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在哪里》教案 篇一
第一篇内容
引言:
《春天在哪里》是一首经典的儿童歌曲,通过描绘春天的美好景象,引发孩子们对春天的向往和思考。本教案旨在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帮助学生理解春天的特点和变化,并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创造力。
一、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春天的特点和变化。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创造力。
3. 提升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二、教学准备:
1. 音乐播放器和《春天在哪里》的音频文件。
2. 春天的图片和相关的教具。
3. 春天的相关诗歌和绘本。
三、教学步骤:
1. 音乐欣赏活动:
播放《春天在哪里》的音乐,让学生仔细聆听歌曲,感受其中的节奏和旋律。引导学生谈谈他们对春天的印象和感受。
2. 观察春天的变化:
出示春天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图片中的细节,描述春天的特点和变化。教师可以提问学生,引导他们观察春天的气温、天空、植物等方面的变化。
3. 制作春天的手工作品:
给学生准备一些彩纸、剪刀、胶水等材料,让他们自由发挥想象力,制作与春天相关的手工作品。教师可以提供一些示范作品,帮助学生获得灵感。
4. 学唱《春天在哪里》:
教师逐句教学歌曲的歌词,并带领学生跟着音乐唱歌。可以分角色唱,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增加趣味性。
5. 表演和展示:
分小组让学生编排小剧场表演,展示他们对春天的理解和想象。可以鼓励学生运用音乐、舞蹈、道具等元素,增加表演的多样性。
6. 结束活动:
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并鼓励他们表达对春天的喜爱和向往之情。
四、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多种教学活动,学生对春天的特点和变化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他们通过观察、制作手工作品、学唱歌曲、表演等方式,培养了观察力、创造力、音乐欣赏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让他们在活动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和创造力。
《春天在哪里》教案 篇二
第二篇内容
引言:
《春天在哪里》是一首富有想象力的儿童歌曲,通过描述春天的美好景象,引发孩子们对大自然的向往和思考。本教案旨在通过多种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观察力、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他们的感知能力和表达能力。
一、教学目标:
1. 让学生理解并感受春天的美好。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创造力。
3. 提升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二、教学准备:
1. 音乐播放器和《春天在哪里》的音频文件。
2. 春天的图片和相关的教具。
3. 春天的相关诗歌和绘本。
三、教学步骤:
1. 音乐欣赏活动:
播放《春天在哪里》的音乐,让学生仔细聆听歌曲,感受其中的节奏和旋律。引导学生谈谈他们对春天的印象和感受,激发他们的想象力。
2. 观察春天的特点:
出示春天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图片中的细节,描述春天的特点和变化。教师可以提问学生,引导他们观察春天的气温、天空、植物等方面的变化,并鼓励他们运用形容词和比喻来描述。
3. 制作春天的绘画作品:
给学生准备一些彩色的纸张、颜料和画笔,让他们自由发挥想象力,画出自己心目中的春天。教师可以提供一些示范作品,帮助学生获得灵感。
4. 学唱《春天在哪里》:
教师逐句教学歌曲的歌词,并带领学生跟着音乐唱歌。可以让学生分角色唱,增加趣味性。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反思歌词中的意象和情感,促进他们对春天的理解。
5. 朗诵和表演:
学生可以选择一首与春天相关的诗歌,进行朗诵表演。教师可以给予一些表演技巧的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展示诗歌的韵律和情感。
6. 结束活动:
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并鼓励他们表达对春天的喜爱和向往之情。可以组织学生展示他们的绘画作品和朗诵表演,分享彼此的创作成果。
四、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多种教学活动,学生对春天的美好有了更深入的感受和理解。他们通过音乐欣赏、观察绘画、学唱歌曲、朗诵表演等方式,培养了感知能力、观察力、创造力和表达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主动性,让他们在活动中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春天在哪里》教案 篇三
【内容简析】
这是一首描写春天的诗歌,作者运用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春天到来时枝头上、草原上、竹林里、田野里的景象,使人感受到春天的清新、美好。诗歌题目和每节的第一句都是用提问的形式出现,富有节奏感,读起来朗朗上口。
【设计理念】
根据诗歌的特点,本课教学通过创设情境,调动学生兴趣,引导学生充分阅读,读中感受,读中思考,读中想象,欣赏作者优美的语言,品味其中的诗情画意,并联系个人的感受和经验,尝试仿写和创作。
【教学目标】
1比鲜6个生字,会写7个字,并在词句中了解字义。认识偏旁“里”“厂”。
2毖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感受春天大自然的美丽。
3崩斫饩渲小疤舞、脸红、醒、换新衣、探出头”所表达的意思。
【重点难点】
重点:1比鲜渡字,写字,认识偏旁。
2庇懈星榈乩识量挝模背诵课文。
难点:理解句中的拟人手法,感悟课文。
【教具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观察春天的景色,搜集有关春天的诗歌、图片。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毙∨笥眩春天已经悄悄来到我们身边,它像调皮的娃娃,正和我们捉迷藏呢!你们知道春天在哪里吗?
