谁的?(第一封信是排长替牺牲的战友赵蒙生写给母亲的;第二封信是赵蒙生母亲请人写给儿子的;第三封信是替赵蒙生母亲写信的大叔写给战士们的。)

  (2)生汇报:“不平常的信”具体指的是第三封信。

  (3)有感情地朗读文中的第三封信,谈谈你从中明白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从中感受到英雄母亲的坚强意志和博大胸怀。)

  (4)师引导学生理清文章条理。

  引导学生沿着“起因(赵蒙生牺牲)――发生(排长写信)――发展(英雄母亲托人代笔回信)――结果(最后一封信)”这一线索,理清文章的条理。

  5、了解故事的起因。

  师导读:同学们,现在我们跟随作者一起回到战友赵蒙生牺牲的那次战役中去。

  (1)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其他同学想象画面。

  (2)同桌交流:听同学读了这两段话,你们脑海里呈现出什么样的画面?

  (一个是战火纷飞的画面,一个是战士们因为战友赵蒙生牺牲了的悲痛场面。)

  (3)指导学生抓住关键的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殊死”、“至关重要”、“尽管、、、、、、但、、、、、、”、“非常”、“落荒而逃”、“光荣牺牲”)

  四、达标检测:

  1、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三封信为我们阐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

  2、出示词语,检查学生对词语的掌握情况。

  五、总结拓展:

  总结:同学们,赵蒙生牺牲了,他死得悲壮、死得光荣。但对于失去战友的战士们来说这是一件悲痛的事情。这要是让赵蒙生的母亲知道了,她该有多伤心啊!所以才有了战士们定期给英雄妈妈写信的“欺骗”行为。从这些欺骗行为中,我们也感悟到战士们对英雄妈妈的敬重。

  拓展:生活中你们有过这样类似的“欺骗”行为吗?

  六、布置作业:

  1、抄写本课的生字新词以及课后练习2的词语。

  2、有感情地读课文。

  七、板书设计

  不平常的信

  赵蒙生牺牲

  (起因)

  排长写信

  (发生)

  英雄母亲回信

  (发展)

  最后一封信

  (结果)

  教学反思:

  通过学生自学,让学生了解这是一封什么样的信,问什么说它不平常,了解信中的内容,知道生活中会有善意的谎言,一定要了解情况,做好自己的判断。让学生也感悟到战士们对英雄妈妈的敬重。

《一封信》教案 篇四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识记本课生字词;

  2、了解文章主要内容及结构,理解举例在信中的作用;

  3、理解文中富有哲理的语言;

  4、领会信中所饱含着的深情,培养学生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难点:目标2、3、4

  教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讲一则小故事,在绘声绘色的讲述中让学生感觉到自然界中母亲的伟大。故事略。

  自然界是这样,人类更不用说,有这样一个比喻:父亲象一张弓,积蓄了一生的力量,也要把儿子射出大山。你们认为你们的父亲是这样吗?(学生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一位将军,读一读他给儿子写的一封信,从中感受父辈对自己子女的拳拳之心。(板书课题),注意这位将军的名字(亚洲)并展示多媒体,了解作者。

  (二)、自由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圈画生字词,自己动手解决。(展示多媒体及时检测);

  2、信中主要讲了什么?

  (三)、深入理解,合作探究

  父亲肯定了儿子的哪些优点,又提出了哪些希望?

  1、优点:A、写了哪些事例?你对哪个事例印象最深?并谈感受。B、为什么只突出这两个优点?C、你认为自己有哪些优点?请结合实际谈谈。

  2、希望:A、写了哪些事例,哪些事例你印象最深?为什么?B、为何只强调这两点呢?C、你怎样看待自身的不足?联系实际谈谈。

  (四)、口味语言:

  从本文中推荐名言、警句,并谈谈自己的理解。

  (五)、作业

  1、把你从本文中推荐的名言、警句制成卡片,看看谁做的最好(从布局、内容、字体等方面比较)

  2、给自己的父亲写一封信,谈谈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并尽可能回答你父亲可能对你提出的的希望。

  板书设计:

  给儿子的一封信

《一封信》教案 篇五

  活动目标:

  1、知道目前海洋动物的生活环境,有保护海洋的愿望。

  2、能用绘画的形式写信。

  活动准备:

  海洋动物、海洋污染的录像;海洋动物胸饰;音乐磁带;白纸;记号笔;蜡笔;教师示范信一封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激发兴趣

  1、请儿童观察胸饰,同伴间互相介绍自己的胸饰。

  2、播放海洋动物的录像及柔和的音乐,让儿童边看边模仿海洋内动物的活动姿态。

  二、观看录像进行讨论

  1、播放海洋污染的录像,请儿童想象海洋里的动物感受。

  1)当你在这个环境中,你会有什么感觉?

