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大青树下的小学》课文原文及教案【精彩3篇】

时间:2016-03-09 07:42:50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大青树下的小学》课文原文及教案 篇一

《大青树下的小学》课文原文:

春天来了,小树叶挤破了冰冷的大地,朝着太阳伸展开来,变得更加茂盛。在一片茂密的绿叶中,有一所小小的学校,它就坐落在大青树下。

这所小学是一所特别的学校,没有围墙,没有大门,进出学校都可以随意。学校的门牌上写着:“大青树下的小学”。学校的教室是由大自然搭建的,没有四面墙壁,只有头顶上的天空,周围的树木和草坪。学校里没有黑板,也没有桌椅,只有大石头,孩子们可以坐在上面听课。学校里没有教室门,也没有窗户,孩子们可以随时随地进出教室。

学校没有固定的课程表,也没有严格的学习要求。孩子们可以选择他们感兴趣的课程进行学习,比如数学、语文、科学等等。在学校里,孩子们不仅可以学习知识,还可以学习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技能,比如种菜、养鸟、观察昆虫等等。学校里没有老师,孩子们是自己的老师,他们互相学习,互相帮助。

这所小学没有考试,没有分数,没有排名。孩子们只需要按照自己的兴趣和能力去学习,没有压力,没有负担。他们可以自由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用自己的方式去学习和表达。在这所小学里,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都被尊重和关爱。

大青树下的小学,是一个梦幻般的地方,让孩子们在自然的怀抱中学习、成长。这所小学不仅教会了孩子们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了他们如何去爱与被爱,如何去关心和帮助他人。在这所小学里,孩子们感受到了真正的快乐和幸福。

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大青树下的小学》的故事情节和主题。

2.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3.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培养创造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教学准备:

1.课文《大青树下的小学》的故事卡片。

2.图片素材:大青树、小学教室、孩子们在大自然中学习的场景等。

3.学生绘画、手工制作的材料。

教学过程:

Step 1:导入新课

1.播放一段与大自然相关的音乐,营造出自然的氛围。

2.展示大青树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大自然的思考和感受。

Step 2:阅读课文

1.教师朗读课文,学生跟读,培养语感和阅读能力。

2.分组讨论课文中的关键词和关键句,激发学生的思考和独立思考能力。

Step 3:讨论课文主题

1.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围绕课文主题展开讨论。

2.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Step 4:创意活动

1.学生根据课文中的描述,绘制自己心目中的大青树下的小学场景。

2.学生可以选择手工制作小学教室、孩子们和大自然的场景等。

Step 5:分享和展示

1.学生展示自己的绘画和手工作品,让其他同学欣赏和评价。

2.学生分享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的想法。

Step 6:课堂总结

1.教师对本节课进行总结,强调大自然的重要性和保护意识。

2.鼓励学生在生活中积极保护环境,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大青树下的小学》课文原文及教案 篇二

《大青树下的小学》课文原文:

春天来了,小树叶挤破了冰冷的大地,朝着太阳伸展开来,变得更加茂盛。在一片茂密的绿叶中,有一所小小的学校,它就坐落在大青树下。

这所小学是一所特别的学校,没有围墙,没有大门,进出学校都可以随意。学校的门牌上写着:“大青树下的小学”。学校的教室是由大自然搭建的,没有四面墙壁,只有头顶上的天空,周围的树木和草坪。学校里没有黑板,也没有桌椅,只有大石头,孩子们可以坐在上面听课。学校里没有教室门,也没有窗户,孩子们可以随时随地进出教室。

学校没有固定的课程表,也没有严格的学习要求。孩子们可以选择他们感兴趣的课程进行学习,比如数学、语文、科学等等。在学校里,孩子们不仅可以学习知识,还可以学习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技能,比如种菜、养鸟、观察昆虫等等。学校里没有老师,孩子们是自己的老师,他们互相学习,互相帮助。

这所小学没有考试,没有分数,没有排名。孩子们只需要按照自己的兴趣和能力去学习,没有压力,没有负担。他们可以自由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用自己的方式去学习和表达。在这所小学里,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都被尊重和关爱。

大青树下的小学,是一个梦幻般的地方,让孩子们在自然的怀抱中学习、成长。这所小学不仅教会了孩子们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了他们如何去爱与被爱,如何去关心和帮助他人。在这所小学里,孩子们感受到了真正的快乐和幸福。

