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学校教案(经典6篇)

时间:2015-05-02 03:18:41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家长学校教案 篇一

家长学校的重要性及实施策略

家长学校是一种为家长提供教育培训和互动交流的平台,旨在帮助家长更好地理解孩子的成长和教育需求,并提供相关的支持和指导。家长学校的开展对于家庭教育的提升和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探讨家长学校的重要性以及实施策略。

首先,家长学校的重要性在于提升家长的教育意识和能力。很多家长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面临诸多困惑和挑战,缺乏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家长学校提供了专业的培训课程,帮助家长了解孩子的心理发展、学习方法和教育原则,提高他们的教育意识和能力。通过参与家长学校的学习,家长们能够更好地应对子女教育中的问题和挑战,为孩子提供更好的成长环境和教育支持。

其次,家长学校的重要性还在于促进家校合作和互动。家庭和学校是孩子成长的两个重要环境,家校合作对于孩子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家长学校提供了一个平台,使家长和学校能够更好地沟通和合作。家长们可以通过参与家长学校的活动,了解学校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与教师和其他家长进行交流和分享经验。这种互动和合作将有效地促进家庭和学校之间的良好关系,共同为孩子的成长和教育贡献力量。

在实施家长学校时,需要注意以下策略。首先,要注重培训内容的实用性和针对性。家长学校的培训内容应该紧密结合家长的实际需求,选取与子女教育相关的知识和技能进行培训。其次,要注重培训方式的多样性和灵活性。家长学校的培训方式可以包括讲座、研讨会、亲子活动等形式,以满足不同家长的学习需求和兴趣爱好。此外,要注重家长学校的宣传和推广工作,提高家长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综上所述,家长学校的开展对于提升家长的教育意识和能力,促进家校合作和互动具有重要意义。在实施家长学校时,需要注重培训内容的实用性和针对性,多样化培训方式,提高家长的参与度和积极性。相信通过家长学校的努力,家长们能够更好地为孩子的成长和教育提供支持和指导。

家长学校教案 篇二

家长学校的效益及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家长学校是一种为家长提供教育培训和互动交流的平台,旨在帮助家长更好地理解孩子的成长和教育需求,并提供相关的支持和指导。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家长学校的开展对于家庭教育的提升和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探讨家长学校的效益以及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首先,家长学校对于家庭教育的提升有着显著的效益。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孩子的成长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很多家长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面临诸多困惑和挑战,缺乏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家长学校提供了专业的培训课程,帮助家长了解孩子的心理发展、学习方法和教育原则,提高他们的教育意识和能力。通过参与家长学校的学习,家长们能够更好地应对子女教育中的问题和挑战,为孩子提供更好的成长环境和教育支持。

其次,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在于对孩子的全面发展具有积极影响。家庭是孩子最早的教育环境,家庭教育对于孩子的品德培养、学习习惯的养成、社交能力的提升等方面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家长学校的开展使得家长能够更好地了解孩子的成长需求和兴趣爱好,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和引导。通过家庭教育的积极引导,孩子能够更好地发展自己的优势和潜力,实现全面的成长。

在实施家长学校时,需要注意以下策略。首先,要加强家庭教育的宣传和推广工作,提高家长对家庭教育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其次,要注重家庭教育的专业性和实用性。家长学校的培训内容应该紧密结合家长的实际需求,选取与子女教育相关的知识和技能进行培训。此外,要注重家庭教育的持续性和跟进性,建立家长学校的长效机制,为家长提供持续的教育支持和指导。

综上所述,家长学校对于提升家庭教育的质量和效果具有重要意义。家长学校的开展能够帮助家长更好地理解孩子的成长和教育需求,提高家长的教育意识和能力。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在于对孩子的全面发展具有积极影响。相信通过家长学校的努力,家庭教育的质量将会得到提升,孩子们能够享受到更好的教育和成长环境。

家长学校教案 篇三

  教学重点

:习惯的培养是家长的任务,习惯决定学习的效果

  教学难点

:怎样培养习惯和培养的方法

  教学方法

:讲授与思考

  授课对象

:二年级家长

  建议授课时间:第一学期第一---二个月

  教学内容:

  一、导课

  尊敬的各位家长:大家好!

  孩子进入学校一年的时间了,大家经过第一学年的学习,从孩子如何适应幼儿园升小学的具体实践中,了解了家长、家庭在孩子成长经历中的重要作用。今天,我们可能发现了孩子的学习习惯不是像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好,也可能常常为孩子不能很好的写完作业而无奈,孩子的字写得不规范而不知所措,我们开始面对很多来自学校的要求、孩子之间的比较、老师的不断发来的短信、反映孩子在学校表现的不如人意等等问题,我们应该从什么方面入手,才能让我们的孩子成长的更好?

  今天,我们就带着这样的情绪和欲望走进课程,希望今天的学习能让你收获一些观点,了解一些方法,回到家里,请你带着欣赏孩子长大的心情和情绪,把今天学习的方法用适合你家孩子的动作,和孩子一起实验一段时间吧。

  二、授课

  (一)本节课程的要求

  ●请大家先了解一下我们学习的课程标准:

  《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关于7—12岁年龄段的家庭教育指导中是这样说的:

  7—12岁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是整个儿童期十分重要的发展阶段。该阶段的儿童身心发展特点主要体现在:儿童身高和体重处于比较迅速的发展阶段;外部器官有了较快发展,但感知能力还不够完善;儿童处于从以具体的形象思维为主向抽象的逻辑思维过渡阶段;情绪情感方面表现得比较外显。

  ●教育指导内容要点第六条说:帮助儿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家长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创设安静的环境,引导儿童专心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注意培养儿童的学习兴趣;正确对待儿童的学习成绩。

  (二)我们来讲讲习惯是什么?

