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教案(精选6篇)

时间:2018-08-09 09:24:13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三年级语文教案 篇一

第一篇内容

教学目标:

1. 了解和掌握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2. 学习正确使用词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1. 学生能够理解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词语进行语言表达。

3. 学生能够观察并发散思维。

教学难点:

1. 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并运用词语。

2. 学生能够进行观察并发散思维。

教学准备:

1. 课文《小狗救主》。

2. 词语卡片。

教学过程:

Step 1 引入新课

教师出示词语卡片,向学生介绍词语,并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解释这些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Step 2 导入课文

教师给学生朗读课文《小狗救主》,并提问学生在课文中看到了哪些词语。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学生一起讨论这些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Step 3 学习词语

教师逐一出示词语卡片,让学生朗读并解释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然后,教师提供一些例句,让学生运用这些词语进行语言表达。

Step 4 观察与思考

教师提问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你们还能发现哪些类似的词语?学生回答后,教师鼓励学生进行发散思维,想出更多类似的词语,并进行讨论。

Step 5 小结

教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小结,并强调学生要在日常生活中多加观察,积累更多的词语。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引入词语卡片和课文的方式,让学生在实际运用中理解和掌握词语的意义和用法。通过观察与思考的环节,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讨论,表达能力得到了提高。但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要及时给予学生反馈,鼓励他们多思考,多发散,提高思维深度。

三年级语文教案 篇二

第二篇内容

教学目标:

1. 了解和掌握诗歌的基本特点和表达方式。

2. 学习欣赏和朗读诗歌,培养语感和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

教学重点:

1. 学生能够理解诗歌的基本特点和表达方式。

2. 学生能够欣赏和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美。

3. 学生能够通过诗歌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教学难点:

1. 学生能够准确理解和表达诗歌的意义。

2. 学生能够用适当的语调和语气朗读诗歌。

3. 学生能够通过诗歌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教学准备:

1. 诗歌《春晓》。

2. 音乐播放器。

教学过程:

Step 1 引入新课

教师播放一首轻快的音乐,让学生跟着音乐的节奏做动作。然后,教师问学生:你们觉得这首音乐给你们带来了什么感觉?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音乐与诗歌的联系,并告诉学生今天要学习一首诗歌。

Step 2 导入诗歌

教师给学生朗读诗歌《春晓》,并解释诗歌中的一些生词和意象。然后,教师让学生进行朗读,注意语调和语气的变化。

Step 3 欣赏诗歌

教师再次朗读诗歌,并让学生仔细欣赏诗歌的美。然后,教师提问学生:你们觉得这首诗歌给你们带来了什么感受?学生回答后,教师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感受。

Step 4 表达情感

教师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表达对春天的喜爱和期待。学生可以选择朗读诗歌《春晓》,也可以自己创作一首关于春天的诗歌。

Step 5 小结

教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小结,并鼓励学生多欣赏和朗读诗歌,提高语感和表达能力。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音乐和诗歌的结合,让学生在欢快的氛围中感受诗歌的美。通过表达情感的环节,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情感交流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表现出对诗歌的兴趣和热爱。但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要引导学生准确理解和表达诗歌的意义,避免过度主观化。

三年级语文教案 篇三

  【《金子》】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要靠自己的辛勤劳动获得财富。

  3、畅谈梦想,祝愿梦想成真。

  教学重难点:

  通过朗读、讨论,理解彼得最后说的话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从中悟出要想获得财富或成功就必须付出辛勤劳动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由梦想引入课文

  同学们,我们每个人活着都有自己的梦想。比如杨利伟叔叔从小梦想着能飞向太空,经过不懈的努力,现在杨利伟叔叔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你能谈谈你的梦想吗?

  许多人都有过寻找到金子发财致富的梦想。“金子”我想大家都知道,它是一种贵重的金属。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与金子有关的生动有趣而又蕴涵道理的故事。齐读课题。

  二、自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词句多读几遍。

  三、检查自读情况。

  四、自学课文。

  要求:

  (1)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和句子。

  (2)看看自己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地方读不懂?

