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愉快的梦》教学设计(经典6篇)

时间:2012-03-07 02:17:21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愉快的梦》教学设计 篇一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词汇“愉快的梦”,能够描述自己的愉快梦境,并能够表达自己对愉快梦境的感受。

教学重点:词汇“愉快的梦”及其运用;描述梦境的句式;表达感受的词汇。

教学难点:描述梦境的句式的运用;表达感受的词汇的准确运用。

教学准备:课件、图片、卡片、音频。

教学过程:

Step 1:导入(5分钟)

通过播放一段梦境音乐,引导学生进入梦幻的氛围,并提问:“你们经常做梦吗?你们最愉快的梦是什么样的?”让学生畅所欲言,激发学生对梦境的兴趣。

Step 2:词汇学习(10分钟)

呈现“愉快的梦”这个词汇,并通过图片、例句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词义。然后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尝试用这个词汇造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展示自己的创造力。

Step 3:描述梦境(15分钟)

通过展示一些梦境图片,引导学生用所学词汇和句式描述图片中的梦境。老师可以提供一些句子框架,如:“在我的梦里,我看到了……”、“我的梦境里有很多……”,引导学生补充完整句子,并鼓励他们加入自己的想象元素。

Step 4:分享与讨论(10分钟)

让学生分组,互相分享自己描述的梦境,并讨论彼此的梦境有何不同之处。鼓励学生积极提问并交流,扩展他们的思维和词汇量。

Step 5:表达感受(10分钟)

通过展示一些表达感受的词汇,如“开心”、“幸福”、“惊喜”等,引导学生表达自己对愉快梦境的感受。可以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也可以让学生一个个上台表达。

Step 6:总结与拓展(5分钟)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词汇和句式的运用,并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多加应用。同时,可以鼓励学生写下自己最愉快的梦境,并分享给全班。

《愉快的梦》教学设计 篇二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词汇“愉快的梦”,能够描述他人的愉快梦境,并能够表达对他人愉快梦境的祝福。

教学重点:词汇“愉快的梦”及其运用;描述梦境的句式;表达祝福的词汇。

教学难点:描述梦境的句式的运用;表达祝福的词汇的准确运用。

教学准备:课件、图片、卡片、音频。

教学过程:

Step 1:导入(5分钟)

通过播放一段梦境音乐,引导学生进入梦幻的氛围,并提问:“你们经常做梦吗?你们愿意与他人分享愉快的梦境吗?”让学生畅所欲言,激发学生对梦境的兴趣。

Step 2:词汇学习(10分钟)

呈现“愉快的梦”这个词汇,并通过图片、例句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词义。然后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尝试用这个词汇造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展示自己的创造力。

Step 3:描述梦境(15分钟)

通过展示一些梦境图片,引导学生用所学词汇和句式描述图片中的梦境。老师可以提供一些句子框架,如:“在他的梦里,他看到了……”、“他的梦境里有很多……”,引导学生补充完整句子,并鼓励他们加入自己的想象元素。

Step 4:分享与讨论(10分钟)

让学生分组,互相分享自己描述的梦境,并讨论彼此的梦境有何不同之处。鼓励学生积极提问并交流,扩展他们的思维和词汇量。

Step 5:表达祝福(10分钟)

通过展示一些表达祝福的词汇,如“祝你梦境美丽”、“希望你的梦境实现”等,引导学生表达对他人愉快梦境的祝福。可以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也可以让学生一个个上台表达。

Step 6:总结与拓展(5分钟)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词汇和句式的运用,并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多加应用。同时,可以鼓励学生互相给对方写下愉快梦境的祝福,并分享给全班。

《愉快的梦》教学设计 篇三

  一、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歌曲感受歌曲优美舒缓的情绪,体会梦境的美好与恬静。

  过程与方法

  运用小组合作的方式,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演唱,编创等实践活动,体验创作的快乐。

