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的面积教案 篇一
一、教学目标:
1. 理解圆的定义和性质,了解圆的面积公式。
2. 能够运用圆的面积公式计算圆的面积。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1. 理解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2. 能够准确运用圆的面积公式计算圆的面积。
三、教学内容:
1. 引入:
老师拿出一张纸板,上面画了一个圆。向学生提问:“你们知道怎样计算这个圆的面积吗?”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学生可能会提到需要测量圆的半径或直径,然后运用相关公式计算。老师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我们能否找到一个简单的公式来计算圆的面积呢?”
引导学生思考和猜测,然后告诉学生将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探讨这个问题。
2. 理解圆的定义和性质:
通过展示圆的定义和性质的图片,让学生了解圆的概念、要素和性质。引导学生分析圆的性质,例如:圆上的任意两点与圆心的连线都是半径,圆上的任意一点到圆心的距离都相等等。
3. 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
a. 老师引导学生进行观察,通过实际操作或展示圆和正方形的图形,引导学生发现圆的面积与正方形的面积之间的关系。
b. 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推理,得出结论:圆的面积是正方形面积的一半。
c. 根据正方形的面积公式S=a^2,引导学生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S=πr^2,其中r为圆的半径。
d. 通过实例计算,验证圆的面积公式的正确性。
4. 运用圆的面积公式计算圆的面积:
a. 给学生提供一些圆的半径或直径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圆的面积公式计算圆的面积。
b. 进行个别辅导和课堂讨论,解答学生的问题,帮助他们掌握运用圆的面积公式的技巧。
5. 综合练习:
提供一些综合性的题目,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计算圆的面积。可以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 总结:
通过课堂回顾和总结,让学生掌握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和运用方法。
圆的面积教案 篇二
一、教学目标:
1. 理解圆的定义和性质,了解圆的面积公式。
2. 能够准确运用圆的面积公式计算圆的面积。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1. 理解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2. 能够运用圆的面积公式计算圆的面积。
三、教学内容:
1. 引入:
老师给学生展示一张纸板,上面画了一个圆。然后向学生提问:“你们知道怎样计算这个圆的面积吗?”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学生可能会提到需要测量圆的半径或直径,然后运用相关公式计算。老师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我们能否找到一个简单的公式来计算圆的面积呢?”
引导学生思考和猜测,然后告诉学生将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探讨这个问题。
2. 理解圆的定义和性质:
通过展示圆的定义和性质的图片,让学生了解圆的概念、要素和性质。引导学生分析圆的性质,例如:圆上的任意两点与圆心的连线都是半径,圆上的任意一点到圆心的距离都相等等。
3. 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
a. 老师引导学生进行观察,通过实际操作或展示圆和正方形的图形,引导学生发现圆的面积与正方形的面积之间的关系。
b. 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推理,得出结论:圆的面积是正方形面积的一半。
c. 根据正方形的面积公式S=a^2,引导学生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S=πr^2,其中r为圆的半径。
d. 通过实例计算,验证圆的面积公式的正确性。
4. 运用圆的面积公式计算圆的面积:
a. 给学生一些圆的半径或直径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圆的面积公式计算圆的面积。
b. 进行个别辅导和课堂讨论,解答学生的问题,帮助他们掌握运用圆的面积公式的技巧。
5. 综合练习:
提供一些综合性的题目,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计算圆的面积。可以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 总结:
通过课堂回顾和总结,让学生掌握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和运用方法。同时,鼓励学生思考和讨论其他与圆有关的问题。
圆的面积教案 篇三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已知圆的周长求圆的面积的解题思路与方法,理解并学会环形面积。
2、培养学生灵活、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培养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学难点:
培养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3242528292202
267
2、思考:
(1)圆的周长和面积分别怎样计算?二者有何区别?
(2)求圆的面积需要知道什么条件?
(3)知道圆的周长能够求它的面积吗?
二、新课。
1、教学练习十六第3题
小刚量得一棵树干的周长是125.6cm,这棵树干的横截面积是多少?
