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乐《让世界充满爱》教学设计三篇 篇一
教学目标:
1. 了解歌曲《让世界充满爱》的歌词和曲调;
2. 培养学生对于音乐的感知和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内容:
1. 歌曲《让世界充满爱》的歌词和曲调;
2. 歌曲的表演和演唱。
教学步骤:
1. 引入歌曲:播放歌曲《让世界充满爱》,让学生听一遍,让学生对歌曲的曲调和歌词有一个初步了解。
2. 分析歌词:让学生看歌词,引导学生一起分析歌词的含义和主题。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并进行讨论。
3. 学唱歌曲:教师带领学生逐句学唱歌曲,注意发音和节奏的准确。
4. 分组合作: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选择一段歌词进行表演。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创意和表演才能。
5. 小组演唱:每个小组轮流进行演唱,其他小组进行观摩和评价。
6. 全班合唱:整个班级进行歌曲的合唱,让学生感受到团队合作的力量和乐趣。
7. 总结讨论:让学生讨论演唱过程中的收获和感受,引导学生总结合作的重要性和音乐的魅力。
教学评价:
1. 学生对歌曲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2. 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3. 学生的音乐表演能力和创意表达。
初中音乐《让世界充满爱》教学设计三篇 篇二
教学目标:
1. 提高学生对于音乐的欣赏能力;
2. 培养学生的音乐表演和创作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内容:
1. 歌曲《让世界充满爱》的歌词和曲调;
2. 音乐欣赏和创作。
教学步骤:
1. 引入歌曲:播放歌曲《让世界充满爱》,让学生仔细倾听,感受歌曲中传递的情感和意义。
2. 分析歌曲:让学生分析歌曲的曲调、节奏和歌词的表达方式。引导学生对歌曲进行细致入微的欣赏。
3. 创作歌曲: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创作一首与《让世界充满爱》主题相符的歌曲。鼓励学生发挥创意,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4. 小组表演:每个小组轮流进行歌曲的表演,其他小组进行观摩和评价。
5. 音乐欣赏:教师选取一些与《让世界充满爱》主题相关的音乐作品进行欣赏,让学生感受不同风格和表达方式的音乐作品。
6. 总结讨论:让学生讨论创作过程中的收获和感受,引导学生总结音乐的魅力和创作的乐趣。
教学评价:
1. 学生对音乐的欣赏和理解能力;
2. 学生的音乐创作和表演能力;
3. 学生的团队合作和创意表达能力。
初中音乐《让世界充满爱》教学设计三篇 篇三
【#教案# 导语】《让世界充满爱》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作曲者郭峰为国际和平年专门创作的组曲之一。歌曲采用带再现的单三部曲式结构,a段为齐唱形式,b段和变化再现的第三部分均为二声部合唱形式。合唱采用的是最常规的三度同节奏主调音乐写作织体,节奏规整,旋律以平稳进行为主,琅琅上口而又富有个性,适合班级教唱。©准备了以下教案,希望对你有帮助!篇一
一、教学年级:七年级
二、教学课时:第1课时
三、教学目标
1、“唱会”并且能够初步“唱好”歌曲《让世界充满爱》,体验歌曲的音色美与声部的和谐美,激发学生的歌唱兴趣。
2、在歌唱训练中体会歌曲的意境,了解音乐要素在歌曲中的表现作用。利用声音来塑造美,表现爱。
3、掌握切分节奏和后附点节奏的演唱方法,了解以三度配置为主的同节奏二声部合唱歌曲的一般特点。
四、教学重难点
1、用听觉调整自己的声音,保持声部的音准和音色统一,重点是b乐段合唱声部的和谐性。
2、前半拍休息节奏,切分节奏,后附点节奏,变化音,长音时值的保持。
五、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系统,钢琴,课件,歌谱。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约占本课时的12%)
1、播放包含童声合唱《让世界充满爱》节目的慈善文艺演出视频资料。
2、提问:如果你在慈善晚会中听到这首歌曲,会有什么样的感受?
3、歌曲采用了什么样的演唱形式?可以划分为几个部分?
