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物理优秀教案(实用3篇)

时间:2014-01-06 02:35:16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八年级下册物理优秀教案 篇一

标题:探索光的传播——折射实验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光的传播方式及折射现象;

2. 掌握光的传播路径和折射定律;

3. 进行简单的折射实验,观察并分析实验现象。

教学准备:

1. 实验材料:玻璃棒、直尺、透明容器、水;

2. 实验器材:光源、白纸、投影仪;

3. 教学资源:PPT、视频资源。

教学过程:

Step 1:导入(5分钟)

通过播放一个关于光的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光的传播方式及折射现象。

Step 2:学习光的传播路径(10分钟)

1. 讲解光的传播路径,即直线传播原则;

2. 结合PPT,让学生观察并分析光的传播路径的实例,引导学生总结规律。

Step 3:学习折射定律(15分钟)

1. 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观察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路径;

2. 引导学生观察折射现象,让学生发现折射光线与法线夹角的关系;

3. 结合实验结果,引导学生总结折射定律。

Step 4:进行折射实验(20分钟)

1. 分组进行实验,每组2-3名学生;

2. 实验步骤:

a. 将直尺放置在桌上,将玻璃棒放在直尺上;

b. 在透明容器中注满水,将容器放在直尺旁边;

c. 在光源后放置白纸,并调整光源位置,使光线通过玻璃棒射到白纸上;

d. 观察光线在玻璃棒和水中的传播路径,并记录观察结果;

e. 根据观察结果,让学生总结光的折射规律。

Step 5:实验结果分析(15分钟)

1. 让学生汇报实验结果,并进行讨论;

2. 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总结光的折射规律,并与折射定律进行对比;

3. 结合PPT,讲解光的折射规律。

Step 6:拓展应用(10分钟)

通过讲解光的折射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眼镜、显微镜、望远镜等,拓展学生的应用意识。

Step 7:小结(5分钟)

通过复习折射定律及实验结果,对本节课内容进行小结,并布置相关作业。

八年级下册物理优秀教案 篇二

标题:探索静电力——静电实验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静电的概念及产生方式;

2. 掌握静电的传导和感应;

3. 进行简单的静电实验,观察并分析实验现象。

教学准备:

1. 实验材料:塑料梳子、气球、铝箔、塑料薄膜;

2. 实验器材:充电器、导线、静电仪;

3. 教学资源:PPT、视频资源。

教学过程:

Step 1:导入(5分钟)

通过播放一个关于静电的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静电的概念及产生方式。

Step 2:学习静电的传导和感应(10分钟)

1. 讲解静电的传导和感应的概念;

2. 结合PPT,让学生观察并分析静电传导和感应的实例,引导学生总结规律。

Step 3:学习静电实验知识(15分钟)

1. 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观察静电的实验现象;

2. 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让学生发现静电现象与物体带电性质的关系;

3. 结合实验结果,引导学生总结静电实验规律。

Step 4:进行静电实验(20分钟)

1. 分组进行实验,每组2-3名学生;

2. 实验步骤:

a. 使用充电器给塑料梳子充电;

b. 用带电的塑料梳子靠近铝箔或塑料薄膜,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观察结果;

c. 使用静电仪测量带电物体的电荷量;

d. 根据观察结果和测量数据,让学生总结静电实验规律。

Step 5:实验结果分析(15分钟)

1. 让学生汇报实验结果,并进行讨论;

2. 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总结静电实验规律,并与静电传导和感应进行对比;

3. 结合PPT,讲解静电实验规律。

Step 6:拓展应用(10分钟)

通过讲解静电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静电除尘、静电喷涂等,拓展学生的应用意识。

Step 7:小结(5分钟)

通过复习静电实验规律及实验结果,对本节课内容进行小结,并布置相关作业。

八年级下册物理优秀教案 篇三

八年级下册物理优秀教案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而实验是物理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落实教学目标的有效手段。以下是八年级下册物理优秀教案,欢迎阅读。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电压的作用、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2、知道电压的单位伏特、千伏、毫伏及相互关系;

  3、记住干电池和家庭电路的电压.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想象、类比、推理能力,搜集信息能力。

  情感目标

  1、体会类比是科学研究的常用方法.

  2、培养学生学科知识联系实际的意识。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教材首先从学生熟悉的“灯泡发光、电动机砖动”现象提出问题:灯泡发光、电动机转动,都需要电流,那么电流是怎样形成的呢?引起学生思考。

  学生在思考后得不出结论的情况下,需要教师的讲解点拨。电流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怎样让学生对其有一个形象的了解,教材用水流类比电流、阀门类比开关、涡轮类比电灯、抽水机类比电源、水位差类比电压。让学生体会用“水位差是形成水流的原因”类比“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用“抽水机是形成水位差的原因”类比“电源是形成电源的原因”;用“流动的水冲动水轮机转动”类比“流动的电荷使灯泡发光”。

