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输》教学教案 篇一
教学目标:
1. 了解《公输》的背景和作者,掌握故事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形象。
2. 分析故事中的主题和寓意,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训练其表达思想和情感的能力。
教学内容:
1. 介绍《公输》的背景和作者:包括作者简介、作品背景等。
2. 分析故事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形象:包括故事的起承转合,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等。
3. 探讨故事的主题和寓意:包括对主题的理解和个人观点的发表。
4. 引导学生进行写作练习:包括写作题目的提供和写作指导。
教学步骤:
1. 导入:
通过提问和讨论,引导学生了解《公输》的背景和作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分析故事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形象:
通过阅读故事的摘录和讲解,帮助学生掌握故事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形象。
3. 探讨故事的主题和寓意:
通过问题导向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故事中的主题和寓意,并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观点。
4. 引导学生进行写作练习:
提供写作题目,引导学生展开思路,组织语言,进行写作练习。可以选择让学生写一篇关于人物形象的文章或者写一篇关于寓意的文章。
5. 总结:
通过小结和讨论,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并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和思考。
教学评价:
1. 通过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和表达能力,评价学生对《公输》的理解和领悟能力。
2. 对学生的写作作业进行评价,评价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拓展:
可以邀请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进一步拓展教学内容。也可以引导学生阅读其他相关的文学作品,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公输》教学教案 篇二
教学目标:
1. 了解《公输》的文学价值和社会意义,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2. 分析故事中的语言运用和修辞手法,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 提供写作指导,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
1. 分析故事的文学价值和社会意义:包括对故事中的主题和寓意的深入理解。
2. 探讨故事中的语言运用和修辞手法:包括对作者的叙事方式和描写手法的分析。
3. 提供写作指导:包括写作题目的提供和写作技巧的讲解。
教学步骤:
1. 导入:
通过图片或诗句等形式,引发学生对《公输》的思考和联想。
2. 分析故事的文学价值和社会意义:
通过问题导向的讨论,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故事中的主题和寓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3. 探讨故事中的语言运用和修辞手法:
通过阅读故事的摘录和讲解,分析作者的叙事方式和描写手法,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4. 提供写作指导:
提供写作题目,引导学生组织语言,展开思路,进行写作练习。可以选择让学生写一篇对故事的评论或者写一篇对作者的赞赏。
5. 总结:
通过小结和讨论,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和思考。
教学评价:
1. 通过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和表达能力,评价学生对《公输》的理解和领悟能力。
2. 对学生的写作作业进行评价,评价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拓展:
可以邀请学生进行演讲或朗读,展示他们的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也可以引导学生阅读其他相关的文学作品,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公输》教学教案 篇三
《公输》教学教案
《公输》教学设计
【说明】
这篇文章记述了墨子制止楚国攻来的故事。墨子不仅以“非攻”的主张说服了对方,而且以实际的守御力量制服了对方,终于迫使楚王取消了这次侵略行动。在论辩中,墨子引用了丰富的材料、通俗生动的故事来阐明自己的观点,劝说巧妙,言辞犀利,具有很强的故事性和逻辑性。
教学时应以点拨为主,诵读要贯穿始终,疏通着眼于理解重点词句,强调整体感知。
【课时安排】
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文
可由杜甫的《兵车行》或第一、二次世界大战的巨大损失,引出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和平与发展。从和平中联系黑子的“非攻”思想,引出课题。
二、介绍作者、释题
1、《墨子》:是墨子和其弟子、再传弟子的言论总汇,现存53篇。全书思想严密,自成体系,文章质朴,逻辑性强。墨子,名翟,鲁国人,墨家学派的创始人,春秋战国之际的思想家。他的思想主要是“兼爱”“尚贤”“非攻”“节用”,基本上反映了劳动者、小生产者的利益和愿望。
2、公输:名盘,一作“般”,或作“班”,鲁国人,又称鲁班,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能工巧匠。
三、教师范读全文(或听录音带)
要求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初步熟悉文章的内容,画出其中的难字生词。
四、疏通字词,读准下列字词的音
械 郢 荆国 敝舆 麋鹿 犀兕 牒 守圉 禽滑厘
五、指名学生朗读课文,进一步熟悉文章内容
六、讨论划分文章的结构层次
讨论后明确:
全文分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楚国将攻家,墨子前往劝阻。
第二部分(第2~22段),墨子成功劝阻楚国攻来。此部分又分三层。
第一层(第2~12段),墨子劝阻公输盘;
第二层(第13~16段),墨子劝阻了楚王;
第三层(第17~22段),墨子以实际行动劝阻楚王取消了侵宋的行动。
七、学习文章第一部分
1、学生齐读文章第一部分。
2、注意几个重点词语:
子墨子闻之,起于鲁 至于郢,见公输盘
3、指名学生口译全段。
4、思考:楚国为什么想攻打来国?墨子前往劝阻,反映了墨子的什么思想?
