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教案 篇一
标题:认识数字的基本概念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认识数字0-20,并能正确书写和读出这些数字。
2. 培养学生对数字的排序和比较能力。
3. 帮助学生理解数字的大小与数量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
1. 数字卡片:0-20的数字卡片,每个数字一张。
2. 数字图表:展示数字0-20的图片和相应的数字符号。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 引入数字的概念:教师出示数字图表,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图表中的数字。
2. 引导学生观察数字的特点:数字的形状和大小不同,但都代表不同的数量。
二、探究(15分钟)
1. 观察数字卡片:教师将数字卡片随机展示给学生,让学生辨认数字,并用手指指出相应数量的物品。
2. 数字排序游戏:教师将数字卡片打乱顺序,让学生按照数字大小排列卡片。引导学生讨论数字大小的规则。
3. 比较数字大小:教师出示两张数字卡片,让学生比较数字的大小,并说出较大或较小的数字。
三、拓展(15分钟)
1. 数字填空:教师出示一张数字图表,遮住其中的几个数字,请学生根据图表中的其他数字填写遮住的数字。
2. 数字游戏:教师出示一些数量的物品,让学生观察并说出数量,然后用数字符号表示出来。
四、巩固(10分钟)
1. 数字书写练习:学生拿出练习本,按照教师的指导,认真书写数字0-20。
2. 数字大小比较练习:教师出示一些数字,让学生两两比较数字的大小,并用“大于”、“小于”或“等于”来表示比较结果。
五、总结(5分钟)
1. 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强调数字的基本概念和数字的大小比较方法。
六、作业布置(2分钟)
1. 练习本上完成指定的数字书写练习。
2. 家庭作业:观察家里的物品,用数字符号表示出来,并写出相应的数量。
二年级数学教案 篇二
标题:认识简单的数学运算符号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认识加号和减号,并能正确书写和读出这些符号。
2. 培养学生进行简单的数学运算的能力。
3. 帮助学生理解加法和减法运算的含义和应用场景。
教学准备:
1. 数学符号卡片:加号和减号的卡片,每个符号一张。
2. 数学运算练习题:一些简单的加法和减法运算练习题。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 复习数字的概念:教师出示数字图表,让学生快速说出图表中的数字。
2. 引导学生思考:数字之间可以进行什么样的操作?
二、探究(15分钟)
1. 观察数学符号卡片:教师出示加号和减号的卡片,让学生辨认符号,并说出符号的含义。
2. 加法运算:教师出示两个数字,用加号将它们连接起来,让学生读出并计算结果。
3. 减法运算:教师出示两个数字,用减号将它们连接起来,让学生读出并计算结果。
三、拓展(15分钟)
1. 数学运算游戏:教师出示一些数字和运算符号,让学生进行加法和减法运算,并说出计算结果。
2. 完成练习题:教师发放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简单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四、巩固(10分钟)
1. 数学运算符号练习:教师出示一些运算符号,让学生快速说出符号的含义。
2. 数学运算练习:教师出示一些运算题,让学生独立计算并写出结果。
五、总结(5分钟)
1. 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强调加法和减法运算的含义和应用场景。
六、作业布置(2分钟)
1. 练习本上完成指定的数学运算练习。
2. 家庭作业:观察家里的物品,进行简单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并写出计算过程和结果。
二年级数学教案 篇三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使学生发现图形和数的排列规律。
2、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及归纳推理的能力。
3、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使学生知道生活中事物有规律的排列隐含着数学知识。
教学重、难点:
通过操作、观察、猜测等活动去发现规律,找出有新意的排列规律。
教学准备:
给每对同桌学生提供3组图片学具。
教学过程:
一、观察引入:
1、观察(出示教科书第115页墙面图、地面图)
师:小东家厨房装饰得真漂亮,你能发现瓷砖的排列有什么规律吗?
(先让学生自己观察,如果学生只看到斜行的规律,则教师酌情启发学生注意横行、竖行的规律,要是还有困难,教师可进一步启发)
a、每行有几种瓷砖?
b、这几种瓷砖排列的顺序是怎样的?
(1)学生交流
(2)揭示课题:找规律
二、合作探究,发现规律:
1、让学生小组合作找出墙面和地面装饰的瓷砖的图形排列规律,并用规范的语言来描述规律,帮助总结:
(1)从看的方向不同来寻找规律
(2)从图形的不同来寻找规律
(3)从图形的排列来寻找规律
2、把同学们发现的规律进行分析,像这样几个图形按一定的规律不断重复地排列,我们叫这种排列为循环排列规律。
3、每个同学在学习小组内把自己的想法,或别人好的想法说一说。
[设计意图]:创设学生熟悉的活动情境,引发学生自觉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使知识的发现过程融于丰富、有趣的活动之中,激发学生的探索意识。
三、动手实践,创造规律:
1、如果你是小小建筑设计师,你能设计出什么样的美丽图案?老师和同学拿出各种各样的图形卡片,请大家设计一些有循环规律的图案。
2、展示:□○★△、△□○★、★△□○、○★△□
3、让学生按要求去思考,下面的图形应当怎样摆。
生:这图形是后面的向前循环移动一个位置,所以应该是□○★△,与第一个图一样。
4、出示练习题:
a、一只鸭子头像和两只鸟的头像循环排的
b、看书第115页,你发现了什么?
