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的本科毕业论文【通用3篇】

时间:2012-01-02 02:33:34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汉语言文学的本科毕业论文 篇一:探究中国古代诗词的艺术魅力

中国古代诗词是我国文化的瑰宝,它承载着丰富的情感、深刻的思想和精湛的艺术表达。本文将探究中国古代诗词的艺术魅力,从其独特的韵律、意象和情感表达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解读。

首先,中国古代诗词以其独特的韵律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古代诗词中常使用平仄押韵的方式,使得诗词旋律婉转悠扬,如歌如泣。另外,古代诗词还注重音韵的对仗和谐,通过抑扬顿挫的节奏感,使得诗词更具韵律美。例如,《静夜思》中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四句诗通过平仄押韵和音韵对仗,使得整首诗的韵律感十分强烈。

其次,中国古代诗词以其独特的意象给人以深刻的感受。古代诗词常以自然景物为题材,通过描绘山水、花草、鸟兽等,表达诗人的情感和思想。这些意象常常具有象征性的意义,通过寥寥数语,能够引起读者的联想和共鸣。例如,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两句,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展现了壮丽的山河景色,表达了对国家兴衰的思考。

最后,中国古代诗词以其独特的情感表达给人以深刻的触动。古代诗词常常以纵情豪放、含蓄蕴藉的方式表达诗人的情感体验。通过描绘爱情、离别、思乡等情感,诗人能够将自己的内心感受融入到诗词中,使得读者能够感同身受。例如,宋代词人李清照的《如梦令》中的“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这首词通过描绘雨夜的凄凉情景和对爱人的思念之情,表达了作者内心的痛苦和无奈之情。

综上所述,中国古代诗词以其独特的韵律、意象和情感表达等方面展现出丰富的艺术魅力。通过对古代诗词的研究和欣赏,我们能够深入了解中国文化的精髓,感受到诗词所蕴含的美好情感和深刻思想。因此,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来说,研究中国古代诗词是一项重要的学术任务,也是对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的重要贡献。

汉语言文学的本科毕业论文 篇二:从《红楼梦》看中国古代小说的艺术魅力

中国古代小说作为我国文学的瑰宝,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中,《红楼梦》作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本文将从《红楼梦》这部作品入手,探讨中国古代小说的艺术魅力,包括其独特的叙事结构、丰富的人物形象和深刻的社会思考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解读。

首先,中国古代小说以其独特的叙事结构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古代小说常采用多线叙事的方式,通过交织不同的故事情节,使得小说更加丰富多样。《红楼梦》中通过宝玉、黛玉等人物的生活经历,展现了贾府的兴衰变迁,同时又揭示了整个封建社会的弊端和人性的悲哀。这种多线叙事的方式,使得小说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其次,中国古代小说以其丰富的人物形象给人以深刻的感受。古代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常常具有鲜明的个性和丰富的内心世界,令人难以忘怀。《红楼梦》中的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等人物形象生动鲜活,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的特点和命运,展现了不同阶层人物的形态和社会关系。通过这些人物形象,读者不仅可以了解到古代社会的风貌,还能够思考人性的复杂和社会的变迁。

最后,中国古代小说以其深刻的社会思考给人以深刻的触动。古代小说常常通过对社会现象和人性问题的揭示,引发读者对社会现实的思考。《红楼梦》中通过对封建社会的描绘和贾宝玉的遭遇,揭示了封建家族的衰落和人性的悲剧。这种社会思考不仅使小说具有较高的思想性,也使读者对社会问题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综上所述,中国古代小说以其独特的叙事结构、丰富的人物形象和深刻的社会思考等方面展现出丰富的艺术魅力。通过对古代小说的研究和欣赏,我们能够深入了解中国文化的精髓,感受到小说所蕴含的美好情感和深刻思考。因此,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来说,研究中国古代小说是一项重要的学术任务,也是对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的重要贡献。