已知:c=125.6厘米s=r2
r:125.6(23.14)3.14202
=125.66.28=3.14400
=20(厘米)=1256(平方厘米)
答:这棵树干的横截面积1256平方厘米。
3、教学环形面积。
(1)例2光盘的银色部分是个圆环,内圆半径是2cm,外圆半径是6cm。它的面积是多少?
已知:R=6厘米r=2厘米求:s=?
3.14623.1422
=3.1436=3.144
=113.04(平方厘米)=12.56(平方厘米)
113.04-12.56=100.48(平方厘米)
第二种解法:3.14(62-22)=100.48(平方厘米)
(2)小结: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S=R2-r2或S=(R2-r2)
(3)完成做一做:一个圆形环岛的直径是50m,中间是一个直径为10m的圆形花坛,其他地方是草坪。草坪的占地面积是多少?
三、巩固练习。
1、学校有个圆形花坛,周长是18.84米,花坛的面积是多少?
选择正确算式
A、(18.843.142)23.14
B、(18.843.14)23.14
C、18.8423.14
2、环形铁片,外圈直径20分米,内圆半径7分米,环形铁片的面积是多少?
3、课堂小结。
(1)这节课的学习内容是什么?
(2)求圆的面积时题中给出的已知条件有几种情况?怎样求出圆面积?
已知半径求面积S=r2
已知直径求面积S=()2
已知周长求面积S=()2
(3)环形面积:S=(R2-r2)
四、作业
课本P70第4、6、7题。
教学追记:
本堂课,在我带领着学生利用教具进行操作,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自主发现圆的面积与拼成长方形面积的关系,圆的周长、半径和长方形的长、宽的关系,并推导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教学环形的面积计算时,我充分放手给学生,让学生通过思考讨论领悟出求环形的面积是用外圆面积减去内圆面积,并引导他们发现这两种算法的一致性,同时提醒学生尽量使用简便算法,减少计算量。
圆的面积教案 篇四
一、教材内容分析
新人教版上册《圆的面积》这部分内容是平面几何的最后阶段,它既是前面所学直观地认识平面图形及有关计算的延续和发展,又为今后逐步由实验几何阶段转入论证几何阶段作了渗透和准备。因此,在教学时,主要是让学生用转化的思想进行操作、观察和比较,推导圆的面积计算公式。并让他们初步学会用确切、简明的数学语言表述概念的本质特征,引导学生初步接触归纳推导出公式并理解和掌握公式的应用,为以后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二、学习者特征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已掌握了长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的推导方法,具有一定的转化和类比推理能力,并具对圆和圆的周长知识已经有了初步的掌握,有强烈的好奇心。因此,易于在转化和类比推理方面进行启发和引导,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实现《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但由于圆是由一条曲线围成的图形,学生很难跟以往由几条线段围成的图形之间建立必然的联系。因此,在利用转化和类比推理基础上,结合操作演示,让学生在学习圆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中,提高学习兴趣,掌握学习方法,增加感性的认识,从而真正掌握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并且能应用公式解决一些生活实际问题。
三、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
1、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分析和讨论,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解答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经过“感知——动脑——观察——合作探究”等系列活动.逐渐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3、通过实例引入,让学生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向学生展示生动、活泼的数学天地,唤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全体学生积极参与探索,在参与中体验成功的乐趣。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数学的魅力,让学生体会图形转化的神奇和美。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1、注重情境创设,有意识地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
数学来源于生活,通过实际情境,既创设了生动的生活情境,激发了学生参与的兴趣,又为后继学习和深入探究埋下了伏笔。而且在直观的动画情境中很好地展示了圆的面积概念。使学生体会到实际生活中计算圆的面积的必要性,同时也激发了学生求知的欲望和学习兴趣。
2、 注重实践操作,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
学习是学生的内部活动,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既要重视其学习结果,更要重视其学习过程,学生的创造潜能,存在于学习过程、探究过程之中,而不存在于数学结论中,只有实实在在的学习过程、思维过程、探究过程,才能有所创造,培养学生自己探索获取知识的能力。这节课的教学,紧紧抓住“圆面积公式的推导”这一教学重点,敢于放手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归纳整理。通过学生的剪拼,转化,利用等积变形把圆面积转化成了其他的平面图形,进而归纳、概括出圆面积的计算方法。这种多角度的思考,既沟通了新、旧知识的联系,又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不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3、 注重学法指导,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应用转化的方法