  ●习惯的定义

  人们常说“习惯成自然”,其实是说习惯是一种省时省力的自然动作,是不假思索就自觉地、经常地、反复去做了。比如每天要刷牙、洗脸等。

  习惯不是一般的行为,而是一种定型性行为。我国著名儿童心理学家朱智贤教授认为,习惯是人在一定情境下自动化地去进行某种动作的需要或倾向。例如,儿童养成在饭前、便后或游戏后一定要洗手的习惯后,完成这种动作已成为他们的需要。他指出,习惯形成就是指长期养成的不易改变的行为方式。习惯形成是学习的结果,是条件反射的建立、巩固并臻至自动化的结果。

  结合《现代汉语词典》对“习惯”一词的解释,“常常接触某种新的情况而逐渐适应;在长时期里逐渐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行为、倾向或社会风尚”,不难看出,习惯具有个体和社会群体两个层面的意义,从个体层面来看,习惯是个体后天习得的自动化了的动作、反应倾向和行为方式,它是条件反射在个体身上的积淀。从社会群体层面看,习惯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中形成的共同的、相对稳定的行为方式和反应倾向。

  ●习惯的特征

  1、简单:天下大事必成于细,天下难事必成于易。最简单的东西,往往是最基本且最重要的东西。

  习惯并不深奥,常常很简单。比如按时作息、遵守规则等等,其实都是做起来一点都不难的事情,难是难在坚持。从最简单的事情做起,并且把最简单的事情坚持做好了,就是不简单。

  2、自然:自然就是不假思索、不用思想去控制的行为,这是习惯的一个重要特点。如果做一件事情还需要专门的思考和意志的努力,表明习惯并未真正养成。比如每天晨练30分钟,孩子要是在父母的提醒下才去,只能算是一种行为,而非习惯;孩子要是想都没想,自动地去锻炼,一天不锻炼就感到别扭,觉得浑身不舒服,这就叫养成习惯了。

  3、后天性:习惯不是先天遗传的,而是在后天的环境中习得的,是一种条件反射。有的习惯是很自然、不费什么功夫就形成的,有的则需要长期、反复的训练。而养成同一种习惯需要花费的时间,也会因个体的不同而产生明显的差异。

  4、可变:习惯是一种定型性行为,一般形成后就很难改变,但这并不是绝对的。即使是已经形成的很牢固的不良习惯,只要经过较长时间的强化训练和影响,也能发生改变。当然,这需要极强的意志力和自信心来克服惯性的作用力。

  5、情境性:习惯是在相同情境下出现的相同反应。养成某种习惯的人,一旦到了特定的场合,习惯就会表现出来。比如有的孩子只在学校爱劳动,在家里就懒了,就是受到情境的制约。

  (三)我们想想时常要面对孩子的习惯现象

  ●孩子的磨蹭现象

  对于一年级六七岁的孩子来讲,“磨蹭”现象非常普遍,无论在学习还是生活中都有体现。从早上起床、洗手、吃饭到晚上做作业、收拾书包、洗漱休息等一系列活动都需要父母不断催促……

  ●注意力飘浮不定,专注的目标会经常转移;心不在焉,常沉浸于白曰梦而忘记眼前的事情。

  ●写作业总是缠着家长,不看着他就写的一塌糊涂

  ●小伙伴们一起玩耍时,总爱与别人打架。

  你还能说上几十条吧……

  (四)这些现象是谁造成的?我们应该怎么面对?

  不好习惯的养成并不一定全是父母的错,也可能压根就不是父母的错。你也不能完全靠自己去改掉孩子的一些坏习惯。重要的及时的发现、观察孩子的行为,用积极的事情逐步理顺孩子的好习惯。

  你决定着手改变孩子的不好习惯时,一定要先花一段时间观察他们的这种行为,同时也要审视你自己的态度:

  为什么你觉得这种行为很烦人?

  你的孩子这种行为,他(她)的同龄人没有出现吗?

  以你的孩子现在的年龄,这种行为真的是应该得到控制的吗?

  这种行为如果持续下去,会给你的孩子带来伤害吗?

  这种习惯有没有给你的孩子带来一些益处?

  如果你的孩子改掉了这个习惯,你会用什么来代替这个习惯所给他?不好的习惯是别人看出来的。你可能倾向于把孩子的一些行为归为“坏习惯”,但实际上,这些只是典型的学龄前儿童的行为,可能只是稍稍过分了一点点,这些行为让你烦恼、气愤甚至厌恶。要直面这些行为。

  孩子在学龄前会给你带来愉快和乐趣,但他们也可以使你很痛苦。大多数三、四岁的孩子天生不注意卫生、粗心大意、吵吵闹闹。他们想要即时的满足感,他们三分钟之后就会忘了你的话,你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照顾他们。而且,他们永远不会走开。但是这些典型的学龄前儿童的行为就属于坏习惯吗?那么就要看是谁在下这个结论了。家长在这个时候并不懂得家庭教育,让孩子的行为出现了一些偏差,这就是严重的问题了吗?不要自责,我们还有时间影响孩子做事的动机的方法!

  在你考察了孩子的行为和你的态度之后,如果你还认为那是不好的习惯,那么就应该谨慎对待了。

  方法是:尽量不要很自然地以为坏习惯是孩子人生的必经之路。

  有些习惯可能是疾病。例如尿床,就有可能是膀胱异常所引起的。如果是这样的话,那还是早发现,早治疗为好。

  其他会引起麻烦的行为,如果被忽视,就会会根深蒂固,难以根除。而且,在你等着这个阶段过去时,你的孩子可能会在改掉坏习惯之后,还会长时间受到这个坏习惯所带来的不良后果的影响。这样的话,你的孩子也许就会被其他孩子、被老师和其他的成年人疏远,而你也可能被其他父母所疏远,因为他们认为你要为你的孩子的坏习惯负责。

  对于你的孩子与其他同龄人不同的一些持久的问题行为,最好还是跟儿科医生或家庭教育指导师、儿童教育专家谈谈。你会发现,这些问题需要专业人士的关注,而你也会十分惊奇地发现,你的孩子是很“正常”的。

  尽量不要怪你的孩子有”坏习惯”。坏习惯毕竟只是习惯,大部分都是他们不知不觉就有的,并非故意的。学龄初期儿童养成坏习惯有很多原因,可能是迟缓发育,或者是父母的照顾出了问题,或是感情受到伤害或刺激,又或者是一些生理的问题,但很少是因为孩子有报复心里或有意去这样做的。学龄初期儿童还不至于诡计多端。

  不要责怪你自己,你的孩子,或是其他人都对解决问题没有帮助!而对一个养成坏习惯的学龄初期儿童施加惩罚,是不能真正将习惯根除的。相反的,要尽量用积极的强化作用来改变孩子的行为习惯。要注重在孩子成功时给予赞扬和鼓励,不要在他们失败时责备、惩罚他们。

  (五)习惯于学习的关系

  长期行为导致思维形式定式,对学习产生影响。

  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由智慧养成的习惯,能成为人类的第二天性。

  习惯若不是最好的仆人,就是最差的主人。

  三、培养良好习惯的方法

  (一)如何面对孩子的磨蹭现象

  与家长朋友交流,说孩子做事太慢了,看着让人着急,其实,细心观察,孩子做某件事时并一定慢,写自己的名字,吃冰激凌,慢吗?不慢!而是做“不喜欢”的事情时喜欢东摸摸,西看看,把时间浪费掉了。那么我们就来分析一下孩子“磨蹭”的具体原因,根据原因再来对症下药。

  我个人归结可能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1. 学习兴趣低落,硬着头皮应付,缺乏自信

  2. 时间观念不强,自制力弱

  3. 家长的直接原因导致孩子行动迟缓,成为“慢性子”

  解决的方法是:

  1、学习兴趣低落,硬着头皮应付,缺乏自信。

  可能造成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学习兴趣低落的原因很多,哪些情况是出于应付?什么原因导致不自信?