  五、检查:

  1、指名朗读课文,及时评价。

  2、通过认真的聆听,相信同学们一定看出来了:

  (1)故事的主人公是谁?

  (2)他有什么样的梦想?

  (3)他一开始有没有实现梦想?(一无所获)

  (4)后来他有没有实现呢?(找到真金)

  3、回答上面的问题。

  4、再请你快速默读课文,找一找哪里写了彼得一无所获?(1-2)哪里写了他找到真金?(7)

  六、作业:

  1、写字。

  2、组词。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要靠自己的辛勤劳动获得财富。

  3、畅谈梦想,祝愿梦想成真。

  课前谈话:

  同学们,我们平时积累了很多名言,你最喜欢哪句名言,愿意跟大家说说吗?

  同学们知道的名言可真不少。从名言中,我们不仅获得了很多知识,而且懂得了不少道理。相信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会懂得更多。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揭题: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22课,一起读。板:22金子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们知道彼得的梦想是什么?板:梦想

  3、过渡:那么,他的梦想到底有没有实现呢?

  二、整体感知,学生质疑

  1、轻声读读4-7自然段,想:他的梦想有没有实现?

  2、交流,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3、出示“我是惟一找到真金的人!我的金子就在这块土地里。”(初读彼得的话)

  (1)轻声读这句话。

  (2)谁愿意读给大家听?

  (3)读着读着,你们有什么疑问吗?

  (4)小结:同学们真爱动脑筋,提出了很多有价值、有水平的问题。老师想了想,其实你们的问题都可归纳为这样一个问题:这里的“真金”指什么,他是怎么找到“真金”的?如果这个问题解决了,那其他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就让我们从书中去寻找答案吧!

  首先请同学们认真读4小节板:真金

  三、突出重点,读议课文。

  1、自读自悟,学习4。

  (1)轻声读读4,想想你读懂了什么?

  (2)交流(出示4)

  (3)指导读好第一句

  就在他即将离去的前一个晚上,天下起了倾盆大雨,并且一下就是三天三夜。

  (4)师描述:

  同学们瞧,坑坑洼洼的地方已被大水冲刷平整,松软的土地上长出了一层绿茸茸的小草,你会想些什么?

  (5)想象:看到这些生机勃勃的小草,你会想些什么呢?

  (6)过渡:彼得又是怎么想的,一起来看看5。

  2、感情朗读,感悟彼得的想法。

  (1)哪位小彼得来读读?

  (2)赛读:哪位小彼得敢于挑战,再来读一读?

  (3)从彼得的想法中,你听出了什么?

  (4)小彼得们,让我们随着优美的音乐再来想一想。

  (5)过渡:信心和希望,使彼得留下来。

  3、理解“真金”,懂得道理。

  (1)出示前半句:谁来读读这句话?

  (2)听了他的朗读,你仿佛看见了什么?(体会:全部精力)

  (3)齐读前半句话:彼得留了下来,他把全部精力都用来培育花苗。

  (4)过渡:彼得的辛勤付出换来了什么?

  (5)出示后半句:不久田地里长满了美丽娇艳的鲜花。齐读。

  (6)瞧,鲜花盛开了。(出示鲜花图)

  (7)亲爱的小彼得们,看着自己辛辛苦苦种出来的鲜花,你想告诉大家什么?

  学到这儿,你认为“真金”是什么?

  过渡:是呀,彼得找到了“真金”,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板:梦想

  4、再读彼得的话

  所以他不无骄傲地说:“我是惟一找到真金的人!我的金子就在这块土地里。”(生接)

  5、故事学完了,老师很受启发,你有启发吗?

  小学三年级语文《金子》教学设计之一由收集及整理,转载请说明出处

  四、畅谈梦想,愿梦想成真。

  1、其实,不仅彼得有梦想,老师也有一个梦想,那就是希望自己活到一百岁,在100岁的生日时你们都来祝我生日快乐。

  2、那你们的梦想是什么?你准备怎样实现自己的梦想?愿意跟大家说说吗?

  五、作业:

  同学们的梦想都很美好。愿意把自己的梦想告诉更多的人吗?那就请你用手中的笔把你的梦想写下来,好吗?

