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物体教学设计 篇一
在幼儿教育中,观察物体是培养幼儿观察力和思维能力的重要环节。通过观察物体,幼儿可以发现事物的特征、变化和规律,培养他们的观察和思维能力。因此,设计一个有效的观察物体教学活动对幼儿的发展至关重要。
首先,我会选择适合幼儿认知水平的物体进行观察。例如,可以选择生活中常见的水果、玩具、动物等物体,这些物体对幼儿来说是熟悉的,易于理解和观察。同时,还可以选择一些新奇的物体,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其次,我会结合幼儿的实际情况,设计一系列的观察问题。观察问题可以从物体的外观、颜色、形状、大小、材质等方面展开,引导幼儿观察并思考。例如,对于一个水果,可以问幼儿它的颜色是什么?形状是什么样的?它的表面是光滑的还是粗糙的?等等。通过这样的问题引导,可以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接下来,我会设计一些观察实验,让幼儿亲自动手进行观察。例如,可以让幼儿观察一个水果在不同温度下的变化,或者观察一个玩具在不同力的作用下的变化。通过实际操作,幼儿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物体的特性和规律。
同时,我还会鼓励幼儿进行观察记录。可以提供一些观察记录表或者让幼儿自己制作观察笔记本,让他们记录下自己的观察结果和感受。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幼儿的记录和整理能力,还可以加深他们对观察物体的理解。
最后,我会设计一些延伸活动,进一步拓展幼儿的观察和思维能力。例如,可以设计一些比较、分类、序列等活动,让幼儿进一步思考和运用他们的观察结果。同时,还可以鼓励幼儿提出自己的观察问题,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探索能力。
通过以上的教学设计,可以有效地提升幼儿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观察物体不仅可以培养幼儿的科学素养,还可以促进他们的认知发展和语言表达能力。因此,在幼儿教育中,我们应该重视观察物体的教学设计,为幼儿提供更多的观察和思考的机会。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 篇二
观察物体是幼儿教育中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通过观察物体,幼儿可以发现事物的特征、变化和规律,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在教学设计中,我们可以采用一些具体的方法和策略,帮助幼儿进行观察物体的学习。
首先,我们可以通过引导幼儿观察物体的外观特征来培养他们的观察力。例如,可以选择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如水果、玩具等,让幼儿观察它们的颜色、形状、大小等。通过观察,幼儿可以对物体的外观有更深入的认识,从而提高他们的观察力。
其次,我们可以设计一些观察实验,让幼儿亲自动手进行观察。例如,可以让幼儿观察一杯水在不同温度下的变化,或者观察一块冰在不同环境下的变化。通过实际操作,幼儿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物体的特性和规律,并培养他们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同时,我们可以提供一些观察工具和材料,帮助幼儿进行观察。例如,可以提供放大镜、显微镜等观察工具,让幼儿观察物体的微观结构;可以提供放大镜、量杯等观察工具,让幼儿观察物体的大小和容量。通过使用观察工具,幼儿可以更加准确地观察物体,培养他们的观察和测量能力。
此外,我们还可以设计一些与观察物体相关的游戏和活动,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参与度。例如,可以设计一些观察比赛,让幼儿在规定时间内观察尽可能多的物体特征;可以设计一些观察拼图,让幼儿根据观察结果拼凑正确的物体图像。通过这些游戏和活动,幼儿可以在愉快的氛围中进行观察,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通过以上的教学设计,我们可以有效地帮助幼儿进行观察物体的学习。观察物体不仅可以培养幼儿的科学素养,还可以促进他们的认知发展和语言表达能力。因此,在幼儿教育中,我们应该重视观察物体的教学设计,为幼儿提供更多的观察和思考的机会。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 篇三
教学目标:
通过观察实特,使学生体会到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会简单辨认物体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形状,培养空间观念。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出示一个长方体模型观察:指名说说看到模型的哪一面。(有的说前面,有的说侧面)
师:你们猜老师会看到模型的哪一面?(上面)
思考:为什么同是一个长方体的物体,他们看到的形状会不同呢?