  在学生初步知道电源、电压、电流的作用后,介绍了电压有高低、电压的单位;介绍了生产、生活中的用电器的电压值,是学生感觉到“电压”就在我们身边。

  电压概念的初步建立过程充分体现了“类比的'科学方法”,把难懂的概念用通俗的方法说明使学生容易理解。

  教法建议

  演示一个显示电路通电的实验(小灯泡发光),启发指出电路中有电流。提问电流是怎样产生的?若学生回答是因为电路中接有电源,则可进一步提问:有电源为什么就会有电流呢?学生的回答一般是不完全的,在指出它们的正确方面以后,就此引入新课。

  1. 用类比法讲解电流形成电流原因

  对初中学生可以采用类比方法,说明电压使电路中形成了电流,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首先作好课本演示实验,让学生看到A、B两杯水面高度不同是形成水流冲动涡轮转动的原因,当水面相平后,水就停止了流动。要让水持续流动,就需要用抽水机把B杯中的水抽到A杯,使两杯水面再次形成液面差。

  由以上类比,启发学生归纳出:水的流动是因为有水压,电荷作定向移动是因为有电压。因此可知电压使电路中形成了电流,电源使提供电压的装置。

  注意:讲授电压时,还需着重指明是那段电路两段的电压。常说的“电路上的电压”,指的是“这段电路两端的电压”。

  2. 电压的高低和单位

  先从水压有大小引出电压也应有大小(高低),在做下面的实验:

  (1)用1节、2节、3节干电池分别给同一个小灯泡通电(选用额定电压为3。8V的灯泡),小灯泡的亮度不一样。

  (2)用手摇发电机给一个小灯泡通电,改变手摇的快慢,小灯泡的亮度不同。从小灯泡的亮度不同,说明不同电源产生的电压不同。

  (3)介绍电压的单位:伏特(V)。一接干电池电压1。5V,家庭电路电压220V。比伏大的单位有千伏(kV),高压输电线间的电压达几千伏甚至到几万伏。比伏小的单位友毫伏(mV)。

  (4)在讲完电压的单位之后,认真地介绍课本的几种电压值,还可以多介绍一些生产、生活中用电器的额定电压值,可以布置查找记录电源、用电器额定电压值的家庭作业,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

  (5)讨论“想象议议”中的问题,可以起到巩固、归纳本节知识的作用:用电器工作需要通过电流,产生电流需要在用电器两端加上电压,提供电压需要电源。

  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过程应当体现出“以学生发展为本,师、生互动”的新理念,为避免教师“一言堂,满堂灌”的注入式教学,教师应当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设计一系列能引起学生思考的问题提出,引导学生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习知识、巩固知识、学习方法、片杨能力。

  一、 提出问题,引起学生思考

  电灯发光、电冰箱制冷等用电器工作时都有电流通过,电荷是怎样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的呢?在学生思考不得其解的时候,教师进行下面的活动。

  二、 类比说明,讲解电压

  1.演示水流冲动涡轮机转动实验,提出问题:水为什么会流动?怎样才能使水持续流动?两容器水面有高度差,水才会流动;抽水机不断地把低处的水抽到高处,使两容器内保持一定的水面高度差。

  2.演示小灯泡发光实验,用类比方法讲解“电压使电路形成电流,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类比的方法要具体,可以参考下面的方式:

  3.对电压高低的认识,要从具体现象入手,使学生对电压的高低有直观的认识。可以演示“利用不同节数干电池给同一小灯泡供电,观察其亮度的变化。”由此说明,灯泡两端的电压越高,表现出灯泡发光越亮。在此基础上,再演示用手摇发电机给一个小灯泡通电,改变手摇的快慢,小灯泡的亮度不同。从小灯泡的亮度不同,说明不同电源产生的电压不同。

  三、 电压的单位

  1.电压的单位教学可以直接给出定义,但对伏特、千伏、毫伏间的换算要通过具体实例让学生落实。

  2.对电压单位的初步认识,可以从生产、生活中的一些电源、用电器的电压标

值中确认识、去了解。

  以上教学要求和方法,是对教学的基本要求,对一般的学校和学生都应该能做到。如果有的学校没有小抽水机和涡轮,可以用下面的实验加以说明:

  两个玻璃杯容器底部用一根软胶管相连,中间用卡子卡住,两边的水面不相平,当把卡子打开后,看到水从A容器流向B容器。A、B容器水面相平后,水停止了流动。由此说明水面的高度差是使水定向流动的原因。

  接下来可以提问:要让水持续不断地流动,应当采取什么方法?

  不断地把B容器中的水舀到A容器中,使A、B容器保持稳定的水面高度差。接下来说明,舀水的工作可以用抽水机来完成,给出说明。

  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讨论电压和电流的关系。典型例题可以组织学生讨论。

  例题.关于电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电路两端有电压,电路中就一定有电流

  B。 电路中无电流,电路两端就一定无电压

  C。 电路两端必须有电压,才可能有电流

  D。 电路中有电流,电路两端就一定有电压

  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练习电压单位换算。如:220V=______kV, 4。5V=______mV。

 

八年级下册物理优秀教案(实用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