设计意图:用视频资料作为情境导入的教学手段,开门见山地导入到教学主题中,让学生初听音乐,通过听觉和视觉刺激让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运用提问形式,可以让学生尽快集中注意力,进入音乐情境,关注音乐的表现形式。
(二)新歌教学(约占本课时的70%)
1、教师范唱歌曲第一乐段,提示学生对照歌谱找出四个乐句之间的关系。
2、学生观察歌谱后得出结论:第一、三乐句完全重复,二、四乐句变化重复,结音不同。
3、跟琴视唱旋律,控制气息,用假声位置发“nu”(努)母音轻声歌唱,提示学生注意用耳朵倾听和调整自己的声音,必须与身旁同学的声音相似,相互模仿,全班的声音要求高度统一。
4、重点练习前半拍休止节奏()、切分节奏()和后附点节奏()个别检查掌握情况。要求每个乐句全音符要有气息支持,唱足四拍的时值,长音后统一气口。
5、用唱名视唱整个乐段,要求用手划拍,轻声高位置哼唱2-3遍。唱熟旋律后加入歌词,唱会第一乐段。
6、在课前就把班级人数一分为二,注意把音准感觉好的学生平均搭配,让他们分别站在老师的左边是高声部,右边为低声部。低声部先跟琴视唱b乐段的第一句旋律,唱熟后加入高声部。
教师提示:注意第二乐句()的音准,可以用(2—1)大二度的感觉套唱1—的音程关系。然后在高声部3音的保持中,低声部由1进行到,反复磨练后再进行后面的练习。
7、重点练习再现部第四乐句和结束句的合唱声部旋律。
8、表情处理:
(1)提问:你认为怎么处理才更能打动人?
(2)提示:气息下沉,提起眉毛,打开口腔,控制音量。
(3)提示:在休止符处连吸带唱,把逻辑重音确立在每个乐句中的后附点节奏上。
(4)练习时,先要求一个声部稍强,另一个声部稍弱,最后均衡两者音量,让学生体验不同力度的演唱效果。
(5)结束句要求唱得渐慢和渐弱,让人感觉回味无穷。
9、跟随课件音响完整演唱歌曲。
设计意图:音乐是听觉艺术,一定要养成学生倾听的习惯,学会用耳朵来调整自己的声音,同时要善于观察和分析歌谱,找出乐句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以利于音乐记忆。a乐段的歌唱重点是音色统一,注意气息控制,音量不能过大。b乐段的歌唱重点是两个声部间的和谐,保持音准感觉和音量的均衡。整个歌曲教学采取“分块包割”和“各个击破”的方式,有利于随时发现和解决问题。重点是解决本首歌曲的歌唱基本技巧,让学生学会歌唱。
(三)音乐视野拓展教学(约占本课时的15%)
1、师:“《让世界充满爱》是音乐对真情的呼唤。象这样的歌曲还有很多,如《爱的奉献》(播放主题片段)
2、师:其实,早在几百年前,乐圣贝多芬就在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中把这种情感升华到了《欢乐颂》的主题----坚信人类必将获得“团结友爱”的永恒欢乐。
3、播放第九交响曲中《欢乐颂》的合唱音频。
设计意图:虽然是唱歌教学,但决不能整节课都唱个不休,那样容易使学生产生声带疲劳和学习厌烦心理。本环节的设计主要是为了让学生的声带得到短暂的休息,同时也是为了进一步拓展学生的音乐视野。因为歌曲《让世界充满爱》歌词非常的通俗易懂,用不着花费过多精力去深究,所以,采用另外两个音乐主题来解释和升华课题。考虑时间关系,这两个主题只能做一个欣赏浏览。因为音乐艺术是不能用语言来解释清楚的,所以也用不着进行其他无谓的说教。
(四)教学小结(约占本课时的3%)
师:这节课,我们唱了,也听了关于爱的歌曲,因为音乐本身就是情感的艺术,相对其他艺术形式而言,更具有情感上的表现力和感召力。
我们国家有一句话叫“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正如《爱的奉献》歌曲中唱的那样:”只要人人都付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让我们手拉着手,心贴着心,用最动情和最美妙的歌声再唱《让世界充满爱》!(学生边歌唱边依次离开教室)。
篇二
一、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歌曲,能够感受到歌曲“让世界充满爱”的真挚情感,体会真情的可贵。
【过程与方法】
运用模仿、对比、合作的方式培养团队的协作能力。
【知识与技能】
掌握切分的演唱方法和二声部合唱的音色和谐,并能够完整的演唱歌曲。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完整而流畅的演唱歌曲《让世界充满爱》。
【难点】
掌握小切分的演唱方法。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播放5.12汶川地震的抢险视频,并设问这个视频表现了什么样的情感主题?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这个视频主要表现出关于爱的情感主题,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有关爱的歌曲《让世界充满爱》。