(板书课题:观察物体)
二、 观察实物,传授新知。
观察后说一说。
(1) 小组观察实物小汽车,观察后说一说你看到的是小汽车的什么部位?
(2) 交流观察结果。
(3) 观察课本的图。
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淘气和笑笑也在观察同一辆车呢。大家看他们分别看到了车的什么部位?找一找是第几幅图呢?
学生讨论交流。
师:淘气和笑笑站的位置不同,看到的形状也就不一样。
(4) 师进一步引导讨论。
师:淘气很想到空中看看,汽车又是什么样子的?你可以看看自已准备的小车。
师:除了从上面观察小汽车,还可以从什么位置去观察呢(下面)
请拿起桌上的小汽车,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师:通过刚才的观察和讨论,谁来说说我们怎么去观察一个物体。
三、 发展性练习。
看一看,画一画:回家后,根据桌上的茶壶,结合自已的观察把自已的观察结果画在纸上。
四、 作业设计。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 篇四
教学目标:
1.通过让学生观察实物,使学生初步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培养学生空间相象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2.经历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形状的活动,体会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在实际的观察活动中,感受到在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
教学难点:正确辨认从不同侧面(左侧面、右侧面)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
教学准备:
每个小组:四本语文读本(或别的书)、娃娃、从四个不同角度拍摄的四本《语文读本》的照片、从四个不同角度拍摄的娃娃的照片;
教师:杨桃、从上面拍摄的四本《语文读本》的照片、从四个不同角度拍摄的学生照片、若干从不同角度拍摄的生活物品照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学们认识老师手上的这个水果吗?对,杨桃。今天老师就要给大家讲一个画杨桃的故事。
画杨桃的故事:一天,美术老师带来了杨桃让大家仔细观察之后把它画下来,淘气也画了一张。同学们看了都笑话他说:这哪是杨桃啊,分明是颗五角星啊!
老师走过去看了看,不但没有批评淘气,还表扬他观察很仔细,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从杨桃的两端去观察,杨桃看起来就像个五角星)
杨桃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看到的情况不一样,那其他物体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看到的情况是不是也不一样呢?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观察物体。
二、探究体验
1.活动一:观察物体找图片(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看到的情景有时不一样)。
(1)观察找照片:在每个小组的桌上都摆了四本语文读本和一些照片,四位同学坐在不同的位置,请从你的位置仔细观察,然后把你观察到的图像从这些图片中找出来,放到自己的面前。
(2)汇报:请一小组的同学上台汇报。
先说你坐在几号位,再说说你看到的是语文读本的哪一面,选的是哪张照片?
这两张照片都是侧面,这两个侧面有没有什么不同呢?
(3)讨论:老师这儿还有一张图片(从上面拍的),讨论一下,这是从哪个角度拍的呢?四个同学当中谁站起来看到的和图片上的一样?
(4)请小组长把书和照片收到抽屉里。
2.活动二:根据照片,判断拍照角度。
(1)老师给我们班的一位同学拍了几张照片,我们看看它是谁啊?请出这位同学。请大家猜猜这几张照片分别是从哪个角度拍摄的?请同学上来站在相应的位置。
先出示一张正面和一张背面。
当第三个同学上台找到位置后问下面的同学:他找的位置对吗?你是怎么判断的?
出示第4张照片问:这一张也是侧面,和第三张的拍摄角度一样吗?你是怎么想的?
(2)小明他们也在给小动物拍照呢,我们去看看!书:67页,例1。
三个人从三个不同的角度给小恐龙拍照,下面三张照片分别是谁拍的?请在照片下写上小摄影师的名字。
这一张照片拍的是小恐龙的哪个面?是谁拍摄的?
