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形变身》中班数学教案(最新3篇)

时间:2013-09-04 04:11:46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圆形变身》中班数学教案 篇一

第一篇内容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能够认识圆形,并能够描绘、命名和比较圆形。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进行形状分类的思维训练。

教学准备:

1. 教材:《圆形变身》

2. 教学工具:圆形的图示、圆形的实物模型、比较大小的练习题、分类的游戏道具。

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观察实物模型,引导学生认识圆形。提问:你们平时见过哪些圆形的东西?请举例。

2. 学习:展示圆形的图示,让学生观察图示并描绘圆形的特征。引导学生命名圆形的各个部分:圆心、半径、直径、弧、弦等。

3. 操练:让学生进行比较大小的练习题,以巩固对圆形的认识和命名。

4. 拓展:通过分类的游戏道具,引导学生进行形状分类的思维训练。让学生将圆形与其他形状进行比较,找出相同和不同之处。

5. 总结:让学生总结圆形的特征和命名方法,并进行小结。

教学延伸:

1. 引导学生观察日常生活中的圆形,并进行实地考察。例如,学生可以观察学校操场、篮球场等地上的圆形线条,并进行测量和比较。

2. 给学生展示一些有趣的圆形图案,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想象力。例如,让学生设计自己的圆形图案,并进行展示和分享。

评估方式:

1. 教师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对学生进行小测验,检查他们对圆形的认识和命名的掌握程度。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较好地认识圆形,并能够描绘、命名和比较圆形。通过分类的游戏道具,学生的形状分类思维能力得到了较好的锻炼。但是,教学过程中可以增加更多的互动环节,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同时,可以引入更多的实际例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圆形的知识。

《圆形变身》中班数学教案 篇三

《圆形变身》中班数学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圆形变身》中班数学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活动目标】

  1、了解半圆形的特征,认识半圆形。

  2、初步了解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3、对各种图形感兴趣,体验拼摆游戏的快乐。

  4、喜欢数学活动,乐意参与各种操作游戏,培养思维的逆反性。

  5、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活动准备】

  大小、颜色不同的圆形、半圆形、剪刀。

  【活动过程】

  一、复习圆形特征。

  教师出示圆形,引导幼儿在感知的基础上复习圆形的特征,并用较清楚的语言表述。

  二、认识半圆形。

  1、教师出示半圆形,请幼儿比较和圆形的不同。

  2、感知了解半圆形的主要特征。

  三、在操作活动中,初步感知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1、幼儿在操作中感知一个圆形可以分成两个一样大的半圆形。

  (1)引导语“谁能把圆形变成半圆形?你是怎么做的?

  (2)引导幼儿用对折剪开的方法将圆形分成两个半圆形。

  (3)请幼儿比较两个半圆形一样大吗?

  (4)小结:一个圆形可以分成两个一样大的半圆形。

  2、引导幼儿在操作中感知两个一样大的半圆形合起来是圆形。

  (1)引导幼儿操作并表达自己的发现。

  引导语“把你的两个半圆形合在一起发现了什么。

  (2)鼓励幼儿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

  (3)小结两个一样大的半圆形合起来是圆形。

  四、进一步感知圆形、半圆形的分割与拼合的规律。

  1、游戏:拼小花。出示花朵图形,请幼儿说说是由那些图形组成的。

  2、引导幼儿运用对折的方法将手中大小、颜色不同的圆形变成半圆形。

  3、鼓励幼儿边制作边与同伴交流。

  4、集体分享幼儿拼摆的作品,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活动延伸】

  在活动区投放多种材料的圆形,鼓励幼儿创作。

   教学反思:

  数学活动对于

小朋友来说是个很愉快的课程,因为整节活动中游戏的时间多,而且小朋友动手操作的机会比较多,但是要让孩子们能真正的理解这节教学活动的内容,并做到熟练掌握、灵活运用却不是那么容易。

《圆形变身》中班数学教案(最新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