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影》教案设计 篇一
第一篇内容
教案设计:《竹影》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竹子的生长环境和特点;
2. 学习欣赏竹子的美丽形态和独特之处;
3. 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4. 提高学生的绘画和创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
1. 竹子的生长环境和特点;
2. 竹子的美丽形态和独特之处;
3. 学生的创作能力培养。
三、教学难点:
1. 如何培养学生对竹子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 如何引导学生进行绘画和创作。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教师出示一幅描绘竹子的画作,让学生观察并谈谈他们对竹子的印象和感受。
2. 学习(15分钟)
a. 教师通过图片和文字介绍竹子的生长环境和特点,引导学生了解竹子的生命力强、抗风抗寒等特点。
b. 教师通过展示竹子的不同形态和颜色,让学生欣赏竹子的美丽和独特之处。
3. 创作(25分钟)
a. 学生用铅笔和纸练习描绘竹子的形态和线条。
b. 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竹子形态,用彩色铅笔或水彩颜料进行绘画创作。
c. 学生可以在绘画的同时,用文字描述自己对竹子的感受和想象。
4. 展示和分享(10分钟)
学生将自己的作品贴在墙上展示,并向同学分享自己的创作过程和感受。
五、教学延伸:
1. 鼓励学生到自然环境中观察和感受竹子的美丽和独特之处,进一步培养他们对自然界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 组织学生进行竹子的摄影比赛,鼓励他们用摄影记录竹子的美丽和独特之处。
六、教学评价:
1. 学生的绘画作品和文字描述,评价其对竹子的观察力和想象力的表达。
2. 学生的参与度和合作精神。
七、教学资源:
1. 竹子的图片和文字资料;
2. 绘画和创作工具。
《竹影》教案设计 篇二
第二篇内容
教案设计:《竹影》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竹子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2. 学习欣赏和理解《竹影》这首诗的意境;
3.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学素养。
二、教学重点:
1. 中国文化中竹子的象征意义;
2. 诗歌《竹影》的意境欣赏。
三、教学难点:
1. 如何让学生理解和欣赏诗歌的意境;
2. 如何引导学生从诗歌中感受竹子的美。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教师播放一段描述竹子的音乐,让学生用感性的方式感受竹子的美。
2. 学习(15分钟)
a. 教师通过图片和文字介绍竹子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和象征意义,引导学生了解竹子在中国文化中的独特价值。
b. 教师朗读《竹影》这首诗,让学生欣赏和感受诗歌中描绘的竹子的意境。
3. 分析和理解(25分钟)
a. 学生分组讨论诗歌中的意象和意义,并展示自己的理解。
b. 教师引导学生从音乐、色彩等方面分析诗歌中的意境和情感。
4. 创作(20分钟)
a. 学生以《竹影》为题,进行诗歌创作,表达自己对竹子的理解和感受。
b. 学生可以选择用绘画、摄影等方式,表达自己对竹子的美的感悟。
5. 分享和评价(10分钟)
学生将自己的诗歌或创作作品分享给同学,并互相评价和交流。
五、教学延伸:
1. 组织学生进行竹子的艺术欣赏活动,欣赏和学习中国古代绘画中的竹子题材作品。
2. 鼓励学生参观竹子园或竹子艺术展览,进一步感受和理解竹子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六、教学评价:
1. 学生的诗歌和创作作品,评价其对竹子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2. 学生的参与度和合作精神。
七、教学资源:
1. 描述竹子的音乐;
2. 竹子的图片和文字资料;