  ①家庭环境的影响(为孩子营造健康快乐的学习氛围)

  任何家庭都会有矛盾,有争执,尽量不要把矛盾和争执暴露在孩子面前,更不能拿孩子当出气筒,和睦的家庭氛围,对孩子的身心健康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只有心情愉悦,做事才有动力。(我们大人是这样的,心情不好时,什么都不想做,孩子也是如此。)

  孩子年龄小,还没有一定的排干扰能力,在孩子学习时,最好给孩子创造一个比较安静的环境。出现声音大的家务避开孩子学习的时段,关掉电视,电脑,陪一起看书读报,营造一个全家共同学习的氛围。(如果大人在一旁打扑克、玩麻将,孩子是无论如何也进入不了学习状态的。)

  ②家长对待孩子的态度(善待孩子的兴趣)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兴趣,我们应对孩子的兴趣抱以支持欣赏的态度,既是有偏差,需要我们做的是积极引导,耐心指导,给孩子一个自由的思考空间,而不是把大人的思想强加在孩子身上,那样会加剧孩子的叛逆心理,与你的期望背道而驰。(如:孩子玩电脑游戏,我们应支持孩子玩一些益智类的游戏,用讲故事(最好是有根据的故事)的形式给他灌输暴力游戏的危害,并相信孩子能控制自己。)

  孩子的好奇心强,一切事物都是新鲜的,值得探索的,我们应该呵护孩子的好奇心,努力用孩子的眼光去观察世界,跟孩子一起去惊异,去提问,去讨论。当孩子带着问题问父母时,父母最好不要直接告之答案,而是引导孩子亲自去试验,去思考,自己得出结论,这样会大大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装做不懂,向孩子提问,和孩子一起感受思考的过程。)

  ③孩子与老师的关系会影响孩子的学习兴趣。

  家长应及时与老师沟通,了解孩子在校的表现,以及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做到心中有数。只有全面了解孩子,才能有的放矢。(一四班的家长做的已很好,主要是我们遇到的老师好,很多时候是老师主动找我们谈话)

  诚恳地与孩子交流,多倾听少评论,经常说些鼓励孩子的话,不自信时,不妨说点善意的谎言,如:“今天我与老师通电话了,老师说你进步很大,特别是***方面,”老师的话是神圣的,一句鼓励的话也许就会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孩子哪方面弱,就不断的夸奖那方面)

  ④孩子压力大(让孩子失去学习兴趣)

  所有的家长都一样,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怕孩子的学习跟不上,作完老师留的家庭作业外,,有的家长还要布置大量的智力型作业,学习时间长,精力不集中,必然磨蹭,时间久了,孩子就会疲于应付,边学边玩,失去学习兴趣。(咱们应尽量多陪孩子玩,和孩子一起做游戏,在游戏过程中让孩子灵活运用学到的知识,并不失时机的向孩子请教,放下架子叫孩子一声“老师”,让孩子体会到亲情带来的快乐和被人请教的成就感,遇到不懂得问题,怕丢自己“为人师表”的面子,就会很自觉的去寻求答案。)

  2、时间观念不强,自制力弱。

  好的时间观念是培养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基本前提。我们应帮助孩子克服由于淡薄的时间观念所形成的不良习惯,增强孩子的时间观念,让孩子养成惜时,守时的好习惯,指导孩子合理利用时间。

  可能造成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① 本身对时间没有明确的概念

  咱们说一分钟是60秒,但孩子的抽象思维还是有限的,他想象不出究竟60秒是多长,那就需要我们平时做事情时,经常强调一下时间的概念,如:我们早饭用了20分钟;这首歌曲有4分钟,我们打了30分钟的球,你喝这杯水只用了10秒钟等等,经常灌输,孩子对时间概念有了基本的认识,才能更好的掌握时间。

  ② 孩子没有为浪费时间付出代价

  做作业前我们先了解孩子的作业量,根据孩子的作题情况,如果10分钟能够完成,那就给他规定20分钟,并把小表放在书桌旁,不管是否做完,到时间就把作业收起,(当然事先要和老师说明情况)。孩子的自尊心是很强的,做不完作业对孩子来讲是不光彩的事,至少是得不到小贴画或小红花了,甚至还要挨老师的批评。吃饭也是如此,孩子可能吃的较慢,给他多留出几分钟,如果磨蹭肯定吃不饱,即使吃不饱到点就不准吃了。(所有这些情况,事先要和孩子讲明白道理,让孩子明白我们这样做的目的。)

  *养成惜时,守时的好习惯:

  建议大家从4个方面做期,坚持一段时间,效果一定会很好。

  ①和孩子一起制定一个作息表(根据实际情况,每个家庭每个孩子的状况不同)

  时间表上的内容应包括起床、吃饭、上学、放学、作业、休息以及休闲娱乐、读书的具体时间,教育孩子认真遵守、持之以恒。(等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后,即使没有时间表,他自己就会合理有序的安排自己的事务)

  ②时间安排上要有张有弛

  玩是孩子的天性,一定要照顾到孩子的心理和身体承受能力,尽可能多的安排玩的时间,如果孩子喜欢,尽量陪孩子一起玩,以利于孩子身心健康的发展。

  保证孩子的睡眠,六七岁的孩子一般睡眠时间要保证9—10个小时,这样才能精力充沛,更好的学习。

  ③利用零碎的时间

  茶余饭后的时间现在主要是听英语,偶尔也会一起读报、猜谜语或聊天。坚持下来,孩子慢慢也成了习惯,一坐到餐桌旁,就会自觉的打开CD机播放英语歌曲,细算下来,这段不起眼的时间还学了不少东西。

