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五篇(优质3篇)

时间:2012-02-09 06:20:37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五篇 篇一

标题:认识数字的基本概念

教学目标:

1. 认识数字0-9的基本概念。

2. 能够正确书写数字0-9。

教学准备:

1. 数字卡片0-9。

2. 白板、白板笔。

教学过程:

Step 1:导入新知

教师出示数字卡片0-9,让学生观察,问学生是否认识这些数字。请学生自由发言。

Step 2:引导认识数字

1. 教师将数字卡片0-9一个一个地出示给学生,同时读出数字的名称。学生跟随教师读,重点注意数字的书写形态。

2. 教师可以提问学生,数字0-9分别有几笔?哪些数字的书写形态相似?

Step 3:巩固数字认识

1. 教师出示白板,写下数字0-9的书写形态,让学生模仿教师的书写。

2. 学生进行数码游戏。教师口述一个数字,学生根据口述书写数字。可以逐渐增加难度,让学生书写多位数。

Step 4:拓展活动

1. 学生分组,每组一个班级角色扮演。假设他们是一家数字博物馆的工作人员,负责展示数字卡片。每个学生依次出示一张数字卡片,并说出数字的名称。

2. 学生互换角色,进行多次练习。

Step 5:总结回顾

教师和学生一起回顾数字0-9的书写形态和名称。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五篇 篇二

标题:认识形状的基本概念

教学目标:

1. 认识常见的二维形状,如正方形、长方形、圆形、三角形等。

2. 能够正确说出并辨认常见形状的名称。

教学准备:

1. 形状卡片:正方形、长方形、圆形、三角形。

2. 白板、白板笔。

教学过程:

Step 1:导入新知

教师出示形状卡片,让学生观察,问学生是否认识这些形状。请学生自由发言。

Step 2:引导认识形状

1. 教师将形状卡片一个一个地出示给学生,同时读出形状的名称。学生跟随教师读,重点注意形状的特点。

2. 教师可以提问学生,每个形状有几条边?哪些形状的边是直线?哪些形状的边是弧线?

Step 3:巩固形状认识

1. 教师出示白板,画出常见形状的示意图,让学生说出形状的名称。

2. 学生进行形状游戏。教师描述一个形状的特点,学生说出对应的形状名称。

Step 4:拓展活动

1. 学生分组,每组一个角色扮演。假设他们是一家形状画廊的导览员,负责介绍各种形状。每个学生依次出示一张形状卡片,并说出形状的名称和特点。

2. 学生互换角色,进行多次练习。

Step 5:总结回顾

教师和学生一起回顾常见形状的名称和特点。可以通过游戏或绘画来加深对形状的认识。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五篇 篇三

【#一年级# 导语】数学不仅是一门科学,而且是一种普遍适用的技术。它是科学的大门和钥匙,学数学是令自己变的理性的一个很重要的措施,数学本身也有自身的乐趣。以下是®整理的《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五篇》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1.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
  一年级北师大版本数学第五单元位置与顺序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结合已有的生活经验,能确定物体前后、左右、上下的位置关系。
  2、培养学生运用“前后、左右、上下”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进一步培养学生关于“前后、上下、左右”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前后、左右、上下的位置与顺序。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前几节课我们学习了前后、左右、上下,今天我们将继续学习这方面的知识。请学生说一说你身边前后左右的同学是谁?
  二、看一看,说一说你的教室
  1、看看我们自己的教室前后、左右、上下有什么?先自己说一说。
  2、同桌说一说。
  3、全班同学交流。
  三、想一想,说一说你小房间里的东西是怎么摆放的?
  1、想一想,你小房间里的东西是怎么摆放?
  2、说一说,同桌交流。
  3、全班交流。
  四、介绍你的文具盒
  指一指,说一说,你的文具盒的上下、前后、左右6个面。
  五、介绍火车站路线。
  1、出示火车站的挂图。
  2、学生用箭头画一画去火车站的路线。
  3、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到火车站的路线,用上前后、左右、上下。
  六、巩固练习
  1、书上63页第3题,看图回答问题
  2、完成随堂练习。一年级北师大版本数学第五单元位置与顺序