(二)新课教授
1.初听歌曲,教师播放歌曲并设问歌曲的速度是什么样的?情绪又是什么样的?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歌曲的速度很慢,情绪非常的柔和、抒情。
2.复听歌曲,并思考歌曲可以分为几段?它们的演唱形式分别是什么?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这首歌曲可以分3段,第一段是独唱,第二段是合唱,第三段又回到独唱。
3.完整的聆听歌曲,并体会其中的情感。
4.教师弹琴范唱第一段,学生跟琴哼唱曲谱。引导学生发现切分节奏并讲解,切分节奏的作用主要是为了打破原来节奏的强弱规律。教师带领学生分别演唱原曲谱和去掉切分后的曲谱体会切分节奏。
5.填词演唱第一段。
6.教师弹琴范唱第二段高声部旋律,学生跟琴哼唱。教师弹琴范唱第二段低音声部旋律,学生跟琴哼唱。
7.分小组合唱第二段曲谱后交换声部演唱。教师讲解合唱,合唱要求单一声部音的高度统一,要求声部之间旋律的和谐,所以需要大家齐心协力,精诚协作才能够唱好两个声部。
8.分小组填词演唱第二段。
9.引导大家观察第三段与第一段的区别,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第一段和第三段的曲谱是一样的,只是歌词不同。自由朗读第三段歌词后填词演唱。
10.完整的演唱曲谱,在第二段的时候可以分男女声演唱高低音声部。
(三)拓展延伸
分小组对比欣赏《我们同属一个世界》。
(四)教师小结
爱,人类永恒的主题;爱,是世界都能读懂的语言。让我们在这首爱的音乐中结束今天的学习,希望大家能用自己的行动,去爱身边的每一个人,爱我们这个世界。
四、板书设计
篇三
一、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歌曲,能够感受到歌曲“让世界充满爱”的真挚情感,体会真情的可贵。
【过程与方法】
运用模仿、对比、合作的方式培养团队的协作能力。
【知识与技能】
掌握切分的演唱方法和二声部合唱的音色和谐,并能够完整的演唱歌曲。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完整而流畅的演唱歌曲《让世界充满爱》。
【难点】
掌握小切分的演唱方法。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播放5.12汶川地震的抢险视频,并设问这个视频表现了什么样的情感主题?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这个视频主要表现出关于爱的情感主题,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有关爱的歌曲《让世界充满爱》。
(二)新课教授
1.初听歌曲,教师播放歌曲并设问歌曲的速度是什么样的?情绪又是什么样的?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歌曲的速度很慢,情绪非常的柔和、抒情。
2.复听歌曲,并思考歌曲可以分为几段?它们的演唱形式分别是什么?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这首歌曲可以分3段,第一段是独唱,第二段是合唱,第三段又回到独唱。
3.完整的聆听歌曲,并体会其中的情感。
4.教师弹琴范唱第一段,学生跟琴哼唱曲谱。引导学生发现切分节奏并讲解,切分节奏的作用主要是为了打破原来节奏的强弱规律。教师带领学生分别演唱原曲谱和去掉切分后的曲谱体会切分节奏。
5.填词演唱第一段。
6.教师弹琴范唱第二段高声部旋律,学生跟琴哼唱。教师弹琴范唱第二段低音声部旋律,学生跟琴哼唱。
7.分小组合唱第二段曲谱后交换声部演唱。教师讲解合唱,合唱要求单一声部音的高度统一,
要求声部之间旋律的和谐,所以需要大家齐心协力,精诚协作才能够唱好两个声部。8.分小组填词演唱第二段。
9.引导大家观察第三段与第一段的区别,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第一段和第三段的曲谱是一样的,只是歌词不同。自由朗读第三段歌词后填词演唱。
10.完整的演唱曲谱,在第二段的时候可以分男女声演唱高低音声部。
(三)拓展延伸
分小组对比欣赏《我们同属一个世界》。
(四)教师小结
爱,人类永恒的主题;爱,是世界都能读懂的语言。让我们在这首爱的音乐中结束今天的学习,希望大家能用自己的行动,去爱身边的每一个人,爱我们这个世界。
四、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