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数和倍数》教学设计 篇一
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因数和倍数是非常重要的概念。因数是指一个数能够整除另一个数的数,而倍数是指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整数倍。因数和倍数的概念是数学中的基础,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和思维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在教学中如何有效地教授因数和倍数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这些概念,是一项非常关键的任务。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1. 让学生了解因数和倍数的概念和定义;2. 培养学生发现和分析数的特征的能力;3. 引导学生灵活运用因数和倍数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首先,我会通过引入一些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如购买食材的数量、组织活动的人数等,来引起学生对因数和倍数的兴趣和好奇心。然后,我会给学生提供一些具体的数字,让他们找出这些数字的因数和倍数,并进行分类和归纳。通过这个过程,学生可以逐渐理解因数和倍数的概念和特征。
接下来,我会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灵活运用因数和倍数的概念解决问题。例如,我会给学生一些数字,让他们找出这些数字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我会给学生一些实际问题,让他们运用因数和倍数的概念解决。通过这些练习,学生可以巩固和应用所学的知识,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后,我会组织一些小组活动,让学生合作解决一些因数和倍数相关的问题。通过小组合作,学生可以互相讨论和交流,共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通过以上的教学设计,我相信学生可以对因数和倍数有一个较为深入的理解,并能够运用这些概念解决实际问题。同时,通过小组合作和讨论,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意识也可以得到锻炼和提高。这样的教学设计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数和倍数》教学设计 篇二
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因数和倍数是非常重要的概念。因数是指一个数能够整除另一个数的数,而倍数是指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整数倍。因数和倍数的概念是数学中的基础,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和思维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在教学中如何有效地教授因数和倍数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这些概念,是一项非常关键的任务。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1. 让学生了解因数和倍数的概念和定义;2. 培养学生发现和分析数的特征的能力;3. 引导学生灵活运用因数和倍数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在引入因数和倍数的概念时,我会通过展示一些具体的例子,如购买食材的数量、组织活动的人数等,让学生能够直观地理解因数和倍数的含义和应用场景。然后,我会给学生一些具体的数字,让他们找出这些数字的因数和倍数,并进行分类和归纳。通过这个过程,学生可以逐渐理解因数和倍数的概念和特征。
接下来,我会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因数和倍数的概念解决问题。例如,我会给学生一些数字,让他们找出这些数字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我会给学生一些实际问题,让他们运用因数和倍数的概念解决。通过这些练习,学生可以巩固和应用所学的知识,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后,我会组织一些小组活动,让学生合作解决一些因数和倍数相关的问题。通过小组合作,学生可以互相讨论和交流,共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通过以上的教学设计,我相信学生可以对因数和倍数有一个较为深入的理解,并能够运用这些概念解决实际问题。同时,通过小组合作和讨论,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意识也可以得到锻炼和提高。这样的教学设计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数和倍数》教学设计 篇三
《因数和倍数》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老师,总归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你知道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我们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因数和倍数》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理解因数和倍数的意义以及两者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发现一个数的倍数、因数中最大的数、最小的数,及因数和倍数个数方面的特征。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整数的乘除运算认识因数和倍数的意义,自主探索和总结出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探索的过程中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思维的有序性和条理性。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因数和倍数的含义。
教学难点:自主探索有序地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三、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理解因数和倍数的意义
教学例1:
1.观察算式的特点,进行分类。
(1)仔细观察算式的特点,你能把这些算式分类吗?
(2)交流学生的分类情况。(预设:学生会根据算式的计算结果分成两类)
第一类是被除数、除数、商都是整数;第二类是被除数、除数都是整数,而商不是整数。
2.明确因数和倍数的意义。
(1)同学们,在整数除法中,如果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被除数是除数的倍数,除数是被除数的因数。例如,12÷2=6,我们就说12是2的倍数,2是12的因数。12÷6=2,我们就说12是6的倍数,6是12的因数。
(2)在第一类算式中找一个算式,说一说,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
(3)强调一点:为了方便,在研究倍数与因数的时候,我们所说的数指的是自然数(一般不包括0)。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整数的除法算式”中认识因数和倍数的意义,简洁明了,同时为学习因数和倍数的依存关系进行有效铺垫。
3.理解因数和倍数的依存关系。
(1)独立完成教材第5页“做一做”。
(2)我们能不能说“4是因数”“24是倍数”呢?表述时应该注意什么?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正确表述:因数和倍数是相互依存的,不是单独存在的。我们不能说4是因数,24是倍数,而应该说4是24的因数,24是4的倍数。
4.理解一个数的“因数”和乘法算式中的`“因数”的区别以及一个数的“倍数”与“倍”的区别。
(1)今天学的一个数的“因数”与以前乘法算式中的“因数”有什么区别呢?