  ④鼓励为主,给予奖励,帮助孩子培养自主做事的习惯

  无论那个时段表现好,就画一颗红星,如果自觉完成,就奖励两颗红星,为了鼓励孩子遵守时间,偶尔也会夸他是超级棒,就得三颗外加一个优字,孩子很想得到更多的红星,更想让我在爸爸和来访的朋友面前夸他,每天都会很自觉的按照作息时间表生活学习,渐渐已养成了习惯。如果有意想不到的事情打乱了生活规律,我一般会在表格上注明,表示不是孩子的过错。如果是孩子直接的原因,当然得不到奖励,有时为了不打击孩子,怕他丧失信心,我会画个特殊的符号,表示妈妈依然相信儿子会做的很好!这样就能保持孩子高涨的生活学习热情,把惜时、守时看成很自然的生活习惯。

  3. 家长的直接原因导致孩子行动迟缓,成为“慢性子”

  可能造成的原因和解决的方法:

  ①家庭成员的影响

  所谓天生,实际上人在性格上遗传的因素很少,更多是后天的影响。观察一下和孩子经常接触的人是不是这种性格,孩子从小喜欢模仿,大人的一言一行都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涉及到父母的榜样作用,暂且不谈,)设想如果大人干事利落,有条不紊,孩子在这种环境中成长,怎么会成了“慢性子”呢?

  ②孩子缺乏锻炼

  大人为孩子包办的事情太多,孩子没有得到锻炼,以致自己做任何事情时到缺乏自信,不敢大胆的去做,惟恐做错,甚至根本就不会做,故而行动迟缓。

  ③对孩子的信任不够。

  听到很多家长抱怨,在家和孩子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快点,快点。”可能在当时的情况下管用了,但并没有起到长期的效果,对这种没有时效的话还不如不说,说多了,孩子听疲了,几乎没反映,还会引起孩子反感,大人也生气。换一种表扬的方式,夸赞他比昨天又快了,比上次做的还要好,如果能再快一点,就更好了,先奖一个小贴画,如果明天不用妈妈催,就做的又快又好,就得两个小贴画,妈妈相信你,一定能得到,放心吧,孩子一定会为明天的两个小贴画竭尽全力。

  ④家长的说话方式问题(用“中庸之道”,让孩子自己选择)

  孩子玩的正尽兴,忘记了写作业的时间,这时父母轻说几句孩子可能还是照玩不误,根本不听您的。您要是大发脾气、严肃地对孩子说“赶紧写作业”,孩子一定会很不开心,耷拉个脑袋坐在书桌旁写作业,那种状态肯定让人不舒服。那么不防折中一下试试,你可以对孩子说:“写作业的时间到了,你再玩三分钟还是玩五分钟?”不管孩子怎样选择,都是开开心心地坐在书桌旁。孩子该休息了,孩子却还想玩一会,对孩子说:“休息时间已经到了,你说再玩五分钟还是八分钟?” 对孩子不要说陈述句(你该做什么了),而是对孩子说选择句或疑问句(什么时候去做呀?)试试看,或许您会收到奇效。

  总之,“磨蹭”个很不好的行为习惯,无论将来干什么都会影响做事效率,我们做家长的首先要珍惜时间,合理利用时间,给孩子树立好榜样,用足够的耐心帮助孩子改掉这一坏习惯。

  (二)如何面对孩子的这些“毛病”(更应该叫做“现象”或“成长经历”)?

  我们用“为什么?怎么办?”来讲解这方面的解决方式。

  1、注意力飘浮不定,专注的目标会经常转移;心不在焉,常沉浸于白曰梦而忘记眼前的事情,

  他们为什么会这样做?

  其实孩子不是注意力不集中,只是将注意放错。只要家长用心帮孩子纠正,使他们将心事转移到主要事情上去,往往会有不错的表现和成就。

  你该怎么办?

  家长对孩子的这类问题也不能操之过急,要耐心培养孩子做事的良好习惯和学习兴趣,这对孩子注意力的发展非常重要。家长应该认识到,专心其实是一种可以训练、学习和培养的行为习惯,我们可以在家里和孩子做一些专门的注意训练活动来促进注意品质的改善。以下几种家长可以参考选用:

  听觉注意训练:

  1)听数报数法:让孩子听一组数字,如375985,然后立即报出来。每天训练的数组可逐渐加长。

  2)听数倒背:读给孩子一组数字,让孩子倒背出来,如426,孩子背出“624”。数组随训练的进程逐渐加长。

  3)复述词语:家长从书中随意读出5个词,要求孩子复述;家长从书中读出6个词,要求孩子复述;

  4)数数法:从3开始,隔3就数,如3、6、9、12、15……数到300;从300开始,隔三就数,数到3。也可选择从其它数字开始。不管怎样数,先记下时间,看多长时间数完。然后看后一次数是否能快于前一次……

  5)读书训练:家长和孩子各拿一本相同的书,选一篇文章让孩子大声朗读,家长记下孩子读错的地方;再让孩子从头读起,看读书的时间能否加快,错误能否减少。

  6)意力、记忆力的图文:如走迷宫,在一大堆图中找某样东西,找异同(同中找异,异中找同),比大小、长短,在规定的时间内把一页图中的物品记住,然后合上书让孩子报出来。

  需要注意的是,为了让孩子在接受这些训练时不感到枯燥,可以有一定的奖惩措施,也可和家长以比赛的方式来进行,这样可以增加训练活动的乐趣。家长应该以身作则,表现出专心、坚持和耐心的榜样。一旦发现孩子有专心的表现,更应加以鼓励和称赞。

  2、孩子写作业总是缠着家长,不看着他就写的一塌糊涂

  他们为什么会这样做?

  因为你没有按照一年级孩子刚入学时,家长学校第一讲“坚持建立孩子独立完成自己任务的概念”的方法坚持去做,所以,孩子的举动都是我们没有坚持正确的教育方法得到的。现在再开始坚持还会有效果,大家再愿意听一遍吗?

  你该怎么办?