本节课中,在求圆面积公式时,不是教师灌输式地教会学生S =πr,而是由学生在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观察——猜测——操作——分析——探究”, 并在老师的引导下,利用“转化”的思想,将圆变成已学的图形:长方形、三角形、梯形。通过学生自主动手剪拼,然后研究两者之间的联系,实现《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从而推导出圆面积公式。整节课,始终围绕这个主题,从创设生活情境,到提出研究的方向与方法,最后引导学生推导出公式,教师只作为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适当进行点拨,使学生不但“学会”,而且“会学”。从而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又发展了学生的逻辑思维推理能力。
4、 注重媒体应用,有意识地突破学生学习知识的难点
利用计算机和动画课件,辅助课堂教学,有其直观、形象而又生动的特点,它能使静态的画面动态化,抽象的内容形象化,同时还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这节课恰当地运用了多媒体课件演示,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是其他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
五、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用多媒体课件,圆形卡片辅助教学
六、教学过程
1、什么是圆的面积?
(1)涂出一个圆的面积
(2)用自己的话说什么是圆的面积?
2、回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用什么方法推导的?
3、能不能用剪、拼的方法把圆转换成我们学过的图形?
4、学生拿附页1进行剪拼,看能转换成我们学过的什么图形?
5、学生汇报后,课件演示。
6、得出结论:分的等份数越多,拼出的图形越接近长方形,无限地分下去,最终拼出的图形就是长方形、
7、转化后的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原来的圆有什么关系?
小组合作学习,讨论以下两个问题:
1) 转化后长方形的长相当于什么?宽相当于什么?
2) 你能从计算长方形的面积推导出计算圆面积的公式吗?
8、汇报讨论结果。
9、运用新知识,解决问题。
1)r=5cm,求圆的面积
2)课始主体图中的问题
总结
小结本课知识,提出要求,希望大家能运用我们今天的所学所得解决我们生活中遇到的更多问题。
总之,这节课,我力图从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采取观察操作、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再实践活动中理解概念,掌握知识形成技能,让课堂充满活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圆的面积教案 篇五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操作、观察、填表、验证、讨论和归纳等数学活动的过程,探索并掌握圆的面积公式,能正确计算圆的面积,并能应用公式解决相关的简单实际问题,构建数学模型。
2、让学生进一步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感悟极限思想的价值,培养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
3、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用数学的方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圆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和应用。
难点:圆的面积推导过程中,极限思想(化曲为直)的理解。
教学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面积转化教具。
学具:书、计算器、16等份教具、作业纸。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师:大家看,一匹马被拴在木桩上,它吃草的时候绷紧绳子绕了一圈。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复习圆的相关特征)
师:那马最多能吃多大面积的草呢?
师:圆所围成的平面的大小就叫做圆的面积。
师:今天我们继续来研究圆的面积。(揭示课题)
2、师:你想研究它的哪些问题呢?(引导学生提出疑问)
【设计意图:在教学过程的伊始就用这个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来导入新课的学习,既可以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可以为后面圆面积的学习奠定基础,更可以让学生从课堂上涉猎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让学生体验到数学来源于生活。】
二、猜想验证、初步感知
1、实验验证
(1)师:猜一猜,圆的面积可能会和它的什么有关系?
师:你觉得圆的面积大约是正方形的几倍?
(2)师:对我们的估计需要进行?
生:验证。
师:用什么方法验证呢?
师:下面请大家先数数圆的面积是多少。
师:数起来感觉怎么样?有没有更简洁一点的方法?
(引导学生发现可以先数出 个圆的方格数,再乘4就是圆的面积)
(让学生在图1中数一数,用计算器算一算,填写表格里的第1行。)
圆的半径
(cm)
圆的面积
(cm2)圆的面积
(cm2)正方形的面积
(cm2)
圆的面积大约是正方形面积的几倍
(精确到十分位)
(3)师:只用一个圆,还不足以验证猜想,作业纸上老师还准备了两个圆,同桌合作,分别用同样的方法把研究成果填写在表格中。(课件出示图2和图3)
(学生完成后交流汇报。)
师:仔细观察表中的数据,你有什么发现?