三年级语文教案 篇四

  【《小摄影师》】

  教学目的

  1、会认8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突然、立刻、人行道、照相机、打量、摆弄、准备、胶卷、秘书、杂志社、记者、转告”等词语。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读好对话,并从中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4、感受高尔基对男孩的关怀爱护和男孩对高尔基的崇敬与热爱。

  5、续写这个故事。

  教学重点高尔基接受少先队员照相的经过。

  教学难点通过对话和细节描写来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教学用具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一、预习探究

  1、(出示高尔基图片)

  师:高尔基是世界的文学家,他写了很多书。“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句脍炙人口的名言,就出自高尔基的笔下,全世界人民都很敬爱他。今天学习的课文讲的是一件怎样的事呢?(板书:小摄影师)

  2、学生自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学生自读课文,找出课文中要求认读的生字,自读。

  二、合作交流

  1、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

  (1)教师范读、学生跟读、小组轮流读。

  (2)学生拼读,互相纠正。

  (3)教师抽查学生拼读以上生字。

  2、教师讲解重要的生字,学生书写。

  (1)老师讲解重要的生字,帮助学生初步认识这些字的笔画、笔顺、结构、部首。如:基、侧、辆、卷。

  (2)学生书写,教师巡视。

  (3)让学生到黑板上书写,其它同学到黑板批改。

  3、检查分段朗读课文。并思考:课文提到了哪些人,写了一件什么事?

  (1)巩固词语

  纸团墙报鞠躬打量吩咐摆弄胶卷秘书杂志社转告

  (2)用上以上词语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提示: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位少先队员为苏联文学家高尔基照相,没带胶卷没照成相的故事。)

  三、作业

  完成基础训练上的自学提示。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巩固词语

  纸团、墙报、鞠躬、打量、吩咐、摆弄、胶卷、秘书、杂志社、转告

  2、用上以上词语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品读体验

  (一)学习课文第一部分(第1-6自然段)

  自由读课文的1-6自然段,思考:小男孩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从哪些句子中可以体会到,画出相关的语句。

  他称高尔基为“亲爱的高尔基同志”,说明他很懂礼貌,同时也很尊敬、崇敬高尔基。)

  小男孩说:“我照完相,立刻就走”,这又说明小男孩很怎么样?(说明他知道高尔基很忙,很理解高尔基,不希望占用他太多时间。)

  师:高尔基很忙,而且正在读书。为什么他愿意答应小男孩的请求?而且答应得那么爽快,说明了什么?

  (提示:他很关心、爱护小朋友,尽量满足小朋友的要求。)

  (二)学习第二部分(第7-12自然段)

  1、过渡:这么一位聪明有礼貌的小男孩,高尔基打心里喜欢上了他,所以就让他进去了。

  要求:默读6—8自然段,思考:进去后,小男孩是怎么做的,怎么说的?用“——”画出来。高尔基又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用曲线画出来。

  2、师:高尔基答应了小男孩照相的请求,小男孩就进来了,见到了高尔基。请看这个句子“他仔细打量高尔基,咧开嘴笑了”,“仔细打量”、“咧开嘴笑了”,说明了什么?

  (提示:说明小男孩见到高尔基后的惊喜,他要好好看看高尔基是什么样子,同时也说明他很崇敬高尔基,他见到高尔基,很开心。)

  3、师:小男孩是专门来给高尔基照相的,我们看看他的水平如何?他是怎样照的?前面说他是十岁左右,他到底行不行啊?

  学生讨论。

  4、师:小男孩就要给高尔基照相了,但是,最关键的事情他忘了,他没带胶卷。那他怎么办?课文中有几个地方提到小男孩哭,大家把它们找出来。

  提示:

  (1)小男孩往地上一坐,哭了起来。

  (2)小男孩哭着说

  (3)小男孩哭着,跳上一辆电车

  5、师:大家想想,为什么他哭得那么伤心?

  6、师:小男孩忘带胶卷,高尔基说他有胶卷。但小男孩子还是跑了。这是为什么?