2.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直观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初步掌握它们的特征,会辨认这两种图形。
  2、初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比较能力和初步的概括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空间观念,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
  初步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会辨认这两种图形。
  教学难点
  正确辨认特殊的长方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图片“积木图”】我们来看一看这些物体是由哪些图形组合而成的。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其中的几种图形。
  二、探索新知
  1、认识长方体。
  (1)直观感知。
  分别出示:墨水盒、字典,学生说出它的形状。(贴图并板书:长方体)
  让学生从学具中找出一个长方体指给旁边的同学看。
  (2)建立表象。
  学生观察自己手中的长方体,数一数一共有几个面。比一比、看一看每个面的大小、形状有什么特点?
  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小组交流,最后在全班进行汇报。(长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长方形的或者有两个面是正方体形的,相对的两个面形状相同。)
  (3)形成概念。
  学生互相说一说长方体有什么特点。
  2、认识正方体。
  (1)直观感知。
  分别出示:魔方、药盒等,学生说出它的形状。(贴图并板书:正方体)
  让学生从学具中找出一个正方体指给旁边的同学看。
  (2)建立表象。
  学生观察手中的正方体,看一看它有什么特点?小组交流后在全班进行汇报(正方体有6个面,6个面都相同)。
  (3)形成概念。
  学生互相说一说正方体的特征。
  3、区分长方体和正方体。
  让学生分别找出学具中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组织他们开展小组讨论:怎样辨别长方体和正方体?
  三、巩固拓展。
  1、完成书上做一做【图片“做一做1”】
  2、到生活中去找长方体和正方体。【出示图片“生活中的图形”】
  师:你能在这张图里找到我们今天学习的图形吗?
  鼓励学生举出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是长方体或正方体的。
  3、摆图形。
  (1)用8个同样的正方体摆成一个长方体。
  (2)用8个同样的正方体摆成一个大正方体。
  4、用橡皮泥捏一个长方体或正方体,捏好以后展示给全班同学看【详细过程参考探究活动“捏图形”】。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什么图形?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是立体图形,它们分别有什么特点呢?(带学生说一说)

3.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

  《认识图形(二)》这一单元新课有3课时,第一课时主要是让学生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三角形和平行四变形这几个平面图形,第二课时的教学内容就是拼组图形,第三课时是七巧板的拼组。

  反思本课的教学实施,教学目标基本达成。我认为比较成功的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成功的新课导入,可以有效地开启学生思维的闸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励学生探究。

  例如在导课的时候,我是这样引入的: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在认识物体一课中认识了四种图形,它们都住在图形王国里(课件演示:出现宏伟的图形宫以及满天飞舞的各种各样的图形),现在请大家认一认,说一说。学生回答后,教师进一步引导: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都是立体图形,在图形王国里,除了立体图形家族,还有平面图形家族,(课件演示——出示图形)谁认识它们?请介绍一下。学生兴趣盎然,积极参与。

  二、引导操作探索,培养创新能力

  教育家陶行知说过:“人生两个宝,双手和大脑。”创造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动脑和动手相结合,手是脑的老师,智慧出在手尖上。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总是尽可能的给学生提供操作探索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比如在教学新课部分,我改变了“教师演示,学生当观众,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法,大胆的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操作、去尝试、去思考想象……

  教师提问:“同学们,我们已经知道今天要认识的图形都住在立体图形上,你能想办法让他们的家从立体图形上搬出来,单独住到纸上吗?”

  孩子们经过思考、讨论后想出了各种各样的办法:有的孩子说:“可以把这些盒子放在纸上,用铅笔沿着盒子周围画一圈。”有的孩子说:“可以沾一些印泥,再扣在纸上。”有的孩子说:“可以把纸包在盒子的周围,用手使劲折,就有一个图形的痕迹了。”还有的孩子说:“还可以把盒子放在纸张下面,用铅笔描……”

  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你们想不想也来动手印或画一画?孩子们情趣高涨,纷纷回答“要”。于是教师提出自己动手画一画,通过动手,学生很容易就了解了正方形、长方形、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特性。

  以后将要改进的地方有:在放手让学生们画图形时,收放不能自如,还有学习图形拼组时,学生自己拼自己的,搞得到处都是纸,到处都是掉的七巧板,今后还要改进课堂,不能“放”的太过了。

4.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初步知道“同样多”“多”“少”的含义,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能比较清晰地表达多与少。
  2、在学习活动中,通过数一数、画一画的活动,在一一对应数数的情况下,理解谁多谁少,并能用数学语言比较清晰的表达数量的多与少。
  3、在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观察和动手操作的能力;培养学生互相合作的精神和用数学的意识。
  目标分析:
  本节课主要研究“比多少”。教材设计了有趣味的主题图,让孩子

