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黄山奇松》教学设计(精选3篇)

时间:2015-01-09 03:44:11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黄山奇松》教学设计 篇一

标题:探究奇松之美——《黄山奇松》阅读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能正确朗读课文内容,理解文章大意。

2. 能根据课文内容描述黄山奇松的特点。

3. 能运用适当的语言表达自己对奇松之美的理解。

二、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理解并描述黄山奇松的特点。

2. 教学难点:运用适当的语言表达自己对奇松之美的理解。

三、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课件、图片、黄山奇松的相关知识。

2.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

四、教学过程:

Step 1:导入新课

1. 师生一起观察图片,导入话题“你们见过奇松吗?奇松有哪些特点?”

2. 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奇松的特点。

Step 2:课文阅读

1. 学生自读课文,理解文章大意。

2. 教师指导学生正确朗读课文内容,注意语音语调的表达。

3. 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展示自己的朗读能力。

Step 3:课文理解

1. 教师提问:“在课文中,黄山奇松有哪些特点?”

2. 学生回答并讨论,教师引导学生提取关键信息,归纳总结。

Step 4:课文学习

1. 教师用课件展示黄山奇松的图片,让学生观察。

2. 学生根据图片和课文内容,运用适当的语言描述黄山奇松的特点。

3. 学生互相交流、分享自己的观点和表达方式。

Step 5:拓展延伸

1. 学生自由发挥,运用课文中的表达方式,写一篇关于黄山奇松的短文。

2. 学生互相交流作品,分享自己对奇松之美的理解。

五、课堂小结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总结课堂内容,并强调黄山奇松之美的独特性。

六、作业布置

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写一段对奇松之美的理解。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黄山奇松》教学设计 篇二

标题:走进奇松世界——《黄山奇松》阅读拓展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能理解《黄山奇松》中的生字词,并能正确运用。

2. 能根据课文内容,进一步理解奇松之美。

3. 能运用适当的语言表达自己对奇松之美的感受。

二、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理解并运用生字词。

2. 教学难点:进一步理解奇松之美,并用恰当的语言表达。

三、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课件、图片、生字词的相关知识。

2.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

四、教学过程:

Step 1:导入新课

1. 师生一起观察图片,导入话题“你们对《黄山奇松》有什么了解?”

2. 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奇松的特点和美感。

Step 2:课文阅读

1. 学生自读课文,标记生字词。

2. 教师逐个解释生字词的意思,并引导学生正确运用。

Step 3:课文理解

1. 教师提问:“在课文中,作者对奇松的感受是什么?”

2. 学生回答并讨论,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奇松之美。

Step 4:课文学习

1. 教师用课件展示不同地方的奇松图片,让学生观察。

2. 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图片中的奇松之美。

3. 学生互相交流、分享自己的观点和表达方式。

Step 5:拓展延伸

1. 教师给学生展示一些其他名山奇松的图片,让学生了解更多奇松的美。

2. 学生自由发挥,用自己的语言写一篇关于奇松之美的短文。

3. 学生互相交流作品,分享自己对奇松之美的深刻理解。

五、课堂小结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总结课堂内容,并强调通过阅读拓展对奇松之美的认识。

六、作业布置

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写一段对奇松之美的深刻理解,并附上一张奇松图片。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黄山奇松》教学设计 篇三

一、教学目

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相关词语的意思。会用“屹立”、“郁郁苍苍”造句。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黄山松的奇美,培养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

  体会作者是怎样抓住“奇”来写黄山松树的。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谈话:同学们喜欢旅游吗?你都到过哪些地方?又想去哪些地方? (板书:黄山)

  2、你对黄山了解多少?谈你的感受?它最有代表性的就是那的松树。(板书:奇松)

  3、根据课题提出问题。

  (二)自读课文:(出示自学要求)

  (三)检查学习情况:

  1、检查生字:出示生字:(略)

  2、指名朗读课文,即时评价。

  3、再读课文,理清思路:

  (1)课文中介绍了黄山的那些特点?重点写了哪一点?

  (2)文中写了哪些松树?是在哪一节写的?

  (3)每小节主要写了什么?

  第一段:人们对黄山奇松情有独钟。

  第二段:具体描绘了三大名松的动人姿态。

  第三段:千字百态的松树使黄山更加秀美。

  (四)学习第一段。

  1.这一节有几句话?你从这两句话中知道了什么?(理解“四绝”“情有独钟”)

  2.第一句中是怎样引出黄山的?第二句与第一句有什么联系?

  3.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节。

  (五)引读迎客松,自学陪客松和送客松。

  1、出示迎客松的文字和图片。

  2、请同学们自读这段文字,并结合边上的图,你能从哪些句子和词语中感受到迎客松的“奇“呢?

  3、学生交流讨论能反映“奇“的句子及词语。

  4、听你们背诵,真是一种享受。

  5、归纳学习迎客松的方法。

  6、用刚才学习迎客松的方法学习另外两种松,四人小组进行讨论,然后把你较喜欢的一种介绍给大家。

  7、学生介绍另两种松,说出奇,并读出奇,最后熟读成诵。

点击展开全文,剩余57%未阅读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黄山奇松》教学设计(精选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