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粥》的教学设计 篇一
腊八粥是中国传统节日腊八节的重要食品之一,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营养价值。如何通过教学设计,让学生了解腊八粥的制作过程和意义,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尊重呢?下面是一份针对小学生的腊八粥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腊八粥的起源和传统习俗。
2.学习腊八粥的制作过程和食材。
3.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尊重。
二、教学准备
1.准备腊八粥的制作材料:糯米、红豆、花生、莲子、枸杞等。
2.准备相关的图片、视频和故事,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
3.准备相关的习俗和传统文化的介绍材料。
三、教学过程
1.导入
通过展示相关的图片和视频,引起学生对腊八节和腊八粥的兴趣,让学生了解腊八粥的起源和传统习俗。
2.学习腊八粥的制作过程
让学生观看制作腊八粥的视频或实地体验,了解制作腊八粥的具体步骤和食材。可以组织学生一起动手制作腊八粥,让他们亲身体验制作的乐趣。
3.品尝腊八粥
制作好腊八粥后,让学生品尝腊八粥的味道,让他们感受到腊八粥的独特魅力。可以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引导他们发表对腊八粥的看法和意见。
4.学习腊八粥的营养价值
通过介绍腊八粥的营养价值,让学生了解腊八粥对身体健康的好处。可以用简单易懂的语言解释腊八粥中各种食材的功效,增加学生对腊八粥的认识。
5.了解腊八节的其他习俗
通过讲解腊八节的其他习俗,如放爆竹、贴春联等,让学生了解和感受传统节日的独特魅力。可以组织学生一起参与相关的活动,增加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参与感。
四、教学总结
通过教学过程的引导和学习,学生对腊八粥的制作过程和意义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培养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尊重。可以通过小结的形式,让学生回顾所学内容,巩固他们的学习成果。
以上是一份针对小学生的腊八粥教学设计,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学习腊八粥的过程中,增加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热爱,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尊重。
《腊八粥》的教学设计 篇二
腊八粥是中国传统节日腊八节的重要食品之一,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营养价值。如何通过教学设计,让学生了解腊八粥的制作过程和意义,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尊重呢?下面是一份针对中学生的腊八粥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腊八粥的起源和传统习俗。
2.学习腊八粥的制作过程和食材。
3.探讨腊八粥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意义。
4.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尊重。
二、教学准备
1.准备腊八粥的制作材料:糯米、红豆、花生、莲子、枸杞等。
2.准备相关的图片、视频和故事,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
3.准备相关的习俗和传统文化的介绍材料。
三、教学过程
1.导入
通过展示相关的图片和视频,引起学生对腊八节和腊八粥的兴趣,让学生了解腊八粥的起源和传统习俗。
2.学习腊八粥的制作过程
让学生观看制作腊八粥的视频或实地体验,了解制作腊八粥的具体步骤和食材。可以组织学生一起动手制作腊八粥,让他们亲身体验制作的乐趣。
3.探讨腊八粥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意义
通过讲解腊八粥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意义,如腊八节的由来、腊八粥的象征意义等,让学生了解腊八粥在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可以展示相关的习俗和传统文化的介绍材料,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思考。
4.品尝腊八粥
制作好腊八粥后,让学生品尝腊八粥的味道,让他们感受到腊八粥的独特魅力。可以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引导他们发表对腊八粥的看法和意见。
5.展示和讨论
让学生展示他们制作的腊八粥,并让他们用自己的语言解释腊八粥的意义和价值。通过讨论和交流,让学生从多个角度理解腊八粥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意义。
四、教学总结
通过教学过程的引导和学习,学生对腊八粥的制作过程和意义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培养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尊重。可以通过小结的形式,让学生回顾所学内容,巩固他们的学习成果。
以上是一份针对中学生的腊八粥教学设计,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学习腊八粥的过程中,增加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热爱,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尊重。
《腊八粥》的教学设计 篇三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文中人物的对话描写。
4、通过人物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描写,体会“八儿”一家的其乐融融。
教学重点:
文中人物的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描写。
教学难点:
体会“八儿”一家的其乐融融。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读题导入
今天,我们学习《腊八粥》请一个同学来读一下课题。
二、初读课文
1、指导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请其他同学认真在心里跟着读。
3、这篇文章围绕腊八粥讲了一体什么事?