生:这三个圆的半径虽然不同,但是圆的面积都是它对应正方形面积的3倍多一些。
3、师:正方形面积可以用r2表示,那圆的面积和它半径平方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生:圆的面积是它半径平方的3倍多一些。
小结:我们经过猜测——数方格——验证,最终发现圆的面积是正方形面积也就是它半径平方的3倍多一些。
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数方格开始学习圆面积的计算,有利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平面图形面积计算的学习,有利于充分激活学生已有的关于平面图形面积计算的知识和经验,从而为进一步探索圆的面积公式作好准备。由数方格获得的初步结论对接下来的转化推导相互印证,使学生充分感受圆面积公式推导过程的合理性。
三、实验操作、推导公式
1、感受转化,渗透方法
(课件再次出示马吃草图)
师:知道了3倍多一些,就能准确算出这匹马最多可以吃多大面积的草了吗?
(引导学生发现,3倍多一些到底多多少还不清楚,需要继续研究能准确计算圆面积的方法。)
2、师:大家还记得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分别是如何推导出来的吗?
(学生回忆后汇报,教师演示,激活转化思路)
3、第一轮探究——明确思路,体会转化
师:想想看,圆能不能转化成学过的图形?是否可以化曲为直呢?
生:剪圆。
师:怎么剪呢?沿着什么剪?
生:沿着直径或半径剪开。
(分别演示2等份、4等份、8等份,引导学生发现边越来越直,剪拼的图形越来越接近平行四边形)
4、第二轮探究——明确方法,体验极限
师:刚才我们将圆分别剪成4等份、8等份再拼成新的图形是想干什么呀?
生:想把圆形转化成平行四边形。
师:那还能更像吗?
生:可以将圆片平均分成16份。
(引导学生把16、32等份的圆拼成近似的长方形,上台展示)
师:从哪儿可以看出这两幅图更接近平行四边形了?
生:边更直了。
师:是什么方法使得边越来越直了?
生:平均分的份数越来越多。
(引导学生体验把圆平均分成64份、128份……剪拼后的图形越来越接近长方形)
师:如果我们平均分的份数足够多,就化曲为直,最后拼成的图形——就成长方形了。
设计意图:通过这一环节,渗透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转化,引导学生抽象概括出新的问题可以转化成旧的知识,利用旧的知识解决新的问题,从而推及到圆的面积能不能转化成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如果能,我们可以很容易发现它的计算方法了。让学生迅速回忆,调动原有的知识,为新知识的“再创造”做好知识的准备。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从而得出等分的份数愈多,拼成的图形就越接近平行四边形。在想象的过程中蕴含了另一个重要数学思想的渗透——极限思想。
(2)师:我们把圆转化成了长方形,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生:形状变了,面积大小没有变。
师:这样就把圆的面积转化成了?
生:长方形的面积。
师:要求圆的面积,只要求出?
生:长方形的面积。
5、第3轮探究——深化思维,推导公式
师:仔细观察剪拼成的长方形,看看它与原来的圆之间有什么联系?将发现填写在作业纸第2题中,然后小组内交流一下。
(小组讨论,发现:长方形的宽等于圆的半径,长方形的长等于圆周长的一半。)
师:长方形的宽和圆的半径相等,这里的宽也可以用r表示。那么,长方形的长又可以怎么表示呢?(重点引导学生理解长:C÷2=2πr÷2=πr)
(通过长方形面积计算方法,引出圆的面积计算方法)
师:圆的面积是它半径平方的3倍多一些,准确地说是它半径平方的多少倍?
生:π倍。
师:有了这样的一个公式,知道圆的什么,就可以计算圆的面积了。
生:半径。
5、做“练一练”
完成作业纸第3题,交流反馈。
6、(课件再次出示牛吃草图)
师:这匹马最多能吃多大面积的草,现在会求了吗?