明确:因为公输盘为楚国制造攻城的工具。墨子的行动反映了他坚持正义、反对侵略的战争思想。
5、学生自由朗读全段两至三遍,然后背诵全段。
八、学习文章第二部分第一层
1、教师范读这一节内容。注意读出语气和感情,将学生带入情境之中。
2、学生自读一遍,要求声音要洪亮,读出其中之味。
3、学生结合注释,自己翻译这一节内容。如果有难点,标记出来。
⑴ 注意以下
重点词句:夫子何命焉为 愿借子杀之 吾义固不杀人 来何罪之有 胡不已乎
吾既已言之于王 胡不见我于王
⑵ 请学生翻译“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不可谓知类。”
学生翻译时,教师注意引导:翻译后要及时评价鼓励。
⑶ 学生自己相互口译一遍,然后就剩下的.疑难主帅生互相提问共同解决。
4、思考:墨子是怎样劝说公输盘的?
明确:墨子首先巧设陷讲,假意请求公输盘帮他杀人,引出公输盘“吾义固不杀人”的观点,然后结合公输盘的行为,雄辩地指明公输盘的不智、不仁、不忠、不强、不知类,使之无言以对。
5、学生自由地诵读几遍,然后指名学生朗诵。
6、师生齐读这一节内容。
九、布置作业
1、背诵所学的内容。
2、翻译第三部分第一层。
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简单回顾上课时所学内容
二、学习第二部分第二层
1、让学生听录音带,然后跟读,体会文章的语气、语调。
2、请学生释泽重点语句。请注意以下语句:
舍其文轩,邻有弊舆而欲窃之。
必为有窗疾也。
宋之地,方五百里,此犹文轩之与弊舆也。
臣以王吏之攻家也,为与此同类。
三、师生共同翻译第十三段和第十五段。注意老师声音要洪亮,学生轻声跟着翻译
注意落实重点字词。
四、分角色朗读这一节内容
朗读时要注意各自的语气。楚王表现的是一种骄横之气,而墨子是进行劝说,话中多排比句,有理而气势磅键。
五、学生散读该内容,然后思考:墨子是采用什么方法劝说楚王的
明确:采用了类比的方法。首先同样巧设陷饼,引出楚王的判断:“必为有窃疾也。”然后将楚国的国势、行为与“有窃疾”的人进行类比,尖锐地指出楚国行为的错误所在,迫使楚王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六、学习第17~22自然段
1、男生齐读第17~22自然段:
⑴ 集体归纳通假字:
子墨子九距之 墨子之守舆有余 公输盘讪
⑵ 注意见个句子: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吾知所以距子矣
虽杀臣,不能绝也善哉,吾请无攻来矣
⑶ 分角色朗读课文。
⑷ 学生齐读课文。要求尽可能熟读成诵。
七、学生散读全文
八、讨论:墨子为什么能够劝说成功呢
明确:首先运用巧妙的劝说技巧,两次巧设陷讲,使劝说对象在不自觉中听从自己的摆布,不得不接受自己的观点。其次是以理服人。墨子不尚空谈,引用了丰富的材料和生动的故事来阐明自己的观点,通俗易懂,使自己的“非攻”思想易于被人接受。再次,墨子还以行动服人。针对公输盘的攻城器械,墨子“九距之”且“守圉有余”,迫使楚王不得不打消侵略的念头。
九、课文小结
十、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背诵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