3. 绘画和创作工具。
《竹影》教案设计 篇三
《竹影》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通过体味本文
生动形象的描写,感受天真烂漫的童真、童趣及理解父亲的谆谆引导教育对孩子成长发展的重要性。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大家喜欢这幅画吗?哪位同学能说说你看到的情景?大家设想一下,在一个有月亮的晚上,地上满是竹影,那么,大家会做什么呢?作者他们又会玩些什么?让我们一起走进丰子恺先生的文章,感受竹影的趣味吧。
丰子恺先生的情况,哪一位同学能帮老师简要介绍一下。
二、作者简介:
丰子恺(1898——1975),浙江人,我国著名画家、文学家、美术和音乐教育家,是一位在多方面卓有成就的文艺大师。特别是他的风格独特的漫画作品影响很大,内涵深刻,耐人寻味,深受人们的喜爱。他的散文除评论外,大多叙述自己亲身经历的生活和日常接触的人事,文字朴实无华,有浓厚的生活情趣。丰子恺先生喜欢儿童、热爱儿童、崇拜儿童,他的好多作品都反映儿童生活,表现童真童趣,让我们一起来感受。
三、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轻声朗读这篇文章,找出课文中的人物及人物活动的词,并用一句话概括课文内容。
——本文主要叙述了我和小伙伴夏夜乘凉时看竹影,描画竹影以及与爸爸讲解中国画的知识。
四、品读课文,交流感受:
朦胧的月光,婆娑的竹影牵动了孩子们的心,你感受到美了吗?让我们跟随作者他们进入这美妙的境界,分享他们的快乐。请同学们再细细品读课文,找出你认为最美的句子并进行赏析。(引导学生从两方面军去品读课文:1、课文中描写景物的.句子;2、课文中富有童趣的活动)
——看天、看月、看人影、看竹影。
——研究天空中光线、颜色的变化;讨论人影头上有烟气的原因;用画笔描地上的人影和竹影…
在这其中,你觉得最富有童趣的是哪些描写?为什么?
我个人觉得,第三小节的两处描写最有趣:
——华明“在水门汀上热心地描写自己的影。描好了,立起来一看,真像一只青蛙,他自己看了也要笑。”
——我学他的口头禅喊他“对起,对起,给我也带一枝来!”
这两处都很有趣,特别是华明描自己的影子,把自己描成一只青蛙竟然还笑。而大人这时候往往就会赶紧趁无人注意,把这影子涂掉,因为会觉得这是一种丑化。
总结:精彩发言不嫌多,通过大家的细细品味,我们可以发现本文的作者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同时借助大量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把我们带入了孩子们的童稚活动中,也让我们进入了美的世界。
不过大家有没有想过,作者他们只是一味玩没人指引教育,那他们会有更大的收获吗?让我们共同关注丰子恺的父亲。
五、品读父亲
1、对照课文,说说作者的父亲是一个怎么样的人?要求大家结合课文简要地作些评价。
主要有三处:
第3小节:
忽然一个大人的声音在我们头上慢慢地响出来:“这是管夫人的!”……他明明是来得很久了。
——父亲早就来了,却耐心地在一旁观察孩子的作为,在合适的时机参与话题,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引导孩子。
第3小节:
爸爸似乎很理解他的意思,立刻对着他说道:“谁想出来的?这画法真好玩呢!我也来描几瓣看。”
——能细心体察孩子的心情,并为他们解围,这真是难能可贵的长者风度。
第8小节:
我回到堂前,看见中堂挂着的立轴——吴昌硕描的墨竹,似觉更有意味。那些竹叶的方向、疏密、浓淡、肥瘦,以及集合的形体,似乎都有意义,表示着一种美的姿态,一种活的神气。
—— 童年时的作者活学活用,经父亲指引后审美水平马上有了提高。这正是有了实践经验作为指导的结果,胜过多少空洞的理论教育。
由此可见,大人对孩子的指导教育,特别是引导孩子步入艺术的殿堂、成为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丰子恺有这样一个好父亲,也许,这就是他后来之所以能成为艺术大家的原因之一吧。
让我们代表丰子恺先生用一两句话向他父亲表达一番心意。
丰子恺有这么一个好父亲,大家羡慕吗?
六、学习感悟:
读完全文,你对童心童趣,对父亲的教育方式,或许会有一些深刻的启发或感受。请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任选一个角度,具体地说说,相信同学们一定会有更独到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