设计意图:在教师的引导下,使学生通过自己主动的观察、思考、交流。运用已有的'经验去探索新知,把圆转化成已学过的长方形来推导出圆面积的计算公式。通过实验操作,经历公式的推导过程,不但使学生加深对公式的理解,而且还能有效的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演算推理能力,学生在求知的过程中体会到数形结合的内在美,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四、解决问题、拓展应用
1、师: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与圆面积计算有关的实际问题。
(课件出示例9)
分析题意后学生独立完成书本第105页例9。
(组织交流,评价反馈)
2、完成作业纸第4题
师:接着看,默读题目,完成作业纸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交流反馈)
五、全课小结、回顾反思
师:你们对于圆面积的疑问现在解开了吗?又有了哪些新的收获?
师:同学们,猜想验证、操作发现是我们在数学学习中探索未知领域时经常要用到的方法,用好它相信同学们会有更多的发现!
设计意图:全课总结不仅要重视学习结果的回顾再现,也要关注学习经验的反思提升。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获得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学到了科学探究的方法。
圆的面积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面积的含义及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认识了圆,会计算圆的周长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成功之处:
1.以数学思想为引领,探索圆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学生对于把圆的面积转化为已学过图形的面积并不陌生,通过以前相关知识的学习,学生很自然想到利用转化思想把圆的面积转化为长方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来推导计算圆的面积。在教学中,我首先通过出示学过的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让学生回顾这些图形的面积计算,从而为教学圆的面积做好铺垫。
2.利用多媒体的优势,与学生的实际操作相结合,使学生不仅知道圆的面积推导过程,还在学习中再一次温习转化思想,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在教学中,通过学生的操作,与多媒体的动态演示,使学生清楚的发现圆的面积与近似长方形面积之间的关系:近似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周长的一半,宽相当于圆的半径,由此推导出圆的面积是:S=∏ 。
不足之处:
学生由于事先在课前已把课本中的附页圆等分剪下来,对于把圆的面积转化成长方形、平行四边形有了一定的思维限制,学生是不是只是单纯的操作,而忽略了思维的进一步深入,还有待研究。
再教设计:
尽量放手给予学生最大的思考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思索、质疑中不断建构知识的来龙去脉,习题要精选,注意变化的形式。
圆的面积教案 篇六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操作、观察、验证和讨论归纳等数学活动的过程,探索并掌握圆的面积公式,能正确计算圆的面积,并能应用公式解决相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2.使学生进一步体会转化方法的价值,培养运用已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和初步的推理能力。
3体会数学来自于生活实际的需要,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兴趣。
教学重点:
探索并掌握圆的面积公式,能正确计算圆的面积。
教学难点:
理解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准备:
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图。
一、回顾旧知,引入新知
1.师:四年级时,我们学习了求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的方法,谁来说一说它们的面积的计算方法。
学生回答,教师予以肯定。
2.提问:圆的周长怎么计算?已知圆的周长,如何计算它的直径或半径?
3.引入:我们已经研究了圆的周长和直径、半径的计算方法,今天这节课我们来研究圆的面积是如何计算的。
(板书:圆的面积)
设计意图 通过复习,促进学生对周长和已知周长求直径或半径的理解,唤起学生求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经验,为新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教学例7。
(l)初步猜想:圆的面积可能与什么有关?说说你猜想的依据。
(2)圆的面积和半径或直径究竟有着怎样的关系呢?我们可以做一个实验。
(3)出示例7第一幅图。思考:图中正方形的边长与圆的半径有什么关系?图中正方形的面积和圆的半径有什么关系?
(4)学生独立完成填空。
(5)猜测:圆的面积大约是正方形面积的几倍?
学生回笞后,明确:圆的面积小于正方形面积的4倍,有可能是3倍多一些。
(6)出示例7后两幅图,按照同样的方法进行计算并填表。
正方形的面积
圆的半径
圆的面积
圆面积大约是正方形面积的几倍
(精确到十分位)
2.交流归纳:观察上面的表格,你有什么发现?
通过交流,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