通过观察不同类量物体的多少,来感知“同样多、多、少”的含义。为学习认数、计算和量的知识作准备。学生在幼儿园已经接触过比较的知识,有了一定的比较思想;但孩子的表达能力还不够,要训练学生把意思表达清楚。特别是多种数量同时比较是孩子比较难理解的一类问题,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具体情境中,首先帮助学生了解比较的事物,再进行一一对应的比较,最后得出结论。
  教学重点:使学生经历“一一对应”的过程,发现比较的结果。
  教学难点:注意培养学生审题能力和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图示卡片、数字卡片等。
  教学过程
  一、听故事回答问题。
  (一)教师讲故事:小猪帮助小兔盖房子。(边讲故事边出示图)
  (二)听完故事后,看图回答老师的问题。
  1、故事中有几只小兔?(教师贴图)
  2、故事中有几只小猪?(教师贴图)
  3、小兔在做什么?每只小兔搬一块砖,他们一共搬了几块砖?(教师贴图)
  4、小猪在做什么?每只小猪搬1根木头,他们一共搬了几根木头?(教师贴图)
  5、快来看一看小兔在搬砖,小兔的数量和砖的数量比一比,你有什么发现?(出示一一对应的表达方式,同时板书“同样多”)
  6、小猪搬木头,小猪的数量和木头的数量比一比,你发现有什么发现?(出示一一对应的表达方式,同时板书“多、少”)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有序思考,逐步形成“比较”的步骤和方法。】
  二、创编数学小故事,回答其中有关比较的数学问题。
  (一)教师创编的数学故事。
  1、小猫钓鱼:小花猫和小白猫比赛钓鱼,小花猫钓了4条鱼,小白猫钓了7条鱼。谁钓的鱼多,说说你是怎么比较的?
  2、秋天到了小动物们要举办一年一度的采摘大会了。你们看小猴子摘得是什么?小熊采摘的是什么?小松鼠采摘的又是什么呢?请你比一比说一说看谁能够当上采摘冠军?
  (二)让学生独立创编数学故事。(可以是身边发生的事情)
  【设计意图:通过创编活动使学生感受比较的量。】
  三、课堂练习
  (一)练习。
  1、老师今天请来了许多小动物和我们做朋友,请你挑一挑,哪几种小动物的只数同样多。你是怎么知道的?
  你能用刚才这种方法给同学们摆一摆,让同学们一眼就看出它们是同样多的吗?
  2、做拍手游戏。
  听清老师拍了几下(5下)
  你拍的和老师同样多。
  请你给你的同桌拍手,要求他和你拍的同样多。
  3、小结:说能说一说什么是“同样多”?
  (二)继续做拍手游戏。
  老师拍5下,要求学生拍的比老师多2下。学生开始拍手。
  老师拍5下,要求学生拍的比老师少2下。学生开始拍手。
  引发学生思考:为什么两次拍手的次数不一样?
  (三)完成第7页做一做的题。说一说,为什么?
  (四)看图标注多、少和同样多。
  (五)看图猜一猜。
  挡住的▲和●同样多,所有的▲和●比,是同样多吗?请说明理由。
  挡住的▲和●同样多,所有的▲和●比,谁多谁少,请说明理由。
  所有的▲和●谁多谁少,说一说判断的理由。
  【设计意图:在看图的过程中,让学生进行推理,说出比较两个数多与少的猜测理由,培养学生的推理意识】

5.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

  教学课题:
  十几减9的练习课
  教学内容:
  十几减9的练习课
  教学目标:
  通过十几减9的练习,进一步理解和掌握20以内退位减9的口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
  重点难点:
  熟练掌握“想加算减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导入新课
  填数计算,并讲一讲上下两行有什么联系?
  9+( )=15     9+( )=18  
  15-9=( )    18-9=( )
  9+( )=14     9+( )=17
  14-9=( )     17-9=( )
  二、课堂练习
  1、完成P11页练习一的第4题。
  (1)出示画面,让学生理解题意。
  (2)让学生独立口算出每一个算式的答案,并将他们对号入座。
  (3)教师任意选择一题让学生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2、完成P11页练习一的第3题。
  教师将10、14、13、17……写在黑板上,然后教师一手拿着9的卡片在黑板上移动(不必按顺序),卡片对着十几就算十几减9。
  [教师还可以随意在黑板上指题,全班每一个学生举数字卡片表示得数,这样能激发学生做题的兴趣,有利于提高学习的效果。]
  3、完成P12页练习一的第6题。
  (1)出示题目让学生理解题意,口头叙述画面内容。
  (2)提问:这道题告诉我们什么条件,要我们求什么?
  学生观察后汇报
  第一组植树8棵,第二组植树9棵,两个小组一共植树多少棵?
  (3)请学生列式,并复述口算过程。
  (4)你能根据列出的加法算式说出一个减法算式呢?说说这个减法算式中被减数、减数和差表示的意义吗?
  4、完成P12页练习一的第8题。
  (1)让学生独立理解题意,叙述画面内容。
  (2)让学生通过画面内容想一想:这道题可以提什么问题?
  (3)学生任意选择独立完成。
  三、课堂练习
  1、完成P11页练习二的第5题。
  2、完成P12页练习二的第7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四、布置作业。
  1、完成练习练习二的第9题。
  2、完成第12页思考题
  教学反思:
  通过本课的练习,使学生在有梯度的练习中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了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在老师的鼓励下,运用想加算减法,学生计算的速度有了明显的提高。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五篇(优质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