  知识与技能

  认识连音线,并能正确的区分连线与延音线,同时能够完整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能用自然流畅的声音完整的演唱歌曲《愉快的梦》,激发对新奇而美好的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难点

  认识连音线,并能正确的区分连线与延音线。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以活动的方式导入新课。

  在课前组织活动“说说你的梦”。引导学生与同学分享自己梦中的趣事。教师并总结,梦是非常奇幻多彩的,有愉快的梦、悲伤的梦。今天我们就一同走进《愉快的梦》,感受一下这位小朋友的梦是怎样的。

  (二)感受体验

  1、初听歌曲,整体感知。教师播放多媒体,并提问:速度快慢?这样的速度给你什么感受?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总结,歌曲的速度是稍慢的,给人一种悠然、轻柔的感觉。

  2、复听歌曲并设问:描绘了什么样的梦?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歌曲描绘了飘荡在不同地方看到了不同的迷人景物的画面。

  (三)学唱歌曲

  1、教师利用钢琴弹奏,引导学生轻声的利用“la”音跟随钢琴哼唱,同时画出旋律线条。

  2、解决难点:教师通过学生所画的旋律线条,引申出连音线,并带领学生认识连音线(连线、延音线)。通过教师对比教唱的方式,引导学生体会连线与延音线的区分与演唱方式,演唱时注意声音的圆润,气息的流畅。

  3、识读乐谱,教师将学生分为两个声部进行二声部合唱的练习。

  4、教师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歌词,体会歌词传达的情感内容。

  5、填词演唱歌曲前半部分,分声部演唱后半部分。分小组讨论用什么样的感情来演唱歌曲,并练习,请小组展示。

  6、有感情的,并利用自然的声音完整的演唱歌曲。

  (四)巩固提高

  分小组自由选择方式为歌曲创编新的节奏。

  1、选择节奏型,进行创编。

  2、请各组进行表演,而后进行生生评价、教师评价。

  3、感受创编新节奏后的歌曲与原歌曲在情绪上有何不同。

  (五)课堂小结

  小结:引导学生分享本节课收获,并通过教师补充总结再次感受梦境的美好。通过演唱歌曲,感受人生的美好,世界的奇妙。

  作业:课后画出一幅自己心中的梦境图,下节课交流分享。

  最后在再度唱起这首歌曲,在歌声中结束。

  四、板书设计

《愉快的梦》教学设计 篇四

  教学目标

  1、学习歌曲《愉快的梦》,学习6/8拍的含义,掌握歌曲的节奏情绪。

  2、在音乐实践活动中掌握“连线”、“下行”的音乐知识,并用于创作活动。

  教学重难点:

  通过复习《愉快的梦》学习连线,引导学生用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过程:

  一、表演《愉快的梦》

  1.开门见山导入:晚上你做梦吗?你听听这是日本孩子做的《愉快的梦》——

  聆听范唱。

  2.再听一次:要听清他做一个什么梦?在梦中看见了什么?(教师参与认真听,并打拍子。)

  3.师生谈话议论歌曲内容。

  4.你们是否注意到我刚才听的时候在做什么?——打拍子。请大家看谱,我们过去打拍子,都是四分音符为一拍。而今天的拍子不一样,是八分音符为一拍。请大家听我唱4小节曲调,我边唱边打拍,请大家认真听,认真看(教师范唱4小节曲调)。

  5.请大家边看谱,边跟我打拍子。我再唱这4小节,已经领悟的同学可轻轻跟我唱。

  6.按刚才的方法,大家自学下面第二句的4小节曲调。也就是带色块的4小节曲调。

  7.第三句曲调再听我唱,请注意在什么地方换气。

  (教师示范乐曲的曲调,在换气处要示意一下)

  8.大家跟着我一起唱第三乐句。

  9.请大家整理一下全曲,自学把歌的曲调唱会。

  10.大家要非常连贯流畅地把曲调唱一下。注意连音线。

  11.再听一次范唱。

  12.全体唱歌词。

  设问:怎样才能把歌曲唱好?