4、学生汇报,教师点拨。
三、默读课文,圈划批注
1、文中的主要人物是谁?—“八儿”
2、“八儿”这个人物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请默读圈画相关语句。
3、学生圈画后汇报。
4、教师及时总结。
他的心里活动变化构成了本课的线索,可以为突破口。从“迫不及待”,到“苦苦等待”,“到美妙的猜想”再到“亲见时的惊讶”。
四、总结升华
1、文章中有关腊八粥熬煮的描写也不可忽视,如第1自然段写的:“把小米,饭豆,枣,白糖,花生仁儿合并拢来糊糊涂涂煮成一锅,让它在锅中叹气似的沸腾着,但看他那叹气样儿,闻闻那种香味,就够咽三口以上的唾沫了,何况是,大碗大碗地装着,大匙大匙朝心里塞灌呢!”
2、学习作者语言的妙处。
3、当堂积累下来。
腊八粥
沈从文
主人公:“八儿”
迫不及待,
苦苦等待,
美妙的猜想,
亲见时的惊讶。
《腊八粥》的教学设计 篇四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重点词句、分角色朗读等感悟课文。
2、通过人物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描写,体会课文内容,感受八儿的心理活动的变化,体会八儿一家的其乐融融。
3、学习文中人物对话的描写,感受浓浓亲情。
教学重点:
结合文章对人物细致描写,体现人物特点,感受深深情感。
教学难点:
在字里行间中体会八儿对腊八粥的渴望与喜爱,体会浓浓亲情。
教学过程:
一、读课文回忆:
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精读品味:
(一)1、快速读课文第一自然段:你读懂了什么?
2、学生汇报,指导朗读。
抓住重点词句,想象粥的制作过程和人们吃粥的感觉,感受腊八粥的美味。
读了作者笔下的腊八粥,你想到了哪个成语?
(二)、面对美味的腊八粥,八儿有什么表现呢?读课文2—19自然段,要求:
1、画出描写八儿的句子,想想这些句子分别属于什么描写?
2、反复品读这些句子,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运用我们学过的.
语文学习方法进行学习,简单做下批注。
3、学生交流汇报:
A、盼粥:
1、抓住八儿心里活动的直接描写,“喜得快要发疯了,指导朗读。
2、八儿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
抓住关键词。“松劲“急红了”这样神态的描写,体会八儿的迫不及待。
B、等粥:从八儿的语言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八儿的天真、贪吃)
C、猜粥、看粥:
看了粥后八儿心里会怎样想?
三、回读感悟:
1、回读全文,谈谈自己读了《腊八粥》的感受。
2、读读自己喜欢的句子和段落。说说喜欢的原因。
四、拓展阅读:
阅读全文《腊八粥》
《腊八粥》的教学设计 篇五
教材分析:
文章选自沈从文先生早年的小说《腊八粥》的前半部分,全文围绕“八儿”等着吃妈妈熬煮的腊八粥的情态、心情,展现了一幅淳朴、和睦、温馨的图景。
学习者特征分析大部分学生比较容易接受本课的学习内容,具有较强的求知欲望,学习比较积极,参与学习的面儿比较广。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7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文章中人物的对话描写。
教学方法:
看图法、合作法、小组活动。
教学过程
一、看图导入:
1.请学生说一说对“腊八”或腊八粥的了解。
2.教师导语: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腊八粥》这一课,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学生指名读课文,边读边标记自然段记号,划出读不准音的词语。
2.正音,并反复读关键词语。
3.同桌一起读重点段落。
三、再读课文:
1.学生围绕课后题默读思考。
2.学生自读,教师巡视。
3.学生汇报:
第1小题:练习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也可以先适当提出文中的主要人物,围绕“妈妈”和“八儿”结合课题来概括,这样先降低了难度,概括效果会更好。
第2小题:这一题旨在训练学生对“八儿”这一人物是否理解。是在梳理文章大意后关注作者的表达。聚焦到主人公“八儿”身上,因为他的心理活动变化构成了本课的线索,可以此为突破口。从“迫不及待”到“苦苦等待”到“美妙的猜想”再到“亲见时的惊讶”,文章随处可见“八儿”急切想吃腊八粥的情形。
第3小题:全文围绕“八儿”全家吃妈妈熬煮腊八粥的经过,展现了一幅淳朴、和睦的图景。表达了一家的其乐融融。
4.教师相机总结。
四、分析人物特点:
1.“八儿”是个怎样的孩子?结合文中语句加以说明。
2.师生交流。
3.文中的母亲呢?用刚才的方法。
4.师生交流。
五、指导朗读:
1.本篇课文人物对话描写较多,组织学生分角色朗读。
2.通过揣摩人物心理,联系提示语来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组织朗读比赛,互相点评,取长补短。
六、作业:
1.有感情地将课文朗读给家长听。
2、学生自由读课文。
板书设计
腊八粥
沈从文
“八儿”、母亲
其乐融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