[设计意图]:这个活动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巩固了新知,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掌握了什么规律?
五、提高练习:
出示小黑板:
1、我爱数学、学我爱数、数学我爱、。
2、上下、下右、右左、左右、上左、下上、。
3、1234、4123、3412、。
二年级数学教案 篇四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P6~P7的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让学生初步运用乘法解决简单问题,进一步体会加法与乘法之间的关系,加深理解乘法的意义。
2、能力目标:能根据具体情境列出乘法算式,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3、情感态度目标:让学生在情境中意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时直接用乘法算式表示。
教学难点:
从乘法意义的角度解释乘法列式的理由。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准备:
课件“有几块积木的挂图”或课件动画显示。
教学过程:
一、情境诱思
课件显示一堆摆放整齐有序的积木,教师顺势诱导:“这么多积木,怎样数才能数得又快又准呀?”(板书:有几块积木?)
二、解决问题
1、学生各自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算出积木的块数。
2、小组交流:你是怎样数的,所列的算式中每个数各代表什么意思?
3、汇报情况。加法乘法
5+5+5+5+5+5+5=35(人)5×7=35(人)
7+7+7+7+7=35(人)7×5=35(人)
4、你喜欢那种计算方法?为什么?(绝大部分学生会喜欢用乘法计算)
因此得出结论:直接用乘法计算会简便的多,因为乘法是加法的简便运算。
5、从上面的两道乘法算式中,你发现了什么?
两个乘数前后调换位置,积不变。
三、巩固应用
完成“练一练”中的第1、2、、3、4题。
要求:1、独立读题、列式计算;
2、学生交流每个乘法算式中各个乘数的意义;
3、汇报,订正答案。
四、小结:今天,我们学会了什么?
“乘法的意义”、“乘法算式中乘数的可交换性”、“乘法和加法的联系”
五、作业:
教科书P11“练一练”1、2、3题。
二年级数学教案 篇五
一、教学目标:
1.轻度目标:
区分物体的上、下位置空间关系。会用上面、下面方位词回答问题。
2.中度目标:
区分物体的上、下位置空间关系。基本上会用上面、下面方位词回答问题。
3.重度目标:
在教师的指导下,了解学习内容。
4.培养幼儿的空间感知能力,养成摆放物体有序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重点:
分辨上下位置关系,并能描述物体的上下关系。
三、教学难点:
理解上下的位置关系。
四、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动物玩具若干、小架子(上、下两层)、苹果树挂图一幅
五、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
听故事,然后多媒体出示相应图片并提问。
故事:
小狗和小熊玩了一天后回屋休息,小狗抢先躺在了下铺。并说:“我累了,不想往上爬,你上去吧。”小熊便说:“这是我的铺,你上去。再说,我这么胖,怎么爬上去?”小狗还是不听,最后小熊只好艰难地爬上了上铺。
看图片提问:
A、小狗抢先睡在哪里啦?(下铺)
B、小熊最后睡在了哪里?(上铺)
三、新授:
1.认读上下。教师领读上下,并会做手势(往上指、往下指)。
2.认识上下。学生举例说说自己身边有哪些上下,如;宿舍的上下床、家里的鞋柜和冰箱、教室里的黑板和红旗、自己的头和脚、天上的太阳和地上的小花小草等。
二年级数学教案 篇六
教学内容:
第10页 例2 做一做 练习二的1、2题两位数加两位数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的笔算加法;
2、使学生能熟练地进行竖式计算;
3、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熟练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
教具准备:主题图、投影片
学具准备:小棒
教学过程:
一、解决情景中的问题
1、教师出示主题图
师:上节课有的同学提出二(3)班和二(4)班也可以合乘一辆车,这节课我们来解决这个问题。
师:怎样能知道这两个班是否能合乘一辆车呢?
(要知道两个班共有多少人?)
师:怎样列算式?
学生说,教师板书:35+34=
2、请学生在小组里讨论怎样计算“35+34”,可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是用摆小棒的方法还是用竖式计算还是口算。
3、请学生说明自己的想法
(1)先请摆小棒的学生讲
提问: 为什么把5根小棒和4根小棒和起来,3捆和3捆和起来?
(2)再请列竖式的学生讲
提问: 写竖式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用竖式计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你是从哪一位加起的?
(3)请口算的学生讲
提问: 你是从哪一位加起的?
口算时应注意什么?
二、做一做:
教师用投影片出示题目
指名将题做在投影片上,其他学生做在书上
集体订正投影片上的题目,进行评价。
同位相互检查,相互评价,
三、练习:
练习二 第1题:
先请学生看图,说图意,
再列竖式计算。
第2题:笔算下面各题。
学生将题目写在练习本上,同位相互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