  13.师生讨论。

  (1)唱的时候好像自己在梦中看到小矮人,看到金星。

  (2)因为是做梦,所以声音是柔和的,要唱得连贯。

  14.有感性地背唱歌曲。

  二、听辨活动:曲调的上行或下行

  1.教师弹奏二遍。

  2.学生用手指向下或向下,表示听辨的答案。

  3.跟着钢琴唱一唱,感受一下旋律行进的方向。

  音乐知识:“下行”教学基本要求

  1.结合歌曲《愉快的梦》的教学进行讲解。

  2.当学生自学第二乐句时讲解。

  设问:这4小节曲调的行进方向有什么特征?

  答案:每两小节都是往下进行。

  小结:在音乐中曲调行进的方向往下行的,我们称为“下行”。

  巩固:《愉快的梦》曲调还有哪几处是下行的曲调请找一找并唱一唱,有没有上行的曲调也找一找并唱一唱。

  三、编创与活动——编自己的歌

  1.创作4小节下行的曲调,节奏与音符完全按学生自己的愿望进行创作。

  2.教师对学生的创作,把典型的曲调介绍给全体学生,鼓励积极参与者。

  四、教师小结。

  略

《愉快的梦》教学设计 篇五

  《愉快的梦》是一首日本儿童歌曲。通过本课的教学,我不仅要让学生感受到日本儿歌的风格特征,还要让学生了解一些有关日本的风俗,名胜。通过本课的教学,我还要引导学生去畅想自己的梦想。教育学生如何才能实现梦想等等。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与表演能力。

  一、导课:

  要上好一堂音乐课,导入非常重要。它能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个好的“导课方式”犹如龙头,它能使整堂课的教学环节顺其自然的贯串起来。本课的导入我是这样设计的:

  1.谈话:同学们,谁愿意跟大家交流一下,关于日本这个国家,你了解多少?(根据学生的回答,随即做出评价及鼓励)

  2.播放多媒体课件:“哦!看来,你们对日本的了解还真是不少,现在老师就请同学们和我一起到美丽的日本去看一看。(播放有关日本风景、名胜、饮食、服饰等图片。同时配上日本民歌。如:《樱花》、《四季歌》。)播放时,教师可做简单的讲解。

  二、聆听歌曲范唱:

  1.“就在这个美丽的国家,有一个可爱的,和你们同龄的孩子,他在一个宁静而美丽的夜晚,做了一个神奇而有趣的梦。你们想知道他梦到了什么吗?(想!)那就快快闭上你们的小眼睛,和老师一起伴随着音乐走进他的梦乡……(播放歌曲《愉快的梦》最好是带有动画的VCD歌曲,或独立制作动画。让学生边看边听使学生更直观的感受他都梦到了什么。)在播放音乐的同时,老师边听边打拍子。(3/4拍)

  2.歌曲聆听结束后,师生谈歌曲的内容。

  问:刚才,在同学们听音乐的同时有谁注意到老师在做什么?(打拍子)

  三、学习歌曲

  1.播放歌篇,“请同学们看歌篇,以往,我们学习的歌曲大多都是2拍子的,而今天不同。今天,我们学习的是3拍子的歌曲,是一首日本儿歌。教师范唱第一乐句旋律,边唱边打拍子。学生模仿练习。

  2.第二乐句的节奏与第一句相似,让学生按学习第一乐句的方式来自学第二句(可用竖笛)。

  3.第三乐句,教师范唱。提示学生要注意“v”换气记号。教师范唱,学生模仿。

  4.第四乐句,学生自学,并整理全曲。

  5.完整地唱出全曲的旋律。

  6.听录音带范唱。(能跟上的同学可以轻声跟唱歌词)