  第一、给孩子建立“家庭红花榜”:鼓励孩子独立完成作业,和孩子商量“红花榜”的操作方式,并签字认可。

  建议方法:每次写完作业自己检查,完全正确的给三朵小红花,家长签字时发现错误不要马上说出来,而是说:“宝贝,妈妈发现有一个小朋友(一道题,以此类推)的手你没有拉着啊!自己看看能找出来吗?”孩子检查出来改正后,本次只得两朵小红花,如果检查不出来,不得小红花;如果错误多,适当减去以前的的小红花。家长把错误的题找出来,让孩子做在另一本《改错本》上,改错本上设计几个小栏目:时间、错题再现、修正表现(写上正确的)、错误原因(粗心、没听懂、没有问老师)在原因上做记号,每周一次总结,根据总结中孩子的进步再另加小红花。

  第二、短信传喜讯:每天向亲戚、朋友(老师)发表扬孩子作业独立完成并认真检查的喜讯,一周一次统计,每月根据统计按分值给孩子奖励。注意要做到:事先与孩子商量,根据孩子的情况制定孩子跳一跳可以达到的短期目标,循序渐进,坚持不懈。

  家长的耐心是养成孩子独立学习习惯的关键:中国的家长80%都耐不住失败的过程,在孩子出现作业错误时,为了争取时间经常采取代其检查,赶快完成的方式,剥夺了孩子自己经历的权利。家长会以“我还有事情,没有时间管孩子。”为理由,把问题最后积攒到孩子身上,等到孩子长到需要自己独立而没有独立能力的时候,就形成了家长和孩子因为成绩而经常出现的“家庭战争”。

  如果你已经这样坚持做了,孩子的作业还是一塌糊涂,字写得歪七八扭,就要考虑孩子身体自身的原因了,如:感统失调的孩子总是把物体看成反方向的,经常把“3”写成“∽”或“∑”,这不是孩子自己有意的过错,而是生理原因,是因为我们是剖腹产生的孩子,有没有经过“三翻六坐九爬”的自然感统训练,孩子自然就写不出好看正确率高的作业。我们要做的事是:抓紧进行补救。方法很多,大家可以上网去查找。

  3、小伙伴们一起玩耍时,总爱与别人打架。

  他们为什么会这样做?

  孩子这样做的理由是因为他们有挫折感。6-7岁的孩子身体正在高速发育,他们之间争强好胜的心态是正常的,在出现矛盾时,很难实现彻底的沟通。所以,当他们感到不满时便会拔拳相向。还有一个因素可能导致孩子变得情绪暴躁,那就是他们的智力发育速度通常快于他们的运动神经的发育速度。例如,如果孩子无法在短时间内完成面前的项目,他便会感觉沮丧,随之会迁怒于周围的小朋友。

  你该怎么办?

  直接告诉他们“不能打人,这样做会让别的小朋友感到疼痛,甚至受伤。”教会孩子发生这样的情况时,先躲到一边,离和自己发生纠纷的小朋友相对远一些。同时,父母要在家里鼓励孩子多用礼貌词语表达情感和需要,多教给他一些常用的礼貌话语:“请、谢谢、你好、对不起、不客气、没关系、你先来、好的、再见、欢迎你……”,以方便他在外面和其他孩子交流。此外,当孩子感到饥饿,而且没有休息好时,更容易被激怒,因此父母每天的早餐、午餐一定要为孩子做好、合理调配营养,养成早睡早起和午睡的习惯。随着孩子能力的提高,打架的情况会逐渐减少。

  总之,家长必须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榜样,耐心的等待孩子的成长。必须知道: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认真想想孩子到底需要哪方面的规范性的习惯。不要指责、不要急躁、不要攀比,按照自己的感觉,正确的做就是了!

  四、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方法

  家长在指导中学孩子学习习惯上,可以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预习的习惯。预习能够让孩子联系以前的知识,发现新问题,思考怎样解决问题,能把自己理解不了的问题带到课堂上更好地听老师讲解。这样既能培养孩子的自学能力,又能提高孩子听讲的兴趣和效果。

  2.记笔记并事后整理的习惯。随着中学课程内容的增多和复杂化,记笔记有助于抓住重点。如果因时间限制,当堂记的东西较零乱,那么课后还要进行整理,使之全面、有条理。整理的过程是一个很有效的过程,而且还能锻炼自己分析、归纳的能力,一举多得。所以应养成整理笔记的习惯。

  3.课后复习的习惯。复习的目的是“温故而知新”。复习要与遗忘作斗争,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创制的“遗忘速度曲线”表明遗忘是有规律的,即先快后慢,刚记住的东西最初几小时内遗忘速度最快,两天后就较缓慢。因此,要巩固所学知识,必须及时复习,加以强化,并养成习惯。

  4.独立解决问题的习惯。孩子学习上有困难请求家长帮助时,家长不能置之不理或敷衍了事,应用热情的语言鼓励孩子自己“试一试”。孩子实在无法独立解决时,也不能包办代替,而要一步一步地耐心启发,使他能在你机智而不露痕迹的引导下,觉得是靠他自己的力量完成的,让他尝到胜利的甘甜,对自己增加信心,勇敢地迎接下一个问题的挑战。

  5.及时改错的习惯。让孩子准备一支红笔。随时改正自己练习本、试卷上面的错误,以鲜艳的红色加深错误在脑海中的印象,然后用一个本子,将这些错误收集起来,用“错别字举例”、“错题汇编”等形式分类记载,以警示自己,避免出现类似错误。

  6.认真书写的习惯。相当一部分孩子和家长不重视书写,认为它只是形式,对学习没有多大影响,这种认识是错误的。书写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人们对书写者学习态度、学习质量甚至个人的素质的评价,卷面就是学生呈现在老师面前的面孔,老师就常常自觉不自觉地据此来打“印象分”。从另一个方面看;一个能够认真对待书写的孩子,往往也能认真对待学习及其他许多事情。相反,一个连字都不愿好好写的孩子,很难做好别的事情。因此,重视并及早提出对孩子书写方面的要求,不仅能提高书写质量,得到众多良好评价,而且还能促使其养成凡事认真仔细的好习惯,提高孩子的整体素质。

  7.认真观察、思索的习惯。提前为进人中学做准备,到了中学每门学科都要求学生具备观察力。语文的写作训练就不用说了;数学的能力培养要以学生对自然界数量关系与图形关系的观察为基础;物理的实验和化学的演示都离不开精确的观察;生物则要求学生对生命现象和动植物进行持久的观察。这些观察要求学生不仅能感知事物的外部特征,还要能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光看不想难以得出结论,因此,在小学初级阶段就要训练孩子养成边观察边思索,勤于观察和勤于思考的习惯。家长要引导孩子从身边的生活小事开始观察,经常向孩子提出问题并与之讨论,促使他去观察思索,并能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8.积极阅读、写作的习惯。阅读是孩子获取知识的主渠道,应鼓励孩子在反复阅读课本内容的基础上,广泛吸收课外的知识和信息,养成积极阅读的习惯。家长要为他们的阅读创造物质条件,积极购买有关书籍和订报刊杂志。读和写是互相促进的,写作过程不仅是运用语言文字技巧的训练,也是一种严格的观察、思维和想象等认识能力的训练。在养成观察、思索、阅读习惯的同时,要养成勤于写作的习惯。家长可要求孩子勤写读书笔记、读后感、观后感和日记。

