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的应用》教学设计 篇一
教学目标:
1. 学生能够理解比的概念,并能够应用比进行比较和判断。
2. 学生能够解决与比相关的实际问题,并能够运用比进行数据分析。
教学重点:
1. 比的概念和运用。
2.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
1. 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比的形式进行分析。
2. 运用比进行数据分析。
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比的相关例题和实际问题。
2. 学生准备纸和铅笔。
教学步骤:
Step 1 引入比的概念(10分钟)
教师通过举例引入比的概念,比如比较两个物体的大小、比较两个数字的大小等。教师可以用图片、实物等多种形式进行展示,引发学生对比的思考。
Step 2 讲解比的运算(15分钟)
教师讲解比的运算方法,包括比的定义、比的表示方法和比的运算法则。教师可以通过具体的例题进行讲解,引导学生理解比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Step 3 比的应用(20分钟)
教师给学生出一些实际问题,要求学生用比进行分析和解答。比如比较两个商品的价格、比较两个地方的温度等。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然后展示各组的答案和思路。
Step 4 拓展应用(15分钟)
教师给学生出一些较难的实际问题,要求学生用比进行数据分析。比如分析某地区的人口增长率、分析某班级的成绩分布等。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收集必要的数据,并用比进行分析和判断。
Step 5 总结和评价(10分钟)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比的应用和重要性。教师可以让学生回答一些问题,评价自己在本节课中的学习情况。
教学延伸:
学生可以进一步应用比的概念和运算方法,解决更复杂的实际问题。教师可以布置一些拓展性的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比的应用》教学设计 篇二
教学目标:
1. 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比进行比较和判断。
2. 学生能够解决多种类型的实际问题,并能够用比进行数据分析和解释。
教学重点:
1. 比的运算法则和应用。
2. 运用比进行数据分析和解释。
教学难点:
1. 将不同类型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比的形式进行分析。
2. 运用比进行数据分析和解释。
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多种类型的实际问题和比的相关例题。
2. 学生准备纸和铅笔。
教学步骤:
Step 1 复习比的概念和运算(10分钟)
教师通过复习比的定义和运算方法,让学生回顾和巩固所学知识。教师可以出一些简单的题目,让学生进行运算和比较。
Step 2 引入实际问题(15分钟)
教师给学生出一些实际问题,要求学生用比进行分析和解答。问题可以包括比较两个城市的人口密度、比较两个年份的GDP增长率等。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讨论,然后展示各组的答案和思路。
Step 3 拓展应用(20分钟)
教师给学生出一些较难的实际问题,要求学生用比进行数据分析和解释。比如分析某地区的就业率变化、分析某公司的市场份额等。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收集必要的数据,并用比进行分析和解释。
Step 4 讨论和演练(15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讨论如何运用比进行数据分析和解释的方法和技巧。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例题,让学生进行演练和讨论。
Step 5 总结和评价(10分钟)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比的应用和灵活运用。教师可以让学生回答一些问题,评价自己在本节课中的学习情况。
教学延伸:
学生可以进一步应用比的概念和运算方法,解决更复杂的实际问题。教师可以布置一些拓展性的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同时,学生还可以学习其他数学概念和方法,如比例、百分比等,进一步提高数据分析和解释的能力。
《比的应用》教学设计 篇三
《比的应用》教学设计范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教学设计是连接基础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对于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具有沟通作用。那么大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比的应用》教学设计范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教学内容: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54页例2和练习十二第1~4题。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结构特征以及解题方法,能正确运用按比例分配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并能提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让学生感悟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教学重点:
运
用按比分配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
提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如果妈妈的菜地里的白菜长虫子了,妈妈会怎么办呢?肯定要买杀虫剂(浓缩剂)进行杀虫。那浓缩剂能不能用来杀虫呢?你们想不想解决这类有关的问题呢?根据学生的回答,那好,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这方面的知识比的应用。
板书:比的应用。
二、探索新知。
请同学们打开教科书的54页。
出示教材54页例2
阅读与理解:
(1)、了解情境中的生活信息。
(2)、已知条件:500mL是配好后的稀释液的体积,1: 4表示的是浓缩液与水的体积的比。
分析与解答:
(1)、稀释液:500ml 总分数:1+ 4=5
1 : 4表示什么意思呢?
浓缩液 : 水
(2)、浓缩液和水的体积比是1: 4 。
浓缩液的体积是稀释液的1/5。
水的体积是稀释液的4/5。
方法一:
总体积平均分成5份。先算出总分数,再求每份是多少,最后分别求出浓缩液和水的体积。
把每份是:500(1+4)=100(mL)
浓缩液:1001=100(mL)
水:1004=400(mL)
方法二:
先求总份数,再求各部分占总量的几分之几(浓缩液占总体积的1/5;水占总体积的4/5。),最后用总量乘各部分占总数的几分之几,求出各部分量。
浓缩液有:5001/5=100(mL)
水有:5004/5=400(mL)
回顾与反思:
浓缩液体积:水的体积
=( ):( )
=( ):( )
答:浓缩液有100mL,水的体积有400mL。
三、巩固练习
练习十二第1、2题。
四、小结:
1、今天我们应用比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你有什么收获?
2、按比的配制应用题的解题方法是: a、先算出总分数,再求每份是多少,最后分别求出浓缩液和水的体积。b、先求总份数,再求各部分占总量的几分之几,最后用总量乘各部分占总数的几分之几,求出各部分量。
五、作业:
练习十二第3、4题。
六、板书设计:
比的应用
方法一 方法二
总分数1+4=5
每份数: 500(1+4)=100(mL) 浓缩液占总体积的1/5
水占总体积的.4/5
浓缩液:1100=100(mL) 浓缩液有:5001/5=100(mL) 水:4100=400(mL ) 水有:1004/5=400(mL)
答:浓缩液有100mL,水的体积有400mL。
课后反思:
按比的配制稀释液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这一节课中我的做法是:首先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会按比的配制的合理性,理解什么是按比配制。按比的配制是一种分配思想,在生活、生产中是很常见的已学过的平均分,其实是按比的配制是比例的一种特例。教学中要通过解决实际生活的问题。让学生了解在生活、生产中常常要把一个数量按照数量的多少来进行配制,去感悟按比的配制存在的价值。
以生活实际例子入手,让学生思考实际生活中所面临的问题,是自己生活中的问题。由此激发学生产生解决问题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去。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每学生都能体会到数学的存在,其实就在他们的身边,因为数学源自于生活。其次充分展示学生的思考过程,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同一问题可以从不同角度去思考,同时能得到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利于学生多向思维的发展,也凸现出学生个性化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