  7.填唱歌词。

  这首歌曲的旋律优美动听,学生们一定非常喜欢。提问:同学们,请大家想一想这是一首有关梦的歌曲怎样唱才能更好听?(温柔地、轻轻地、闭上眼睛,像睡觉似的等等)。“那么现在就请同学们用你们最动人的声音,有感情地把歌曲唱一遍吧!”(教师可以拿着打击乐器如:碰铃,为歌曲伴奏)

  8.可再次有感情地演唱一遍。

  四、创编

  1.同学们,你们唱得真好听。下面,请大家每人选出一张你最喜欢的彩纸,让我们一边唱着梦之歌,一边折一支满载理想的梦之船。让我们把自己心中的梦想都装载到梦之船上。看谁折的又快又好。(播放范唱带,边唱边折)

  2.折好后,拿着自己的梦之船,相互交流自己的梦想。教师给予鼓励,支持。

  3.同学们,你们的梦想可真是五彩缤纷,美丽极了。看来,现在我们仅用歌唱《愉快的梦》这首歌,来表达我们此时的心情已是远远不够了。同学们,大家快快想一想,我们还可以如何歌唱来表达我们的快乐心情。(我们可以跳舞、可以用乐器为歌曲伴奏……)好的。同学们,现在就发挥小组的力量,你们自己去编一编,练一练吧!

  4.鼓励全体学生都积极参与到歌表演中来,选出最优秀的一组大家来学习。

  五、延伸:

  1.“同学们,今天老师为大家请来了一位小朋友,他想把自己的梦也讲给大家听,你们想听吗?”(想!)播放动画片《邋遢大王历险记》中邋遢大王做梦的一集。

  2.谈谈观看的感受,通过观看动画片,从中受到教育。

《愉快的梦》教学设计 篇六

  课题:

愉快的梦

  总课时数:

第1课时

  教学内容:

  1、综合训练:发声练习

  2、欣赏:铃兰

  乘着歌声的翅膀

  教学目的:

  通过欣赏,感受音乐中和声的美感以和合唱的丰富表示力。

  教学重点:

欣赏:铃兰

  乘着歌声的翅膀

  教学难点:

感受音乐中和声的美感以和合唱的丰富表示力。

  教学手段:

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一、发声练习:综合训练一

  1、集体识谱,先唱低声部,再唱高声部。

  2、在教师指导下演唱。

  注意:“鸽”、“飞”两字要做到发声正确,坚持高位置,气息疏通。力度减弱表示鸽子的飞远。

  二、欣赏:

  (一)、铃兰

  1、今天我们就来跟着飞远的鸽子一起来游玩,我们先到东北,在这里大家看有一种植物,它的名字叫铃兰。

  欣赏《铃兰》,请同学说说这首乐曲有什么特点?听了以后有什么感受?

  教师介绍:

  《铃兰》这首童声合唱,通过生动的联想(想象铃兰花象铃铛叮当作响,象繁星闪闪发光)和亲切的咏唱,激发小朋友们对祖国辽阔的大自然、对美丽的大森林的热爱与向往之情。

  2、教师将主题乐写出来,请同学跟琴视唱。

  复听乐曲,请同学听一听主题乐在乐曲中出现了几次。

  3、细听钢琴伴奏的模拟铃铛声。

  4、最后复听全曲。完成听听想想。

  (二)乘着歌声的翅膀

  1、让我们再次起飞,乘着歌声的翅膀。

  教师介绍:

  《乘着歌声的翅膀》原是德国作曲家门德尔松以德国诗人海涅的诗为歌词所写的歌曲,后被改编。

  2、初听乐曲,

  请同学说说这首乐曲有什么特点?听了以后有什么感受?

  3、再次复听乐曲,请同学说说都有哪几种乐器的演奏?

  展开想象,自由发言,请同学说说,乘着歌声的翅膀你仿佛到了那里?

  三、听音乐下课。

  板书设计:

(综合训练一歌谱 谱例略)

点击展开全文,剩余76%未阅读
《愉快的梦》教学设计(经典6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