  (提示:很可能是他太着急了,没听清高尔基的话,也可能是他太内疚了,觉得对不起高尔基,不好意思。)

  7、师:刚才说的是小男孩的表现,那么,在这个过程中,高尔基又是怎样表现的呢?把有关高尔基的句子划下来,想想这些句子说明了什么?(提示:

  (1)高尔基拿了张报纸,按小男孩的吩咐坐下——说明高尔基尊重小男孩。

  (2)高尔基听任小男孩摆弄了很久很久——说明他对小男孩很耐心。

  (3)小男孩说一切准备停当后,高尔基侧过脸,对他微笑——说明他尊重小男孩,并且态度亲切。

  (4)高尔基赶紧站起来——说明他很关心、爱护小男孩

  (5)小男孩跑出去后,他走到窗口大声喊——他关心、爱护小男孩

  (三)学习第三部分(第13-17自然段)

  1、学生分角色朗读。

  2、师:秘书说杂志社的摄影记者要见高尔基,高尔基见不见?为什么?

  (提示:不见。他很忙。)

  3、师:但是,为什么他又说如果来的是一位小男孩,一定要让他进来?

  (提示:高尔基关心、爱护小朋友,乐意满足他们的要求。)

  三、巩固延伸

  如果小男孩再次来到高尔基身边,他们会聊些什么呢?

三年级语文教案 篇五

  教学目标

  1.从筑路工人的行动中受到教育,培养爱护花草树木、自觉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2.认识本课的3个生字。理解“平坦、灌木、延伸、楔子”等词语。

  3.读懂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课文所要赞扬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板书:路旁的橡树。

  1.看到这个题目你们想知道些什么?(这棵橡树什么样?它与我们有什么关系?人们是怎样对待它的?作者写这棵橡树的目的是什么?作者是谁?他是一位什么样的人物?等等。)

  2.听老师简单介绍作者的情况

  苏霍姆林斯基是前苏联四十多年来在国内

外享有盛名而且影响极大的一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他十七岁初中毕业后就当农村小学教师,二十五岁起担任一个农村中学的校长,直到五十二岁逝世,始终没有脱离学校的实际工作。在并不算长的一生中,这位有心人立志改革教育,潜心科学研究,写出了四十多本书和六百多篇论文,理论上自成体系。

  过渡:这样一位伟大的教育家写了《路旁的橡树》,内容是什么呢?

  二、打开书,自由读文,读准字音,不理解的`字、词义查字典。

  理解词语仅供参考。

  平坦:没有高低凹凸(多指地势)。

  灌木:矮小而丛生的木本植物。

  未来:现在以后的时间;将来的光景。

  延伸:延长;伸展。

  哨兵:执行警戒任务的士兵的统称。

  沉重:分量大;程度深。

  楔子:插在木器缝里的木片,这里指可以打进地里的木片。

  责备:批评指责。

  沥青:有机化合物的混合物,黑色成胶状,有天然产物,也有分馏石油或煤焦油得到的。用来铺路面,也用做防水材料、防腐材料等。通称柏油。

  不约而同:事先没有商量而彼此见解或行动一致。

  三、默读课文,思考。

  1.这条笔直的公路为什么在一个地方弯曲成马蹄形?

  2.人们赞叹筑路工人有一颗高尚的心说明了什么?把不明白的句子用“--”画下来。

  四、小组学习,交流上述两个问题,同学间互相解决不明白的问题。

  五、班上交流,归纳如下。

  1、因为工程师和筑路工人看到了路旁那粗壮、结实、挺拔的橡树都产生了怜爱之心,他们认为这棵橡树非同一般,应该受到保护。于是他们修改了筑路计划,既要修路,又要保住这棵可爱的橡树,因此本应该是一条笔直阔阔的大路,中间却出现了一个马蹄形。从这点可以看出工程师和筑路工人具有强烈的环保意识。

  2、坐车过往这里的人根据弯曲的路及路边的树,都能判断出筑路人为了保护这棵树而使道路弯曲,他们体会到了筑路人为树让路的一颗高尚的心。

  六、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七、说说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想法。

三年级语文教案 篇六

  本册教材主体课文编排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第一篇是儿歌,第二篇是比较适中的文章,可以找到一定的重点段、重点句或词语训练,第三篇是比较浅显比较有趣的文章,篇幅较长。