  9.养成有条理的习惯。学习用具的收拾要有规律,书本存放在书包或书桌上要有一定的次序,做各科作业要预先安排好时间等等。东西存放无规律,要用时东寻西找,心烦意乱,极易影响学习情绪;做作业不讲条理,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学习效率就低。

  结束语

:有人说,上帝对人类最公平的两件事之一,就是每个人都是一天只有24小时。记得小时候曾经念过“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的话,虽然我们并不知道所谓“一寸光阴”到底有多长,但是既然时间与黄金相比,其价值昂贵也就可知了(其实时间远比黄金宝贵无数倍)。那么如何利用好每天这24小时,好好管理自己的时间,以求得最大的效用,这无论对个体或集体而言,都是十分必要的。

  一个人是否每天都有明确的目标,是否每天有合理的时间安排,而不是乱七八糟、糊里糊涂的生活,这对于他离成功的远近无疑有着重要的影响。随着时代的发展,每个人的时间就更加显得宝贵了,应该做和不得不做的琐事塞得满满当当,真正想做的事却又找不出空档来,“忙、盲、茫”是人们生活的真实写照。我们只要保持科学合理的生活、学习、工作习惯,有明确家庭教育观和耐心的等待孩子成长的管理观念,就能够最大限度的陪伴孩子成长,让我们的孩子迈向更加辉煌的成功彼岸。

  家庭作业:

  1、为什么我们要自觉学习家庭教育知识?

  2、孩子的习惯应该怎样培养?

  3、你的孩子身上有什么“现象”?你准备怎样面对?

家长学校教案 篇四

  谈家长教育孩子的方法

  教学目的:

  通过交流教育方法让家长在家庭教育上有所感悟

  教学内容:

  第一是“无条件的爱”

  做为父母爱孩子是我们的天性,但是有意识的爱孩子,是培养孩子最重要的一种方法,当一个人被无条件地爱着的时候,他的自信心就会大增!自己会尊重自己,进而尊重别人。在他的心灵中会感受到自我价值的产生,即自我价值开始萌芽。 而无条件地爱着孩子,是培养孩子安全感和勇气的最重要的方法。

  第二是“鼓励”

  美国有个大教育家说过一句非常偏激的话:“在教育孩子问题上,我不知道除了鼓励还有什么别的方法!”我认为这句话当中80%的成份是真理。鼓励是需要每天做的事情。告诉你的孩子:“没问题!爸爸相信你!”你要每天不断地巩固。可是大多数家长恰恰相反——“你就是不行,谁家孩子都比你强得多!”这些家长仿佛是专门来为孩子泄气的。每位家长都应牢记:孩子的'勇气和自信是被鼓励出来的,而鼓励是需要每天做的事情!“

  第三是“表扬”

  表扬是孩子做对行为、取得成绩的时候,给他加油的核心方法。当孩子的一个行为做对了,我们及时的表扬才能使孩子的行为固定下来,才能使他下次接着再做。所以表扬是家长经常要做的行为。孩子每天、每星期总会有优良的行为,或者取得小的成绩,比如用过东西放回原处,家长应及时的表扬,表扬会把行为确定下来。表扬是孩子生命成长的阳光,对于一个孩子来说,被表扬,意味事情做对了,被认可了,他的自我价值会上升,自信会增强。

  第四是“确认”

  一个行为是对的,不定期是错的孩子是不知道的,家长要告诉孩子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这里不带有任何表扬和批评,家长要客观地帮助孩子分清是非。实际上确认是家长帮孩子培养价值观的一系列过程。所以,家长要知道孩子不会自动的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的,这些都是学来的,是我们家长不断灌输的结果。比如去年美国双子大厦被子炸,我女儿的班级产生了解争论。她回家跟我讲时说:“爸,要把我吓死了!”我说:“怎么了?”她说:“今天我们老师说让同学们讨论一下双子大厦该不该炸?我们班男生一齐喊‘该炸!’”然后,老师说:‘我觉得也该炸’我们班有个女生站起来说:‘老师,我认为不该炸!里面有那么多无辜的人,这是针对政府的行为,他们不该轰炸无辜的平民!’我们班男生一起喊:‘打倒***’。我们老师不但不制止,还说‘我认为美国太气人了!应该炸!’”我问女儿:“你怎么认为的?”她说:“太不应该炸了!老师不该这么说呀!”我告诉她:“你是对的他们是人类的敌人!伤害无辜的人,这是对生命的残害!”所以,我们家长要帮孩子分清是非善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第五是“理解”

  有些家长来找我咨询,对我说,孩子就是不跟我讲话,最近他学习成绩下降,在学校和老师作对,回来什么也不和我说!我问什么原因?他说不知道。如果你去投医,医生什么都不问,就给你开药,那他百分之百是个江湖郎中!一个孩子行为上出现偏差可能有二十个原因,你想讨秘方,药不对症能治病吗?很多人让我简单的出秘方,我开玩笑说“打”。有很多学校的“家长会”就是这样给家长开秘方的!这么武断!拿人当玩笑一样。事情不是这么简单的,家长和孩子间的关系是平等的,我们必须建立一个牢不可破的观念:孩子从一生下来,他的人格就是和你一样平等的。你要不把他当成和你一样平等的人来对待!在能力上,要考虑到孩子是待培养的,是需要你不断的培养的小动物。我们的很多家长恰好弄反了:人格上不能平等对待孩子,能力上却苛求孩子什么都会!家长要用“理解”这个工具走进孩子

的心灵,不再批评、苛责。假如说你有工作上的烦恼,来找我谈谈,我什么也不问,劈头盖脸地把你一顿数落,你肯定觉得董老师是不是有毛病,都没搞清怎么回事就骂我一顿!可是我们很多家长对孩子却是不问原由,开口就批。在“理解”问题上,家长要把孩子当成平等的人来对待,不带任何的价值评判的,单纯听孩子说他有什么理由。我请家长记住一句话:“任何一个人做任何一个行为,在他自己看来都有绝对的理由!”孩子的行为在他自己看来,总有他自己的理由,只不过这些理由在成年人看来是不对的!或者说是不成立的。如果你搞不清楚他的理由是什么,想改变他的缺点是不可能的。如果你不能彼此倾听对方的心声,就无法搞清他行为的原因。这是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是通过“理解”建立孩子的自我尊重感,他可以和别人心灵相通,感觉自己有能力沟通,感受彼此有能量流动,这时亲子关系就稳定了。