  2)会说些什么?

  3)会怎么做?

  2、和儿童一起讨论海洋怎么会变成这样的。

  3、提议画一封信给人类,把海洋里动物的想法告诉他们,请人类停止污染海洋。

  三、儿童画信并展示信的内容

  1、提醒儿童注意信的格式

  2、教师帮助个别儿童完成画信

  3、儿童展示信的内容。

《一封信》教案 篇六

  教学内容

  本课在教材第108一113页。作者通过书信的形式向儿子介绍了自己的成长历程,同时对儿子的性格、思想、行为进行剖析,勉励他不断完善自己,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了解一些生僻字词的用法,能正确、灵活地加以运用。2.进一步了解书信的有关知识,明白作者如何通过这种体裁表情达意。3.通过作者一些字词句的使用,体会这些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感情。

  4.文章使用许多.写作手法来加强表达效果,应掌握其精髓,并能正确、灵活地运用。

  ◆过程与方法

  1.教师深情朗读部分片段,并详细讲解这些内容如何表达、升华作者的思想。

  2.教师设计问题,让学生去从不同角度理解、体会作者的父子深情。

  3.组织讨论,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去探讨对父子、母子亲情的认识。

  4.结合其他关于亲情的名篇,来谈如何从细微处来表现,使学生加深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学生能够感受到父爱、母爱的伟大、朴实,从内心激起对父母或其他亲人的热爱。

  2.使学生能够恰当、客观地认识许多有关“代沟”的一些争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牛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4.文章使用许多.写作手法来加强表达效果,应掌握其精髓,并能正确、灵活地运用。

  ◆过程与方法

  1.教师深情朗读部分片段,并详细讲解这些内容如何表达、升华作者的思想。

  2.教师设计问题,让学生去从不同角度理解、体会作者的父子深情。

  3.组织讨论,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去探讨对父子、母子亲情的认识。

  4.结合其他关于亲情的名篇,来谈如何从细微处来表现,使学生加深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学生能够感受到父爱、母爱的伟大、朴实,从内心激起对父母或其他亲人的热爱。

  2.使学生能够恰当、客观地认识许多有关“代沟”的一些争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牛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及突破

  ◆重点

  1.进一步理解书信这种文学体裁的有关常识,并能在此基础上加以记忆。。

  2.体会书信这种文学体裁如何表达作者的情感,并如何使情感得到进一步的升华。

  ◆难点

  1.理解课文中作者对往事的回忆对于书信对象所起的作用。

  2.理解作者通过对儿子的分析,来让他不断从性格、意志等方面完善自己。

  ◆教学突破

  1.运用仪器和设备,放映一些关于亲情的名片的片段,也可通过图片来加强效果。

  2.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反复揣摩、领会作者的一些.写作手法来感受这些手法的.写作技巧。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提出预习内容和要求;查找关于亲情的图片、音像等资料,如课文的朗读带、名片的录像带。

  2.搜集一些以父爱、母爱或其他亲情为内容的文章,与本文在风格上进行比较。

  ◆学生准备

  1.尝试有感情地阅读这篇文章,标示出重读的字词,摘抄描.写作者的饱含深情的句子;主动查找并了解这篇文章的.写作背景,理解作者的.写作动机。

  2.摘抄一些反映父、母爱或其他亲情的文章,认真体会;绘制父亲或母亲的图画。

  教学步骤

  (1课时)

  一、教学流程设计

  1.从描写亲情的句子或文章入手,结合自己的所掌握的知识,思考相关作背景问题,导入新课,进入新课。

  2.朗诵教学。学习朗读的技巧,在朗读中初步体会书信的意境和情感。

  3.设置问题,分组研读。 探究动词的使用效果,体会书信的内涵。

  4.让学生分组讨论关于亲情的文章的技巧所在并能体会其中饱含的深情。体会作者如何慢慢通过铺垫表达情 感,尝试运用这些手法进行.写作。

  二、交流预习心得,导入新课(约 分钟)

  教师活动

  1.让学生结合自己的认识,叙述自己对父爱、母爱或其他亲情的认识与感受。

  2.不同的人、不同的心境,会赋予亲情不同的内容,结合一些人的对亲情的说法,导入新课。

  3.有感情朗地读文中集中反映作者感情的片段,指导学生注意字音、停顿、重音和朗读的技巧。

  4.给学生两三分钟时间,默读体会。

  学生活动

  1.畅所欲言,谈谈自己对父爱、母爱或其他亲情的感受或认识。

  2.自己摘抄的描写父、母爱的句子,感受这些感情的朴素与宝贵,激发自己的情感。

  3.在听读的过程中,纠正字音,划出停顿和重音,初步体会这些句子所蕴涵的感情。

  4.默读,体会书信大意。

《一封信》教案【优质6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