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大青树下的小学》的故事情节和主题。

2.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3.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培养创造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教学准备:

1.课文《大青树下的小学》的故事卡片。

2.图片素材:大青树、小学教室、孩子们在大自然中学习的场景等。

3.学生绘画、手工制作的材料。

教学过程:

Step 1:导入新课

1.播放一段与大自然相关的音乐,营造出自然的氛围。

2.展示大青树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大自然的思考和感受。

Step 2:阅读课文

1.教师朗读课文,学生跟读,培养语感和阅读能力。

2.分组讨论课文中的关键词和关键句,激发学生的思考和独立思考能力。

Step 3:讨论课文主题

1.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围绕课文主题展开讨论。

2.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Step 4:创意活动

1.学生根据课文中的描述,绘制自己心目中的大青树下的小学场景。

2.学生可以选择手工制作小学教室、孩子们和大自然的场景等。

Step 5:分享和展示

1.学生展示自己的绘画和手工作品,让其他同学欣赏和评价。

2.学生分享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的想法。

Step 6:课堂总结

1.教师对本节课进行总结,强调大自然的重要性和保护意识。

2.鼓励学生在生活中积极保护环境,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大青树下的小学》课文原文及教案 篇三

【#教案# 导语】《大青树下的小学》是一篇抒情散文,描写了一所边疆小学欢乐祥和的校园生活,体现了我国各民族儿童之间的友爱和团结。®准备了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篇一】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大青树下的小学》课文原文

  早晨,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有汉族的,有傣族的,有景颇族的,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大家穿戴不同,来到学校,都成了好朋友。那鲜艳的民族服装,把学校打扮得绚丽多彩。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

  “当,当当!当,当当!”大青树上钟声敲响了。

  上课了,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大家一起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最有趣的是,跑来了几只猴子。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

  这就是我们的民族小学,一所边疆的民族小学。古老的铜钟,挂在大青树粗壮的枝干上。凤尾竹的影子,在洁白的粉墙上摇晃……

  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作者吴然,选作课文时有改动。

【篇二】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大青树下的小学》教案1

  教学要求:

  1.会认“坝、汉”等10个生字,会写“晨、汉、球”等13个生字。正确读写“坪坝、穿戴、打扮”等词语。

  2.能和同学交流课文中有新鲜感的句子,说一说这所学校的特别之处。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这所小学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读出对这所小学的喜爱之情。

  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搜集有关我国少数民族服饰和风情的图片、文字资料。

  2.教师准备具有民族特色的音频、图片资料、挂图、生字卡片。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展示自己找到的有关图片,介绍自己了解的少数民族的情况。

  学生展示介绍,教师提示学生着重介绍少数民族的服饰特征、生活习俗。

  2.教师利用课后资料袋中的图片,补充介绍课文中涉及的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等少数民族的情况。

  二、揭示课题,范读课文。

  1.在我国西南边疆地区,有好多民族聚居在一起,共同生活,和睦相处。不同民族的孩子们也在一所学校共同学习。这样的一所民族小学,大家愿不愿意去参观一下?

  2.板书课题:大青树下的小学。

  3.教师配乐范读。

  三、试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1.这所民族小学美不美?大家肯定想亲自去走一趟,转一圈。请你自己试着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生字根据注音拼读一下,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

  2.学生试读。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

  教师相机出示每小节中带生字的新词,正音、巩固。学生感到陌生的词语也提示一下。

  四、分组朗读,小组间比赛。

  1.分小组朗读,每组读一自然段,各组练习。

  2.各组练习后进行比赛。

  五、巩固字、词,指导写词。

  1.指名读生字,新词。

  2.指导书写课后田字格中的字。

  a.着重分析指导“晨、绒、服、装、读、影”。并且在黑板上田字格中示范。

  “晨”是上下结构,注意“辰”要拖着“日”,相互要结合紧凑。

  “绒”是左右结构,由“纟”和“戎”组成,右边的“戎”共六笔,不要漏写。

  “服”的“月”字旁要瘦一些。

  “装”是上下结构,书写要紧凑。

  “读”是左右结构,右边是“卖”,不是“买”。

  “影”是左右结构,右边三撇,写得匀称。

  b.学生写字。

  3.抄写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指名朗读生字、新词,检查生字、新词掌握情况。

  2.导入:通过上一课的学习,我们已经感受到了民族小学的美。这一课我们要朗读感悟,我们会进一步地通过朗读感悟民族小学的美。

  二、分段读议,加深感悟。

  1.第一自然段。

  a.请各自轻声读第一段,想一想读完部分课文,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b.学生读后交流。