  第六是“陪伴”

  孩子不是需要我们的钱,而是需要家长的人本身!我在大四时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给儿子的信》,正是这本书引发了我对教育的思考,促使我开始对教育孩子进行了这么多年的研究。当时我只有20几岁,只觉得有一句话很深刻。这句话简单得不得了:“人需要人!”它的意思是,一个人必须在人的环境下才能长成完整意义的人,也就是他需要别人的存在,对他确认、理解、鼓励,最后他得以建立独立的人格!孩子在出生后,他的成长处在一种孤立无援的状态,他就会孤独、无助、没有安全感,需要家长的陪伴。否则,他会渐渐产生恐惧感、对人生的无助感,也就没有办法成长。太多的家长因为自己事情太忙就用钱打发孩子,其实大错特错。假设在此时此刻,让孩子选择给他100块或者父母用1小时来陪伴他,来了解他的生命,他可能会选择100元钱。这是因为,他自己不知道他真实的需要是什么,他的潜意识里更需要父母用1小时确认他的价值,伴随他成长!我们既要把孩子在主体资格上当作平等的人来对待,又要在思维方法上考虑他的人格是待发育的、能力是待培养的,所以还不能完全理解我们的意思。这也是儿科医生难当的原因。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只是哭,不知道自己哪儿不舒服,医生必须像兽医对待小动物那样去观察、了解。孩子缺乏父母的爱,他自己并不清楚,更不会表达。这不需要我们家长去体会、去陪伴孩子!通过陪伴来了解孩子,通过陪伴消除孩子的恐惧感。

  第七是“批评”

  这是应该非常小心慎用的工具。“批评”只有针对行为本身才可能起作用。使用这个工具的前提是:家长和孩子之间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相互关爱、关系稳定!这样批语才有作用。如果家长和孩子互相不理解、不信任,即使批评是正确的,是直指行为的、不损害人格的,孩子依然不接受你的批评,这时批评只会起副作用。批评是非常专业的事情,没有经过训练,很少有人会把批评做对。因此最保险的办法就是尽量不用批评。

  第八是“制定规则”

  没有规矩难成方圆,该由孩子做的事情,一定让孩子自己做,家长绝不能包办代替。如果一味要求孩子只管学习就行了,变成“有事父母服其劳”,那只能将孩子打造成废人了。

  因此我们家长一定要坐下来与孩子平等协商,充分认清哪些是孩子应该做的,哪些是家长该做的,并在达成共识的基础上,为孩子制定出明确的行为标准和行为规则,以利于家长与孩子之间在“和平共处”的氛围下顺利执行。那种“老子天下第一”单方说了算的错误做法再也要不得了。

家长学校教案 篇五

  教学内容:

  家庭环境对小学生发展的影响

  教学目的:

  通过本次活动,让家长们认识到良好的家庭环境气氛,尤其是良好的家庭情感气氛、心理气氛和文化气氛,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是很重要的。为了教育好子女,家长应努力把家庭构建成为孩子的乐园。

  教学方式:

交流讨论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家庭是构成社会的最小单位,是所有人心灵的港湾,是我们每个人走向社会的第一步,更是小学生成长的乐园,不良的家庭环境会给小学生带来了不可磨灭的影响,甚至终身……

  二、案例分析:

  1、家庭环境对小学生身体发育和心理发展的影响。

  2、家庭环境对小学生基本生活技能的影响。

  3、家庭环境对小学生道德情操的影响。

  4、家庭环境对小学生理想志趣的影响。

  小结:由此可见良好的家庭情环境对孩子的各个方面的发展都有重大影响,每个家长都要充分重视这个问题,努力营造一种温馨和谐的家庭环境气氛。

  三、讨论:

  怎样给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

  1、家长自由讨论。

  2、集体交流,教师相机归纳:

  A、家长必须注意自身的心理健康,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才能形成良好的家庭心理、文化气氛,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B、家长要多了解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跟子女心理相通,形成融洽的情感和心理气氛。

  C、家长要注意身教,身教和言教并重,才能引导孩子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D、让孩子适当参与家政管理,既能让孩子体恤父母的辛苦,防止其提出过高的物质要求,又为培养孩子勤俭、踏实、坚毅的品质提供了生活感性经验。

  E、避免“过度教育”,不要随意干扰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方式,要创造一个民主、和谐、向上的家庭气氛

  F、家庭贵有书卷气,建立良好的家庭读书氛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发展.

  四、总结:

  鉴于家庭环境影响的深刻性和潜移默化性,家长对子女要精心培养,爱而不宠、尊重信任、严而不苛、民主平等,让家庭充满和睦、向上、愉快的气氛。

家长学校教案 篇六

  教学目的要求:

  1、 引导家长们明白应该怎样辅导孩子学习。

  2、 帮助家长明确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

  3、 建议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教学重点、难点:

  重视家庭美德建设,提高家长自身素质

  教学时间:

20xx年9月6日 一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课: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天下的父母、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出类拔萃?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早成栋梁?但很多家庭并不真正知道怎样做才能使孩子成才。有的家庭认为给孩子吃饱穿暖就是尽了家长的责任,教育孩子是学校的事情;有的家长奉行“树大自然直”的信条,对孩子放任自流,不管不问;有的家长则一味要求孩子学习、学习、再学习,自己却从不看书、读报等待,这些均是我们现实生活中常见的现象。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对家长提出了一些要求,希望能帮助家长掌握一些基本的教育原则,走出教育“误区”。 按照传统观念,家庭教育是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其中首先是父母)对其子女实施的教育。而按照现代观念,家庭教育则是在家庭生活中,家庭成员(包括父母和子女等)之间相互的影响和教育。

  为了适应当代社会对家庭教育的需要,家长必须认真学习现代家庭教育理论,转变家教观念,提高家教水平。家长学校则肩负着宣传党的教育方针和现代家教理论,帮助家长转变家教观念,提高家教水平,协调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任务。

  1、正确理解和履行父母的职责

  不少家长认为自己的主要责任就是赚钱养家,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经济环境。其实,这种观点是片面的。古语说“养不教,父之过”,我们的祖先很早就懂得父母对孩子的责任,不仅要把他们抚养好,而且还要教育好。在我国的婚姻法中也明文规定“父母对子女的抚养教育的义务”。家庭是人才的摇篮,父母是孩子最早也是任期最长的老师。从“孟母三迁”“岳母刺字”这些流传甚广的故事中,我们都能看到父母的教育对孩子发展所产生的深刻影响。因此,家长不仅要为孩子提供足够的生活条件,更为重要的是要重视孩子的优良品德、良好习惯的培养和智力的开发。只有正确理解一履行父母的职责,才有可能抚养教育好自己的孩子。.