2辈シ怕枷瘢让学生感受细雨蒙蒙、万物复苏、花红柳绿、莺歌燕舞的春天。
3毖生谈谈感受,说说春天在哪里。
二初读诗歌,认识生字
1毖生自由读诗歌,遇到不会读的可借助拼音或向老师、同学请教。
2奔觳樯字的读音。
(1)开火车认读生字,注意给学生纠正易错难读的生字。如:薄、笋…
(2)去掉生字拼音,认读生字。
3敝该学生分节朗读课文,检查学生是否朗读通顺、流利。
三美读诗歌,感受诗韵
1苯淌Ψ抖潦歌。
2毖生配乐练读。
3弊远了伎迹菏歌共有几节?每节诗歌都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描写了哪些地方的春天?
四品读诗歌,感受诗境
1贝禾煸谥ν飞稀⒉菰上、竹林里、田野里,你喜欢哪里的春天?把你觉得最美的一句读给同桌听。
2弊杂苫惚ǎ读出自己觉得最美的一句,并说说写了哪些景物。
3毕嗷出示句子:
(1)春天的风微微吹动,柳条儿跳舞,桃花儿脸红。
(2)春天的雾薄薄细细,草儿醒过来,换上绿的新衣。
(3)春天的雨飘飘洒洒,竹笋从地下探出头来啦!
4敝氐阒傅嫉谝痪洌
(1)读一读,感受春天的清新美好。
(2)想一想,想象春天来了,桃条、桃花喜人的画面。
(3)读一读,比较句子。
柳条儿摆动,桃花儿红了。
柳条儿跳舞,桃花儿脸红。
(体会把柳条儿、桃花儿拟人化的好处。)
(4)演一演,边读边演,感受柳舞、花红的喜人景色。
5狈中∽槔识痢⒈硌3、4句,感受草绿、竹笋生长的情境。
6笨展赛读1、2、3句,选出擂主。
7狈抡1、2、3句,改写最后一句。
导语:春天来了,柳条、桃花、笋儿都活跃起来了,田野里的麦苗、菜花、蚕豆花也不甘落后,谁能把它们改得更生动些?
(1)出示句子:麦苗儿青,菜花儿黄,蚕豆花儿香。(2)学生练习说句子。
麦苗儿,菜花儿,蚕豆花儿。
(3)小结:几位小作家的帮忙,使麦苗、菜花、蚕豆花变得更加美丽动人了,它们一定会感谢你们的。
8迸淅炙卸粒尝试背诵。
导语:春天是生机勃勃的季节,让我们再来感受它吧!
(1)师生合作朗读。
(2)学生配乐练读。
(3)个别学生尝试背诵。
(4)能背诵的一起背诵。
五拓展延伸,仿写创作
导入:春天在枝头上、草原上、竹林里、田野里,你还知道春天在哪里?
1毙∽榻涣鳎撼鍪咀约核鸭的资料、图片,尝试仿照课文写诗。
2卑凑障旅娓袷剑让学生自由表达。
春天在哪里?