  可引导学生从上学路上的景色、不同民族学生的服饰、到校后的活动等方面想象、讲述。

  c.大家一边在头脑中展开想象一边朗读就能读得更入情入境,谁来读一读?教师评点后再指名练习。

  d.配乐朗读这一段。

  2.第二、三自然段。

  a.“当,当当!当,当当!”大青树上的铜钟敲响了,民族学校的学生开始上课了。请各自轻声朗读第二、三自然段,想象一下民族小学的孩子是怎样上课学习的,说说你是怎么知道的?

  b.学生各自读课文,然后交流。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自己认真上课的情况想象补充,譬如:大家专心听讲,窗外有猴子蹦来跳去都不去张望;大家积极开动脑筋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小手举得高高的;读书时整齐响亮,声音抑扬顿挫……

  c.如果你是一棵小树、一只小鸟、蝴蝶或者一只猴子,看到小朋友们学习这么认真,课文朗读得这么动听,你会怎么做?

  引导学生转换角色,入境体悟窗外的安静,体会是周围的花草鸟虫猴子都被教室里优美的读书声吸引,静静地欣赏,不忍打搅。反复朗读这几句话。

  d.下课了,小朋友做些什么?操场会是怎样的一幅情景?想象描述。朗读有关句子。

  3.第四自然段。

  a.这所民族小学留给你什么样的印象?交流感受。

  b.我们参观了这所民族小学,了解了他们上学、上课学习、下课活动的情景,多么美丽的民族小学,多么可爱的学生!参观结束了,让我们说上几句道别的话。

  c.齐读这一自然段。

  三、感情朗读,比赛背诵。

  1.课文写得很美,你喜欢哪一部分?请你有感情地朗读一下。

  2.把你喜欢的部分背下来,看谁先背出来。

  四、抄写句子,加强积累。

  把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抄在作业本上。

  五、综合性学习。

  你们的课余生活是怎么安排的?让我们把每天的课余生活记录下来。可以用日记的方式来记,也可以用列表格的方式来记,以后我们再来交流。

【篇三】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大青树下的小学》教案2

  教学目标:

  1.认识“坝、汉”等10个生字;通过找近义词、想象画面等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会写“早晨、穿戴”等21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边读边想象画面。能找出课文中有新鲜感的词句,与同学交流自己的理解,并积累运用。

  3.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大青树下的小学”特别的地方。能借助提示,说出自己学校生活的某个场景。

  教学重点:

  找出课文中有新鲜感的词句,与同学交流自己的理解,并积累运用。

  教学难点:

  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大青树下的小学”特别的地方。能借助提示,说说自己学校生活的某个场景。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学习“篇章页”,明确学习目标。

  (一)课件出示“篇章页”。

  (二)引语:同学们,打开三年级的语文书,你会发现:与以往一、二年级的语文书相比,在每个单元前多了这么一页学习提示。我们管这一页叫篇章页。

  1.指名读。

  2.老师引导概括。适时板书:校园生活 关注有新鲜感的词句。

  二、看图片说场景,引发阅读期待。

  (一)看图片,说场景。

  1.课件出示学生生活、学习的图片;

  2.学生描述场景;

  3.揭题,板书课题;

  (二)设疑,引发阅读期待。

  这所学校与我们学校相比,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呢?

  三、默读课文,初步感受其特别之处。

  (一)根据要求,学生再读课文。

  要求:边读边找出你认为这所学校比较特别的地方,用“ ”划下相关句子。

  (二)反馈预习作业,以学定教,学习生字词。
  1.学习生字;

  2.学写难写的字;

  (操作步骤:反馈预习—学生观察、交流—老师范写—学生练写——评价)