汉语言文学的本科毕业论文 篇三

关于汉语言文学的本科毕业论文

  

散文的意境与情趣

  关键词:散文 意境 意象 情趣

  摘要:无论诗歌与散文皆有其独特意境,不同的是散文的意境是通过大量的笔墨描述而出,有的我们可以称之为写境,有的可经称之为创境。同时情趣也是意境的一个表现方面,或是真情,或是真性,但相同的是那一份真。

  总论

  无论是何种文章都有它的灵魂,支撑小说的是情节、人物命运,支持戏剧是唱词,而支撑散文的是它的意境。

  何谓意境,袁行霈在《中国文化概论》中指出“意境是作者主观意志情感与客观事物互相交融而形成的、足以使读者沉浸其中的想像世界”,简单来说意指的是思想感情,而境指的是文中所呈现的画面,两者紧密结合形成了散文的意意境。意境是一篇散文的魂,只是已与诗歌的意境不同,诗歌意境是画中小品,一山一水而已,而散文的意境则是鸿幅巨著,需要全篇构局,否则一处失误,全局皆毁。如《论语》中《子路曾暂冉公西华待坐》中,去掉公西华的琴声,顿时失色不少,《我与地坛中》中史铁生离开那个废弃的地坛,当时的心境便不会那么清晰。

  当然有的散文也不是非要营造怎样的意境,它们靠的是文中的那份情趣,有无奈的洒脱,平淡的处世,等等等等,不一而足,这些都 可以看做是散文中的中的小品,虽少却五脏俱全,也容易打动人,因为情趣也是散文意境的重要构成部分。所谓情趣,据笔者个人理解指的是那一份真,那一份对事、对人、对物的真,如柳宗元的名篇《永州八记》,当代散文家汪曾祺、丰子恺,其文章中吸引人的不是什么非凡的意境而是文中的那份真,那份情,也就是情趣味。

  一 创境与写境

  散文古已有之,因此本论从古代说起。《论语》无疑是最早的古代散文,只是大多只是支言片语,难以成就意境,而论语中最为称道的具有散文特色的还是那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待坐》。师徒五人席地而坐,弟子各言其志,公西华一旁鼓瑟自若,直至老师问及其志才琴声渐稀,而其回答也很有意境,可以说是画中之画。那时的景那时的情,让今人看来也感叹不已,感叹情的真挚,感叹景的迷人,一切皆如此的惬意如此的和谐,不刻意为之而天然自成,可以说是散文意境中难见的一高峰,亦如司空图在诗品中所言“如羚羊挂角,无迹可寻”,亦如李白所称赞的:“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 ”。

  意境构成的最基本的因素是意象,优美的散文都着意刻画、抒写一个主体形象,凭着主体形象,营构意境的轮廓,凭着主体形象倾注作者内心的激情,显露出抒情的微波洪涛。上例为自然之作,如范云诗中“昔去花如雪,今来雪如花”,天然之作,不着人力。

  当然有天然之美,便有人工之妙,庄子是此中高手,其文多先创一意境,后才阐述一道理。如其文《逍遥游》,前文扬扬洒洒言之许多,鲲如何化而为鹏,鹏又如何飞于九天,列子如何御风而游于天下,将这些意境营造成的美妙非凡,引人入胜。这便属于成功的意境营造,庄子心中对自然对万物的认识,通过这些意象带出,从而阐述出自己的观点,“圣人无己,至人无名,神人无功”。

  当然擅长借助意象来传达意境的近代也名家也不少,朱自清的两个名篇《背影》《荷塘月色》即是如此。

  朱自清的.名篇《背影》,是回忆父亲、抒写父爱的一篇脍灸人口的散文,作者抓住父亲—个特定的“背影”为意象,作为创造意境的构图中心,先后四次进行了点染与刻画:第一次在开头,“我和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第二次写“背影”的出现,是父亲送“我”上车后,又特意为“我”买一包桔子:“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铁道边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第三次,写“背影”的隐没,“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第四次,则是作品的结尾,手捧父亲“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挺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的来信。深探怀念父亲的“背影”:“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

