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之武退秦师》教案 篇一
第一篇内容
教学目标:
1. 了解《烛之武退秦师》的背景和故事情节。
2. 学习分析小说中的人物性格和心理变化。
3.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教学重点:
1. 掌握《烛之武退秦师》的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
2. 分析小说中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心理变化。
3. 运用文学鉴赏的方法解读小说。
教学难点:
1. 理解小说中人物的内心世界和心理变化。
2. 运用文学鉴赏的方法解读小说。
教学准备:
1. 电子版或纸质版的《烛之武退秦师》小说。
2. 多媒体设备和投影仪。
教学过程:
Step 1: 引入(5分钟)
通过展示小说封面和背景介绍,引起学生对《烛之武退秦师》的兴趣,并了解小说的背景。
Step 2: 导读(10分钟)
教师简要介绍小说的故事情节,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你认为烛之武为什么要退秦师?”、“烛之武的决定对他有何影响?”等。
Step 3: 分析人物(15分钟)
教师指导学生分析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如烛之武、秦师等,探讨他们的性格特点、行为动机和心理变化,并引导学生找出相关的文本支持。
Step 4: 小组讨论(15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并回答一些问题,如“你认为烛之武退秦师是明智的选择吗?”、“你有没有遇到类似的困境?你会如何处理?”等。
Step 5: 文学鉴赏(15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文学鉴赏的方法解读小说,如分析作者的写作手法、叙事结构等,并帮助学生理解小说中的主题和意义。
Step 6: 总结归纳(10分钟)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并与学生一起归纳《烛之武退秦师》故事中的重要人物、情节和主题。
Step 7: 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阅读任务,要求学生阅读小说的后续章节,并思考下节课要讨论的问题。
教学延伸:
1. 鼓励学生深入阅读《烛之武退秦师》并进行个人分析和思考。
2. 引导学生将小说与现实生活中的类似情境进行对比,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 篇二
第二篇内容
教学目标:
1. 理解《烛之武退秦师》的价值观和思想内涵。
2. 探讨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发展。
3.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1. 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发展。
2. 理解小说的价值观和思想内涵。
3.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
1. 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发展。
2. 理解小说的价值观和思想内涵。
教学准备:
1. 电子版或纸质版的《烛之武退秦师》小说。
2. 多媒体设备和投影仪。
教学过程:
Step 1: 引入(5分钟)
通过展示小说封面和背景介绍,引起学生对《烛之武退秦师》的兴趣,并了解小说的背景。
Step 2: 导读(10分钟)
教师简要介绍小说的故事情节,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你认为烛之武为什么要退秦师?”、“烛之武的决定对他有何影响?”等。
Step 3: 分析人物形象(15分钟)
教师指导学生分析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如烛之武、秦师等,探讨他们的外貌特征、性格特点和行为动机,并引导学生找出相关的文本支持。
Step 4: 情节发展(15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小说中的情节发展,如烛之武退秦师的原因、他与秦师之间的关系等,让学生理解小说的剧情走向和转折点。
Step 5: 价值观与思想内涵(15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小说中的价值观和思想内涵,如勇敢面对困境、追求自由与平等等,并帮助学生理解这些价值观对人物命运的影响。
Step 6: 写作训练(15分钟)
教师布置写作任务,要求学生以《烛之武退秦师》为题材,写一篇短文表达自己的思考和感受,并提供写作指导和范文示范。
Step 7: 总结归纳(10分钟)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并与学生一起归纳《烛之武退秦师》故事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发展和思想内涵。
Step 8: 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阅读任务,要求学生阅读小说的后续章节,并写一篇读后感。
教学延伸:
1. 鼓励学生深入阅读《烛之武退秦师》并进行个人分析和思考。
2. 提供更多的写作训练和表达机会,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 篇三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
[学习重点]
1、了解《左传》这部编年体史书的概况。重点了解《左传》作为先秦历史散文杰作的基本内容和语言特色。
2、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的知识,以培养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学习难点]
1、掌握正确诵读方法,养成阅读文言文的良好习惯,在课余拓展迁移中提高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2、了解烛之武智退秦师的政治活动,鉴赏烛之武的娴熟而精要的外交辞令。