春天在里,
春天的,
六布置作业
1笔於潦歌,把诗歌背诵给父母听。
2毖≡裣不兜拇壕埃画一幅画。
3彼鸭描写春天的优美句子。
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展示成果
1闭故狙生所画的图画,评选画画小能手。
2闭故狙生搜集到的描写春天的优美词句。
二复习课文,背诵课文
1敝该把课文正确流利地朗读一遍。
2北乘校同桌互背、小组齐背。
3狈中∽榻行背诵比赛,评选背书小能手。
三自主合作,识记生字1鼻胙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比隙烈求会写的字,指导读准“洒、枝”的字音,区分平翘舌音。
3庇没崛献帧⒒嵝醋肿榇省⑺祷啊
4敝傅际樾匆求会写的字。
(1)观察生字的结构,认识偏旁“里”“厂”,同桌合作,用加一加、换一换的方法识记字形。
(2)了解会写字的笔顺,让学生独立书写会写字,遇到不会写的请教老师或同学。
重点指导写“换”字,注意右边的笔顺。
(3)老师在田字格上范写,学生边观察边书写。
(4)学生独立书写,老师巡视指导。
(5)指导学生相互评改,写得好的,奖他一颗红星。
四积累词语
1比隙链视锘ɡ豪锏拇视铩
2
贝涌挝闹姓页鱿不兜拇视铮摘抄在花篮里。
3毖≡裣不兜拇视锔魉狄痪浠啊
《春天在哪里》教案 篇四
教学目标:
1、通过到大自然去找春天,感受春天的美,培养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培养认真观察事物的习惯以及把自己所见所感有条理地表达出来的能力。
教学重点:
能向大家展示自己找到的春天。
教学难点:
培养认真观察事物的习惯以及把自己所见所感有条理地表达出来。
教学准备:
春天的图片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教学引入。
我们学习了很多关于春天的歌,你们还记得吗?(记得)那我们一起来唱一唱春天的歌吧。
学生唱歌。
二、我看到的春天。
1、师:你看到的春天是什么样子的?能和你的好朋友交流一下吗?
2、小组交流。
把自己在大自然中找到的春天说出来。(提示:要说出什么时间,和什么人,到什么地方,看到了哪些景物,还可以说出自己对春天的感受)
3、师出示春景图,学生欣赏图片。
三、我画春天。
1、根据自己所观察到的春天的景色,选择一处印象最深的.景点,画一幅春景图。
2、小组交流。
出示自己画的春景图,根据画面的内容,说说自己所看到的春天。或者将自己搜集到的有关春天的图片、资料拿出来展示、介绍。
3、全班交流。
评一评谁的画构图新颖,谁说得具体、生动。
板书设计:
春天在哪里
谈一谈
画一画
评一评
教学后记:
这个语文园地重点是巩固学生的识字方法,学会积累。我指导学生观察、归纳等学习过程,引导学生自主识字、自主积累。进一步体验几种常见的识字方法。
口语交际主要通过指导学生找春天、说春天、画春天,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训练学生认真倾听别人谈话的好习惯。并通过展示评比学生的画,大大激发了学生进行口语交际的兴趣。
《春天在哪里》教案 篇五
教学目标
1、能在课文的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哪、枝、柳、脸、换、新、豆”8个生字,能描写“枝、脸、换、豆”4个字。
2、能正确朗读课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能按标点正确停顿。
3、在阅读的过程中,了解春天里的风、雾、雨、阳光以及植物的一些特点,感受春天的美丽。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歌曲《春天在哪里》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春节过后,春姑娘悄悄地来到了我们的身边,你知道哪些带有“春”字的词语?
2、春天究竟在哪里呢?