(3)给小动物拍完照片,他们又被门外的小卡车给吸引住了。
三个人从三个不同的角度观察卡车,这辆卡车在他们三个人的眼里是什么样的呢?请你与下面对应的图片连一连。书70页,完成第一题。
投影订正后收起书。
3.巩固练习
(1)根据照片把具体物体摆到正确的方向:
小动物太可爱了,老师也忍不住给小动物玩具拍了几张照片,每个小组白色信封里都有四张照片,它是汪老师分别从1,2,3,4号位拍摄的,请小组长按照照片背面的序号发给相应的组员。然后请大家根据手上的图片,摆出这个娃娃的正确位置,要保证这个娃娃摆好后,每位同学观察到的和图片上的一样。
汇报:请一位同学说说,你们小动物的脸面对着几号位(小动物的正面对着几号位)?
(2)换角度观察:你想从其他的角度去观察一下娃娃吗?那我们来个找座位的游戏,请小组长将这四张照片合起来洗一洗,正面朝上随意的发给每人一张,然后请大家根据组长发的照片找到正确的位置坐下来。三点要注意:1。 娃娃不能移动; 2。 不能看照片背面的数字提示;3。 找好了手放膝盖坐好。看看哪一组找的又快又好。
订正:每个同学是不是找对观察角度了呢?我们可以这样检验,如果你坐的位置和照片背面的数字是一样的就说明你们找对了。翻过来看看吧。四个人全找对了的小组请举手。
(3)转娃娃换座位:小娃娃朝一个方向坐累了,请小组长帮帮忙,帮娃娃换个方向,让他们面向××,现在小娃娃转方向了,同学们看看自己手上的照片,在观察一下娃娃,你还能坐在原地不动吗?想想你该坐在哪?请根据照片找到相应的座位。
说说你的座位怎么变化了?
还原座位,小组长收起照片和娃娃。
三、巩固拓展
(1)根据照片猜物体(体会物体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同学们喜欢猜谜吗?下面我们来玩一个猜一猜的游戏。汪老师从不同的角度给一些物体拍了照片,请同学们根据照片猜猜是什么物体(出示从一个角度拍摄的柠檬照片,有的学生猜橙子)看来有时候,我们从一个角度观察还不好确定,换个角度再来一张。
(杯子)(冰箱、洗衣机)(书包)(笔盒)(河马、大象)……适时问:这个照片是从哪个角度拍摄的?
(2)同学们真聪明,说到大象,汪老师再给同学们讲一个摸大象的故事:
从前,有五个盲人,从来没有见过大象,不知道大象长的什么样,他们就决定去摸摸大象。第一个人摸到了鼻子,他说:“大象像一条弯弯的管子。”第二个人摸到了尾巴,他说:“大象像个细细的棍子。”第三个人摸到了身体,他说:“大象像一堵墙。”第四个人摸到了腿,他说:“大象像一根粗粗的柱子。”
1同学们,同样一头大象,为什么四个人的说法都不一样呢?其实把这四个人说的综合起来才是大象的真正样子。看来我们在观察物体时应该从多个角度、全方位的观察,观察的过程中还要特别注意细节,才能比较准确。
四、课堂总结
看来我们在观察物体时应该从多个角度、全方位的观察,观察的过程中还要特别注意细节,才能比较准确。
谈谈这节课学到了什么知识?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 篇五
教学内容:
课本P102、105页。
学情分析:
复习米和厘米,使学生对长度单位“米”和“厘米”有更深刻的认识,并能对一些实物的长度进行估算和测量,对于角和直角的复习,则使学生学会在几何图形中发现角和直角,并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
复习观察物体,使学生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简单物体的形状,而复习认识时间,让学生认识时、分和间隔5分钟的时间的读写,并会运用时间解决简单的生活问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2、学生进一步熟练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会用刻度尺画线段。
3、培养学生观察物体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2、培养学生观察物体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方法:
引导学生动手、动脑及合作交流,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
教学准备:
课件,尺子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启发,明确目标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要知道物体的长度。量比较短的物品,可以用厘米做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常用米做单位。
二、合作探究,达成目标
(一)米和厘米的复习
1、回顾梳理
这学期我们学过哪些长度单位?关于米和厘米的知识你知道哪些?