  2、加强与学校的密切配合

  孩子的大部分学习时间是在学校度过了。因此,家长要经常与老师取得联系,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同时主要地向老师反映孩子在家里的情况,取得老师对家庭教育的了解和支持。只有家庭和学校密切配合,双管齐下,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3、父母要作孩子的好榜样

  父母是子女最早接近之人。不论父母自身是否意识到,你们的一言一行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因此,父母不仅需要具备科学和家教知识,还要处处用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为子女树立榜样,率先和垂范。如果家长自己整天沉湎于电视节目中,而要使孩子信奉读书比看电视更重要,更有益处,这实在是难为了自己的孩子。父母在注意言教的同时,还要注意身教,身教和言教并重,才能引导孩子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一、、家长们应明确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

  1、 家长的榜样作用。父母是孩子的首任教师,是孩子首先模仿的榜样。父母的言行、思想观念和文化素质无时不刻地影响着孩子,可以说从孩子身上,我们总能找到父母的影

  2、 家长是有目的进行教育的实施者。孩子基本素质的形成和家长的培养、教育分不开。古今中外众多名人成材的事例无不说明家庭和父母的作用。

  3、 家长要为孩子创造一个健康成长和学习知识的良好环境。这里说的环境包括物理环境和心理环境。能够满足孩子生活学习必要的物质条件和适合的场所,可以说是良好的物理环境;由家长高尚的品德、健康的心态和不断进取的精神所营造的家庭氛围是良好的心理环境。

  二、父母应怎样引导孩子学习。

  1、布置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如果希望孩子喜欢读书,那么,家中应该有书、杂志、报纸。孩子在书香环境中成长,自然会喜欢接近书,喜欢看书。但是,这个环境还必须是简化了的,不能太嘈杂或是一下子提供太多的学习刺激,以免孩子无法专心地学习。

  2、 用正面的语言和亲自示范的方式来教导他。

  如果您希望孩子学习一种好的行为,那么您最好使用正面的语言,明确地告诉他所要做的行为,例如告诉他“我们应该……做”,而不只是批评他、责备他做得不对。然后再亲自示范正确的动作来教导他。如果孩子说会,那么就让他做给你看,再指导他正确的方式。

  3、不要打扰他的专心。

  孩子专心在做某一件事时,不要去打扰他。第一件事还没完成之前,不要叫他做第二件,也不要让他做太多或做一些超乎他能力的事,否则,孩子在匆忙、心急的情况下,很容易就会养成放弃的习惯,怎会有始有终呢?

  4、孩子一起游戏。

  从游戏中可以训练他的一些基本能力。有时也可以将复杂的学习活动分成几个简单的步骤,引导孩子一步一步去完成。

  5、 多鼓励他。

  只要孩子有好的行为,有一丁点的进步,哪怕他的表现不如我们的理想,我们也要鼓励、赞赏他,使他保有学习的原动力。加强与孩子之间的沟通现在很多家长有亮这样的感觉:孩子上中学后,似乎不像以前那么听话了,甚至还和父母顶嘴;有什么事情也不爱和父母商量。家长们觉得越来越难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两代人之间有了一层隔阂。其实,这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正常的心理现象。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逐渐有了成人感,自尊心和自主性大大增强;讨厌父母喋喋不休的指教,不愿父母干涉他们的行为;内心的秘密往往不肯告诉家长等等。要想获得两代人之间自然、亲密的关系,就需采取适当方式加以沟通。下面一些建议,可供家长们参考。

  1、必须在时间上有所投资

  家长们常常认为自己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好好赚钱养家。其实对孩子来说,最需要的是父母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一个可以让孩子倾吐心事的朋友。要达到这种地步,非得平日有足够的时间沟通不可。建议大家平时多和孩子在一起聊天、看电视、散步、游玩等。在这种轻松的气氛中,谈话才能渐入佳境,至于平时连回家吃饭都“没有时间”的家长,就不要太期望孩子会与你畅所欲言了。美国关总统布什夫人在美国一所著名女子私立学校的一次毕业典礼上曾深情地说:“年轻的女士们,有一天当你们到了我这样年纪的时候(布什夫人当时已70岁)你们回顾你们一生,决不会因为曾经错过一次赚钱的机会、一笔生意的交易而感到后悔,你们却会因为没有好好花时间和你们的孩子、和他们的丈夫、和你们所心爱的人建立美好的关系而感到后悔不已。”布什夫人的肺腑之言,或许能给我们一些启迪。

  2、跟孩子沟通必须讲究语言艺术

  沟通的意义绝不是“我有话要说”,更不是“大人说,小孩子听”。如果是这样的话,孩子当然不喜欢和你在一起。因此,父母与孩子谈心,若要取得好的效果,既要注意谈话主题,也要考究语言方式。比如“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是大人教育小人的“古训”,而“多读书才能实现你自己的理想”更符合当今儿童的语言特点,可能更容易被孩子所接受。

  3、话多不灵

  孩子在学校听到的几乎全是教师滔滔不绝的教诲,一堂课接一堂课,天天如此。回到家里,要是父母还是喋喋不休地教导,孩子当然会反感、会顶牛。因此,建议父母的话要简练,准确,能带些风趣幽默更好。有些话可以只说一半,结论让孩子自己想出来。要是家长的话太多、太碎,孩子把耳朵堵住,那么,家长的话就成了没人收听的广播电台。

  4、多鼓励、少批评

  这个社会因为人多,竞争也厉害,家长对子女的期待也高。这样,家长与子女的对话就难免批评多于鼓励,强调孩子的不良习惯并与别的孩子相比,与自己的过去相比等待。其实这一比毫无积极意义,相反只有使孩子丧失处信,产生自卑和自弃感。倒是鼓励的话能让孩子有自我肯定感,激励上进心。

  5、家长需多了解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

  父母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会遇到各式各样的难题,因此,建议家长诸一点有关书刊,了解一些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以利于为两供之间的沟通提供科学性的指导,减少家庭教育的盲目性。

  三、总结。

  天下没有不爱自己子女的父母,但是爱要适时、适量。“权威”只能使孩子造成被动的学习行为,而非内心自动自发的自愿行为。研究证明,父母对孩子的关怀,有利于孩子的学习动机、态度的形成。真正的爱的教育,是关爱而不是放任自流,它能使儿童有良好的学习行为表现。

家长学校教案(经典6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