3、揭示课题,齐读。
(1)学习生字:哪
(2)读出问句的语气
二、整体感知,了解内容。
1、听录音,整体感知课文。
口头完成填空:
春天在哪里?春天在,在,在,在。
2、交流并出示句子。
春天在枝头上,在草地上,在竹林里,在田野里。
(1)学生自读句子。
(2)学习生字:枝(整体认读音节,书写时注意第四笔和最后一笔)
(3)指导读句子。(读好“上”、“里”字的轻声)个别读,齐读。
三、阅读课文,感受内容。
1、春天的枝头、草地、竹林和田野各有什么特点呢?先自由读课文,再用直线划出相关句子。
2、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句子:
(1)春天的风微微吹动,柳条儿跳舞,桃花儿脸红。
(2)春天的雾轻轻细细,草儿醒过来,换上了新衣。
(3)春天的雨飘飘洒洒,竹笋从地下探出头来啦。
(4)春天的太阳那么暖,那么亮,麦青,菜花黄,蚕豆花儿香。
3、学生选择读句子。
要求:学习句中的生字,把句子读正确,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
4、随机交流。
句子1:
①学习生字:枝、柳、脸
枝、柳:形声字,木字旁的特点;柳:右边共有几笔,第三笔、第七笔是什么?脸:形象记忆法。
师:多美的景色呀!谁愿意来读一读?
②媒体出示“桃红柳绿”的画面,指导感情朗读。
③(读准儿化音:春天的风微微吹动,柳条儿、、、跳舞,桃花儿、、、
脸红。)句子2:
①学习生字。学习:醒、换:与“穿”比较;新:反义词(旧)(初步感受拟人化的写法)
②媒体出示画面,理解“轻轻细细”。
③指导读句。
句子3:
①学习生字。洒:注意平舌音;探:注意右半部分的书写。
②媒体出示:春笋钻出头的录象,指导读句。
句子4:
①学习生字。豆:(结合生字写字指导)
②媒体出示相应的画面,指导感情朗读。
5、为画面配音朗读各小节。(学生选择朗读或背诵)
再次体会:春天里的风、雾、雨、阳光以及植物的一些特点。
6、串读课文。
3四、复习巩固,总结全文。
1、欣赏歌曲《春天在哪里》。
2、巩固识字,指导写字
(1)通过游戏复习字词。
游戏:“春天百花园”
(2)指导写字。
A观察“枝、脸、换、豆”四个字,“枝、脸、换”注意共同点:左右结构,左窄右宽。注意观察着三个字在“竖中线中”起笔的笔画。
B指导写“换”。
C学生选择一个书写。
D教师巡视指导。
E师生评价。
五、适时拓展,布置作业。
师:多美的春天呀!让我们也一起来找找身边的春天。
1、依照课文,学当一回小诗人,说说春天在哪里?
提示:
春天在哪里?
春天在:,。
2、作业
(1)读读生字,词语。
生字:哪、枝、柳、脸、换、新、豆
词语:春天哪里枝头柳条桃花清醒交换新衣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试着背诵。
(3)与父母一起到大自然中找找春天,说一说春天在哪里。
《春天在哪里》教案 篇六
活动日期
:4月22日周四
活动内容
:美术:春天在哪里
活动目标
:
1、学习用画、剪、做等方法表现春季特征,学会使画面布局合理。
2、复习画正面人、侧面人、背面人及人物的各种动态,有良好的合作能力。
活动准备
:
认识春天、制作工具、各色美工纸
活动过程:
1、由歌曲《春天》引出主题,帮助幼儿复习对春天的认识。
2、讨论如何合理布置画面。
教师出示范例,引导幼儿商讨。
3、介绍制作要求:
在组内成员合理分工,如可分为画、剪、贴等工作。
4、幼儿制作,教师巡回,重点指导幼儿布置画面。
5、讲评,从画面布局讲评。
教学后记
石宇:今天的活动需要孩子们密切配合,大多数孩子能与同伴合作制作,但也有个别幼儿交往意识比较差,同伴手里的剪刀不经同意就一抢而过,甚至有些幼儿拿着剪刀跑来跑去,我发现后及时喝止,这多危险呀!现在的孩子过多的处于优越的环境之中,什么是危险他们毫无概念。看到他们今天的表现,我觉得有必要对他们进一步加强安全意识的教育。于是,活动结束后,我们展开了一场关于安全的讨论,在我的一步步引导下,孩子们终于意识到哪些行为是不安全的,大家需要相互提醒。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教师要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及时发现孩子的教育契机,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习惯。”今天的讨论活动也就是在《纲要》思想的指导下萌发而生,活动效果也不错,孩子们课间追逐奔跑的现象少了,安静游戏的多了;相互打闹的少了,合作谦让的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