  第一单元“亲情”,三篇主体课文和一篇“开卷有益”《奶奶最喜欢的铃儿》从不同角度描写了浓浓的“亲情”,读来非常感人,使学生会产生细腻的情感,把目光投向自己的亲人,更加关注自己身旁的人,初步认识到亲情的重要。三篇文章都很有朗读训练点,可以以读为主,在读中理解词句,体会思想感情。教师要设置各种朗读情境,引导学生读进去,并于自己的实际生活相结合,谈出自己的感受。

  《礼物》

  1.课前要拓展,想想自己曾经受到的礼物及其意义;课后要延伸,仿写一段儿歌。

  2.加强朗读,一通过反复朗读,体会亲人送的礼物的含义,从而初步理解自然、生命、世界、生活的意义(不要做深入的分析和理解,否则是讲不清楚的)。

  3.本课的难点是最后一句,要通过联系上文和生活实际,引导学生讨论,体会其含义。

  4.生字:懂(右边笔画较多,书写时要合理安排);套(不要少写一横);润(不要多写一点)。

  《平分生命》

  1.本课应该精讲(精学)。要引导学生在理解词语的过程中,体会男孩的勇敢以及他对妹妹的无私的爱;再结合朗读体会男孩的内心感情变化。

  2.采取“质疑--默读--交流--朗读--情感升华”的方式学习这篇课文。

  3.词语方面,“相依为命”、“犹豫”、“颤抖”、“震撼”、“郑重其事”几个词语要根据上下文或生活经验去理解。课中要插入“日积月累”中的“读一读,比一比”。

  4.生字:惟(与“唯”比较);颤(音、左边笔画)。

  《妈妈的葡萄》

  1.这篇课文浅显易懂,不需进行讲解分析,教学中引导学生在朗读、讨论、感悟中体会母亲对孩子伟大、无私的爱。

  2.可结合课文最后一段“小狐狸”的话,让学生联系自己,谈谈打算怎样回报妈妈。

  3.练习复述课文。

  4.启发想象狐狸被猎人追赶时的情景。

  5.生字:摘(右边字形);嗓(左右结构,各部分书写时的比例)

  《语文天地》

  1.“畅所欲言”可以与“开卷有益”结合起来一课时完成。

  2.“笔下生花”要提前布置,最好利用双休日让学生做好准备。不必放在作文课中做,双休日完成,回来后找时间检查,反馈、展示、交流。

  3.利用本单元“金钥匙”,鼓励学生建立摘抄本。

  第二单元“春天的脚步”

  《梦已被染绿》

  1.以自读为主,适宜独自吟诵。读上几遍,自我陶醉后,让学生谈感受,然后再通过朗读,背诵把这首儿歌融化在心底。

  2.最后一句与题目是相互照应的,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发现,教师总结相互照应,可以起到深化主题的作用。

  3.如果能够用轻柔的音乐、简笔画或课件创设情境,可以收到更好的效果。

  4.本单元没有安排习作,可以让学生仿照这样的儿歌形式写几句话。

  5.生字:嘱(最后三笔强调)

  《理想的翅膀》

  1.本文比较容易理解,初读课文后,找一找谁放的是什么样的风筝,引导读出喜欢的感情。

  2.结合回答课后第二小题,找到全文“概括句”,然后引导学生学习重点段落,就不难理解题目的意思了。

  3.课中要插入“读一读,比一比”的第一小题。

  4.重点是默读、朗读和解决课后问题。

  5.生字:舞(字形);棒(右下笔画)

  《春天的雨点》

  1.本课课文很长,也较难理解。一课时可能讲不完,可分在两个课时完成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感悟。

  2.教学中要指导学生找出描写乌罕娜老师言行的语句,抓住这些语句体会老师对学生的关心与爱护。

  3.难点是最后一个自然段,要引导学生联系上文,通过朗读、讨论、感悟来体会它的含义,懂得“春天的雨点”指的是师生间细腻、真挚的情谊。

  4.生字:溜、忍(不要少写一点);蒙(不要少写一横);蓬(上下结构)

三年级语文教案(精选6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