  3.运用“七彩云南风光片”介绍云南,帮助学生认识不熟悉的事物。

  【云南省位于我国西南边的云贵高原上,那儿四季如春,景色宜人。这里的竹子,形同凤尾,我们把这种竹子叫做凤尾竹;在山与山之间,这里有大片大片宽阔平坦的空地,这就是坪坝;这里的山猫,有豹般的花纹,叫做山狸;这里的铜钟响亮而清脆。云南还是一个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全国56个民族中,云南就有52个,比如傣族、阿昌族、景颇族、德昂族。】

  (三)交流反馈,这所学校有哪些特别的地方。

  1.学生反馈;

  2.教师引导,逐渐形成如下板书:

  上学路上,绚丽多彩,多民族学校

  上课时,安静,小动物们听课

  下课时,热闹,动物们看热闹

  四、学习第一自然段,聚焦“新鲜”,感受其表达效果。

  (一)默读第一自然段,划出有新鲜感的句子,教师巡视指导。

  (二)汇报交流。

  ◆早晨,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有汉族的,有傣族的,有景颇族的,还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

  1.学生自由说说带给你新鲜感的地方;

  2.引导比较;

  原句:早晨,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有汉族的,有傣族的,有景颇族的,还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

  改句:早晨,许多小学生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有汉族的,有傣族的,有景颇族的,还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

  ⑴比较不同;

  ⑵引导思考:作者把表示地点的3个词语放在句子的前面有什么用意?

  (把3个表示地点的词语放在句首,强调了小学生是从四面八方走来的。)

  3.想象:学生还会从什么地方走来;(预设:田野里、马路上、小溪边……)

  4.引导思考:这个句子还有没有你认为比较新鲜之处呢?

  ⑴学生交流;

  ⑵思考:作者连用了四个“有……的”用意是什么?

  (连用4个“有……的”突出了这是一个多民族的学校。)
  5.迁移运用;

  __________(时间),从________________,从________________,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走来许多小学生,有________________的,有________________的,有________________的,还有________________的。

  示例:早晨,从小河边,从田野里,从马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有壮族的,有苗族的,有哈尼族的,还彝族的。

  6.想象画面。

  ⑴老师范读;

  ⑵学生交流看到的画面;

  示例:我看到了在一座郁郁葱葱的山坡上,在一片绿油油的坪坝里,一群群孩子穿着绚丽多彩的民族服装,有的蹦着跳着,有的唱着歌儿,有的津津有味地聊着,还有的翻着跟头向学校走去。

  ⑶齐读;
  第二课时

  一、复习回顾。

  (一)课件呈现。

  早晨,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有汉族的,有傣族的,有景颇族的,还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

  (二)老师小结。

  同学们从这句话中的三个“从……”感受到了孩子们是从四面八方来到了大青树下的小学;连用了三个“有……的”感受到了这是一个多民族的学校,孩子们在这里开心愉快地学习。

  二、学习三、四自然段,品读有新鲜感的句子,感受“安静、热闹与可爱”。

  (一)学生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找出有新鲜感的句子,教师巡视指导。

  (二)反馈交流,课件呈现。

  ◆大家一起朗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朗读课文。最有趣的是,跑来了两只猴子。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

  1.学生自由说;

  2.思考:大家朗读课文声音“真好听”,到底怎么好听呢?

  3.课文是怎么写出安静的呢?

  参考:文章没有直接写,而是用窗外的“安静”,用树枝、鸟儿、蝴蝶的表现来衬托“真好听”。这种写法很新鲜。

  4.朗读指导

  5.迁移运用

  晚上的广场上真热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回归整体,用自己的话说说这所学校特别的地方。

  (一)借助板书,学生练说。

  (二)引导学生不仅要说出这所学校特别的地方,更要说出自己的感受。

  四、建立联系,渗透运用,说一说自己的学校。

  (一)引导:吴然的《大青树下的小学》,让我们看到了一所可爱的边疆小学的样子和这所小学里孩子们的学习生活情况。如果请你来向别人介绍一下我们自己的学校和校园生活,你会介绍些什么,怎样介绍呢?

  (二)提出要求:选择校园里的一个场所,练习说一说它的样子或者同学们在那里学习、活动的场景,说的时候想一想这篇课文中有新鲜感的词句,努力说得既准确又有“有新鲜感”。

  1.选定

场所、情景,独立练习说一说。

  2.小组内说一说。

  3.推荐班级内说一说,教师引导评价,关注说准确、说清楚和说得“有新鲜感”。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大青树下的小学》课文原文及教案【精彩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