[文习赏识]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详细完整的编年体历史著作(起于鲁隐公元年,终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左传》以《春秋》的记事为纲。以时间先后为序,详细地记述了春秋时期各国内政外交等大小事实。
《左传》也称《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作者相传为鲁国的史官左丘明。有人认为它是一部独立的自成体系具有独立创见的历史著作。它保存了大量古代史料。有关春秋时期各诸候国间的政治、军事,外交以及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重大史实都有载述,具体面完整地显示了时代概貌。显然,传统“天命”、礼教思想时有流露,这是历史局限性。
《左传》又具有很高的文字价值。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行人辞令,叙事委婉详尽,情节富于故事性和戏剧性,描写人物婉而有致,人物形象性格鲜明、栩栩如生,常常是寥寥几句,就能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显示了作者高超的`艺术表现能力。
[整体感知]
本文记述了秦晋联合攻打郑国的一个故事。郑国被秦、晋两的国包围,危在旦夕,郑文公派能言善辩的烛之武前去说服秦伯。烛之武巧妙地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向秦伯分析了当时的形势,采取分化瓦解的办法,说明了保存郑国对秦有利、灭掉郑国对秦不利的道理,终于说服了秦伯。秦伯不仅撤走了围郑的秦军,反而派兵保卫郑围,迫使晋国也不得不撤兵,从而消除了郑国的危机。烛之武临危受命,不避艰险,只身说服秦君,解除国难,表现出他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
文章中的中心人物烛之武,不计前嫌,受命于危难中,义无反顾奔赴敌营。在大国国君面前,不卑不亢,抓住秦晋间互争霸权,权利不一致的基本矛盾侃侃而谈,句句打动对方。终于说服秦君,解除国难,烛之武的言行,体现了他深明大义和捍卫国家主权的爱国思想。
课文按故事情节的发展
分为四段:第一段写秦、晋国围郑;第2段写烛之武临危受命;第3段写烛之武智退秦师;第4段写晋师撤离郑国。本文主要写烛之武说退秦师,因此烛之武的外交辞令是本文记叙的重点,从而塑造了烛之武义无反顾奔赴敌营的信心和勇气,见到秦伯后的胸有成竹,对秦晋两国关系和矛盾的了如指掌,,使他的形象跃然纸上。至于其他方面就写得较为简略。文章波澜起伏,亦张亦弛,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叙事中注意伏笔与照应,从而使结构严谨。
[课文重点存储]
要重视积累,对常用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要寓词于句,从意义和用法两方面透彻理解,应牢记:积累是运用的前提。
词类活用
一、字
1、字音:
①汜,fàn,字的左边为“三点水”,故其义必与水相关。指汜水,是位于郑国境内的一条河流。另外,“范”字的读音也是由草字头下面的“汜”的读音而来。
②缒,zhuì,字的左边为“绞丝旁”,故其义与绳索、丝绸相关。意为用绳子拴着人或物从上往下送。其造字法采用“形声构字法”,左边为绳索之形,右边是其音,“缒”的读音就是根据“追”而来。
③共,本为象形字,下面两点为盛食物的器皿之足,意为祭祀用的食品等,而文中是一个通假字,通“供”,供给之意,读gōng。
④阙,形声字,“门”为形,“阙”为声,读作quē,意即门户受损。
⑤逢,是多音字,做姓氏用时,读páng。
2、通假字:
(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已,通“矣”,了。)
(2)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共,通“供”,供给、供应。读gōng)
(3)夫晋,何厌之有(厌,通“餍”,满足。)
(4)秦伯说,与郑人盟(说,通“悦”,高兴。读yuè。)
(5)失其所与,不知(知,通“智”,明智,聪明。读zhì)
二、词
1、词类活用:
①烛之武退秦师(退,使动用法,使……撤兵。)
②晋军函陵,秦军汜南(军,名词作动词,驻军。)
③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亡,使动用法,使……灭亡。)
④越国以鄙远(鄙,名词意动,把……当作边邑;远形容词作名词,远地。)
⑤领之厚,君之薄也(厚,薄,形容词作动词,变雄厚、变薄弱。)
⑥即东封郑(东,名词作状语,向东;封名词意动用法,使……成为疆界。)
⑦若不阙秦(阙,动词使动用法,使……削弱。)
⑧阙秦以利晋(利,名词使动用法,使……获利。)
⑨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敝,形容词用作动词,损害。)
⑩共其乏困(乏困,形容词作名词,缺少的东西。)
2、古今异义
古义: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例如: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①东道主
今义:请客的主人。
古义:出使的人。例如:行李之往来。
②行李
今义:出门时所带的包裹等。
古义:缺少的东西。例如:共其乏困
③乏困
今义:疲劳。
古义:那人。例如: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④夫人
今义:对已婚女子的尊称。
三、特殊句式
1、判断句
①是寡人之过也(“……也”表示判断)
②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否定判断)
2、省略句
①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汜南(省略介词“于”)
②(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省略主语“烛之武”)
③若舍郑以(之)为东道主(省略介词“以”的宾主“之”)
3、宾语前置句
夫晋,何厌之有?(“有”的宾语“何厌”前置,“之”作为标志。翻译时要调整为“有何厌”)
4、状语后置
以其无礼于晋(介宾短语“于晋”作状语,后置,翻译时要调整为“于晋无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