学生小组交流,回答。
2、表象与进率
(1)1厘米有多长?1米有多长?你能用你的方法表示出它们的长度吗?
学生理解表象与进率,教师积极评价学生的方法。
(2)1米是多少厘米呢?你是怎么知道的?
学生活动:演示米和厘米的长度。
教师板书:1米=100厘米
3、估计与测量
(1)看书上第105页第10题中的2条线段,估计一下它们有多长?
学生估计长度并汇报。
(2)用尺子测量它们的长度,边测量边留心你是怎样测量的?
学生活动。
教师评价学生的测量方法,及时发现出现的错误。
(3)引导学生估计黑板的长度。
学生先自己估计。然后教师在黑板上画出1米长的线段,再次请学生估计黑板的长度并测量出黑板的实际长度。
4、组织完成104页第9题
(二)观察物体(课件出示汽车观察图)
1、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个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不一样。观察物体时,要多
从几个方向观察。
1、 观察圆柱,你可以看到什么形状?从不同的方向观察长方体,你可以看到什么形状?
2、 观察球和正方体你又可以看到什么形状?
3、 看到我们学过的立体图形的一个面是正方形,它可能是什么物体?
三、变式练习,检测目标
1、学生独立完成105页第11题。
教师巡视,对画法不规范的学生及时个别指导。
2、想一想,填一填。
(1)测量比较短的物体,可以用()作单位。
(2)一枚图钉的长约1()。
(3)过两点可以画()条线段。
(4)学生用尺上“0”刻度到“10”是()。
(5)1厘米1厘米地数,数()次是9厘米。
(6)70厘米-15厘米= 44米+26米=
35米+18米= 56厘米-28厘米=
1米-30厘米= 64厘米+28厘米=
四、总结评讲,升华目标
这节课你学到了的什么?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 篇六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实物的前、后、左、右几个面,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个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2.通过实际操作,判断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单一物体的形状,初步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推理能力。
3.积极参与观察活动,在观察活动中体会观察物体的乐趣,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理解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教学难点:
会辨认简单物体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对应图形。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揭示问题
师:“同学们一定还记得老师以前给你们照过好多可爱又有趣的照片吧?现在老师想请你们也为老师照几张照片,可以吗?”学生为老师照相,当老师站在学生当中时叫停,请坐在老师不同方向的学生说说照出的相片是什么样子的。
师:“为什么他们给老师照出的照片不一样呢?”
学生回答,教师不做评判。引出课题,并板书。
二、探究发现,建立模型
1、小组观察活动
教师课件出示小组活动要求
(1)第一次观察活动:观察玩具
教师巡视,了解各组活动情况。
请一个小组的同学汇报。
师:“这个小组的同学观察到的都一样吗?”
指名学生回答。
师:“回忆自己小组同学汇报的情况,用一句话说一说?”
让各个小组汇报情况。
师“同学们知道是什么原因,让我们各个小组同学的观察结果有的相同,有的不同?”
指名回答。
(2)第二次观察活动:观察带把的水杯
请一个小组的学生汇报观察情况。
各个小组代表汇报自己组观察的结果。
2.小结。
引导学生小结,然后教师课件出示: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个问题所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
3.再次探讨课前相片为什么照出来是不一样的问题。
三、理解应用,强化体验
课件出示练习题。
1.智慧之旅第一站:
帮助小霞和小宇解决问题。
2.智慧之旅第二站:
男孩和女孩看到的是汽车的哪个面?
3.智慧之旅第三站:
教科书19页“练一练”的1、2题。
4.智慧之旅第四站:
教科书19页“练一练”的4题。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做一做,有困难的可以和组内的同伴讨论。
四、总结归纳,提升经验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