课件出示:
乘法算式中的“因数”是相对于“积”而言的,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小数、分数;而一个数的“因数”是相对于“倍数”而言的,它只能是整数。
(2)今天学的“倍数”与以前的“倍”又有什么不同呢?
“倍数”是相对于“因数”而言的,只适用于整数;而“倍”适用于小数、分数、整数。
(3)交流汇报。
【设计意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与学生已学过的乘法算式中的“因数”以及“倍”的概念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学生比较容易混淆,这也是学习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意义的难点。通过观察、对比、交流,引导学生发现一个数的“因数”和乘法算式中的“因数”的区别以及一个数的“倍数”与“倍”的区别。
(二)找一个数的因数
教学例2:
1.探究找18的因数的方法。
(1)18的因数有哪些?你是怎么找的?
(2)交流
方法。预设:方法一:根据因数和倍数的意义,通过除法算式找18的因数。
因为18÷1=18,所以1和18是18的因数。
因为18÷2=9,所以2和9是18的因数。
因为18÷3=6,所以3和6是18的因数。
方法二:根据寻找哪两个整数相乘的积是18,寻找18的因数。
因为1×18=18,所以1和18是18的因数。
因为2×9=18,所以2和9是18的因数。
因为3×6=18,所以3和6是18的因数。
2.明确18的因数的表示方法。
(1)我们怎样来表示18的因数有哪些呢?怎样表示简洁明了?
(2)交流方法。
预设:列举法,18的因数有:1,2,3,6,9,18。
图示法(如下图所示)。
3.练习找一个数的因数。
(1)你能找出30的因数有哪些吗?36的因数呢?
(2)怎样找才能不遗漏、不重复地找出一个数的所有因数?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交流,获得找一个数的因数的不同方法,在练习中体会“一对一对”有序地找一个数的因数,避免遗漏或重复。初步感受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以及“最大因数、最小因数”的特征。
(三)找一个数的倍数
教学例3:
1.探究找2的倍数的方法。
(1)2的倍数有哪些?你是怎么找的?
(2)交流方法。
预设:方法一:利用除法算式找2的倍数。
因为2÷2=1,所以2是2的倍数。
因为4÷2=2,所以4是2的倍数。
因为6÷2=3,所以6是2的倍数。……
方法二:利用乘法算式找2的倍数。
因为2×1=2,所以2是2的倍数。
因为2×2=4,所以4是2的倍数。
因为2×3=6,所以6是2的倍数。……
(3)2的倍数能写完吗?你能继续找吗?写不完怎么办?
(4)根据前面的经验,试着表示出2的倍数有哪些?(预设:列举法、图示法)
2.练习找一个数的倍数。
你能找出3的倍数有哪些吗?5的倍数呢?
【设计意图】在理解“倍数”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有序思考的必要性。初步感受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以及“最小倍数”的特征。
(四)一个数的因数与倍数的特征
1.从前面找因数和倍数的过程中,你有什么发现?
2.讨论交流。
3.归纳总结。
预设: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没有最大的倍数,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1是所有非零自然数的因数。
(五)巩固练习
1.课件出示教材第7页练习二第1题。
(1)想一想,怎样找不会遗漏、不会重复?
(2)哪些数既是36的因数,也是60的因数?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让学生再次体会“1是所有非零自然数的因数”“一个数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和“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同时,渗透两个数的“公因数”的意义。
2.课件出示教材第7页练习二第3题。
(1)学生独立完成,交流答案。
(2)思考:5的倍数有什么特征?
【设计意图】渗透5的倍数的特征。
3.课件出示教材第7页练习二第5题。
(1)学生独立完成,交流答案。
(2)你能改正错误的说法吗?
(六)全课总结,交流收获
这节课我们学了哪些知识?你有什么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