  父亲的背影在此文中是最能打动作者,也能打动诸多读者的心, 3

  父亲的背影一次又一次的出现,一次次撩动着作者的心弦,每一次琴音都是亲情的弹奏或许并不瞭亮,但却饱含温情,最能打动读者的心。父亲的背影此时已成为亲情的象征,有父亲对儿子的关爱,也有儿子对父亲的牵挂。父亲的背影如同音乐的尾间, 在舒缓延延的尾音中凝重滞涩的惜别情韵跃然变为怀念。父亲此时无限缠绵之情,打一个不十分恰切的比喻说:“背影”就像一块礁石,感情的浪花每一次撞击,产生了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的波纹,显示着感情旋转向前,变化腾挪的流程。因此抓住意境构图的主体形象,往往就能抓住情绪变化的“焦点”、诗情喷薄的关眼,因为也就能够通过灌注情感的艺术形象,诗意浓烈地画出抒情的的“波澜”。在《背影》一文中,父亲的背影便是这一构图的主体意象,而这一意象的选择成功,笔者认为是因为人们的一种普遍心理,失去时才会珍惜。当然,文中并没有失去什么,只是渐渐远离视线,可是这也是一种失去,如每天的落日落后会再升,可远去的背影,远去会不会回来,没人能知。

  《荷塘月色》一直以来是被选入中学课本的,其艺术成就自不必说。现在还探讨一下此文中的意象与意境地,在这篇散文中朱自清选了两个相互独立又关联意象,荷塘与月色。开篇便言“心里颇不宁静”,似乎与所选之意象难以融合,心烦而景静,再读才知因烦而求静,那段描写月下荷塘、荷塘月色的文字让多少人神往。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 4

  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月色与荷塘两者相互辉映,营造出的是一种静谧氛围,此时的景如此清幽,此时的人也相必如此,“一切景语皆情语”,人的心境地与景的处境在刹那间融合无二,只是人非草木,心中的那丝烦忧难排,于是景也不是先前般那么明朗,“峭峭楞楞如鬼一般”。

  还有一篇散文需提一提,史铁生的《我与地坛》。“它等待我出生,然后又等待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四百多年里,它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这时候想必我是该来了。十五年前的一个下午,我摇着轮椅进入园中,它为一个失魂落魄的人把一切都准备好了。”这是《我与地坛》中的文字,地坛在这像一位智者开启了作者,地坛中的种种景物是作者文中的境,而意则是那地坛中的生机,各种生物尽心生长,使作者领悟生死。荒芜的地坛沿尚且生机无限,年轻的自己又何必急于求成。这时的地坛有一种与作者合而为一的感觉,领悟是如此自然,而成果却那么令人欣慰,就如论语中的《子路、冉有、曾皙、 公西华待坐》一般,一切自然而成,而不刻意为之。

  如宗白华先生所说:“意境不是一个单层的平面的自然的再现,而是一个境界层深的创构。从直观感相的模写,活跃生命的传达,到 最高灵境的启迪。”因此严格来说上面所举的各个例文均合乎这一点,只是这不是笔者想重点论述的。笔者要说的是,在诗中有“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之分,其实在散文中也不例外,笔者认为散文中的“无我之境”指的是“写境”,即只是对客观事物加以描述,让读者通过阅读从而发现什么,文中的说的《待坐》与《我与地坛》便是如此;而“有我之境”笔者认为是创境,即作者在文中用力很深,让读者很容易觉察,文中《逍遥游》与朱自清两篇散文便是如此。这样说不是说谁优谁劣,只是说在写作时各自的表现手法不同罢了。如同唐诗中的李杜二人一样,一诗出自天然,一诗出自用力,均不掩其光辉。如王国维之语“有造境,有写境,此理想与写实二派之所由分也。”

汉语言文学的本科毕业论文【通用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